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76MB ,
资源ID:64044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044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三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三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1、江苏省如皋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三地理试题解析版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地理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阴影示意各纬度人口总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A. 北半球中低纬地区B.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C. 南半球中低纬地区D.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2. 影响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最弱的因素是A. 地形 B. 气候C. 政策 D. 经济3. 下列有关人口分布正确的叙述是A. 北纬30附近各地人口密度均较大B. 赤道地区水热丰富,人口分布集中

2、C. 热带地区高原气候凉爽,适宜居住D. 北冰洋地区气候寒冷,无人定居【答案】1. A 2. C 3. C【解析】【1题详解】从世界人口纬度分布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位于30N附近,向南北两侧大致减少,因此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地区,A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南半球中低纬地区、南半球中高纬地区,人口数量和比重不大,排除B、C、D。【2题详解】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历史的长短等,图中北半球中低纬度平原和平面积较大、气候相对温和、湿润地区面积较大,导致这些地区开发历史悠久,适合人们居住生活和生产,也集中了世界上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

3、,对人口的吸引力大,形成了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区,因此地形、气候和经济对图中人口集中分布影响较大,A、B、D不符合题意。政策影响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但是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比较小,说明政策是影响图中人口集中分布的最弱的因素,C符合题意。【3题详解】尽管30N附近人口数量最多,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30N附近的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人口密度很小,因此北纬30附近各地人口密度不是都较大,A错误。图中显示,赤道地区人口数量并不多,赤道地区气候过于湿热,有些地区不适宜人们居住,因此赤道人口分布并不集中,B错误。由于热带地区过于炎热,不太适合人们居住,而热带地区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相对凉爽,适宜人们居住,C正确。北冰

4、洋地区气候寒冷,但北冰洋沿岸地区有因纽特人定居,并不是无人定居,D错误。【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1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自然环境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地理框架,而人口分布的格局则决定于社会经济条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口分布表现为土地依存型或农牧业依存型,相对分散而均衡,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常常集中大量人口。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人口向城镇集中。

5、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下图为“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布图”,其中32.38%的新流入常住人口来自排名前十的城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有关图示人口流动的正确说法是A. 从本省其它城市流入人口不属于人口迁移B. 从各城市流入的人口以经商、务工为主C. 本省的各城市流入人口数量均大于外省D. 流入深圳的人口中外省的比例为6.36%5. 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六个位于广东省,是因为A. 城市间距离较近 B. 收入水平差异小C. 就业机会差异小 D. 政

6、策向本省倾斜【答案】4. B 5. A【解析】【4题详解】流动人口只要是长期地改变居住地都属于人口迁移,我国一般把跨越县界作为改变居住地的标准,因此从本省其它城市流入深圳,人口流动跨越了县界,就可能属于人口迁移,A错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流动人口的迁移原因大多是经济原因,从各城市流入深圳的人口以经商、务工为主,B正确。图中显示,本省的各城市流入人口数量中,湛江的流入人口低于重庆、武汉和长沙,本省还有许多城市未排入前十名,C错误。读图可知,北京、武汉、长沙和重庆流入深圳的人口比例占比为6.36%,还有其它外省城市流入,因此流入深圳的人口中外省的比例应大于6.36%,D错误。【5题详解】迁移

7、距离对人口迁移和流动是重要因素,图中显示,排名前四的城市都位于深圳临近城市,因此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六个位于广东省主要是因为城市间距离较近,A符合题意。收入水平差异小和就业机会差异小,不利于人口迁移和流动,排除B、C。没有相应的人口政策是向本省倾斜的,排除D。【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有:(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条件的优势程度、自然资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收入的差异、就业、交通、距离、区域开发等。(3)政治因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等。(4)社会文

8、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往往经济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2018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正确叙述是A. 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 B. 十大流入城市均位于我国中西部C. 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 D. 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7. 影响春节前我国人口大规模返乡的因素是A. 家庭婚姻 B. 经济因素 C. 文化因素 D. 国家政策8. 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 环境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社会因素【答案】6. C 7. C 8. B【解析】【6题详解】2

