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62.76KB ,
资源ID:63591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591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5号总号55三峡传媒网三峡库区重点新闻网站.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5号总号55三峡传媒网三峡库区重点新闻网站.docx

1、第5号总号55三峡传媒网三峡库区重点新闻网站第5号(总号:55) 2007年12月25日XX市万州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纪要()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听取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的议案()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王远顺()关于全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情况的调查报告()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听取全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情况报告的议案()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万州区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情况的报告李果()关于XX市万州区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调查报告()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听取三峡移民后扶政策落实情况报告的议案()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

2、三峡移民后扶政策落实情况的报告王宏()XX市万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XX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XX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书面)()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病险水库整治情况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书面)()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书面)()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XX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书面)()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旅游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书面)()XX市万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人员()XX市万州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议程()XX市

3、万州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日程()XX市万州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纪要XX市万州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07年12月18日在万州区举行。XX市万州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共35名。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梁先玉、副主任王祖国、罗化南、李启应、陈能贤、曾荣南和委员熊刚、X斌、胡先济、周成尧、王伦利、黄敏德、向勇、向根荣、X一鸣、X代国、孙鸣、李永革、李国良、佘长明、余建华、X忠庆、X顺桃、陈小东、陈代吉、幸杰仁、秦笃才、黄文章、黄莉、蒋艺义、谭小松、谭晓燕等32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巡视员吴明宗,市政协常委陈荣生,区人大常委会副巡视员孙

4、建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军,区政协副主席牟之叔,区人民法院院长莫文方,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X亚林等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区政府关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情况的报告,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区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情况的报告,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区政府关于三峡移民后扶政策落实情况的报告,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XX国道路交通安全法、XX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书面),会议通过了这个检查报告。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区政府关于XX市万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区人民政府全区病险水库整治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书

5、面),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区政府关于XX市万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城市控详规划编制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书面),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区政府关于XX市万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区人民政府贯彻实施XX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书面),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区政府关于XX市万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区人民政府旅游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书面),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会议还进行了人事任免事项。王世傅、李白鸽、邓学明因事请假。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听取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的议案区

6、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同意关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现委托区扶贫办主任王远顺向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报告。请予审议。 区长李世奎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XX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2007年12月18日在XX市万州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区扶贫办主任 王远顺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的委托,现向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报告全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一、全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一)主要成效2002年2月,万州区进入了新一轮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区县行列。为此,区政府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视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整合扶贫资源,以开发式扶

7、贫为抓手,以220个特困村(原村建制)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力实施“一次规划、分批实施、集中帮扶、整体脱贫”的整村推进战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五年来,全区贫困人口数量由2001年的22.6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14.6万人,下降了35.6%;绝对贫困人口数量由2001年的9.89万人下降到2006的3.6万人,下降了63.6%;贫困发生率由18.2%下降到11.3%。一是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五年来,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222万元,以工代赈资金5781万元,信贷扶贫资金26540万元,社会帮扶资金3610万元,实施各类项目531个。全区新增通公路

8、的村160个,新修和改造乡村公路1200公里,修建人畜饮水池1250处,解决了11万人、10.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53户岩洞窝棚户、340户高山移民户乔迁了新居。通过扶贫培训贫困户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50元以上。在扶持的220个特困村中,有103个村初验合格。二是产业扶贫效果明显。按照“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大户支撑、农户参与”的模式,集中财政扶贫资金重点扶持发展了柑桔、榨菜、长毛兔等农业主导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户增收。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1708元提高到2006年的2739元,增长了38%。同时,培植了三牧集团、三峡果业、鱼泉榨菜公司等国家

9、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新建农村卫生站15所、希望小学7所,排除村小危房1.5万平方米,救助贫困学生6500余人,治疗地方病和救助贫困孕产妇1000余人,新增10个村通广播电视,110个村通程控。共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5万多人,转移贫困户劳动力3.8万人,其中区内转移8256人,占转移总数的21.7%;区外转移29744人,占转移总数的78.3%。四是示X村示X效应初步显现。为创新扶贫机制,探索扶贫新路,我区确定了白羊镇三元村、甘宁镇高桥村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示X村。在示X村建设的实践中,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科技扶贫三大重点,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到2006年底

10、、两个示X村已完成各类投资 266.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43万元,市科委扶贫集团投入资金1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13.3万元,建成四级泥结石村道2条26公里,建成柠檬基地1000亩、果桑基地916亩、中药材基地800亩、黄金梨200亩,改厨改厕400户,示X村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示X效应日渐凸显。(二)采取措施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从2002年开始,区政府就把扶贫开发纳入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任务就是尽快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进一步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贫困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进步。具体措施是全面

