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学复习重点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政治是一种高级的实践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研究政治现象特别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第一节 政 治一、政治的起源和历史发展1、政治的起源政治不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现象,也不会永恒存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为了集中保护和体现一定的社会集团的根本物质利益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它将随着阶级社会的消亡而消失。(1)在原始社会并没有政治现象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能力极其低下,人们的血缘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那时并没
2、有出现政治现象。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递进式社会演变)母权制和父权制为了维护和协调氏族成员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一种“自然形成的共同体的权力”即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应运而生。这种权力带有明显的道德强制,主要体现在氏族民主制。例如在部落联盟中,以联盟议事会和最高军事首长的形式。这时,人类社会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现象。(2)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第一,社会分工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手工业和农业以及商业和其他行业的分工。社会分工的后果。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由此产生。与社会相脱离的“特殊的公共权力”即政治的力量得以产生。第二,阶级社会的出现人类社会
3、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人们的利益第一次以阶级利益的对抗为主要内容,形成了不同社会集团的对抗关系。基于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便产生了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政治关系。公共权力被统治阶级所掌握。2、政治的历史发展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现象阶级之间的利益对抗和阶级之间的权力斗争成为主要的政治现象。全部政治问题的中心,是维护、保持或夺取、建设国家政权,以维护现存的所有制和所有制关系。(2)社会主义的政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消除了阶级利益对抗的基础,人民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权力成为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权力,另一方面,作
4、为完整的阶级的政治对抗已不复存在。(3)共产主义社会的政治三大差别逐步消失,公共权力自行消亡,政治关系也将退出历史舞台。无政治社会 政 治 社 会 (阶级斗争,政治权力)无政治社会(辩证运动)二、政治的本质(一)政治的涵义1、历代思想家、政治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进行阐释在西方,政治(polistcs)一词来源古希腊“polis”“pocity”和“politerea”即城邦或城市国家的意思。在古代中国典籍中,尚书有“道洽政治,泽润民生”。周礼有“掌其政治集合”。管子有“政治不悔”等说法。孔子说:“政者事也”“政者,理也”。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指出:“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
5、人的事就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就是政权”这段话揭示了政治与政权的本质关系,但缺点是没有阶级性,古今中外历代思想家对政治的阐释概括起来主要是:(1)政治上一种社会价值追(2)政治是一种起自然、起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3)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4)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5)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6)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7)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8)政治是专指关于实际治理国家事务的职务或活动的知识;(9)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权力现象;(10)政治是统治与服从的关系等。以上诸种不同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部分展示了对政治的理解,其中,有
6、的观点具有合理的成分,有的论据则失之偏颇。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著作 司马光资治通鉴 孔子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政治家伦语2、什么叫政治?所谓政治,是指一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夺取国家政权,组织国家政权巩固国家政权,并运用国家政权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全部活动。政治中最本质的性质就是国家政权。政治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二)政治的本质(根本属性)它综合地和多方面地表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具体事物和现象中,表现在人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之中。1、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来看,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是一种
7、特殊的社会生产方式。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生产 精神文化生产 政治生产列宁说:政治是一种“管理方面的活动”。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从四个方面去理解3、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的也是社会公共关系在阶级社会,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4、政治的 基本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列宁指出:“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国家政权的机构”。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就是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5、政治是一种高级的活动实践。政治活动是社会诸种活动的一种科学化的高级实践活动具体五种表现形式。6、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它具体化为一定社会阶层、社会集
