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4 ,大小:57.79KB ,
资源ID:638934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893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XX乡村牦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XX乡村牦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XX乡村牦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县*乡*村牦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 项目摘要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县*乡*村牦牛养殖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建设地址:青海省海西州*县*乡*村;(4)项目建设期限:1年(2017年2月2018年2月);(5)项目主管部门:青海省海西州*县农牧局;(6)项目建设规模:修建黄牛养殖场及附属设施,建设人工饲草料基地300亩,购买100头黄牛及疫苗;(7)项目投资估算及筹措:项目建设投资385.00万元,均申请产业资金.1.2 编制原则、依据和范围1.2.1 编制原则(1)依据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项目优势以及行业要求,确定项目建设方案和规

2、模;(2)合理规划、尽善布局、节约投资;(3)结合未来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发展用地;(4)根据建设内容和规模,合理确定建设期.1.2.2 编制依据(1)国家计划委员会办公厅发布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十三五”支持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发改投资【2011】1522号)(4)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可行性研究编制方法及规定(5)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年度汇编(7)国土资源部发2007220号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

3、用地政策通知(8)国农办200622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通知.(9)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10)标准化耗牛场建设规范NY_T_1567-2007(11)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4(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1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16)建设项目所在地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1.2.3 编制范围与内容编制主要范围和要点如下,

4、供建设单位和项目审批部门决策参考.(1)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2)项目建设功能、规模及建设条件;(3)项目建设方案、环保、节能分析;(4)环境影响分析、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设计;(5)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5)项目效益分析;(6)结论与建议等.1.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县*乡*村牦牛养殖项目总建筑面积为:891.52平方米,其中新建3栋牛棚,建筑面积为494.76平方米,综合用房建筑199.24平方米,草料房建筑面积164.92平方米,公共厕所建筑面积7.6平方米,消毒室25平方米;新建大门、围墙、室外场地平整,混凝土硬化、室外给排水、室外强弱电、网围栏等附属工程.1.4 项目主管

5、部门简介海西州农牧局下属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县畜牧技术推广站、科技局、草原监理站.农牧局现有职员21人,其中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7人.畜牧技术推广站:现有职员1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6人,技术员4人.加上所有乡镇农牧站等共有大、中专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0余名,乡村技术人员274名.全县已基本形成科教兴牧技术保障体系.同时与科研院校单位有广泛联系,近年我县还专门派技术人员赴内地接受了农牧业知识培训.先后主持承担了“畜群改良工程”、“饲草料加工及牲畜温饱工程”、“海西州牦牛育肥基地建设项目”“动物防疫体系项目”等多个项目建设与技术推广,积累了丰富项目管理经验,提高了项目建设技术水

6、平,增强了技术成果开发利用能力.为该项目建设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1.5 效益简述本项目建成后,农户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得以改善. (1)经济效益以农民合作组织+养殖场+农户方式建立原肉牛养殖基地,年利润额49.15万元,项目建成运行6.5年后,可收回全部投资.(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直接带动建档立卡户31户74人增收,实现贫困户户均年增收9000元,人均增收3000元.养殖业作为*县优势产业之一,必然给当地人民带来更多科技就业和致富机会,同时帮助农牧民走向市场,改善生产、生活水平发挥积极作用.(3)生态效益种草养畜,对环境污染少,可使我县草场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提高

7、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土地复种指数和植被覆盖率,有效地促进植业结构和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有机肥数量会大幅度增加和被利用,可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在保护地力和种植业持续发展方面有极为重要作用.因而该项目建设可有效地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且可以有效优化产业结构.1.6 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充分利用*乡自然资源优势,将本项目建设成为“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生产模式.通过此项目,带动项目实施户增收,使之成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有效生产手段.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2.1 项目建设背景根据海西州脱贫攻坚指挥部产业脱贫组海西州“十三五”期间产业扶贫项目申报、审批、贷款、建设、验收管

8、理办法(试行版)及关于产业建设项目前置审批条件等相关工作补充通知精神.结合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养殖业是最为快捷有效途径.2.2 项目建设必要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畜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畜牧业生产安全和满足人们对畜牧业日益增长需要,建设牦牛养殖基地产生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从今后畜牧业发展来看,牦牛养殖生产将成为必然,建设海西州*乡牦牛养殖项目,可进一步提高畜牧养殖水平,优化畜牧业结构,从而推进畜牧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因此,本项目建设是畜牧业业实际需要,是提高畜牧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实际需要,是实现畜牧业安全生产,是加快畜牧业发展实际需要.2.3 项目建设可行性