11、实施“3343”扶贫工程,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即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综合治理全面发展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狠抓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农民基本素质的提高;实施产业扶贫战略、区域扶贫战略、科技扶贫战略、社会扶贫战略;搞好扶贫与移民、西部大开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为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区委、区政府调整充实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建立了党政领导联乡、帮村、包户工作机制,实行了镇乡、街道扶贫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总负责制,以切实解决扶贫开发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效。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全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以特困村建设为重点,采取以村为单位,逐村解决

12、贫困问题。选派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到重点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建立“四定、三帮、二好、一包”责任制,即实行定对象、定任务、定时间、定成效;帮助制定规划、帮助落实政策、帮助解决困难;建设一个好支部、选准一条好路子,包脱贫致富。实现了扶贫工作“五到村五到户”,即扶贫规划到村、领导联系到村、帮扶措施到村、资金投入到村、工作深入到村;做到扶贫对象到户、领导联系到户、措施落实到户、项目覆盖到户、资金安排到户。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解决温饱的基础。2002年以来,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广泛开展社会帮扶活动,切实用好“一事一议”制度,广泛发动农民投劳出资,抓好以村通公路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为重点的基础设

13、施建设。水利建设方面,在水资源匮乏的村,按照集中连片、规模供水的要求,大办小型抗旱和集中供水设施。按照“群众自筹、国家补助、业主经营”的思路,大力推广集资办水、统一供水、有偿用水或政府引导、群众筹资、联户办水的建设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村人畜饮水的困难。公路建设方面,以城镇建设为依托,以经济路建设为重点,大力改造和新建以贫困村为主的通村公路。与此同时,加快农网改造、医疗卫生、广播电视、通讯等设施建设,使我区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四是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使贫困农民有稳定的收入。在推进产业化扶贫进程上,按照面向市场、因地制宜、效益优先、突出特色的办法,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增收潜力的优质

14、畜禽、粮油、经果、中药材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对有优势、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快基地建设,使之形成规模。在此基础上,优化布局,围绕建设优势产业带、优势产业区引导基地建设向集中布局、集约经营、规X化管理、规模化发展转变,加大基地建设中的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促进了基地建设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高。2006年,全区出栏生猪103万头,柑橘基地总面积已达28万亩,天然香料总规模已达到3.6万亩,优质中药材总规模已达到15万亩,优质榨菜“订单”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笋竹栽植面积达到4.96万亩。五是坚持以科技扶贫为手段,努力提高贫困乡村干部群众的整体素质。在扶贫开发工作

15、中,我们注重加大科技扶贫的力度,实施“四个一批”,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一是引进、推广一批适用科技成果。突出在10大农业产业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方面,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区域优势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培育了一批贫困地区的科技致富能手。对那些勤奋好学、精明能干的青壮年农民,在项目选择、技术培训、资料发放、信息传递等方面予以重点帮扶;三是建设了一批科技示X村组。选择了一批乡镇、村组,搞优势产业示X,树立科技扶贫的榜样;四是培育一批科技扶贫产品的品牌。把品牌培育纳入科技扶贫项目规划,注重产品的质量,着力商业创意,培育产品品牌,提高产品效益;同时,鼓

16、励以“龙头企业+科技部门+农户”的方式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如三牧集团实施的“小母猪工程”、青山公司实施的“波尔羊项目”、大红袍果品XX实施的科技扶贫无公害晚熟“不知火”柑橘基地建设等都收到了明显成效。此外,还紧紧围绕实施的各类扶贫项目,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扶贫培训,以适应办大农业,建大产业的需要,一方面对乡镇领导、专(兼)职扶贫干部进行新一轮扶贫方针、政策、扶贫资金使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广泛推广牲畜科学饲养、疫病防治、良种繁育,果树“六推六改”,粮经配套栽培等农业实用技术。近年来,共举办乡镇领导和扶贫干部培训班92期,培训11450人次。同时,还积极开展农村贫

17、困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培训,利用三峡服装艺术学校、万州一职中、万州职教中心等基地培训建卡贫困户劳动力3282人,培训合格率达98%,就业率达90%以上。六是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效益。为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效益,在项目资金管理上严把项目“筛选、建设、验收、管护、使用”五个环节。在项目筛选上,做到“四面向三优先两不批”。即面向市场、面向主导产业、面向优势资源、面向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优先、贫困村项目优先、覆盖贫困户面广的项目优先;效益不大的项目不批、带动辐射能力弱的项目不批。在项目建设上,确立专人具体负责实施扶贫项目。在项目验收上,严格按照制定的验收程序、内容和方法进行验收。在项目管理上

