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9 ,大小:93.76KB ,
资源ID:64099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099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重庆教师公招考试专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电子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重庆教师公招考试专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电子档下载.docx

1、重庆教师公招考试专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法规+教师职业道德电子档下载高等教育学第一章 高等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 一 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 二 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的不同界定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选择、判断)/欧洲中世纪大学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在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唯一组织形式。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工业革命时期,高等教育开始建基于中等教育基础上并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1.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2.高等教育的形

2、式复杂化。/如美国形成了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专科教育等层次。传统的、正规的高等教育形式之外,还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如开放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成人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空中大学等非正规大学。国际上出现“中等后教育”、“第三级教育”等新的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由原来的“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的高等教育/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有不同界定。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表述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对高等教育概念的界定: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

3、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第二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二 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

4、.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三 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二)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 四 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与社

5、会的关系?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判断)/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判断)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

6、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1.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2.经济的发展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3.一定时期经济的发展现状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势必抑制或刺激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技术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消费和分配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与国民经济的区域结构对应的高等教育地区结构等的调整。(单选)/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

7、贡献是确定无疑的:1.斯特鲁米林的研究 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是30% 2.舒尔茨的研究 根据人类资本理论观点推算出教育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3.丹尼森的研究 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5%/为什么高等教育结构必然直接影响着专门人才结构的形成并最终作用于经济结构?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技术水平结构的形成;2.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岗位类型和专业结构的形成;3.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影响着专门人才的区域分布/技术高等教育与科学的关系: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内容的影响;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自然

8、科学门类逐渐分离构成独立的科学体系,高校中的学科的专业都反映着科技的发展;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的影响;如物质设备、科研仪器、教学设备和技术/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2.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来发展科学技术的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和最明显的是对高等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多选)/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

9、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为什么说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校是从事精神生产最重要的部门之一;高等教育是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最主要领域;高校提供文化素养教育;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一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一)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二)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三)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 二 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三)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和延伸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等三大社会职能/大学职能的历

10、史演变1.18世纪以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 高等学校的出现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 在我国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创建于11世纪初,由医科发展而来;波隆那大学,创建于11世纪后半期,由法律学校发展起来;法国的巴黎大学,创建于12世纪中期,以研究神学著称;英国的牛津大学,创建于12世纪中期,英国的剑桥大学,创建于13世纪初。/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新式大学:京师大学堂 发展为现在的北京大学 2.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 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 创办了教育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研究逐步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1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 社会服务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 范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带来的革命?1.打破了美国高校封闭的体制;2.确立了应用科研及农、工艺学科在大学的地位;3.开创了联邦政府资助高校的先例。/结合实际谈谈高度学校的社会职能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3.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一 教育方针(一)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3.实施的途径(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12、二 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二)教育目的的性质1.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2.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3.实施的途径/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高校总是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目标/建国后我国不同时期教育方针内涵的演变。1961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中,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

13、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6年6月提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99年的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

14、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选择、判断)/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多选,教育目的制约:政策、制度、内容、效果)/教育目的的性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所以教育目的既是主观的,又是理想的,又是客观的。(判断) 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 一 高等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二)高等教育目的与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三)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2.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调控作用3.高

15、等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二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一)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二)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1.德与才的关系2.身与心的关系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高等教育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激励作用(多选)/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因此,高校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中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高校专业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德与才的关系、身与心的关系、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多选)/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二 全面发

16、展的教育(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德育2.智育3.体育(1)体育是促进高校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增强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的必要措施。(2)体育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3)体育也是高校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保证4.美育(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主要有三个方面1.教学工作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其理论要到概括如下1.考查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2.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同时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3.从人的发展

17、条件角度,论证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判断)/人的体力和智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全面发展教育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给出四个涵义让选择)/德育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的体现。(判断)/高校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高校体

18、育是以运动为基本手段,传授学生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高校美育是通过有关的艺术课程和课外各种艺术活动,或者是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以及利用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活动/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1.教学工作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节 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 一 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 二 高等教育两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 三 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一)从不同

19、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提示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二)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片面性和局限性(三)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个人本位观可溯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 赫钦斯也是弘扬自由教育的理念。社会本位观在西方可溯源于柏拉图,他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理想国”需要的哲学家和军人。在我国孔子 (社会

