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2.89KB ,
资源ID:639523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952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1、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以粉笔、水为例;引发学生对物体会占据空间的思考.2.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3.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并依据证据;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4.在玩注射器的活动中;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5.能够列举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操作;知道空气占据空间;明白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知道空气有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的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水杯、水、漏斗、小口瓶、水槽、纸团、气球、塑料瓶

2、、注射器、橡皮、凤尾夹等等.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小诗;引导学生读一读.虽然看不到你;也摸不着你;可你自由自在的;在世界每个角落嬉戏.你呀;总是这么调皮.植物说;有了你;我们才能茁壮成长;动物说;没有你;我们就会停止呼吸.你呀;就是这么神奇.2.学生自由读一读这首小诗;并猜一猜这首小诗写的是什么事物有什么特点全班交流:这首小诗写的是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有调皮、神奇的特点.3.教师引导: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其实空气还有许多特点.4.这个单元我们来进一步研究空气;来认

3、识更多的有关空气的特点.板书课题:第一单元 认识空气二、课前小研究1.教师出示一盒满满的粉笔;问:同学们;老师手里的这盒粉笔;已经是满满的了;老师想问大家一下;还能往盒子里放进粉笔吗为什么说一说你的理由.预测:大多数同学的观点是不能放了;因为粉笔盒已经被放满了;没有地方再放粉笔了.2.教师再出示一杯满满的水;问学生:还能往水杯里倒水吗预测:大多数同学的观点是不能;因为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再倒就漫出来了.教师引导:同学们;粉笔盒满了;就不能再放粉笔了;水杯里的水满了;就不能再加水了.粉笔盒和水杯都是有一定的空间的;而粉笔盒和水都是占据空间的;当这个空间被占满了;就不能再往里面放东西了.3.水和粉

4、笔;都是占据空间的;那么;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周围的空气占据空间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话题.板书:1、空气占据空间吗三、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教师引导:我们想要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就先动手做几个小实验.1.实验一:水会漏下去吗出示实验操作图和实验步骤;学生看一看;读一读;了解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注意点.实验材料:漏斗、小口瓶、橡皮泥、烧杯、水等等.实验方法:将漏斗插入小口瓶中;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实验注意点:(1)要用橡皮泥封住瓶口;不能有一丝缝隙.(2)倒水的速度要快.(3)同学之间要互相合作;实验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做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猜测一下;水会漏

5、下去吗学生进行猜测;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面.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相机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的结果:水不会漏下去.引导学生将实验的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中.教师引导:同学们;假如我们把封住瓶口的橡皮泥拿掉;再做这个实验;水会漏下去吗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学生把封住瓶口的橡皮泥拿掉;再动手做一做这个实验;看一看实验的结果;然后全班交流讨论.2.实验二:纸团会不会湿出示实验操作图及实验方法;学生读一读;了解实验的材料、方法及实验操作要求.全班交流;教师强调水杯要垂直入水;不能倾斜.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做实验之前;我们还是像上一个实验那样;来预测一下;纸团

6、会不会湿.学生预测实验结果;并将预测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交流实验的结果:纸团不会湿.并将实验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教师引导:同学们;假如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纸杯不是垂直入水;而是倾斜入水;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实验结果:倾斜水杯入水;纸团就会湿掉.3.实验三:气球吹得大吗用以上教学步骤进行实验;然后交流实验的结果.教师引导:假如把塑料瓶钻一个洞;气球还能吹的大吗学生进行操作实验;然后汇报结果.4.实验交流总结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做了三个小实验;按照书上要求的实验方法去做;我们发现水会漏下去吗(

7、学生答:不会)纸团会湿吗(学生答:不会)气球吹得大吗(学生答:吹不大)不过;当我们去掉橡皮泥再倒水;水会漏下去吗(学生答:会)当我们倾斜水杯入水;水杯里的纸团会湿吗(学生答:会)当我们把塑料瓶钻一个洞;气球还能吹的大吗(学生答:吹得大)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全班进行交流讨论:这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第一个实验中的塑料瓶里面盛了满满的空气;水就漏不下去了.第二个实验中;水杯里盛有满满的空气;因此;即使把水杯放入水中;水杯里的纸团也不会湿.第3个实验中;因为塑料瓶中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气球是吹不大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填好活动手册中的我的结论.四、空气