18、,针对重建轻管的现象,采取了制定管护制度、建立管护组织、筹集管护经费三条措施加强项目建后管护。在资金使用上,实施“四专三公开一报账”制度,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即对扶贫资金实行封闭运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建立专账、专项建档,做到专款专用;坚持扶贫项目资金公示制,在区级、乡镇和村都进行了公示,接受群众全程监督;全面推行区级报账制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公示,让群众参与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七是坚持对口帮扶制度,推进社会扶贫。社会扶贫工作方面,在坚持捐款捐物,解难济困的前提下,做到“三个结合”。即“输血”帮扶与“造血”帮扶相结合, 重点帮扶和面上帮扶相结合,近期帮扶和

19、长期帮扶相结合。通过开展“送温暖”活动,及时解决贫困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国家三建委投入资金1780万元,其中扶持龙头企业1105万元,引进项目资金270万元,修建岩口复兴学校等希望小学3所,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350人次;市科委帮扶集团直接投入和通过实施项目投入资金1920.4万元,捐赠物资折价65万元,兴建恒合电力等7所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学生1443人,引进技术12项,引进项目51个,资金1.2025亿元,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600人次; 126个区级部门和单位共向乡镇捐资345万元,捐物折资91万元,帮助贫困乡镇引进项目50个,资金2077万元,引进技术5项,资助贫

20、困学生2500人,培训农民52期,9900人,帮助贫困乡镇有组织劳务输出12000余人。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受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目前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面仍然较大。截止2006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在944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14.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1.8%,其中人均纯收入在683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有3.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2.9%;人均纯收入在684944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有11万人,占农业人口的8.9%。这些贫困人口多数以村组为单元,较为集中地分布在方斗山一线和白土镇、走马镇、余家镇三片。全区现有的117个贫困村集中了64%的绝对

21、贫困人口和41%的低收入人口,这部分群众居住偏远,交通不便,文化素质低,自然条件差,发展经济十分困难,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二是基础条件仍然较差。全区仍有73个村不通公路,有150个村的公路达不到山重四级,绝大部分已通公路的等级非常低,常常是晴通雨阻;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少,蓄引提水能力弱,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未能根本改变,有18.9万人饮水困难,71万人饮水不达标;有38个村没有建立村级卫生站,25所乡镇卫生院未达标;部分群众生存条件差,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尚有6910户、21850人生活在高寒、边远山区,如普子乡还有258户没有用上电灯。同时,因灾返贫现象十分普遍,去年,我区遭受了百年不遇

22、的特大干旱,有4500人返贫。三是部分移民成为贫困新群体。三峡工程175米水位线以下淹没我区良田沃土25307亩,绝大多数移民实行就地后靠安置,因自然条件差,人地矛盾十分突出,部分农村移民将会成为新的贫困群体。四是扶贫资金投入不足。贫困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要完成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信息、有学上、有卫生站、有12项骨干产业等八大指标,需要投入上千万元的资金。目前,市级投入的扶贫资金一个贫困村只有4060万元,区本级财政配套难,特别是村居规模调整后增大了对资金的需求。“十五”期间验收合格的103个特困村,如不给与后期扶持,扶贫成果巩固难。五是扶贫资源整合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是全社会的责

23、任,我区在统筹涉农资金,捆绑投入特困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设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但在工作运转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协调落实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村推进的投入强度和建设效果。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下一步,我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开发式扶贫、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方略,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机制,以“三基一易”为主要任务,以整合扶贫资源、用好用活扶贫资金为抓手,着力实施“1234”工程。(一)突出一个中心。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战略为中心,将117个特困村作为扶贫开发为主战场,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五年规划,实行项目规划到村、扶持对象到户,资金安排到村、项目覆盖到

24、户,帮扶措施到村、领导联系到户。进一步整合资源,扶持特困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培育贫困地区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通过努力,实现“推进一个村、脱贫一个村、巩固一个村、提高一个村、致富一个村”的目标。同时,认真搞好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扶持”的原则,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亟待易地搬迁的对象,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迁居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迁居脱贫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确保搬得出、安得稳、逐步能致富,让贫困户从根本上摆脱高寒边远山区贫困生存状况。(二)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狠抓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化扶贫。按照“产业扶贫、整体推进、成片开发、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通过

