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修订版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2013年修订版) 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 (2013年修订版)达标等级评定说明:1.单项达标程度分达标(A)、未完全达标(B)、不达标(C)三级。2.凡达到A级细则全部要求的为达标(A),不完全符合A级要求又非C级细则所列情况之一的为未完全达标(B),符合C级细则所列现象任一条的为不达标(C)。评价指标及标准达标(A)不达标(C)一 办学条件1. 独立设置的高中;规模一般在36个班以上,每班学生不超过50人。(1)专门举办高中学历教育的独立法人,校园内外均未主办义务教育学校,同一校名下无独立法人高中分校、校
2、区及义务教育学校。(2)办学规模适度,一般在1216轨之间。(3)各年级班均学生不超过50人(含借读生)。(4)无高考补习班或插班复读生。(1)初高中在同一校园内或初高中同一法人,未真正分设。(2)办学规模少于8轨(小班班额不少于35人)或超过20轨(学生总数超过3000人)。(3)举办高考补习班、招收插班复读生。2校园校舍充分满足当前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并有一定的发展余地;新建学校一般不少于100亩。(1)生均校园面积不少于23平方米。新建学校一般不少于100亩。(2)拥有各类运动场地、体育馆(风雨操场),生均活动面积(含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和其他运动场地等)不少于8平方米,体育器械满足教学
3、和活动需要。(3)学校应有8跑道(塑胶)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城市学校(新建校除外)不低于6跑道(塑胶)300米;20轨以上学校、设有分校区的学校应有两个田径运动场。(4)生均校舍(不含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13平方米。(5)生均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且卫生设施齐全方便,能较好地满足符合寄宿条件学生的住宿需要。高中规模不达12轨的学校,学生总数的计算基数为标准规模(36个班)、标准班额(50人/班)的总和(1800人),即申报学校校园面积不少于41400平方米,新建学校一般不少于66000平方米;校舍(不含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3400平方米。核算生均资
4、源时,需将所有在籍学生和在校借读生数纳入计算分部或同一校名、同一法人校区的生均资源需单独核算,不能混合后计算平均。(下同)(1)生均校园面积低于23平方米的标准。(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学生宿舍、教工宿舍)低于13平方米的标准。(3)食宿条件不能满足学生生活需要,20%以上的寄宿生在校外租住民居。(4)无标准田径运动场或无风雨操场(体育馆)。(5)生均活动面积少于8平方米。3各类设备设施齐全,配置先进,对学校个性发展形成支撑;达“校校通”工程第三层次要求;生均教学、办公设备固定资产不低于3000元。本本指标相关装备原则上执行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7月印发的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高级中
5、学分册的有关标准。其中:(1)图书馆达省二级图书馆及以上,使用面积不少于1260平方米,生均纸质藏书不少于45册/生,有校内运行的电子图书馆系统,实行开放式、自动化管理,图书流通率高。学生报刊品种丰富,阅览室座位达到学生数的1/12,电子阅览室电脑不少于60台。(2)音乐、美术室等用房及设施设备充足。16轨制左右学校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分别按2个、3个的数量要求配置,20轨制以上学校应适量增加。能根据本校人才培养需要,装备设施设备先进的特色实验室、创新实验室(不抵算理化生实验室数量),有省标类及以上的数字化实验室。(3)12轨制学校的理、化、生标准实验室按4、4、3配备,有规范的仪器室、药品室
6、、准备室以及标本室等。13轨制以上学校的理、化、生实验室在4、4、3配备基础上,按照常态选科情况和开足开齐实验要求适当增加相关实验室数量(含美术、音乐、体育等专用实验室),班级规模每增2轨则实验室数需增加1个。(4)12轨制学校至少配备3个通用技术实践室(供必修、选修用,下同);12轨制以上学校需适量增加通用技术实践室,规模每增加4轨需增加通用技术实践室1个。(5)学生食堂满足用餐需要,安全卫生和设施设备达到地方规定的优良标准。学生餐厅餐位数不少于常年就餐学生数(含走读生)70%;能满足寄宿生一人一座的就餐需求。(6)卫生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按规定配置常用器械及药品。(7)“校校通”工
7、程达到第三层次要求,有本校特色的数字资源,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供学生使用的电脑数量不少于1台/10人,并保证正常使用。(8)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3000元(数据来源: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的“基础基522中小学占地面积及其他办学条件”表,行01列9,已无法使用或按规定应该报废的需扣除)。(1)12轨制学校的理、化、生实验室基本配置低于4、4、3比例要求;16轨制学校的理、化、生实验室总量少于13个;17轨制及以上学校的理、化、生实验室数未能同比增加。(2)12轨制学校通用技术实践室配备少于3个;12轨制以上学校未能在3个通用技术实践室基础上同比增加。(3)图书馆使用面积少于1260平方米,或轨制
8、超过12轨但图书馆使用面积未同比增加。(4)城区学校无300米跑道(农村学校400米)的标准田径运动场,或一校数区只有1个田径运动场。(5)校园网建设与使用质量差,缺乏学习资源和师生互动。4.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有独特的设计,有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很高的文化品位。(1)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开,图书馆、实验室、信息中心的布局便于教学使用。(2)建筑、道路、绿化、文化景点等设计有整体规划,有个性特点,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形成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1)校舍有D级危房。(2)校区在2个以上,教学辅助用房、运动和活动场所严重不配套,影响正常教育教学。二 队伍