8、团的经济利益的分配,即社会公共权力的阶级属性。政治不过是用来实现和维护经济利益的手段7、广而言之,政治的空间或政治关系也体现在超越国家范围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方面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物质利益呈社会地位等方面集中表现。国际政治关系已成为当代世界最广泛最复杂的政治关系。三、政治的社会功能政治在社会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1、政治对于经济具有巨大反作用,它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经 济(基础决定作用)政 治(反 作 用)政治和经济基础的关系(1)经济的社会性质、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决定政治的性质原则和方式(2)政治对经济起着巨大的反作用(表现在六方面)它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革命是
9、社会革命的前程,是孕育新社会的“产婆”,政治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基本动力之一。(1)政治革命是实现社会性质产生根本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2)政治改革是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政党或阶级为进一步巩固其政治地位,谋求更大经济利益开展完善和发展经济政治体制。3、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列宁论述政治是社会发展的统帅和灵魂。(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二节 政治学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对政治学研究对象的不 同理解1、政治学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2、政治学是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科学3、政治学是研究政治制度的科学4、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或政治形态的科学(二)什么叫政治学?政治学作为研究政治的科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政治发展变
10、化规律的学问1就质与量的统一而言,它是探索、研究、揭示政治本质的学问。2、政治学是一门动态的科学,政治作为动态的高级实践活动3、从客观与微观的结合上,人类社会带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现象(三)政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政治科学的研究内容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20世纪末期,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重新进行思索。1、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新情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了某些调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得到缓和,工人股份制,“福利政治”高工资、高消费、失业救济金。2、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政治,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大事件。处于低潮阶段的社会主义政
11、治再面临着一场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主义政治进入真正的思考阶段。对中国政治的研究方兴未艾。3、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已由革命与战争转变到和平与发展。政治沟通、政治对话成为一种时尚,直接的对抗理论逐渐淡化。以人权政治为主要标志的现代“文明式”的政治对抗,成为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形式。(和谐国际社会)4、在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新的政治模式被不断探索和应用,从而为政治和理论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一国两制” 政治模式的出现,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成功杰作。5、知识经济时代扑面而来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前景,高科技、高智能为代表的经济新产业对社会发展巨大冲击力,知识政治为新鲜命题。6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在经济、科技等领域有较大发展和变化的同时,政治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考察西方政治思想新变化,成为我国政治课程建设的内容之一。7、就中国政治的发展而言,它直接面临着一系列综合性难题和困境(四个方面)(三)政治学理论体系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行政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政治学的逻辑框架是:(1)逻辑支点:政治本质及演变规律(2)逻辑结构、政治社会、政治行为、政治发展;(3)逻辑要求:政治主体、政治行为的内容二、政治学的历史沿革政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古至今,政治学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不同的文化分野,呈现出繁纷复杂、绚丽多彩的发展景观。
13、1、政治学的产生政治学首创于西方。因政治学一书的创作,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成为政治学的创始人。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沿岸雅典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是西方古典政治学得以产生的政治沃土。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不少杰出思想家围绕着许多政治问题进行激烈的争鸣,并形成了独特的东方政治文化体系。2、中世纪西欧的政治学(公元515世纪)这时政治学也和哲学等科学一样,成了科学的分歧。欧洲文艺复兴这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中,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学(1)意大利的马基雅维里君主论(2)法国的布丹主权论(3)英国莫尔(4)德国闵采尔(5)意大利康帕内拉近代空想社会主义3、17、18世
14、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学的发展这一时期欧美出现一大批思想家(1)英国霍布斯论公民(2)洛克政府论(3)孟德斯鸠论的精神(4)卢梭社会契约论(5)黑格尔法哲学(6)美国杰斐逊执笔独立宣言(1776年7月)他们提出了完整的系统的政治原则和治国方案。这一时期西方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支点是自然法,国家契约说,天赋人权论,自由观平等观等。4、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地位确立,西方政治学变成“不革命的政治学”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1)以边沁、穆勒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2)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社会实证主义政治学说无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了欧洲三大
15、空想社会主义者学说5、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诞生,引起人类思想史上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以共产党宣言(1848年2日)为经典的思想成果标志,以阶级、国家、政治斗争、专政、政党、自由联合全体等问题为思想要素,天才地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体系。三个特征: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革命与实践性的统一。时代性与发展性统一。随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6、20世纪政治学说理论呈现出新的景观,进入到现代时期。20世纪前半叶,政治学说派别林立,思潮纷杂局面。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现代无政府主义、法西斯
