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8.33KB ,
资源ID:63790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790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规划.docx

1、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规划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一一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1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1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9第二章 总体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12一、总体发展思路 12二、总体发展目标 14第三章 空间布局 18一、总体空间结构与功能定位 18二、空间发展重点 19第四章 产业发展 21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2二、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 26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9四、发电输配电装备产业集群 32五、新能源产业集群 35六、现代服务业产业 38第五章 自主创新 42一、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2、43二、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平台建设 45三、积极培育创新主体 48四、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49五、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50六、争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51第六章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52一、提升城市管理能力 52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53三、加快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 54第七章 保障和改善民生 56一、大力促进劳动就业 56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7三、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59四、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59第八章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60一、推进资源节约与节能减排 60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62三、培育发展低碳经济 64第九章 保障措施 65一、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65二、形成经

3、济增长新动力 66三、实施大项目和大企业带动 67四、提升城市发展承载力 70五、提高要素保障能力 71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73七、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74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2011年-2015年),是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自主创新核心区、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区、高端产业发展示范区、现代化新城区”四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科学制定高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当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开创科学发展新局

4、面,促进高新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2006年-2010年)是济南高新区快速发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及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创新,高新区经济和社会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济南高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已经初步实现“形成全市经济增长极”的目标,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的排名跃升到第11位。到

5、2010年末南高新区共有各类企业 46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478家,其中工业企业达到235家(注);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近90家,其中工业企业58家;年销售收入过20亿元企业5家,过100亿元企业1家。2010年,济南高新区GDP总量达到275.1亿元,是2005年的3.6倍,五年年均增长29.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5.5亿元,是2005年的2.73倍,五年年均增长22.2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404.4亿元,是2005年的2.48倍,五年年均增长19.96%;实际到账外资2.1亿美元,是2005年的3.33倍,五年年均增长27.23%;出口创汇4.78亿美元,是2005年的

6、4.60倍,五年年均增长35.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1.7亿元(注),是2005年的6.64倍,五年年均增长46.0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4亿元,是2005年的9.59倍,五年年均增长57.1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1亿元,是2005年的4.12倍,五年年均增长32.73 %。注: 本规划中,2011年之前规模以上的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011年(含2011年)起按新的规定,规模以上的企业为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注: 本规划中,2011年之前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项目为总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2011年起按新规定,列入固定

7、资产投资统计的项目为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 “十一五”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指 标 名 称单位2005年完成2010年“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完成较2005年增长生产总值亿元75.6 275.1263.89%29.64% 其中:二产增加值亿元68.1 192.6182.82%22.97% 其中:三产增加值亿元7.5 82.51100.00%62.69%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177.4 595.0 235.40%27.38%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162.76 404.4 148.46%19.96% 工业增加值亿元68185.5 172.79%22.23% 工业利税亿元20.1 99.5

8、 395.02%37.70% 工业利润亿元9.95 38.90 290.95%3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07 32.3 693.32%51.32%规模以上贸易主营业务收入亿元198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亿元70出口创汇亿美元1.04 4.78359.62%35.67%实际到帐外资亿美元0.63 2.1233.33%27.23%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31.9 198.55522.41%46.0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3.1813.1311.95%32.73%(二)产业集聚能力日益凸显“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四大产业集群,即以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9、山东百利通亚陶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济南青年汽车有限公司、中车集团济南车辆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轻骑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以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济南宏济堂制药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中电装备山东电工电气有限公司、北车风电有限公司、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发电输配电装备产业集群。这四大产业集群与以山东冶金设计院、山东蓝剑物流科技股份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共同构成了支撑高新区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

10、业。(三)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 通过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区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十一五”期间,共承担各类科技项目579项,获得各类专利3574件,其中发明专利2262件;认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认定“双软”企业88家;服务外包企业累计达52家,服务外包合同额累计完成4.9亿美元;游戏动漫企业累计达40家,动漫制作累计完成1.8万分钟。至“十一五”末,高新区经过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123家,共拥有高新技术产品56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85%以上。始终把优化创新环境

11、,吸引各类高科技人才作为一项长期性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吸引了大批科技精英人才。“十一五”末,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达到13.07万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4200人,本科学历3.58万人,大专学历3.43万人。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570人,中级职称的11716人,合计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2.5。留学归国人员329人,其中硕士以上人员186人。一贯重视创新平台建设,“十一五”期间,先后建成了软件测试技术服务平台、生物技术开发平台、环保专业技术开发平台、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和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建设了30余个省级以上各类技术(工程)中心,27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四)招商引资成果更加显著 “十一五”期间