9、(1)气候条件优越项目实施区域为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处横断山脉上段高山峡谷之间,平均海拔高度约3650m,最低海拔2800m,最高海拔5436m.年平均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最高温度28,最低温度-15 .是发展畜牧业生产优良区域.(2)地理条件优越项目实施地海西州位于国道317线,横穿全县143公里,联接着岗托、同普、江达、卡贡、青泥洞5个乡镇所在地.(3)市场前景好,农牧民群众积极性高近年来,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海西州畜牧业等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外来经商、务工人员不断提高,对畜牧业需求大增.我地农牧民群众都习惯于养殖畜牧,对畜牧业有着一定丰富经验,积极

10、性很高.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销售方案项目区气候适宜,水草资源丰富,有利于耗牛繁育.而且昌都处于青海与四川、云南交通联系枢纽地带,是青海东大门,是青海联系内地重要交通通道.境内317国道线、318国道线和省道303、302线横跨东西,214国道线纵贯南北,交通条件便利,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交通保障.海西州属半农半牧区,历来都有养牛习惯,在长期饲养过程中农牧民群众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为牦牛改良奠定了良好基础.项目建设单位海西州农牧局有较强畜牧兽医技术力量,积累了丰富项目实施及管理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项目管理办法,同时与区内外科研院校有广泛联系,为该项目建设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本项目是有市

11、场空间.本项目管理上按政府运作,内部机构上以企业为主,负责产品销售和市场调查,这支队伍立足海西州场,通过市场把基地和农户连接起来,通过实地考察和多方协作等手段,掌握海西州场需求和消费动态.通过这支队伍作用来指导生产,确定生产规模:1.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和市场预测信息,以市场为导向,制订不同生产计划,这个计划因市场变化而变化:2.根据消费习惯产业结构调整,选定产品和生产规模计划.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乡位于金沙江西岸,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用地方正,南北长58.9米,东西宽30米.4.2 交通项目建设地点距离县城200公里,交通便利.4.3 自然资源状况 项目区属于高

12、原高山气候,年平均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最高温度28,最低温度-15.年平均气温4.5.1月份平均气温约-5,7月份平均气温13.2.无霜期平均为60-80天,日均气温5以上持续期150-170天,日均气温0以上持续期1000-250天.平均年降水量549毫米.日照时间长,年温差小而日温差大,干季雨季分明,雨热同季.4.4 项目县区社会经济状况全县辖2镇11乡,共有94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全县人口10余万人.截至2014年,耕地面积9.4万亩,人均实有耕地面积1.15亩;有草场面积1641.5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400万亩,森林面积123万亩.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244元

13、,较2013年增长14.8%.本县民族手工业主要分布在波罗乡、岩比乡、岗托镇、汪布顶乡、*乡等金沙江沿线乡镇.10007年销售民族手工业产品36余万件,销售额达41000万元,产值达到2178万元,比10006年增长8%.截至2013年,海西州区完成全社会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较2012年增长31.9%,较2012年同期提高6.5%.由此可见,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海西州经济增长新动力.4.5 项目点基本情况*乡色日村海拔4200米,距离县城247公里、乡政府74公里,幅员43.22平方公里, 该村属于纯牧业村,以饲养牦牛、马、羊等为主,牲畜共8662(头、只、匹),其中牦牛6

14、424头、绵羊764只、马1474匹.*乡直巴村海拔3500米,距离县城210公里、乡政府55公里,幅员484.92平方公里,该村属纯牧村,全村耕地面积65.30亩,人均耕地面积0.12亩;草场面积460053.08亩,人均草场面积815.70亩,牧业以饲养牦牛、马、羊等为主,牲畜共723(头、只、匹),其中牦牛517头、犏牛85头、绵羊67只、马54匹.*乡巴龙村海拔4000米,距离县城150公里、乡政府50公里,幅员501.72平方公里,全村草场面积508699.08亩,人均草场面积403.73亩,主要以饲养牦牛、马、羊、山羊等为主,牲畜4580(头、只、匹),其中牦牛4211头、马206