16、主义等。邓小平1979年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 。7、二战结束后,西方政治学进入行为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美苏“冷战”升级,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科技革命浪潮的大量涌现,国际关系结局的变化,劳资关系的变化。行为主义的主要价值取向是追求对政治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革新,应该以自然科学的严密、精确的方法进行经验的、科学的研究和完善分析,注重研究形式手段精确数量化。8、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建立和发展建国以后,开展对政治学的研究,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观点和论析体系,并
17、在实践中产生积极影响。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政治意义(一)研究方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紧密结合(1)从实际出发(2)从具体的条件和范围出发(3)从国情出发,深入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实践活动。(4)从“世情”出发,洞察和了解世界政治形势。2、吸收和借鉴和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全方位地透析政治学理论。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考察政治现象、政治行为、政治环境和政治文化等等。3、正确采用先进的现代科学研究手段,赋予政治学研究
18、以新的时代特色。先进的研究手段包括:社会调查法、社会统计法、技术科学研究法。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层次分析带来新的思路,提高政治学理论研究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二)学习意义1、学习政治学理论,有助于加强和完善政治理念,增长政治技艺提高政治水平,适应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政治学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每个人具备深刻政治理念,能够以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考察政治社会的一切政治现象,进一步提高政治水平和政治技艺。2、学习政治学理论,有助于了解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总结社会发展的政治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学习政治学,深刻总结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方向、政治模
19、式和政治结构的选择。3、学习政治理论有助于比较和鉴别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分辩是非,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现代化。通过学习政治学,更加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信念,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事业中。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内容。思考题一、解释概念1、政治 2、政治学二、问答题:1、政治现象的产生有哪些原因?在阶级社会里政治有哪些基本特征?2、政治有哪些性质?政治的本质是什么?3、怎样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4、政治有哪些社会功能?5、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新世纪我们必须对
20、政治学的研究方向重新进行哪些思考?三、简述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治学发展的主要思想家以及这一时期西方政治家的基本理论四、论述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政治意义,联系实际谈自己怎样学好这门课程。第二章 政治主体政治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与政治事务,享有政治权利,承担政治义务的政治实体。它主要包括阶级、国家、 民族、政党、政治社团等众多行为主体。研究政治主体的构成、类型、地位和作用,是政治学的主要课题之一。第一节 国家一、国家的本质(一)什么是国家?国家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由经济上占统治在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权力机构。1、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是:(1)人口,即生活在特定国度、特
21、定地区的居民。这是构成国家的第一基本要素,是一切国家活动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2)领土,即居民生息之地,国家行使权力的空间。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物质基础,没有领土便不成为其国家。(3)主权,即国家处理其国内外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4)政权组织(政府)2、国家权力的主要特征:(1)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性。即系统的有组织的暴力。指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有系统地位运用暴力与强制,(本质属性)(2)国家权力的主权性,主权性就是指国家权力具有至高无上的独立性。具体来说,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3)国家权力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国家权力在本国范围内施及全体社会成员和所有社会组
22、织,它对全体居民一切地区部门和单位都具有约束力。(二)国家问题是政治学研究的重点和核心。1、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的一般理论,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活动及其原则等。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给国家问题提出新课题。2、国家本质问题是政治学中的根本问题旧政治学总是把国家说成是超阶级的或非阶级的,超历史的,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和永世长存的,或把剥削阶级国家假冒为代表全民利益的,以此来掩盖国家产生、阶级根源和阶级本质。只有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从而为我们正确认识国家的本质提供了理论武器。(三)国家的本质即国家的根本性质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主要是阶级的政
23、治领导与政治经济)的机器。1、国家的本质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方面,对统治阶级内部及其同盟者阶级实行一定的民主制;(2)另一方面,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这种民主与专政的统一构成了国家本质的内在表现。2、民主和专政是国家权力形成的两个方面,是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民主专政民主和专政的辩证关系(1)民主和专政都是一种历史现象,随着国家权力的产生和消亡。(2)民主和专政互为条件(3)民主和专政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3、国家既执行着阶级统治的特殊职能,同时又执行着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职能。(1)国家的产生具有“缓和冲突”的作用,是为了调和阶级矛盾而产生的。(2)国家同时也是维持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和管理秩序管理