9、018年春运首日在春节前,许多进城务工人口开始大规模回家过年,因此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城市到农村,A错误。图中显示,十大流入城市中北京、上海位于我国东部地区,B错误。图中显示,十大流出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东莞、温州、杭州等城市位于沿海发达地区,C正确。图中显示,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不太一致,D错误。【7题详解】春节前我国人口大规模返乡,在家乡与家人一起欢度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现象,因此影响春节前我国人口大规模返乡的因素是文化因素,C符合题意。春节前我国人口大规模返乡,有家庭团圆的因素,但选在此时进行家庭团聚,也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家庭婚姻不是最主要因素,排除A。春

10、节前我国人口大规模返乡与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关系不大,排除B、D。【8题详解】目前,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因此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符合题意。环境因素和政治因素对目前我国人口迁移影响较小,排除A、C。教育、家庭、婚姻等社会因素对目前我国人口迁移影响较大,但不是最主要因素,排除D。下图为“2015年以来难民迁向欧洲的迁移路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引起2015年以来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A. 收入下降 B. 灾害频繁C. 战争威胁 D. 就业困难10. 此次难民潮A. 加大欧洲各国社会管理压力B. 提高欧洲各国环境人口容量C. 提高欧洲各国的城市化水平D.

11、 提高欧洲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答案】9. C 10. A【解析】【9题详解】从2015年以来难民迁向欧洲的迁移路径图可以看出,难民移出地主要是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2105年以来,这些国家曾经和正常处于战争威胁之中,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从而引起2015年以来难民潮,C符合题意。收入下降和就业困难会导致人口迁移和流动,但一般不会产生难民,排除A、D。中东地区2015年来,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并不比其它年份多,因此灾害频繁不是导致产生难民潮的主要原因,排除B。【10题详解】此次难民潮导致大量难民进入欧洲,会加大欧洲各国社会管理压力,A正确。欧洲各国环境人口容量主要与资源、科技、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12、有关,此次难民潮并不能改变这些因素,B错误。图中显示,难民并不是进入欧洲每个国家,且难民数量有限,假设难民均进入欧洲城市定居,对欧洲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不大,C错误。大量难民进入,给进入国的社会保障造成压力,不利于提高欧洲国家社会保障水平,D错误。【点睛】广义来说,难民是指由于天灾或人祸而生活无着落、流离失所、需要离开原居地的人。严格意义上的难民,是基于一种可以证明成立的理由,由于种族、宗教、国籍、身为某一特定社会团体的成员、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而畏惧遭受迫害并留身在其本国之外,并由于这样的畏惧而不能或不愿意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一个无国籍的人,或国家灭亡的人,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

13、常居住国以外而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而不愿意返回该国的人。甘肃省的永泰曾是宜居古城,但近几十年来,由于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城中的居民不断外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导致永泰城中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生态环境因素12. 永泰城中居民外迁,说明制约当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 开放程度 B. 生活消费水平 C. 资源状况 D. 科学技术水平【答案】11. D 12. C【解析】【11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近几十年来,由于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城中的居民不断外迁。由此判断导致永泰城

14、中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生态环境因素,D符合题意。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当地居民外迁有一定的影响,但题意表明的主要原因与这些因素关系不大,排除A、B、C。【12题详解】环境人口容量主要与资源、科技、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有关。材料信息表明,永泰城中居民外迁,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涉及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因此说明制约当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C符合题意,排除A、B、D。下表为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相关数据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13. 长江中下游地区A. 人口合理容量为22 000万人 B. 人口容量为22 000

15、万人C. 环境人口容量一直稳定不变 D. 人口合理容量大于环境承载力14. 可能导致青海省人口合理容量减小的是A.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B. 居民消费水平快速提高C. 与外界联系不断加强 D. 新资源不断开发利用【答案】13. B 14. B【解析】【13题详解】环境承载力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如果在一定社会福利和经济技术水平条件下,区域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超出其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范围,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匮竭,严重时会引起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而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因此表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承

16、载人口更接近人口容量,不是人口合理容量,A错误、B正确。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区域的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不会一直稳定不变,C错误。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更接近人口容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小于环境承载力,D错误。【14题详解】环境人口容量会随着区域的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大致与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与外界联系不断加强、新资源不断开发利用,可能导致人口合理容量增大,A、C、D不符合题意。居民消费水平快速提高,可能导致青海省人口合理容量减小,B符合题意。【点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