8、能被压缩吗1.教师引导:空气都占据一定的空间;那么空气可以被压缩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2.实验:挤压注射器里的空气.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及实验步骤.学生看一看操作图;并读一读实验步骤;了解实验的材料、方法以及注意点.全班交流实验材料:注射器、橡皮、小泡沫.教师特别引导学生注意实验中的注意点.在推、拉注射器的活塞时;不要用力过大;把活塞完全拉出来.用针筒口顶住橡皮推、拉活塞的时候;要记下活塞的位置.推拉活塞的过程中;活塞扣都要顶住橡皮.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针筒中的小泡沫发生了什么变化;还要注意手的感觉.这个实验可以重复多做几次.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

9、纠正学生操作不当的动作.3.交流实验的结果.针筒中的小泡沫有什么变化没有(泡沫被挤压)在用手推拉活塞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推拉活塞要很用力才行;推的时候感觉很吃力;推不下去;有弹性.拉的时候也是这样.教师讲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4.空气压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空气压缩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阅读课本中的一些例子.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这些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引导学生挑选自己熟悉的;说一说这些东西在使用时有什么感觉比如说充气城堡、自行车、充气床垫、篮

10、球、足球等等.教师总结:是的;这些东西在使用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弹性;这种很有弹性的感觉;就是空气被压缩的结果.其实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很广泛的运用.学生举一举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教师相机出示:商场门口充气门柱广告、大型充气玩具、气枪、喷雾器、公共汽车门、水火箭等等.五、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空气占据空间吗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空气跟粉笔、水一样;也占据一定的空间;同时空气还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六、课后作业1.观察周围的生活;看一看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空气是占据空间的.2.观察生活中压缩空气运用的例子.第一单

11、元 认识空气2、空气有质量吗教学目标:1.用悬吊小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判断空气是有质量的.2.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回形针等物体和皮球里空气的质量;来证明空气像其他物体一样有质量.3.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空气有质量的性质.4.通过阅读伽利略的相关资料;感受科学家为人类所作出的贡献.教学重点:能通过悬吊小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以及用电子天平测量的方法;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教学难点:过实验和测量的方法;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伽俐略等科学家的图片;支架、小木棍、气球、打气筒、电子天平、回形针、皮球等等.预习要求: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体会空气占据空间和空

12、气能够被压缩的特点.预习第2课;想一想怎样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拿出我们的科学课本;拿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出它的重量2.再引导学生随意拿出一样东西;放在手里掂一掂;看看有没有重量.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是有质量的;那么空气它有质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第2课.4.板书课题:2.空气有质量吗二、活动一:气球平衡实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1.教师引导: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周围的空气有没有质量呢下面我们就用悬吊小木棍来做气球平衡实验;看一看空气是否有质量2.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及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

13、、步骤、实验的注意点.实验材料:气球支架、小木棍、打气筒.实验方法、步骤:第一步:在一根细长棍两端各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之平衡.第二步:将一只气球中的气放掉.第三步:放手后;看一看平衡棍会发生什么变化实验注意点:先拴球;后挂球;再调整平衡;注意步骤.用打气筒给气球打进大自然中的空气;不要用嘴吹.不要把气充的太足;以免气球爆炸.在本次实验中;同小组同学要合作分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一只气球放气之后;平衡小棍发生的变化.友情提示:本次实验主要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给每小组把气球中的气打好;实验中就可以省去打气这一步骤;直接让学生把球挂到平衡小棍上;再

14、调整平衡;就可以做实验了.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减少给气球充气时不必要的麻烦.3.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纠正学生不当的实验操作;提醒学生;按步骤来;注意观察实验现象.4.全班交流实验结果;各小组上讲台交流本小组的实验过程;交流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5.教师总结:刚才通过大家的动手操作;我们初步发现:空气是有质量的.三、活动二:用电子天平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悬吊木棍做气球平衡实验;初步证明了空气是有质量的;为了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否有质量;下面我们利用电子天平来称一称.2.活动材料:电子天平、打气筒、皮球.3.活动过程:教师先进行演示实验.出

15、示电子天平;验证电子天平的准确性.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东西;放到电子天平上称一称;验证电子天平的准确性.把没有充气的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指生上讲台读一读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记录下来.利用打气筒;给皮球打气;先打20下;然后把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指生读一读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记录下来.再用打气筒给皮球打气;再打10下,然后把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一称;指生再读一读电子天平上显示的数字;并记录下来.学生分小组;按步骤进行活动;记录下测量的数据;认真思考并完成活动手册.4.全班交流:(1)各小组汇报测量的数据.(2)引导学生思考艵交流:充气20下的皮球和充气30下的皮球;质量一样吗为什么