9、建设5校长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主持过省及以上重大课题的研究或改革项目的实施,在省辖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1)校长具有高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任职符合省定校长任职资格,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10年。(2)积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管理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定位准确、思路清晰、行为规范。任期内学校发展状况能佐证校长的先进理念。(3)刻苦钻研教科研理论,研究主题切合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实践,每学期至少能为全校教师作1次引领性的学术讲座或教育管理类报告;近5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3篇以上论文(至少有1篇学校管理类)或经验总结;5年内主持过省级以上教育部门立项课题或改革项目,在省
10、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 (4)精心组织教育教学改革,对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学生培养具有较强的领导力。每学期听课、评课(包括活动课)总数不少于18节,且覆盖面(年级、时段、课型)较广。(1)办学理念陈旧,缺乏对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学生培养领导力。(2)近5年校长未曾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等科研成果。(3)每学期听课、评课(含活动课)总数少于15节。 6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好,团结协作,有前瞻的观念,服务的意识,实干的精神,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1)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公开透明,职数设置、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近3年20%以上的干部具有校际交流任教、任职经历(区域唯一高中暂
11、不计)。(2)管理队伍精干,整体素质高,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3年内无违法犯罪现象,称职率在90%以上。(1)近3年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中有违法犯罪行为。(2)师生对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满意度(称职率)低于80%。7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在100%以上;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具中、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60%以上;图书馆、校医室、实验室工作人员多数具中级以上职称。(1)专任教师专业学历达标率为100%。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9%以上(双本科可1:1换算)。(2)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以上。(3)图书馆、实验室工作人员60%有中级以上职称,非专业
12、出身的经过省辖市级及以上图书管理、实验管理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4)12轨制学校理化生实验室专职实验员配备比例不低于2:2:1(专职实验员不少于3人);每增加4轨则各加配1人。(5)12轨制学校的卫生保健室至少配备2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务人员(其中在编在校专职医务人员不少于1人,其余可聘用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全日制在校任职),寄宿生规模较大的学校需适当增加专职医务人员;12轨以上学校或寄宿制规模较大的学校需适当增加专职医务人员。(1)中、高级技术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低于区域内高中学校的平均水平。8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大多数教师兼教一门及以上的选修课程;7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
13、中循环教学的经历;有一定比例的教师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胜任双语教学;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在省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各主要学科有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大部分科目的师资在县市范围内享有声誉,能对外开设示范课、观摩课,具开发课程的能力;对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学生比较满意。(1)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三分之二的学科有省辖市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以省辖市文件为据)。(2)近3年有60%以上的教师兼教过一门及以上的选修课程。(3)70%以上的教师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的经历。(4)5%以上的教师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进行双语教学试验。(5)每年有1名以上教师在市、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6)至少有1名
