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47.43KB ,
资源ID:638042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804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头古城保护规划文本.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头古城保护规划文本.docx

1、南头古城保护规划文本第一章 总 则第1.1条行政区划与地理位置南头古城(又称新安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以北、中山公园以南。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为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亦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文化源头。第1.2条保护对象组成南头古城保护规划的对象不仅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历史建筑、附属文物等物质遗产,还包括南头古城所处的历史环境要素、地下文物埋藏区以及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3条公布时间1983年南城门和北城墙公布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信国公文氏祠、东莞会馆、育婴堂、解放内伶仃纪念碑公布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南头

2、古城公布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南头村碉堡公布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南头古城垣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第1.4条编制依据本次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0213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规范、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深圳市紫线规划、南山区分区规划、深圳市南山06-04&05号片区同乐地区法定图则、南头古城址文物保护规划。第1.

3、5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南头古城为核心的风貌影响区范围,包括深南大道、南山大道和北环大道围合而成的街坊,约103公顷,编制整体风貌协调规划和城市设计。二是南头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包括深南大道以北、南山大道以西、南头中学以东(含)、中山公园古城界址范围以南,约47公顷,编制保护专项规划及详细城市设计。第1.6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0年2020年。规划分期年限为:近期20102012年,中期2013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第1.7条规划成果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图纸和说明书三个部分,文本与图纸是规划区控制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二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4、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第1.8条适用范围本规划适用于规划区内各类别用地的土地使用、各类文物建筑及保护单位的保护控制、建筑物新建及改扩建的管理工作,是下层次详细规划的编制、建筑和市政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的依据。凡涉及文物保护相关内容,以南头古城址文物保护规划为准。第1.9条技术标准 文件(文本及图纸)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规划区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有关政策、法规、标准等相关条款的规定。第二章 专项评估第2.1条保护对象第2.1.1条南头古城及周边地区的整体景观。第2.1.2条文物保护单位:南头古城垣(南城门、东城门、北城墙遗址、魏

5、晋护濠和明代护城河)、东莞会馆、信国公文氏祠、育婴堂和解放内伶仃纪念碑、南头村碉堡。表2.1.2 南头古城文物本体列表序号名称现存状况风貌材料年代用途1南头古城垣南城门形制和风貌都保存较好,城门上有“宁南”二字篆书风貌较好花岗岩明代城门东城门经过修缮的东城门保存尚好风貌较好花岗岩砖木清代城门北城墙遗址缺乏保护,遗址遗迹沿着土堆可以模糊的找出来风貌较好砖石土明代公园2东莞会馆经过修缮的东莞会馆保存尚好风貌较好砖木清代展馆3育婴堂内部经过保养,保存较好,仍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风貌较好砖木1913年宗教4信国公文氏祠保存尚好,有木雕、灰塑等艺术细部。内外各有一口古井风貌较好砖木清代展馆5解放内伶仃岛纪

6、念碑保存较好,有一定的保护措施风貌较好花岗岩现代纪念6南头村碉堡缺乏维护修缮,现被杂草覆盖风貌一般石材民国军事设施第2.1.3条保护建筑:报德祠、南头城博物馆(老宝安县府)、聚秀街门楼、朝阳北街门楼、兴明北街门楼、朝阳南街20号民居、朝阳南街一坊12号民居、春景街6号民居、春景街42号民居和中山南街一坊14号民居。表2.1.3 南头古城保护建筑列表序号名称或门牌号现存状况材料年代用途1报德祠保存尚好,檐板上雕有果蔬、书画等艺术细部。砖木清代空置2南头古城博物馆保存较好,为两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砼清代博物馆3聚秀街门楼保存尚好,屋檐绘有山水彩绘,门楼上有石匾,内侧有清乾隆元年严禁四恶碑。砖木清代交

