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41.54KB ,
资源ID:637127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712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1、届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邵东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中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葡萄糖为单体组成多聚体B. 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它可来自于植物细胞内麦芽糖的水解C.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可与02结合生成水,其组成元素有C、H、0、N、PD. 在人体心肌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答案】BC【解析】【详解】多糖的基本单位是单糖,不一定是葡萄糖,A项错误;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其水解可发生于植物细胞内,B项正确;还原型辅酶即NADH,可与02结合生

2、成水,其组成元素有C、H、O、N、P,C项正确;T只参与DNA组成,U只参与RNA组成,在人体心肌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种,D项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或B项,错因在于:(1)对多糖理解不全面:多糖不仅指淀粉、糖原、纤维素,还包括其他多糖,单体中不仅包括葡萄糖,还包括其他单糖。(2)对麦芽糖存在位置理解不正确。种子发芽过程中淀粉可水解为麦芽糖,并进一步被水解为葡萄糖,但该过程不是发生于植物细胞内,而是发生在胚乳的位置,胚乳是种子储藏营养物质的场所,不具有细胞结构。2.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C、H、0、N等化学元素是

3、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在细胞中含量丰富B.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C. 酶、激素、抗体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D. 同一种酶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答案】A【解析】C、H、0、N等化学元素在细胞中含量丰富,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和脂肪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和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磷脂双分子层都是由C、H

4、、O、N、P五种元素组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A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在有氧存在时发生在线粒体中,在无氧时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生作用后立即被分解或被相应的细胞回收,酶是生物催化剂,发挥催化作用后不被灭活,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同一种酶可能存在于同一生物个体内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ATP合成酶,D错误。 3.如图为某一酶促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反应中能用该图表示的是()A. 乙醇发酵 B. 麦芽糖的水解C.

5、 ATP的水解 D. 在光下将水分解成H和O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P、Q本身由S分解来,R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故R为酶。另外,这个酶促反应中需要消耗水。乙醇发酵有水产生,A错误;麦芽糖被水解之后生产的是两个葡萄糖,与题意分解后产生的是两个不同的物质,不符,B错误;ATP水解生成一个ADP和一分子P,本题很明显是一个水解反应,但水的光解,是光解水,与题意不合,则答案选择C选项。4.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仁与三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 DNA、RNA被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12种C. 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D.

6、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叶绿体,也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核仁与某种RNA的形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不是三种RNA,A错误。DNA、RNA被彻底水解得到的有2种糖类、5种碱基和磷酸共8种产物,B错误。细菌中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核糖体,C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没有叶绿体,也没有大液泡不能进行质壁分离,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5.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淀粉和淀粉酶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相同B. 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乳酸中毒C. 脂质分子中氧元素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物质D.

7、 肺炎双球菌中的遗传物质共含有4种碱基【答案】A【解析】【分析】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淀粉酶属于蛋白质,其彻底水解为氨基酸;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之一,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影响氧气的运输,进而影响有氧呼吸,导致体内无氧呼吸加剧,产生大量的乳酸,因此严重缺铁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产生乳酸中毒;等质量的脂肪分子中氢元素的含量远远多于糖类物质,所以等质量的脂肪中储存的能量比糖类多得多;所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NA中只含有4种碱基(A、T、C、G)。【详解】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淀粉彻底水解为葡萄糖,淀粉酶彻底水解产物是氨基酸,A错误;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元素,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缺铁造

8、成血红蛋白少,进而发生无氧呼吸多,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B正确;等质量的脂质与糖类相比,脂质中氢多氧少,C正确;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为DNA,遗传物质DNA只有四种碱基(A、T、C、G),D正确。【点睛】难点: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而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若机体内血红蛋白减少,则氧气供应不足,造成无氧呼吸加剧而产生较多的乳酸,进而造成乳酸中毒。6.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人体细

9、胞内CO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4层膜,每次都要消耗能量汗腺细胞和唾液腺细胞都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A. 二 B. 三 C. 四 D. 五【答案】B【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2、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3、真核细胞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于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4、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详解】硝化细菌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核生物和

10、真核生物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正确;细胞学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结构的多样性,错误;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在细胞质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有分布,DNA的复制、转录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故在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正确;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磷脂属于脂质,不属于固醇,错误;人体细胞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产生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故人体细胞CO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正确;葡萄糖从小肠被吸收进入到人的红细胞要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的两层细胞膜、血管壁细胞的两层细胞膜和一层红细胞膜共5层膜,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