14、本校培养的特级教师(或教授级高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60%以上学科的骨干教师在县、市范围内享有声誉,能对外开设示范课、观摩课,具有较高的开发课程的能力。(8)教学测评中学生对90%以上的教师比较满意。(1)近3年兼教一门及以上选修课程的教师比例低于50%。(2)10%以上教师的教学被学生评为不满意。9教师培训、培养力度大,形式多样。优秀教师传、帮、带形成制度;赴外校挂职锻炼、出国进修渠道畅通;“派出去”、“请进来”活动丰富;个人提高与组织培训结合较好;每年都有专题培训;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8%以上;培训效益显著。(1)教师培训制度化、常态化,有
15、3年校本培训规划、年度培训计划以及配套的管理、评价标准、激励制度、经费保障等举措。培训、培养工作注重连续性、阶段性,有较高的目标达成度,个人提高与组织培训结合较好。(2)校内外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培养,形成制度,效果显著。(3)“派出去”、“请进来”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4)区域内有两所以上高中的,近3年共有20%以上的教师具有校际交流任教、支教经历,民办学校、区域唯一高中不低于10%。(5)教师有3年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阶段性、递进式的专业发展成果较为丰富;学校每年都有专题培训,做到全员参与。(6)培训主题突出,培训效益显著,绝大部分教师能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现场
16、考察随堂听课专家评价优良比例达到80以上)。(7)培训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专项开支,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8%以上。(1)教师培训未形成制度,校本培训规划、年度培训计划不能真正落实,且缺乏配套的管理、保障措施;(2)区域内有两高中的,教师校际交流任教比例低于5%。(3)现场考察随堂听课专家的评价为“一般”及以下的比例超过30。三 管理水平10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充分论证,形成了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措施扎实,具先进性,示范性;近期规划实施情况好。(1)能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依据本校办学传统与优势、星级高中标准与基础,科学定位办学目标;经教职
17、工广泛研讨、外部专家组充分论证、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认定,形成符合校情、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的学校发展规划(3年或5年)。(2)规划质量较高,具有延续性、先进性、发展性、示范性、可操作性;能根据新的发展形势与任务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3)年度工作计划体现规划精神,学校和各部门的年度、学期工作总结反映出规划实施情况,并有丰富的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和成果的佐证材料。(1)办学目标模糊、空泛,或定位严重偏离学校实际,或背离素质教育要求。(2)学校无规范文本的发展规划或虽有规划但未能付诸实施,规划目标达成度低。11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健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符合改革的要求,有学
18、校特色,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可,执行情况较好;基本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1)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教职工岗位职责健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2)制度建设符合改革方向,有学校特色,执行情况较好,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可(师生满意度达90%以上)。(3)基本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校园网络成为学校上下交流、内外沟通、各方面参与管理以及各部门服务师生的重要平台。(1)制度设计不符合科学管理和教育改革的方向。(2)校园网络运行不畅,未能成为学校上下交流、内外沟通、各方面参与管理以及各部门服务师生的重要平台。12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改革,基本建立适应课程改革要求的管理模式,在省辖市范
19、围发挥了示范作用。(1)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注重创新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团队管理、柔性管理,形成具有科学合理的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和分配制度。(2)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改革,运用网络技术进行选课管理、学分管理、质量管理、评价管理、资源管理、图书管理、后勤管理、家校沟通、社会联系等,管理效能得到提高。(3)各项管理改革均有理念、有实践、有成效,在省辖市以上区域内交流,或在教育报刊、机关简报等媒介上客观报道。(1)办学体制创新违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2)未能运用网络技术进行选课管理、学分管理、质量管理、评价管理、资源管理、图书管理、后勤管理、家校沟通、社会联系等。13经过多年的创建
20、,已形成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广泛认同的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促进了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收到了良好效果。(1)多年来一直重视“三风”建设,校风、教风、学风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表述准确、内涵深刻、富有个性。(2)“三风”建设注重过程,有措施、有成效、有经验、有特色,对教师学生发展、教育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有促进。(3)教师中无违反师德规范、有偿家教等行为,无歧视、体罚学生的的现象,师生和社会对“三风”认同度达90%以上。(1)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严重脱离。(2)“三风”建设无明显成效,教师中存在违反师德规范、有偿家教等现象。14学校校务公开,管理民主。各部门职能作