17、容量):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具有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较迅速的城市。截至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130266万人,城镇化率100%,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深圳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31%;非户籍人口占69%,近10年人口增长率稳定在增长45%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15. 近十年,深圳市人口持续增加是由于A. 出生率较高 B. 机械增长率较高 C. 死亡率很低 D. 自然增长率较高16. 提高深圳市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A. 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 B. 适度降低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C. 提高本市水资源利用率 D. 提高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答案】15. B 16. D【解析】【15题详解】材料信息显示,近10年人口增长率稳定在增长4.5%左右。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到0.5%,深圳作为发达城市,自然增长率更低,因此近十年深圳市人口持续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口迁移,大量人口迁入导致,这属于机械增长,而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属于自然增长范畴,由此判断,B符合题

19、意,排除A、C、D。【16题详解】影响一个区域的环境承载力主要是资源、科技、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条件。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并不能改变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不是提高深圳市环境承载力的途径,A不符合题意。适度降低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这与居民的需求愿望相左,不是有效途径,B不符合题意。水资源是深圳比较充足的资源,不是资源短板,因此提高本市水资源利用率对提高深圳市环境承载力影响不大,C不符合题意。提高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可以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水平,增加获得资源的途径,因此可能提高深圳市环境承载力。D符合题意。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a、b、c、d表示学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7. 图例中数字所表示的功能区布局合理的是A. 住宅区 B. 工业区C. 商业区 D. 高级住宅区18. 图中最需搬迁的学校及理由叙述正确的是A. a处地租较高,交通拥挤B. b处地租较低,人口稀少C. c处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 d处河流下游,水质较差19. 图中铁路穿越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A. 经济因素 B. 环境因素 C. 历史因素 D. 行政因素【答案】17. D 18. A 19. C【解析】【17题详解】图中显示,类功能区占地少,位于城市中心,交通最为便捷,应布局商业区,A错误。图中显示,类功能区占地广,位于城市中心外围,应布局住宅区,B错误。图中显示,类功能区分布在城市外围,

21、临近铁路,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应布局工业区,C错误。类功能区位于城市外围、河流上游、临近丘陵地区、远离工业区,环境质量好,可以布局高级住宅区,D正确。【18题详解】图中a处位于城市中心,经济活动活跃,地租较高,交通流量在此聚集,交通拥挤,不适合学校布局,因此该处学校最需搬迁,A正确。图中b处,临近住宅区和工业区,人口密集,需要学校布局,但临近铁路,噪声较大,可以搬迁,B错误。图中c处,临近公路,交通便利,从等高线分布来看,当地地形平坦,C错误。图中d处,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D错误。【19题详解】根据城市中心与铁路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图中铁路原来位于城市郊区,后来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地域不断扩大

22、,铁路沿线也变成了建成区,从而形成铁路穿越市区的情况,由此判断,图中铁路穿越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历史因素,选项C符合题意。由于铁路线会分割城区功能区、阻隔市区交通、带来噪声污染等不利条件,从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和行政因素考虑,一般不会让铁路穿越市区,排除A、B、D。下图为“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A. 城镇人口数量B. 城镇人口比重C. 城镇用地规模D. 城镇产业结构21. 与世界相比,中国的城镇化A. 起步晚,发展速度慢B. 起步晚,发展速度快C. 起步早,发展速度慢D. 起步早,发展速度快22. 影响近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因

23、素是A. 人口数量增加 B. 经济水平提高 C. 环境质量改善 D. 自然资源开发【答案】20. B 21. B 22. B【解析】【2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化率(也叫城镇化率)是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一般采用人口统计学指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因此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城镇人口比重,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21题详解】图中显示,1978年中国城镇化率不到20%,而世界平均城镇化率接近40%,说明中国的城镇化起步晚,排除C、D。图中显示,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与世界平均城镇化率相当,超过50%,3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率从不到20%增长到超过5

24、0%,而世界城市化率从接近40%到超过50%,说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快,排除A,选项B正确。【22题详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迅速发展,工业化的发展需求大量劳动力,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迁往城市务工,工业化发展也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促使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从事第三产业,从而带动了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因此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我国近40年来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密切相关。由此推断,影响近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水平提高,选项B符合题意。人口数量增加和自然资源开发不是影响近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排除A、D。近40年来,我国城镇环境质量并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恶化的

