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091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2感知平均数的范围。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2学生:收集自己的身高教学过程:一、预学-谈话导入生(预测):比较总分,看看哪个小组的总分高。生(预测):这样不公平,我们小组三个人,他们小组四个人。生(预测):应该比较平均成绩。师:对,应该
2、比较他们两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在我们数学的统计中,平均成绩也有一个名字,它叫做平均数。每年的四月七日是世界卫生日,环境卫生对我们的身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的环保小队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收集了很多的废旧塑料瓶。出示课件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课件出示自学小贴士,学生独立完成1自己想办法找出这几位同学收集的废旧饮料瓶的平均数,你有几种方法来解决。2这个平均数表示什么?它是不是实际每个人收集废旧饮料瓶的数量?3平均数与这组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独立完成后组内做好分工,在组内交流,看谁说得好,看谁听得认真!二、互学-小组交流,展示点拨1小组交流师:已经计算出来的同学,小组可以在小组里
3、面交流一下你的方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对又快!生(预测):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生(预测):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这样把小红的一个移给小兰,小明移两个给小亮,这样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八年级上册语文归田园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熟读并背诵。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过程与方法目标: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2、通过点拨、讨论、分析讲解,鉴赏诗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教学课时:
4、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国古代诗歌这条道路上出现了不少名家,诗歌写作的体裁也得到不断拓展,由此产生了许多风格迥异的派别,比如:1、浪漫派,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代表人物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2、现实派,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代表诗人杜甫三吏、三别、兵车行3、山水田园诗派,体裁多为青山绿水,自然风光,风格多为恬静淡雅,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山居秋瞑、孟浩然过故人庄等。4、边塞诗派,体裁多
5、为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戍守边疆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代表人物有高适别董大、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使至塞上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也是古诗,请同学打开课本诗四首,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这些古代名作。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二、作者及作品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是我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写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他曾经做过几任小官,41岁辞官而归,从此居住在农
6、村,参加田间劳动,63岁去世,这首诗是在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三、整体感知1、教师朗读课文2、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你们在这首诗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四、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1、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看出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2、诗人到田间干什么,用了多少时间?(锄草,从“晨兴”“带月”可以看出他干了一天。)小结:诗的前四句写了给豆锄草一事,交代了种豆的地点,“南山”指庐山,是人家住柴桑,是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交代了锄草的原因,草长得茂盛,把土里的营养都吸收走了,豆苗长不起来,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作者一
7、大早就去锄草,“兴”,起的意思,“晨兴”就是早早起来;“理”清理,清除,“荒”,杂草,“秽”田间的杂草,第五句说自己归家之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荷”担的意思。3、第五句中“道”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开头不说,在这里才说它狭而草木深?(诗人的归途)(为了引出下一句,表明是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服被露水沾湿)4、作者为什么要写夕露沾衣呢?(借夕露沾衣突出诗人整日劳作的艰辛,烘托出诗人坚定的归田愿望)小结: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身归隐的愿望,尽管劳作一整天,也不感到辛苦,归途中夕露沾衣就表现了他的意愿,生动的表现了诗人自然朴素的风格。(二)探究学习1、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三层意思:种豆的地
8、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4、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六、
9、布置作业预习使至塞上看了八年级上册语文归田园居教学设计的人还看:幸福是什么四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幸福是什么四年级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教学难点: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二、指
10、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四、分析课文的起因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
11、说。(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五、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六、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七、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八、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1.自己思考;
12、2.小组讨论;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九、总结深化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板书设计幸福是什么劳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人们有益教学反思:1、再造想象,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2、多元感悟,体现语文的人文特征。童话的主题是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职责,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这个主题很显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意义。但事实上幸福的确有很多种含义,爱别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爱也是一种幸福,付出了是一种幸福,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学生
13、说不出这样概括的话,但他们说出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去肯定它。在这一课的最后,许多学生包括家长都说了很多与课文中不一样的感受,这是真实的,是值得尊重的。夸父追日教学设计(高级版)(5)到这里,应该说夸父的故事的结束了,但你想想创造夸父的原始人类甘心让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就这么走吗?于是,这个故事有了个尾声。(4)弃其杖,化为邓林。“杖”是什么意思?手杖,用来辅助人行走的。夸父出来与追赶太阳,我们看他什么东西都没有带,却带了一支手杖,大家说说这支手杖对夸父来说重要还是不重要呢?那当他临死时扔掉这个手杖时,你想他是否忍心呢?其实我们看看这个“弃”字大家就能见分晓了。“弃”:丢弃、抛弃。先让学生根据甲骨文
14、字形猜猜是什么意思。繁体写法为“棄”,本义是“扔掉新生婴儿”,一个家庭到了“弃婴”的程度,说明肯定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不得不扔弃,在生活的困境中无奈的选择。但哪个母亲愿意“弃”掉自己的骨肉啊!但“弃”不是把婴儿扔到地上,而是放在簸箕里扔掉,这又说明什么呢?但有时候“弃”掉或许会被有抚养能力的人捡回去抚养,所以在“弃”的同时还抱着非常大的希望,再者,婴儿本来就是希望的化身。那么,我们也可以猜想夸父在“弃”掉他的手杖的同时,也是寄托着希望的,那这种希望是什么呢?希望别人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把“逐日”进行到底,也就是完成整个人类所寄予给自己的梦想。于是手杖扔出去,就变化为桃林而生长在春风中。【板书】
15、:寄托希望为什么要化为“桃林”而不是“杨林”或“柳林”等等呢?桃在古代被作为美好的象征。我们课文里没有讲,桃林有多少,而列子汤问篇里是这样记载的:“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在山海经里光说是“化为邓林”,没有说有多少,而到了列子里,变成了有“数千里”广,可见其多。四、升华神话人类从蒙昧时代,越过荒蛮时代,等到跨进文明社会的大门时,已经缓慢地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原始人类一直睁大好奇的眼睛,注视着周围的大千世界,他们苦思冥想,希望能对那些由于自己缺乏知识而感到神奇莫测的大自然作出一系列满意的回答,于是产生了神话。过着群居生活的他们一群人坐在一起,仰望天
16、空,思索宇宙自然,思索大千世界,正如近代文学家茅盾先生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一书中所说“原始人的思想虽然简单,却喜欢去攻击那些巨大的问题,例如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天地之外有何物,等等。”夸父他进行的就是一项非常巨大的任务,宁可渴死,但他还是要去完成自己逐日的梦想。那你觉得他和我们今天的人有什么不同吗?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产生夸父的年代已经永远地过去了,但我们后来人应该做精神上的夸父,成为夸父的优秀弟子。不光要吃甘甜的桃子,更要捡起夸父丢弃的那根手杖。夸父是“弃其杖”,我们要“拾其杖,继续逐日”所以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从那么多的神话故事中唯独选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就是要把原始人类对我们的寄托进行下去,把这种顽强的精神传承下去。神话像是来自遥远故乡的呼唤,它呼唤着一个民族回归自己文化的原生点。从课堂学生回应和后来同事的反馈来看,本堂课用李宁点燃主火炬来导入和总结全文以及对“弃”字的解读成了本堂课的亮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