21、用充分发挥,师生参与性强,教职工权益、利益得到尊重与保障,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建立与社会沟通合作的机制,主动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规范办学行为。(1)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多种形式的校务公开,定期召开校务会、教代会、学代会,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涉及师生利益的决策符合民主管理程序,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2)建立与社会沟通合作的机制,通过学校发展指导委员会(董事会、理事会)、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及家访、接访、网络通讯等途径,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3)办学行为规范,无乱办学、乱招生、乱收费现象。 (1)民主管理制度不落实,教职工反映强烈。(2)办学行为不
22、规范,存在乱办学、乱招生、乱收费以及课外集体补课行为,受到有关部门查处。15校内校外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图书馆、实验室、信息中心等各类设施充分开放,为师生研究、学习提供指导与服务。(1)校内资源利用率较高,注重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校园网络、文体场所等各类教育设施的开发、开放、运用,使之成为提高教育、管理、服务效能的重要平台。(2)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利用校外资源,服务于课程建设、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1)校内教育资源闲置,利用率较低。四 素质教育16德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针对性强,有特色;重视德育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渗透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效果明显。(1)坚持德育
23、为先,注重价值导向,目标体系、工作制度健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创新、活泼,富有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德育课程体系初步建构,德育工作特色基本形成。(2)德育与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尤其是课堂教学与德育有预设、有实践、有成效,在省辖市范围内发挥先进示范作用。(3)充分发挥党团、学生会作用,学校共青团工作有地位、有影响、有特色,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自主教育成效显著,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行为习惯、道德水准。(1)德育工作出现导向错误。(2)学校群团组织不健全,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课堂教学普遍不能体现与德育有机融合的教育要求。17有符合课程改革
24、要求,切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发展规划;有比较完善的课程开发、更新的制度与机制;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学生选择空间大;全面执行国家及地方课程,高质量实施各类课程,有一批深受学生欢迎、能为兄弟学校提供示范的优质课程。(1)有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切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形成具有个性的课程建设目标、实施策略、评价标准等,有效引领学校课程改革。(2)善于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推进课程改革,有比较完善的课程开发、更新的制度与机制。(3)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形成基础性选修课、核心性选修课、拓展性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超市,其中高一、高二的选修II课程各不少于15门,
25、12轨以上同比增加。在选修指导、网上选课、自主选班、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实践。(4)全面执行国家及地方课程,高质量实施各类课程;深受学生欢迎、能为兄弟学校提供示范的优质课程不少于10门(近3年该门课程对省辖市内兄弟学校开放观摩课、示范课,或被省辖市评为优质课程)。(5)有课程基地建设规划并实施,有效探索多样化发展模式。(1)未能开全开足开好必修课和选修I。(2)12轨制高中高一、高二的选修课程各少于15门(13轨制及以上的未能同比增加)。(3)选修课程虽达到一定数量但多为学科类课程的延伸,质量较低。18大力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引
26、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形成高效、富有个性的学习策略。各类探索蔚为风气,绝大多数教师有心得,能示范;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改革,有丰富的成果与经验。(1)教与学的改革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目标、重点突出,阶段要求明确。(2)教学环境民主、平等、和谐、互动,教师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普遍形成高效、富有个性的学习策略,评教、评学活动制度化、信息化,组织认真,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效果良好。(3)90%以上的教师对教与学的改革创新有研究、有心得(成果通过校园网查核)、能示范,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团队研究形成风气。(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