7、通4朝阳北街门楼保存尚好,屋檐绘有山水彩绘。砖木清代交通5兴明北街门楼保存尚好,门框为花岗岩砌筑。砖木清代交通6朝阳南街20号保存较好,屋檐有花草木雕等艺术细节。砖木清代居住7朝阳南街一坊12号保存较好,屋檐有花草木雕、彩绘等艺术细节,内部格局保存完整,并保留有大量的木雕艺术构件。砖木清代居住8春景街6号保存较好,屋檐有花草木雕,墙壁内侧绘有山水花草彩绘。砖木清代居住9春景街42号保存较好,屋檐有花草木雕,墙壁内侧绘有人物山水彩绘,侧脊有灰塑等精美的艺术细部。砖木清代居住10中山南街一坊14号保存较好,屋檐有花草灰塑、彩绘等艺术细节。砖木清代居住第2.1.4条34处历史建筑及相关附属文物。第2

8、.1.5条地下文物埋藏区:地下古墓葬群、魏晋护壕和明代护城河古遗址。第2.1.6条历史环境要素:六纵一横的街巷格局、古树5棵、古井7口。第2.1.7条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第2.2条价值评估第2.2.1条社会价值南头古城是深港城市发展的共同源头、深圳发展历史的集中展示平台和深圳地区文物保护单位的集中地之一。第2.2.2条历史价值 南头古城曾是岭南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其历史价值非同一般。古城在体现香港领土主权和文化渊源等重大问题上具有无可取代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深圳、香港发展的共同源头。古城的传统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等代表着古城在明代、清代、近代和现代各个时期的

9、历史,见证了深圳的城市变迁。第2.2.3条艺术价值南头古城无论从古城的布局、现存“六纵一横”的街巷格局,还是古城建筑大量的细部和书画艺术等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值得保护的艺术品。第2.2.4条科学价值南头古城枕山面海,古城内“六纵一横”的道路与自然完美结合,形成了较完整的道路系统。城内的古建筑、古民居尺度宜人、基调古朴、乡土气息浓厚、建造技术、工艺和选址等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依据和价值。第2.3条现状评估第2.3.1条文物真实性从现状勘察、建(构)筑物特征等方面结合文献记载和相关考证,南头古城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的真实性较高。第2.3.2条文物完整性南头古城的整体传统风貌受到一定破坏,但城

10、内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文物完整性较好。南城门、东城门、东莞会馆、信国公文氏祠、育婴堂及解放内伶仃纪念碑保存较好,破坏类型主要为自然风化,其文物完整性较高;北城墙的破坏类型主要为山体滑坡,其文物完整性一般。南门村碉堡破坏类型主要为自然风化,其文物完整性较高。报德祠、门楼及南头古城博物馆保存较好,破坏类型主要为自然风化,其文物完整性较高;保护建筑的古民居,由于大多出租给外来打工者或空置,破坏类型主要为人为破坏,其文物完整性一般。第2.3.3条文物延续性南头古城文物的整体延续性相对较差。但城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大多数保护建筑保存完好,基本能够延续原有功能,文物延续性较好。第

11、2.3.4条现状环境评估南头古城现状容积率约1.09,其中由现存“六纵一横”街巷格局所界定的范围内(原九街村)容积率约2.35,建筑密度达到55.6%,开发强度大。现状人口密度大,人均居住指标低于国家标准中16平方米的居住用地下限。建筑体量相对街道而言高且大,休息停留空间较为缺乏。基础设施总体水平较低,防灾设施不足,社会组织结构松散,总体环境品质较差。第2.4条管理评估1999年,新安故城管理处成立,专门负责古城文物的保护管理。2004年8月,新安故城管理处更名为南头古城管理处,并加挂南头古城博物馆的牌子。在南山区政府和南头古城管理处的共同努力下,南头古城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不断的加强

12、,周边环境亦有所改善,南头古城的文物保护管理较好。第2.5条利用评估南头古城的大多数文物保护单位已经作为博物馆、展馆进行利用,但多数展馆因为缺少相关专业和管理人员而很少开放,古城的整体利用基本没有开展,总体利用率偏低。第2.6条综合评估南头古城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记载反映了深圳城市的历史和深港的渊源关系。虽然近年来古城整体风貌破坏较为严重,古“九街”已不完整,但“六纵一横”的格局依然明了,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保存较好,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与古城整体风貌相协调,古树名木和古井尚存。在深圳市领导的关心和南山区政府的重视下,南头古城管理处对古城的整体保护利用做了大量工作,更加深入的保护利