12、累计协议引进投资金额超过85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5.6倍;共引进市外投资项目152个,其中:投资额过50亿元的项目3个,过30亿元的项目6个,过10亿元的项目14个,过5亿元的项目23个,过亿元的项目73个。“十一五”期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2.5倍和4.4倍。“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项目中重大投资项目明显增多。主要有总投资87亿元的中电装备济南基地项目、一期总投资36亿元的吉利汽车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北车风电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重汽工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兵装集团摩托车产业园项目、一期总投资26亿元的青年汽车项目以及注册资金100

13、亿元的山东钢铁集团项目、注册资金20亿元的泰山财险总部项目和总投资20亿元的重汽集团总部项目等一批特大项目。“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项目中世界知名企业不断增加。陆续引进了美国微软、日本NEC、日本三洋、法国标致、韩国SK、瑞典沃尔沃等世界500强企业。“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项目中服务业投资大幅上升。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商业和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逐年增多,已累计引进资金150亿元。(五)城市承载功能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目前,高新区代管的区域总面积已经达到131平方公里,创新之城、创业之城、产业之城、生态之城的雏形已经显现。中心区承载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

14、展的功能、孙村新区承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功能、出口加工区承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功能都有显著提高。城市综合体建设带动城市形象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高新区总部基地和金融商务中心、齐鲁外包城、会展中心三大城市综合体全面拉开建设框架,初显现代化城市形象。国家级园区及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十一五”期间,高新区建设完善了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齐鲁软件园、出口加工区、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园区及全国软件出口创新基地、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等特色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和城市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区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到80亿元

15、,基础配套能力不断提升。累计新建道路113公里,并完成了中心区道路“白改黑”及周边道路景观提升等工程。新建了东泉水厂、孙村热源厂、大正220千伏变电站等市政配套设施。新增雨水管道182公里、污水管道177公里。完成小汉峪沟、杨家河等防洪排水工程21公里。(六)社会事业建设全面加强“十一五”期间,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布局优化,素质教育全面推广,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实现突破。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在建设新型村镇、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

16、全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健康开展,村民自治更加完善,基层民主得到进一步发展,群众根本利益得到切实维护,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高度重视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征地、拆迁等工作中,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五年来,高新区经济社会各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具备了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和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总结“十一五”时期的经验,主要是做到了“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使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二是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机构设置日臻合理,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优化了发展环境。三是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高新区经济发展的

17、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为高新区的持续发展积蓄了后劲。四是坚持大力推动国家级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带动了高新区三大片区整体发展,增强了高新区的承载能力。五是坚持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济南高新区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继续推进,这些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外部空间。但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未消除,世界经济

18、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国际产业处于大变动大调整时代,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把握好在对外经济工作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和把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机会。从国内环境来看,“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以增长促发展”走向“以转型促发展”。在需求结构上,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要素投入上,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

19、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国家确定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推进力度,有利于济南高新区加快发展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但与此同时,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大发展,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强,在吸引全球产业转移方面形成了较大优势。从区域环境来看,山东省经过多年的积累和高速发展,在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等产业方面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与此同时,山东省的发展亟需建立起新技术支撑的经济增长机制,亟需加强内生技术

20、创新和技术扩散,而这必须依托于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辐射带动能力强、能不断孵化抚育新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功能区域,济南高新区将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此外,山东省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使济南市在区域联动发展格局中的优势更加突出,济南高新区将大有作为。但省内其它城市的快速发展,使济南市和济南高新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十二五”时期,济南市经济发展将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将加快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将大幅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将加快形成。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高新区的发展,提出“要继续举全市之力支持济

21、南高新区实现跨越发展”。“十二五”期间,东部新区的开发建设是济南市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心之一。济南高新区作为东部新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其中心任务就是要把高新区建设成为济南市“自主创新核心区、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区、高端产业发展示范区、现代化新城区”。高新区必须认清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应承担的责任:一是经济发展增长极的责任,努力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势板块和重要引擎;二是高端产业发展领头雁的责任,努力成为全市产业高地和龙头;三是东部新区建设主力军的责任,努力成为彰显济南形象的现代化新城区;四是转方式调结构排头兵的责任,努力成为全市自主创新的核心载体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强大支撑。从高新区自身来看,高新区拥有区位