27、整合,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运用适当,师生网络交流顺畅,有丰富的成果与经验。(1)教与学改革滞后,教学理念陈旧,普遍存在“满堂灌”现象或专家现场考察随堂听课的评价“一般”及以下比例超过30。 (2)评教、评学活动未能制度化、网络化,组织不认真,反馈不及时。(3)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情况较差,网络学习资源匮乏,师生未能借助网络进行有效交流。19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评价制度的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可行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高度重视学校评价制度改革,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工作计划、实施措施。(2)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并完善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精
28、神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各类评价方案,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形成阶段性成果。(3)建立健全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体系,三项评价互相促进,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和改革创新,并能在实践中予以提高和完善。(1)单纯用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学生、班级、年级组、学科组等,违规排名次、进行末位淘汰等。(2)未能定期通过网上评教开展教师评价工作。(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流于形式,档案记录存在不客观、不全面现象。20教科研工作扎实,发动面广。教研组、年级组有自己的规划,各教师有自己的目标;学校每年组织骨干力量,围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有所突破;大多数教师每年有研究成果;有多项由本校教师主持或参
29、与的省级以上课题;有一批高水平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积极进行教改实验,多项实验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在省辖市以上范围推广。(1)学校教科研工作有组织、有规划、有课题、有总结、有激励。学科组、年级组有教科研课题(校级以上),所有教师都有个人研究专题。(2)学校每年组织骨干力量,围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并有所突破。近5年内本校人员至少主持或参与完成3项省级及以上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现在正在进行研究的省辖市级以上课题不少于1项。(3)教师个人研究成果丰硕,论文质量均具有较高水平。近3年年均有30%的教师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论文(刊物不少于1200字、报纸不少于800字)、
30、在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论文竞赛中获一等或二等奖、在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论文竞赛中获一等或二等奖,其中公开发表论文的教师(人次)比例不低于20%;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和获奖作品均能在校园网相关栏目中查阅。(4)积极进行教改实验,近5年内至少实施(应用)3项以上实验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省辖市以上范围宣传、推广(含会议推广、媒体宣传、获奖表彰等)。(1)教研组、年级组普遍无教科研课题(校级以上)及成果。(2)教师个人研究成果发表、获奖年均比例低于18 %。21积极主办或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通过互派教师、学生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国外学校的联系,扩大学校开放度。(1)善于学习国内外先进教育经验,高
31、质量完成师生参与国际教育交流和培训任务,出国人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积极承办省内外教育交流活动,主动扶助区域内兄弟学校改革发展和晋星创建。(3)争取与国外教育机构的联系,扩大学校开放度,互派教师、学生,吸收运用国际教育发展成果。(1)未向兄弟学校开放教育教学活动。(2)未完成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扶助区域内兄弟学校改革发展和晋星创建任务。五 办学绩效22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素质较好。综合考试优秀率、合格率高,近3年每年有80%左右的毕业生能够升入本科院校,一批毕业生为全国一流高校录取;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类小发明小创造成果丰硕,较多学生在市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1)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健全,学生综合素质合格率达到95%以上。(2)近3年学生(含借读生)中未发生违法犯罪案件。(3)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制度健全,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视力不良率低于70%,或升幅低于入学初5%。(4)学业水平测试一次合格率(D以上)98%以上(含借读生)。(5)教学质量优良、稳定,近3年均有80%左右(不低于70%)的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含三本,含招飞、音体美、出国留学等)。(6)学生个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