16、会不一样呢这说明什么(3)教师总结:充气20下的皮球和充气30下的皮球质量是不一样的;因为充气30下;皮球里的空气就要比充气20下皮球里的空气多的多;因此质量要大一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充气越多;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越大;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学生完善自己的活动手册.四、活动三:阅读资料;感受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1.出示资料;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2.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升是多少吗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一升的概念:小瓶矿泉水;一瓶为500毫升;两瓶就是一升;我们平常喝的盒装牛奶;一盒为220毫升;4盒多一点;就是一升.大家又知道克是什么概念吗一般

17、来讲;一枚一元硬币大约为6克;三枚回形针大约就是克.学生再读这一段文字;进一步体会空气是有质量的;并了解一升空气的质量究竟是多少.3.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现在能够坐在这里;读到这些数据;都是科学家前辈们不断探索的结果;正是有了这些科学家;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让我们向这些科学家致敬.4.教师相机出示一些科学家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认识一下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五、课后作业观察我们周围的空气;进一步了解空气的特点.3、热空气和冷空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做纸蛇转动和热气球上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热空气轻;会上升.2.做纸杯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热空气

18、轻;会上升的特点.3.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冷空气和热空气流动实验;明白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教学重点:做冷热空气流动实验;知道热空气比较轻;会上升;知道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教学难点:做冷热空气流动实验;明白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教学准备:支架、蜡烛、卡纸、剪刀、大塑料袋、纸杯、细线、广口瓶、冰水、热水、线香、打火机、玻璃片、水槽、塑料瓶、垫片、美工刀、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观察自然界中的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并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通过学习;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那么空气究竟是怎样流动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空气的流

19、动.板书课题:3.热空气和冷空气二、热空气的流动教师引导:同学们;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呢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实验.实验一:让纸蛇转动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以及实验步骤.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图;再读一读实验步骤;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注意点.实验材料:卡纸、剪刀、蜡烛、打火机、支架、细线.实验方法:用卡纸剪一条纸蛇;将纸折放在火焰上方约10厘米处.点燃蜡烛;对着这只蛇尾巴斜面处.观察到纸蛇转动后;熄灭蜡烛.实验注意点:蜡烛不要靠纸蛇太近;靠的太近;会将纸蛇点燃;也不要太远;太远了;实验效果不太明显;距离纸蛇约10厘米为宜.实验中要仔细观察纸蛇的变化;并且可以用手去探一探纸蛇上方的空气;感觉一下空气

20、是冷的还是热的.本次实验可以反复多做几次.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相机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全班交流实验现象.实验二:让热气球上升(本次实验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先演示这个实验.)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以及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实验方法.出示实验材料:大塑料口袋、细铁丝、蜡烛、打火机.教师边进行演示实验;边强调实验注意点:第一步:用细铁丝把大塑料口袋撑成圆形.(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前完成;以节省课堂上的时间.)第二步:将塑料口袋撑开后;罩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特别注意:塑料口袋不要靠蜡烛太近;否则;塑料口袋会被烧坏.第三步:过一会儿松手;看塑料袋是否会上升.教

21、师再次强调本次实验的注意点:选择塑料口袋的时候;要选择薄而轻的塑料口袋;不能太重;铁丝也要细一点;轻一点;不能太重;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学生分小组进行本次实验;教师巡视;提醒实验中的注意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结果;全班交流讨论:纸蛇为什么会转动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两次实验;思考:是什么让纸蛇转动;让热气球上升的学生答:是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空气使纸蛇转动;热气球上升的.教师总结:是的;热气球上升;纸蛇转动;都是因为热空气的原因.热空气比较轻;会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使纸蛇转动;也带动了热气球的上升.相机板书;热空气轻;会上升.实验三:教师演示纸杯实验引导:为了进一步

22、验证热空气轻;会上升这一特点;我们再来做一个纸杯实验.教师做演示实验:出示实验材料:纸杯、蜡烛、细线、支架.实验操作过程:将两只纸杯口部朝下;用细线悬挂在支架的两边;保持平衡.在一只纸杯下边点上蜡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会发现;本来保持平衡的两只纸杯;现在不平衡了.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热空气轻;会上升这一特点.三、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热空气轻;会上升这一特点.那么冷空气和热空气究竟是怎样流动的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实验.展示实验材料:水槽两个、冰水、热水、广口瓶两个、玻璃片一块、线香、打火机.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讲