22、优越、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集聚效应突出、智力资源雄厚等诸多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发展为“十二五”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四大障碍”。一是三区分割的局面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高新区的三大片区中心区、出口加工区、孙村新区,彼此互不相连,无法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前提下进行整体开发建设,增加了开发建设成本、管理成本和配套难度。二是资源环境制约加剧。土地资源紧张,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约束将长期存在;能源约束日益明显,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加剧。三是龙头企业对区内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区内支柱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推动全区强劲发展的产业链。四是在城市建设上,还存在

23、区域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部分区域基础设施配套亟待加强。综上所述,“十二五”时期高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更面临着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高新区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区、构建和谐社会五个方面成为全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济南市“自主创新核心区、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区、高端产业发展示范区、现代化新城区”。第二章 总体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民生,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紧紧围绕“形成全市经济增长极、跻身全国一流高新区”这一目标,推进

24、实施“高端产业化、新型城市化”两大战略;坚决落实“在东部新区开发建设中当主力、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中做先锋、在推进城市建设中树形象”三项要求;努力加快 “自主创新核心区、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区、高端产业发展示范区、现代化新城区”四区建设。为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显著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充分利用高新区的区位、信息、交通、人才等优势条件,加强与济南市在产业发展与布局上的对接协调和分工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充分

25、利用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历史机遇,以吸引高层次人才、聚集高新技术、发展高端产业为目标,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为重点,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全面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大与其他园区之间信息、项目、招商、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形成高新区发展的合力。工业主导,协调发展。以加快工业化为核心,以主导工业领域的发展为重点,通过主导工业领域的关联效应(前瞻效应、旁侧效应、后顾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支持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为重点,带动工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最终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广泛需求,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

26、展。集群创导,特色发展。以实施集群创导、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地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实现高新区各产业功能区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水、节地、节能、节材,逐步形成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发展局面。二、总体发展目标 “十二五”末,高新区力争实现GDP“五

27、年翻两番、总量过千亿”的总体目标,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面提高综合实力,确保“十二五”末,GDP实现翻两番,总量过千亿,占全市的比重提高至15%以上,“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年均28%的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利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出口创汇实现年均26%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贸易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年均35%的增长;实际到帐外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2亿美元和2300亿元,实现年均增长26%和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年均31%的增长。进

28、而形成全市经济增长极,并力争跻身全国一流高新区。 “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项目名称单位2010年完 成2015年“十二五”期间年均增 幅预计完成较2010年增 长生产总值亿元275.11000 263.50%30% 其中:二产增加值亿元192.6600 211.53%26% 三产增加值亿元82.5400 384.85%36%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595.0 2000 247.89%28%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404.4 1350 246.15%28% 工业增加值亿元185.5 550 214.29%26% 工业利税亿元99.5 300 221.20%26% 工业利润亿元38.90 110

29、 219.77%26%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亿元32.30 145 348.92%35%规模以上贸易主营业务收入亿元198.00 880 344.44%35%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亿元70.00 316 351.43%35%出口创汇亿美元4.78 15 213.81%26.00%实际到帐外资亿美元2.10 累计2226.00%固定资产投入亿元198.55 累计230030.0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3.10 50 281.68%31.00%(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5+1”的现代高端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并形成电子信息产业、汽

30、车摩托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电输配电装备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同时建设形成以电子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科学技术研发、现代仓储物流、金融商务、总部经济和会展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不断增大第三产业比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力争到“十二五”末,二产和三产比例调整为60:40。(三)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积极改善创新环境,落实自主创新的鼓励政策,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高效机制;发挥科技奖励在激励和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企业;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平台建设,形成辐射山东省的科技创新高地,努力打造成为自主创新核心区、高层

31、次创新人才聚集区。“十二五”末,达到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要求。(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深化高新区城市总体规划,高起点、高品位、大气魄、大手笔进行城市开发建设,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相得益彰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打造宜居之城,实现高新区由“园区”向“城区”的根本性转变。构筑新型城市功能和高效城市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继续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城市交通大骨架建设,增强辐射带动功能。积极实施以道路建设为主体、与城市功能相配套、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五)社会事业和谐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坚持协调发展。不断优化城市管理系统,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服务体系,着力提高人民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