25、“政府扶持、龙头带动、大户支撑、农户参与”的框架和“科技扶贫、资金支持、业主实施、合同约束”等措施,大力扶持发展产业基地环节和加工销售环节的两个市场主体。集中相当份额的财政扶贫资金,重点扶持柑桔、中药材、榨菜、生猪、牛羊、果桑等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加速万州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户增收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二是狠抓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贫困人口谋生技能为目标,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实效,继续走“培训技能外出就业增收脱困”和“培训技术就地创业增收脱贫”两条路子,重点抓好农业实用技术骨干、产业化扶贫操作能手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岗前的电

26、焊、缝纫、家政等培训,增强贫困人口以土为生和离土谋生的本领,多形式、多渠道地搞好劳务输出,努力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同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深化“万名党员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广泛救助贫困失学儿童。积极配合卫生部门,搞好村级卫生站建设。(三)完善三大机制。一是完善扶贫投入机制。发挥扶贫资金“引子”作用,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城市工商资本进入扶贫开发领域。用好用活“一事一议”制度,全面落实农民义务工投入,充分发挥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逐步探索无偿资金有偿使用,滚动扶贫的新路子。二是完善项目组织机制。按照“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行

27、政手段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区级支持与镇乡投入相结合、农民自主与各方帮扶相结合”的原则,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求,集中较大份额的扶贫资金,采取“龙头连大户、大户带贫困户”的模式,扶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扶持大户发展、扶持龙头企业,积极稳妥地推行业主制扶贫。三是完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在项目计划上,严格审查把关,瞄准对象,突出重点。在资金安排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大力推行公告、公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在项目实施上,认真推行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按进度区级报帐制,确保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四)落实四项责任。一是认真落实领导责任。继续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实行区级领

28、导包乡,部门包村、乡镇分块作战的工作氛围。二是认真落实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坚持“四不变”原则,即扶贫对象不变、扶贫政策不变、部门帮扶不变、扶贫资金不变,做到各级领导、各级部门在整村推进工作中职责分明,责任落实。三是认真落实帮乡扶贫目标管理责任。按照“定点到乡、帮扶到村、惠及到户”的要求,将帮乡扶贫工作的重点转向贫困乡、贫困村。由区里统一组建的帮扶集团,一定几年不变,做到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人员和脱贫时间四落实,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加强与国务院三峡办、对口支援省市和市科委扶贫集团的衔接,争取更大支持。四是认真落实督促检查责任。建立健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督查制度。组织专门班子,经常深入乡、

29、村督查指导,确保扶贫开发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关于全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情况的调查报告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年初工作计划,11月下旬,常委会领导带领部分委员及办公室和农业工委人员,分两组对高梁镇五福村,天城镇大团村,熊家镇松柏村,长滩镇草堂村,走马镇杜家村、石告村,白羊镇三元村,长岭镇老土村,梨树乡龙头村和郭村乡安全村、桐林村等9个镇乡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规划实施的1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听取了区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关于全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于后:一、基本估价近几年来,区政府及扶贫工作部门围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扶贫项目开发,开展了大量积极的工作,并取

30、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推进扶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区通公路村数量、通村公路里程和人畜饮水池数量大幅增加,蓄引水能力增强,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基本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郭村乡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社社通泥石路。熊家镇松柏村干部群众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开山劈岭,凿石修路3条9.5公里,结束了该村群众行路难、产品运输难的历史。高粱镇五福村、长滩镇草堂村均修通了村级公路。梨树乡龙头村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国家补助与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以工代赈和市级配套资金30万元,群众自筹20万元,修建了集中供水池4口、分散饮水池21口,总蓄水750立方米,铺设管道4公

31、里、支管18公里,解决了全村1600人、2500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当地村民发自肺腑地称赞:“党和政府是咱农民的贴心人”。二是贫困村农民收入明显增加。通过产业项目扶贫和劳务培训转移扶贫等方式,拓宽了贫困村农户增收致富渠道,农民纯收入明显增加。长岭镇老土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通过西瓜和茶叶两大产业项目的实施,全村已发展西瓜2000余亩,年产量达4000多吨,产值500万元;已发展茶叶1500余亩,产量80余吨,产值160余万元。“老土牌”西瓜已获准注册,“太XX针”、“麾天玉毫雪”茶叶被评为XX市名优产品。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1年增长2倍多。天城镇大团村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引进发展了金鑫园林、康寿无花果两大生态农业企业,柠檬和无公害蔬菜种植已初具规模。白羊镇三元村采取“国家扶持、龙头带动、大户支撑、农户参与”的模式,积极发展柠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