13、用工作将逐步进行。第三章 规划框架第3.1条规划原则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把古城保护的社会与文化目标放在首位,提升综合环境品质和古城活力。第3.1.1条区域整合,突出历史文化主题的原则。第3.1.2条尊重历史,整治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第3.1.3条合理利用,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第3.1.4条整体设计,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第3.1.5条改善环境,提升综合环境质量的原则。第3.2条规划目标将南头古城建设成为体现深港澳同源文化,文物保护完好,人文景观丰富,独具传统文化与商业氛围,空间环境与服务设施良好的城市传统风貌展示区。第3.2.1条弘扬深港澳同源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4、第3.2.2条保有深圳本土文明、体现深圳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街区。第3.2.3条合理利用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富含历史人文价值的旅游景区。第3.2.4条塑造功能多元化、环境品质高、充满活力的公共场所。第3.3条规划重点第3.3.1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依托历史文化底藴,充分展示历史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努力打造古城宁静典雅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市民的向往之地是南头古城保护的最终目标。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给居民提供就业和经济来源,是古城活力和民众支持的保证。强调深港发展的历史渊源,体现古城保护、改造、利用对深圳现代文化名城建设的重大意义。第3.3.2条保护与传承的关系整理研究和挖掘古城文化内涵

15、,保护古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包括人文精神、传统风貌、风土人情、传统产业和特色工艺等。规划应发挥南头古城位于前海中心门户地带的区位优势,保护好发展好南头古城,再现深圳传统历史风貌。第3.3.3条保护与改造的关系保护是为了保存好现有的历史文化遗存,改造是改变古建筑残破不堪、设施简陋、环境脏乱的衰败现象,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规划重点调整古城功能结构和发展模式,提出发展集文化展示、创意设计、休闲娱乐、旅游商业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策略,提升古城活力。第3.3.4条保护与重建的关系对被毁掉的确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根据历史留存的信息,按照原样重建,可以延续和增添古城历史文化内容。关键是重建的历史建筑必须是表现

16、历史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必须是历史的、传统的。对破坏严重的、非历史文化保护地区在保护规划与利用方式进行创新。第3.3.5条保护与人居环境的关系规划应从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适应各级政府职能转换的需要,建立连续、滚动的保护规划过程,充分挖掘古城价值,利用市场过滤机制,有效化解古城的容量压力,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第3.4条区域风貌结构以南头古城为核心的风貌影响区从整体上包括五个片区:中山公园片区、南头中学片区、古城南部入口片区(南头古城深南大道邻街地段)、古城东部片区及古城居住片区。第3.4.1条中山公园片区中山公园片区是古城的背景,通

17、过拆除遮挡背景山体的建筑,保持南北视线的畅通,形成一条视线通廊。片区内的景点开发应与古城环境气氛相协调。第3.4.2条南头中学片区南头中学地处古城内部边缘,整体空间较为开阔,未对古城的整体风貌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保持现有整体布局不变。第3.4.3条古城南部入口片区古城南部地区是古城风貌的重要形象展示区,是古城外部形象的视觉焦点。以南城门为中心,南门外划定为开敞空间地带。第3.4.4条古城居住片区古城居住片区为整体保护范围,主要包括传统街区、文物建筑、广场绿地、和重点整治地区。第3.4.5条古城东部片区古城东部片区主要为居住用地,建筑以多层为主,和古城的整体建筑高度较为协调,但沿街建筑风貌需要进行

18、改造,在建筑风格、色彩等方面与古城传统建筑相协调。第3.5条古城保护区整体布局第3.5.1条古城保护区的功能结构为“两轴、十一区、五节点”。第3.5.2条两条风貌展示轴(1)中山南北街历史风貌轴以中山公园山体为背景,贯通南北,从南门入口广场至北城墙遗址,打造一条体现南头古城历史文化底蕴的核心发展轴线,融合形象展示、传统商业、文化休闲、遗址观光等多元复合功能。(2)中山东西街传统商业轴通过修复沿街建筑的传统风貌,引入商业功能,强化古城的传统商业特征,打造一条古色古香的传统商业步行街。第3.5.3条十一片特色功能区(1)历史风貌展示区历史风貌展示区是南头古城内传统文化浓厚、历史保护价值高的地区,围