11、散,不消耗能量,错误;汗腺细胞分泌汗液,汗液中不含蛋白质,故汗腺细胞的核糖体并不多,错误。综上分析,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骨架和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B. 蛔虫和蓝藻细胞内均无线粒体,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的生物膜种类较多D. 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与数量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答案】D【解析】细胞膜的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但细胞骨架是蛋白质纤维,A错误。蛔虫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蓝藻是原核生物但含有有氧呼吸相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

12、胞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种类少,C错误。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与数量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8.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有H20生成或有H20参与的呼吸过程一定不是无氧呼吸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错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错误;

13、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错误;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病毒,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错误;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正确;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因此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正确;无氧呼吸既没有水的生成,也没有水的参与,有H20生成或有H20参与的呼吸过程一定是有氧呼吸,正确;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的说法有,选D。9.人体肝脏细胞可以合成脂肪,但是脂肪却不储存在肝脏细胞里,它会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运输到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 能量供应不足将会影响VLDL的运输C. VLDL的运

14、输方式不属于主动运输D. VLDL运输到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答案】A【解析】由于VLDL是脂肪与蛋白质的复合物,其中蛋白质的合成与核糖体有关,A错误;脂蛋白通过胞吐的形式需要细胞内能量的供应,当能量供应不足时,VLDL的运输会受到影响,B正确;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这种复合物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属于胞吐方式,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C、D正确。10.下列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其化学组成基本相同,结构大体相似B. 洋葱表皮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膜外液体浓度一定高于细胞液浓度C. 通常青春期人体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蛋白数量要比幼

15、年和老年时期要多D. 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没有运输胰岛素的载体蛋白,有感受血糖的受体蛋白【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与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有关的题目,根据选项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在综合进行判断。【详解】A、生物膜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统称,不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A错误;B、洋葱表皮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可能是正在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是正处以质壁分离复原状态,无法对细胞膜外液体浓度和细胞液浓度进行比较,B错误;C、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C错误;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血糖浓度变化会影响胰岛B细胞

16、的分泌活动,所以胰岛B细胞上有感受血糖的受体蛋白,D正确。故选:D。【点睛】胰岛B细胞膜上有血糖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其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11.如图曲线a和b不能用于表示A. 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液浓度和吸水能力的变化B. 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有机物种类和干重的变化C. 动物细胞体积与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变化D. 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收水分,鲜重增加;种子萌发前,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得干重减少,出芽后进行光合作

17、用,有机物增加。增大细胞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有利于物质的运输,以保证细胞正常生命代谢需要。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脱分化越困难,全能性越低。【详解】A、细胞质壁分离是由细胞渗透失水造成的,细胞失水越多,植物细胞液浓度越大,吸水能力的变化越大,A错误;B、萌发种子在出土前,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导致有机物种类增加;但因为细胞呼吸旺盛,消耗的有机物增加,导致干重下降,B正确;C、增大细胞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有利于物质的运输,所以动物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物质运输效率越小,C正确;D、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细胞全能性越高,一般情况下细胞全能性与分化程度呈反相关,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易错选项是AB。A选项要注

18、意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与细胞液的浓度呈正相关;B选项要注意在种子萌发出土之前因呼吸作用,其干重是逐渐减小的。12.对某细胞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该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A. CO2+H2O(CH2O)+O2B. 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C.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D. ADP+Pi+能量ATP【答案】C【解析】【分析】尿嘧啶是组成RNA的成分,细胞器含有尿嘧啶,说明该细胞器中含有RNA,含有RNA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详解】A. CO2+H2O(CH2O)+O2表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正确;B

19、. 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表示脱水缩合过程,场所是核糖体,B正确;C.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表示有氧呼吸过程,线粒体只能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不能完成整个有氧呼吸过程,C错误;D. ADP+Pi+能量ATP可发生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正确。13.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丙二酸与琥珀酸结构相似,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为探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进行实验设计。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实验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B. 实验取材:大白鼠心肌细胞含有较多

20、的线粒体,可从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C. 实验分组:对照组加琥珀酸、实验组加丙二酸,两组都加入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D. 观察指标: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时间的长短【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实验目的是探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故可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由于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而丙二酸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故不会使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因此可设置两组实验,对照组中加入琥珀酸、丙二酸、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实验组中加入琥珀酸、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通过比较蓝色的变化程度判断

21、假设是否正确。【详解】A. 实验可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A正确;B. 线粒体中含琥珀酸脱氢酶,故可选择大白鼠心肌细胞,从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B正确;C. 对照组和实验组中都要加入琥珀酸,实验组还需加丙二酸,两组都加入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C错误;D. 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而丙二酸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故不会能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因此可通过观察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假设是否正确,D正确。14.下面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A. 人体红细胞中K+吸收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