24、社会公共事务,调节人们的公共关系的社会公共权力。这种权力对全社会所有人都具有约束作用。二、国家的职能(一)国家职能的基本原理国家职能,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和基本的方面,是国家为实现其基本目的而担当的特有任务。1、国家的基本职能(1)政治职能,或称政治统治职能。这是统治阶级利用暴力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在剥削阶级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的根本区别(2)社会职能或称社会管理职能在剥削阶级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职能的区别。(3)保卫职能保卫国家的主权、安全、领土、资源和居民的安全,抗击外国的入侵在每一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阶段,必然有一种主要职能在发挥作用,国家职能是发展变化的,区分基本职能和主要职能
25、具有重要意义。2、国家机关的活动方式(1)立法职能(2)行政职能(3)司法职能(二)资本主义国家职能1、对内职能第一,资本主义国家对内压迫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镇压他们的反抗和斗争,维护资产阶级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统治地位。第二,调整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调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常采用宪法和法制的形式第三,管理职能管理职能体现在各方面第四,经济职能主要是指国家在经济生活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国家干预”。通过各种方式推动资本主义“国有化”。2、对外职能第一,保卫本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防止外来侵犯。第二,掠夺原料产地和占领商品市场它打着各种“援助”“合作”的幌子,搞资本输出,发展跨国公司。第
26、三,发动侵略战争,干涉别国内政。“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策的基本内容。(三)社会主义国家职能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其任务而进行活动的总方向和基本方面。1、社会主义国家的三个基本职能(1)对内职能第一,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保卫人民民主在过渡时期主要是镇压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长期存在,只有依法打击各种敌对势力和刑事犯罪破坏活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第二,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通过国家政权和权统治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尽快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综
27、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基础。第三,组织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创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建设,主要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一是思想建设,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和道德水平的发展。(2)对外职能第一,捍卫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防御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的干涉,颠复和破坏,保卫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第二,维护世界和平,防止世界战争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有和平环境发展自己的建设,必须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第三,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当今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要积极开展国家
28、间的合作和交流特别要加强国际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和交流,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经建设事业的发展。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始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重大意义)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论述第一,是由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决定的。列宁论述社会主义国家要利用政权的力量,建立新的经济关系,迅速发展生产力。第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第三,是由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决定的。第四,是由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第五,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新
29、技术革命的挑战现在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主要是综合国力的对比,最根本的是经济力和智力、科技力。三、国家的形式和结构国家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每一个国家都有表现其内容的形式。国家内 容(基 本 职 能)形式(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形式包括结构和国家管理形式。(一)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的相互关系和结合形式。1、单一制(1)什么叫单一制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有一个统一的立法机关和政府,有单一的宪法,国家内部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归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最高行政机关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2)单一制国家的(3)主要国家:中国、法国、日本、芬兰、意大利、挪威、朝鲜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根据我国的国情还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2、复合制(1)什么叫复合制国家?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是指由几个国家联合结成的国家联盟(2)它又分为联邦制和邦联两种具体形式联邦制:凡由具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执政机关的几个成员单位构成的统一的但又是复合的国家。联邦的成员单位是联邦主体如共和国、邦、州等。联邦制国家特点: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缅甸等。邦联:由两个以上的独立国家基于某种共同目的而结成的国家联合体。邦联制特点,成员国地位平等,在内政外交上互不从属。只是在某些方面(如军事、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