19、绕文物本体、保护建筑和历史建筑,以中山南北街、东西街的历史保护、文化展示为基础,积极发展旅游、商业以及工艺品展销等服务设施,打造一个集中历史保护、传统展示、文化旅游及商业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历史风貌集中展示区。中山南北街、中山东西街以历史保护、传统风貌展示为主,包括南城门、东莞会馆等以传统风貌建筑为载体的小型博物馆群、旅游商业街区、历史风貌恢复区、旅游服务中心等;兴明北街以近代文化展示为主,结合南洋风格建筑,形成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展示区。(2)主题景观展示区结合中山公园的微地形,以微缩景观的形式重现南头古城“九街”格局,体验南头古城的历史原貌,加深对古城历史的了解。(3)深港澳文化交流区南头古

20、城是深港澳地区的历史发展之源,在中山东西街北部,利用原有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解放内伶仃纪念碑等设施,结合一系列历史遗存设立深港澳文化交流区,为深、港、澳三地的青少年提供一个交流和回忆历史的平台,起到深港澳文化交流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4)北城墙遗址展览区位于中山公园区内,承担历史文物保护和展示教育的功能,为了保护区内的文物本体北城墙遗址,展示其古代军事文化的历史价值,结合公园绿地建设北城墙遗址广场。(5)南头家园保护实践区春景街区域拥有古城内难得的空间环境资源,以现存的特色传统民居为依托,反映原汁原貌的历史风貌的示范区,集中体现南头古城最富有魅力的传统民居、特色构筑物等,承担建设历史保护实践区的

21、功能。(6)特色主题展示区在乐平街区域,利用多处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民居,承担起特色展览和主题博物馆展示功能,发展民居旅游,设置多种类型的民间私藏博物馆,与历史风貌展示区内的博物馆群共同构成南头古城博物馆展示体系。(6)传统居住(工艺展示)区在古城东部,通过保留传统民居以及居民的生活场所,体现传统居住氛围。同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本底,发展传统工艺品制作、展示以及传承等相关项目内容,承担设计、展示、教育等功能。(7)深南大道临街商业区古城东南部的南头商业城、汽车站等设施,建筑的风格、色彩等方面都采用了传统的建筑风貌,与古城的整体风貌较为协调,主要承担起商业、娱乐、休闲等功能。(8)深南大道入口形

22、象展示区南门广场形象展示区地处前海中心的门户地带,是展示深圳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通过复原和利用原有的历史遗址,建设成为集观光、休闲、展示和旅游集散的综合性广场,凸显古城的入口形象。(10)教育培训区毗邻南头中学,通过邻近深南大道休闲广场对人流的吸引,承担起教育培训功能,以“琴、棋、书、画”等传统元素为主题,发展与教育、培训相关的业态类型。(11)教育功能区为现状的南头中学、南头小学以及南头城幼儿园,主要承担教育文化功能。第3.5.4条五个风貌核心节点(1)南城门入口广场结合古城南城门,建设南城门入口广场,集中展示南头古城的入口形象。打造一条由深南大道至南城门的主要景观轴线。保留南头古城博物馆(

23、原宝安县政府旧址)、关帝庙等传统风貌建筑,利用考古挖掘的历史遗迹,规划古遗址广场。原有地面停车更改为地下停车库,规划为三进式传统民居院落广场,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小品展示区。(2)报德广场拆除中山南街和中山东西街交界处的四层建筑,结合新安县衙以及报德祠等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报德广场,成为中山南北功能复合轴上的中段核心节点。(3)新安县衙北城墙遗址广场拆除中山东西街北部的工业厂房,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按县衙形制恢复部分建筑作为历史展示建筑。其他原厂房用地改造成景观公园,在公园内设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集合一定的旅游集散和商业服务功能。在北城墙遗址附近,规划北城墙遗址广场,成为中山南北复合功能主轴的末端