15、匹、绵羊105只、山羊58只.第五章 建设方案5.1 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5.1.1 设计指导思想本项目规划遵循以下设计指导思想:城市和谐化,空间高效化,环境生态化,未来创新化!项目建成后,通过对耗牛养殖场水、电、路、粪污处理设施、防疫消毒设施、以及挤奶等配套设施改造和建设,将极大地改善耗牛养殖场生产条件,提高耗牛生产能力,确保奶源质量安全.5.1.2 设计原则1)在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建、构筑物设计方案力求平面功能布置合理,立面简洁但不单调,朴素大方,具有良好景观设计效果.2)根据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确定建筑物防火、防爆、防腐蚀一系列性质,并按照相应规范设计.3)积极采用行之有效新技术、新

16、结构、新材料,力求发挥整体效益,节省投资.4)建、构筑物结构布置,造型和构造处理应考虑工艺、安装、检修等一系列要求.5)融入当地民族建筑特色.5.2 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

17、准 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2016局部修订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年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2005年版)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低压

18、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07)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现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规范;5.3 总平面规划园区建筑呈南北向布置,由7栋单层建筑组成.沿东侧设置养殖场主入口,主入口以南为3栋牛舍,西侧为草料库、综合用房,北侧为公共厕所和消毒室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1)总建筑面积为:891.52平方米;2)新建3栋牛棚,建筑面积为494.76平方米;3)综合用房建筑199.24平方米;4)草料房建筑面积164.92平方米;5)公共厕所建筑面积7.6平方米;6)消毒室25平方米;7)新建大门、围墙、室外场地平整,混凝土硬化、室外给排水、室外强弱电、网围栏等附属工程.5.4 建筑方案设计*县*乡*村牦牛养殖项目由7栋单层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为891.52平方米. 1)本项目共有三栋牛舍组成,总建筑面积494.76平方米,每栋面积为164.92平方米,长26.6米,宽6.2米,单层建筑,建筑高度为3.0米.牛舍结构形式均为砌体结构+钢屋

20、架,耐火等级为戊类仓库.2)综合用房为一栋单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99.24平方米,内部设办公、冷库、乳品处理室室等功能用房,建筑高度为3.45米,结构形式为砌体结构.3)草料库为单层库房,总建筑面积164.92平方米,长26.6米,宽6.2米,单层建筑,建筑高度为3.0米.牛舍结构形式均为砌体结构+钢屋架,耐火等级为戊类仓库.5.5 结构方案设计 5.5.1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1)结构安全等级:二级2)设计使用年:50年3)地基基础等级:丙级4)抗震设防类别:丙类5.4.2 自然条件(1)风、雪荷载基本风压基本雪压地面粗糙度0.30KN/m20.20 KN/m2B类(2)抗震设防有关参

21、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建筑场地类别7度0.10g第三组类5.4.3 荷载 类别活荷载标准值(KN/m2)1不上人屋面0.55.4.7 建筑隔墙恒荷载标准值墙体部位墙体材料容重(KN/m3)外墙混凝土实心砖245.4.8 结构设计 1)主体结构本项目所有单体均采用砌体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2)屋盖及楼盖结构本项目牛舍、草料库屋面为彩钢屋面,综合用房、消毒室以及公共厕所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3)地基基础框架结构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4)主体结构墙体地下与土体直接接触墙体采用MU10混凝土实心砌块,Mb10水泥砂浆砌筑,地上墙体采用MU7.5混凝土实心砌块,M7.

22、5水泥砂浆砌筑.5)钢筋梁柱箍筋现浇板受力筋 HPB300级钢筋 fy=270N/mm2现浇板受力筋(12) HRB335级钢筋 fy=360N/mm2梁、柱主筋 HRB400级钢筋 fy=360N/mm26)焊条 E43XX型(用于HPB300级钢) E50XX型(用于HRB400级钢)7)型钢、钢板、预埋件:Q235B8)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梁、柱、基础为C30,现浇板为C30,其它构件为C25.5.6 给排水方案设计5.6.1 设计范围工程红线范围内室内外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防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但不包括建筑物内二装设计以及景观总图设计.5.5.2 室内给排水设计1、室内给