23、解实验中的注意点:第一步:在两个水槽中分别倒入冰水和热水;然后把两个广口瓶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过一会儿取出来.(注意要确保两个广口瓶一个变冷;一个变热.)第二步:把线香点燃;放在热瓶中;使热瓶中充满烟雾;然后拿走线香;在热瓶上盖上玻璃片.(注意;第二步速度要快;否则;热瓶会冷却;影响实验的效果.)第三步:将冷瓶倒放在热瓶上;轻轻抽掉玻璃片;仔细观察;热瓶中烟的流动.(注意;抽掉玻璃片以后;要让两个广口瓶口对口;不能让烟雾跑出来.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第四步:将冷瓶和热瓶上下颠倒一下;重复上面的步骤;引导学生再观察实验现象.全班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说一说看到了怎样的实验现象为什么会

24、有这样的现象出现教师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总结:热瓶里装的是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冷瓶里的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留下的空间;而热空气在冷瓶里流动的过程中受冷;因此下沉;从而形成冷热瓶内空气的循环流动.教师边讲解边用示意图板书;引导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冷热空气的流动情况.引导学生完善活动手册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空气的流动;知道了热空气轻;会上升.同时通过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实验;知道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情况.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请大家课后预习下一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进一步体会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2.知

25、道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明白其中的原理.3.根据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解释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4.思考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风;明白制造风的意义.教学重点:知道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教学准备:风的成因示意图、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观察自然界中的风;并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研究了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谁来说一说;热空气有什么特点他是怎样流动的2.纸蛇转动和热气球上升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26、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规律.板书课题:3.热空气和冷空气二、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1.教师引导:要想进一步探究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我们就要来制作一个简易的空气流动装置.2.出示课本上的空气流动简易装置制作和实验的图片及方法步骤.3.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空气流动简易装置制作和实验需要的材料、方法、注意点.4.全班交流:材料:塑料瓶、短蜡烛、美工刀、垫片、打火机等.制作步骤:用美工刀给塑料瓶扣底;边缘修理平整.将去底的塑料瓶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底的一侧用垫片垫起来;观察火焰的情况.去掉垫片;再观察火焰有什么变化.教师强调注意点:首先要注意安全;其次注意短蜡烛点燃后不要靠近塑料瓶;不然会把塑

27、料瓶烧得变形;影响实验的效果.这个实验可以多次进行;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5.小组合作制作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并按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论.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装置制作情况及实验进展情况;相机指导.6.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教师小结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三、探讨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际应用一:出示暖气片图片;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知道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老师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如果要在一个房间里面安装暖气片;你认为;把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低处;还是高处;为什么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加以总结:如果装

28、暖气片;应该装在房间的低处;因为暖气片散发出来的是热空气;热空气向上升;不用多长时间;暖气就会循环到整个房间.如果把暖气片装在房间的高处;暖气只会停留在房间的上部.实际应用二:出示超市里冷藏柜图片;教师引导:在超市里面;有很多的冷藏柜;我们发现;这些冷藏柜很多都是不加盖子的.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呢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弄明白冷藏柜散发出来的是冷空气;冷空气在下方;热空气在上方是;很少发生对流的.因此;冷藏柜不加盖子;也不用担心冷藏柜里的冷气会跑掉.其他运用:除了暖气片和超市里的冷藏柜;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子;并说一说其中的原理;教师加以引导并肯定.出示一些空气流动的规

29、律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如热气球飞行、孔明灯、油烟机的安装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空气流动的规律.四、研究风的形成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大家都盼望刮一点风;驱散炎热的空气.大家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其实;风也是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风的形成.出示课本中大自然的风的形成示意图;学生仔细看这幅图;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根据示意图;试着说一说风是怎样形成的;教师相机指导.出示风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进一步了解风形成的原因.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

30、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教师总结:风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用一句话简单的概括;就是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板书)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进一步体会风的形成.五、制造风既然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来制造风;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制造风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这个问题:用扇子扇、用电吹风吹、用嘴吹、挤压塑料袋、电风扇吹、空调吹等等.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风形成的原因;那么当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风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原理来制造风.六、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冷空气热空气流动的原理;同时明白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后请大家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了解冷热空气运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广泛的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