20、本位观)和老子(个人本位观)的哲学思想中已经萌芽。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和“个人本位说”?1.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揭示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2.两种价值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3.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第二节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一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二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一)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三 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在我国殷商、西周时期,高等教育内容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文法、修

21、辞学、辩证法、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即“七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基本结论是:1.历史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这两种最基本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各有不同程度的体现。2.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简答):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特征1.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2.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专才教育的内涵及特征?专才教育指培养比

22、较狭窄专业人才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特征1.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来进行的,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的针对性,偏重于应用。3.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简答,为什么要实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首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其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成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再次,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

23、第三节 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一 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和方式二 高等教育由英才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一)世界及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二)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1.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2.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三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一)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二)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三)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四)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其高等教育发展属英才教育阶段;当该比例达到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50%以上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24、。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以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为主的美国模式和以私立大学模式扩展为主的日本模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简答)1.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 一 高等教育平等 (一)对教育平等的不同理解 (二)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 1.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 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二 高等教育的效率 三 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一)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1.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 2.平等与效率又是

25、一对统一的范畴 (二)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人类教育史上,教育平等思想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和柏拉图。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柏拉图提出了“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主张。这是最初的“教育民主思想”,是人类教育平等思想的发端。英国学者西尔弗认为:教育平等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涵义。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平等包括起点、连续的过程和最后目标(结果)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他还将教育平等概念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1.保守主义阶段2.自由主义阶段3.激进主义新概念阶段 英国的马斯格雷夫从教育选择性功能的实现程度来阐述教育平等概念的演变。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1.高等教

26、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复合体 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平等与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和统一的范畴,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影响公平的实现,而追求理想化的平等如平均主义往往导致低效率的结果;但效率的实现必须有相对的公平来提供保障。1.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2.平等与效率又是一对统一的范畴。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论述,56页)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效率优先指当前必须把提高

27、高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平等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目前仍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而只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作符合现实的最大努力。为了提高高等教育效率,在目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1.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2.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3.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位给予帮助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学制 一 学制的概念及其演变(一)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二)学制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三)学制的建立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二 高等学校的学

28、制概况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特征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意大利)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法国)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日本、美国)(二)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层次特征1.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三 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制的历史沿革(二)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层次特征1.高等专科学校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三)我国成人高等学校的基本类型1.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2.广播电视大学3.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4.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5

29、.其他包括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进修学院、管理干部学院6.高教自考学制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包括:有哪些种类学校,这些学校有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高等学校的学制即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总体特征: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之中。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 一 学位制度的由来(一)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二)现代学位制度的确立 二 现代世界各国学位制度的概况 美国比较正式的学位层次有四种:副学士或称协士学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三 我国的学位制度(一)我国学位的级别和

30、标准1.学士学位2.硕士学位3.博士学位(二)我国学位的授权体系(三)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和改革方向学位制度:国家和高校为保证学位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学术衡量标准和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对达到相应学术水平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一些西欧的中世纪大学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德国新型大学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备受重视,哲学博士学位应运而生。自此,现代学位制度基本确立。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我国1980年建立学位制度,实际授予学位是1982年开始。我国学位的级别和标准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士学位由国务院

31、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有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学位授予权力机构为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我国学位制度的问题?1.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需求间不协调;2.研究生学位以学术性学位为主有重学轻术之嫌;3.学位管理中评估制度不够健全,评审权过于集中。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针:立足国内、适度发展、优化结构、相对集中、推进改革、提高质量。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制度一 高等学位的招生制度(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历史与现实内涵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2.由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二)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

32、度1.在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三)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二 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现状(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各国招生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2.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统一入学:一些国家的社会民间考试组织,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和“大学考试协会”。亚洲实行统一的考试来录取新生的做法被普遍采用。台湾地区实行大学联考制度。东南亚的泰国和菲律宾实行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美国的名牌私立大学。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日本/恢复高考制度后,我国基本上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优缺点均明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行了定向生制度、保送生制度、委培生和自费生制度。/我国高校实行收费制度?意义在于缓解财政困难,拓宽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理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和通过并轨实现相对意义上的公平。新问题是低收入家庭难以负担,国家逐步建立起了贫困生资助和贷款制度。/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简答)1.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2.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3.对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93年高校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