23、水设计(1)水源生活用水水源由项目打井取水加压供给,增压后水压为0.25Mp;确保水质、水压、水量均能满足要求.(2)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参见下表.表各用水项目用水量统计表用水部位用水标准单位数量用水时间变化系数用水量(立方米)最大日最大时平均时综合用房50.00L/人班58.01.202.50.380.31消毒室10.00L/人班48.01.200.040.0350.03浇洒道路和场地用水2.0L/平方米次6708.01.001.340.260.26未预见水按本表以上项目10%计0.390.040.01合计4.270.6150.612、室内排水设计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采用合流制.本工程污水排放量按

24、生活用水量90%进行计算,为3.84m3/d.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室外污水管网排入市政管网.3、管材给水主管道采用采用球墨铸铁管,承插连接;给水支管采用采用PP-R管,热熔连接(冷水管采用S5系列,热水管采用S2.5系列).业主或施工单位在选用管材时,应满足各系统工作压力和使用温度要求,并保证管道内径不小于系统图中所注公称直径.室内污水立管采用UPVC实壁排水管;出户管均采用柔性铸铁排水管,承插或者卡箍连接;支管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承插粘接.室外雨、污水立管与污出户管均采用柔性铸铁排水管,承插或者卡箍连接.4、雨水系统本工程采用昌都地区暴雨强度公式:Q=670(1+0.75LP)

25、/t0.596屋面重现期10年,室外场地重现期3年,地面综合径流系数0.80,地面集流时间采用5min,降雨历时10min.5.7 电气方案设计5.6.1 设计范围(1)强电部分a.变配电系统;b.电力配电系统;c.照明系统;d.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2)弱电部分a.有线电视系统;b.电话系统;c.网络系统;d.视频监控系统.5.6.2 负荷等级确定(1)本项目所有用电负荷均为三级负荷.(2)负荷计算牛舍20W/计算;消毒室和综合用房采用用电指标50W/计算;名称建筑面积用电指标用电负荷容量牛舍494.76m220W/约9.9kW草料库164.92m220W/约3.3kW综合用房199.24

26、m250W/约10kW消毒室25.0m250W/约0.125kW(3)供电电源由项目周边居民区引入室外低压电源.5.6.3 电力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采用交流220/380V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方式配电,采用单回路供电;消防动力配电、应急照明系统采用双电源供电.5.6.4 照明设计(1)主要场所照度标准及光源选择:房间或场所照度标准值功率密度限值Ra牛舍、草料库100lx5W/60办公室,值班室等300lx11W/80休息室,消毒室,准备室150lx6W/80(2)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支路供电;一类灯具需增设一根PE保护线;所有插座回路及室外照明灯具低于2.4m回路均设剩余电流断路器保护.5.6

27、.5 电缆、导线选型及敷设普通低压进线电缆选用YJV220.6/1kV型电力电缆和YJV-0.6/1KV型电力电缆;照明及插座等分支线采用BV450/750V型铜芯线穿阻燃型塑料管或钢管沿墙、顶板、地板暗敷,吊顶内穿钢管敷设.消防应急照明支线采用NHBV-450/750V型及耐火型铜芯线穿钢管沿墙、顶板、地板暗敷,吊顶内穿钢管敷设.5.6.6 建筑物防雷、接地及安全(1)本项目均按民用第三类防雷设计,在屋面四周女儿墙上装设接闪带,防雷接闪网格大小不大于20mx20m或24mx16m.建筑物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2)防雷接地、电气设备保护接地共用统

28、一接地极,框架结构采用基础钢筋做接地极,并采用-40x4热镀锌扁钢建筑物四周作室外水平接地装置,整个园区形成一个接地网络,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3)总等电位联结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联结;带淋浴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5.6.7 弱电部分(1)有线电视系统:电视信号由室外弱电手孔引来,干线采用SYWV759型电缆,支线采用SYWV755型电缆.电视系统采用邻频传输,用户端电平为644dB. (2)电话网络系统:网络光纤信号由室外市政弱电引来,每层设置楼层配线架,由楼层配线架配线至各弱电设备点.(3)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是为场区关键区域有效监视和记录,监控

29、系统由四部分组成:视频摄像机、视频信号传输及控制线路、监视录像单元.本项目在主要路口设置监控摄像头,视频监控系统由甲方委托专业公司根据实际要求深化设计.第六章 节能与消防措施6.1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1)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2)本项目建设均符合以下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及建筑相关标准和要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评审标准DBJ/T01-100-200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6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159号建筑给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外墙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8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决定(国务院令28号)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