22、况B. 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C. 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D. 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对自由水含量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关系、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主动运输与氧气浓度的关系的综合性考查。【详解】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进行有氧呼吸,K+吸收量与氧气浓度无关,与图不符,A错误;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逐渐增加,符合题图曲线,B正确;底物浓度为0时,反应速率也是0,因此曲线的起点应该是原点,与题图不符,C错误;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不断吸水,吸水能力逐渐减小,与题图不符,D错误;故选B。【点睛】对自由水含量与

23、细胞新陈代谢的关系、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主动运输与氧气浓度的关系的理解及建构科学、合理的曲线模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易错点拨: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细胞不断失水,所以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当蔗糖溶液浓度小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又不断吸水,所以吸水能力逐渐减小。15.对如图曲线模型分析不正确的是A. 若表示酶促反应产物生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酶浓度B. 若表示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K+的速率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

24、能是载体数量C. 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CO2浓度D. 若表示有氧呼吸产生ATP的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答案】A【解析】A、若表示酶促反应产物生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可能是底物浓度,A错误;B、若表示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K+的速率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则AB段限制因素不再是膜内外浓度差,是运输K+的蛋白质载体的数量,B正确;C、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AB段光照强度已经饱和,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等,C正确;D、若表示有氧呼吸产生ATP的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则AB

25、段的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等,D正确。16.在玻璃温室中,研究小组分别用三种单色光对某种绿叶蔬菜进行补充光源(补光)试验,结果如图所示。补光的光强度为150molm-2s-1,补光时间为上午7:0010:00,温度适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着补光的光强度增强而加快B. 450nm补光组的光饱和点小于对照组C. 若580nm补光组在9:00时突然停止补光,三碳酸的含量会瞬时减少D. 对照组在8:00到11:00时从温室吸收的CO2总量大于450nm补光组在补光时间内吸收的CO2总量【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给植株补充580nm光源时植株吸收二氧化碳

26、的速率降低,说明此光源对该植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给植株补充450nm和680nm光源时植株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升高,说明此光源对该植株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着补光的波长不同而加快或降低,A错误;B、图示补光组的曲线只到10:00,且都没有达到平衡点,因此无法比较450nm补光组的光饱和点与对照组的大小关系,B错误;C、580nm补光组在9:00时突然停止补光,三碳酸的来源减少,短时间内其去路不变,最终导致三碳酸含量减少,C正确;D、据图分析,对照组在8:00到11:00时,从温室吸收的CO2总量小于450nm补光组在补光时间内吸收的CO2总量,D错误。故

27、选C。17.下列实验过程中,所用的植物细胞必须一直处于生活状态的是( )A.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B. 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油脂 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细胞质环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等实验,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经过盐酸处理后,细胞已经死亡。【详解】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细胞必需是活细胞,A正确;B、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需要研

28、磨使叶绿体中的色素溶解在酒精中,此时细胞死亡,B错误;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和油脂,不需要保持细胞活性,C错误;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D错误。故选A。18.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生长,其表面积增大,导致细胞的物质交换效率升高 细胞衰老,呼吸速率减慢;细胞分化,基因不变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 抑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进程;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代谢增强细菌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进行DNA复制A. B. C. D. 【答案】D【解

29、析】【分析】1、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色素随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性结束生命的过程。3、细胞癌变是致癌因子诱发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的结果。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时,细胞表面积/体积减小,相对表面积减少,导致物质运输速率下降,错误;细胞衰老,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

30、细胞分化的原因是不同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基因不变,正确;凋亡的细胞不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坏死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性结束生命的过程,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正确;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癌变,糖蛋白含量减少,膜黏着性降低,错误;细菌的繁殖方式为二分裂,错误。综上所述,的叙述正确,的叙述错误,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易错点: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主要以有丝分裂为主。细菌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19.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DNA

31、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合成DNA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这个细胞分化并最终衰老凋亡(如下图所示)。根据该假说,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 成体干细胞的基因突变频率与其他细胞完全相同B. 从图中可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C. 成体干细胞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 成体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使体内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不断增长【答案】B【解析】A分化的细胞不进行DNA的复制,基因突变频率低,成体干细胞能不断增殖,基因突变频率较高,A错误;B分析图中的DNA链和题意,可以推知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故B正确;C成体干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误;D分析题意可知,每个成体干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只有一个是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