24、节点,体验南头古城的历史沧桑。(4)南头家园实践区充分利用南头古城内难得的一片开敞绿地,结合东莞会馆的馆驿文化,将该片区打造为体验岭南传统居住文化的示范区。对开敞绿地周边建筑改造修缮,按晚清岭南传统民居风格进行恢复。开敞绿地按岭南园林的设计理念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人工开凿内部小湖面并围绕内湖为景观核心,在其周边建造亭台楼阁,布置青石步径、景观小品和绿化种植。(5)深港澳文化交流中心拆除文化街附近的工业厂房和宿舍,改造成深港澳创意文化交流中心;将中山公园西入口的建筑改造成一组院落式建筑,成为创意工坊,结合原青少年活动中心、解放内伶仃洋纪念碑等建构筑,形成集历史体验、文化交流、创意实践等多功能的深

25、港澳文化交流基地。第四章 保护区划第4.1条保护区划层次根据深圳市紫线规划和深圳市南头古城址文物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要求,本次保护区划分为两个层次:一为南头古城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二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第4.2条南头古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第4.2.1条 南头古城保护范围参照深圳市紫线规划以及南头古城的现状情况,南头古城的保护范围为自古城墙向北延伸75米,向南、西延至深南大道北侧,向东延伸至南山大道西侧。保护范围约为38.5公顷。第4.2.2条 南头古城建设控制地带南头古城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南头古城保护范围外,为保护古城整体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加以限制

26、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范围自保护范围向北延伸100米,向南、西延伸至深南大道南侧,向东延伸至南山大道东侧,约为23.7公顷。第4.3条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第4.3.1条 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南头古城垣(南城门、东城门、北城墙、魏晋护濠和明代护城河)、东莞会馆、信国公文氏祠、育婴堂和解放内伶仃纪念碑和南头村碉堡,合计占地面积13764平方米。第4.3.2条 保护建筑保护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规划认为应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进行保护的建(构)筑物。认定古城内有10处保护建筑,合计占地面积957平方米。第4.3.3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保护范围

27、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参考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规范综合划定,并在文物保护单位之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划定南头古城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保护范围合计58871平方米。第4.3.4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建设控制地带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的建设控制地带,是指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根据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同时参考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规范综合划定

28、,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合计115278平方米。第4.4条南头古城管理规定第4.4.1条 南头古城保护范围管理规定对划入保护范围的地段,要求确保此范围内的建筑、街巷及环境基本不受破坏,如需改动必须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执行并经过有关部门审定批准。各种修建需在南头古城管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严格审批下进行。保护范围内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坚决予以拆除,影响程度一般的可通过建筑立面整治与文物风貌保持协调,且保证满足消防要求。严格保护古城山丘轮廓背景,打通向山视线通廊;不得破坏古城“六纵一横”的街巷格局,允许在保留现有街巷肌理的基础上,对古城街巷进行梳理。古城用地功能以商业、居住、文

29、化和旅游为主,工业、仓储等用地需要进行功能置换。对于中山东西街、中山南街及兴明北街的改造,建设内容应以维修、整理、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新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8米,建筑形式为坡屋顶,外观造型采用传统岭南建筑风格,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整体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局部允许有彩色绘画。第4.4.2条 南头古城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 建设控制地带内严重影响古城整体空间格局的建筑必须坚决拆除。各种修建性活动必须在规划、管理等有关部门指导并同意下才能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以保证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新建建筑或更新改造建筑的建设必须服从“体量小、色调淡雅、多留绿化”的原则。第4.5条文物保

30、护单位本体(保护建筑)管理规定 第4.5.1条 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保护建筑)管理规定 对南头古城的文物保护单位和10处保护建筑实施原址保护,对其进行日常养护和修缮,保护工程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南头古城垣(南城门、东城门、北城墙、魏晋护濠和明代护城河)报广东省文物局批准,其余文物保护单位报深圳市文物局批准,古城的10处保护建筑报南山区文化局批准,并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施工,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使用古城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使用人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和拆除。第4.5.2条

31、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保护范围管理规定文物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市、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市、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安全,不得损害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机器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对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