25、情况存在,因此环境质量改善不是影响近4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因素,排除C。由于城市建筑密度的增加,城市内空气流动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南京市通风廊道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 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A. 增强城郊热力环流B. 完善城市功能分区C. 改善城市大气质量D.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24. 据图推测,南京的盛行风可能是A. 西北风和东南风 B. 偏西风和偏北风C. 西南风和东北风 D. 东北风和东南风【答案】23. C 24. D【解析】【23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由于城市建筑密度的增加,城市内空气流动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

26、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判断,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城市大气质量,选项C符合题意。城市通风廊道能增加空气流动,有利于城市废热的扩散,因此有可能减弱城郊热力环流,排除A。完善城市功能分区,不是建设城市通风廊道的目的和作用,排除B。汽车尾气排放量与交通流量、交通通畅度有关,与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无关,排除D。【24题详解】为了加强城市内空气流动,通风廊道应沿盛行风的方向伸展,图中显示,南京的通风廊道主要是东北西南走向和东南西北走向,结合南京风频图可知,南京的盛行风可能是东北风和东南风,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点睛】通风廊道是以提升城市的空气流动性、缓解热岛效应和改善人体舒适度为目的,为城区引

27、入新鲜冷湿空气而构建的通道。通风廊道应以大型空旷地带连成,例如主要道路、相连的休憩用地、美化市容地带、非建筑用地、建筑线后移地带及低矮楼宇群;贯穿高楼大厦密集的城市结构。通风廊道应沿盛行风的方向伸展;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保持或引导其他天然气流,包括海洋、陆地和山谷的风,吹向已发展地区。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5. 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A. 文化底蕴深厚 B. 商业繁荣发达C. 人口高度集聚 D. 水陆交通便利26. 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A. 行政功能为主 B. 军事功能为主C. 文化功能为主 D. 经济功能为主【答案】25

28、. D 26. A【解析】试题分析:【25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出东京城(今开封市)有联通黄河和淮河的汴河经过,地处平原,水陆交通便利,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故答案选D。【26题详解】东京是南北朝和北宋时期的都城,因而其城市功能主要以行政功能为主,故答案选A。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中等城市。下图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及呼包鄂榆

29、城市群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 图中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市化表现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逆城市化日益显著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化问题日益严重A. B. C. D. 28. 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的目的在于加强区域间分工协作缩小与东部间的差距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A. B. C. D. 【答案】27. D 28. A【解析】【27题详解】随着呼包鄂榆城市群的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当地的城市化表现之一,符合题意;呼包鄂榆城市群目前城市化率仅69.3%,城市化还没有进入高级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的可能性不大,不符合题意;右图显示,呼包鄂榆城市群区域的城市数量不

30、断增多,这是当地的城市表现之一,符合题意;城市化问题不属于城市化的表现,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28题详解】图中显示,呼包鄂榆城市群中各城市各有特色,也有许多同质性产业,为了区域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产能过剩,增强市场竞争力,应加强区域间分工协作,形成合力,这是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的目的之一,符合题意;该区域的单个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因此通过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可以增强区域城市经济的综合实力,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迅速发展,从而缩小与东部间的差距,这是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的目的之一,符合题意;发展城市群,扩大城市规模,对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积极作用不大,不符合题意;

31、在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会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但这不是发展的目的,是发展城市群的措施,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下表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有关江苏省十年间,不同地区城市化的正确叙述是A. 江苏各地区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 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C. 2010年苏中城镇化水平低于苏北 D. 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增长幅度最大30. 有关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正确叙述是A. 地下径流增大 B. 生物多样性增加 C. 热岛效应增强 D. 土壤肥力提高【答案】29. D 30. C【解析】【29题详解】表中信息显示,十年间江苏中部地区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低于南部和北部地区,因此江苏各地区城镇人口增长速度不相同,A错误。表中信息显示,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了821万,苏中地区增加了281万,苏北地区增加了550万,表明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多,B错误。表中信息显示,2010年苏中地区城镇人口比重为56.0%,苏北为51.5%,苏中城镇化水平高于苏北,C错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