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40.38KB ,
资源ID:63369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369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9西方马克思主义.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9西方马克思主义.docx

1、9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九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来龙去脉 1、马克思主义的分化 现代资本主义市场文明出现以后不久 思想界就如何看待这个文明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思潮 一是以自由主义为主要代表的支持论 二是以社会主义为主要代表的反对论 究其原因 资本主义市场文明导致了两种结局 一是经济的高速增长 二是贫富分化和社会利益分化和冲突加剧 特别是早期不受节制的市场经济(原始积累时期)带来了许多消极 痛苦和异化现象 货币拜物教对传统习俗和道德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早期反市场文明的主要思潮是浪漫主义 卢梭认为 科学 艺术的进步造成了道德的沦丧 主张放弃文明 回到自然 后来(19世纪前后)则出现了市场文明的替代方案-社会主

2、义 社会主义的初始目标是平等与和谐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1848年共产党宣言) 它即成为社会主义思潮的最大代表和正宗 马克思主义即社会主义 但马克思主义诞生不久 其内部亦有不少争论 很快发生分化 分化的一般原因 任何思想体系诞生后 由于其内在理路不同方面的张力和后人的不同理解和发挥都将使其发生分化 毛泽东说 “党外有党 党内有派 历来如此” 这本是客观规律 无足为怪 如儒分为八 孟荀有别 宋明理学中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佛教中有大乘和小乘及数不清的宗派 基督教中有天主教 东正教和新教 伊斯兰教中有什叶派和逊尼派等 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 故它存在派系之争本属正常 分化的内在原因 社会原因-国际共产

3、主义运动的复杂命运 最初导致马克思主义分化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初社会主义暴力革命运动在不同国家所经历的不同命运 众所周知 马恩通过对18481850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总结 制定了以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内涵的革命战略 这一无产阶级暴力革命观是建立在马恩创立的唯物史观基础上的 按照这种理论 当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 代表新生产关系的先进阶级应用暴力手段推翻旧政权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但在20世纪初 按照这种理论进行的暴力革命只有俄国取得成功 其它如德 奥 意 匈均失败了 这自然引发了对暴力革命战略的反思和争论 同时 对于列宁的建党建国理念 特别是其

4、手段 许多温和马提出了许多质疑和批评 十月政变之原委在专制俄国,1905年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枪杀彼得堡示威工人,导致1905年革命爆发。革命被镇压之后,民间与当局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当时的格局为激进主义提供了土壤。虽然后来沙皇迫于形势,准许成立了国家杜马(国会),并且斯托雷平首相也于1906-1911年实行了农业改革。但是,为时已晚。革命的火种已经深深地种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民穷财尽,沙皇政府遭到极大削弱。1917年3月,尼古拉二世正在外地,他获知一支奉命解散大罢工的卫戍部队发生哗变,立即奔向首都彼得堡,但半路上却遭铁路工人阻拦,走投无路,只好在3月15日宣布退位。是为二月革命。于是,政

5、权转移到临时政府手中,成员是由国家杜马(国会)中著名的政治家所组成的。 但是,当时,还有另一个力量中心,即,工人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他们中的激进派宣称信仰马克思主义。它领导着全国各地的苏维埃。开初,两个权力中心的不稳定并不明显,并且苏维埃中的温和派如孟什维克和社会民主党领袖们还在5月参加了临时政府,连布尔什维克起先也给予临时政府以有限的支持。然而,1917年4月,当列宁回到彼得堡发表“四月提纲”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说,整个欧洲都面临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用武力推翻临时政府,把一切权力归于苏维埃。于是,他们以停止(世界大战的)战争,要求和平、土地和面包为口号,动员了许多任务

6、人和士兵。这样,在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布尔什维克对合法政府发动叛乱,炮打冬宫,武装攻击临时政府,逮捕了政府官员,以苏维埃的名义夺取了政权。当时,列宁的政权很不稳定。当战争中的敌国德国要求俄国以割让领土为条件换取和平时,大多数人不愿投降。但是,列宁为了巩固政权,与德国签订了割让土地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又秘密杀死了沙皇一家人。稳住了他的政权。 列宁用武装政变夺取了俄国政权后,由于没有任何国会等民意机构授权,实际上仍存在某种合法性危机。加上临时政府在沙皇退位后为筹办立宪会议已经在全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了代表,于是,立宪会议于1918年1月5日在彼得堡正式开幕。

7、当日,列宁亲自到立宪会议会场督阵。他的算盘是:如果会议有利于布尔什维克,则顺势利用这一普选诞生的机构为布尔什维克政权增加民主的合法性;如果结果不利,就解散它。列宁之所以如临大敌,是因为此前全国4440万选民选举结果是:布尔什维克仅得票24%,而社会革命党却有40%,因此在立宪会议的715个议席中,布尔什维克只有175席,当然很难保证会议对他们有利。但是,即使在布尔什维克武装控制了会场的情势下,数万名支持立宪会议的民众仍然打出了“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的标语,在会场附近游行。不料,布尔什维克的机枪突然扫向了他们,数十人倒在了血泊之中。当布尔什维克用屠杀控制住局面,并且会场内站满持枪荷弹的士兵后,

8、列宁才准许立宪会议正式开幕。然而立宪会议的民选代表不为所动,仍然以压倒优势否决了布尔什维克的议案。这时,列宁大怒,立刻以率团退席的行动向士兵们发出信号。顿时,士兵们狂呼乱嚷,打断代表发言,甚至举枪瞄准代表。然而代表们镇定自若,继续开会。此时,一个兵痞旁若无人地走上主席台,拍拍议长肩膀说:“喂,我奉命通知所有代表退场,士兵们累了!”当议长问他奉谁命令,并坚持会议要通过一项俄国人盼望已久的法律时,士兵们咆哮说:“够了!够了!”并强行用暴力把代表们赶出了会场。紧接着,布尔什维克宣布立宪会议是“人民的敌人”。第二天,宣布由布尔什维克掌控的苏维埃代表会议是俄国最高立法机构,从而取代了立法会议。 1918

9、年三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派)更名为共产党,列宁解释说是“脱掉民主这件可爱的肮脏的衬衫”。 另外 列宁的人品问题 如缺乏同情 异常好斗 流亡期领取敌国德国政府的救济 常去红灯区 导致后来死于梅毒并发症等结果出现三派意见 一派坚持暴力革命论的有效性 另一派提出和平革命 议会道路论 第三派提出先进行意识革命和文化革命论 俄国革命后的情况 特别是以“斯大林现象”为代表的种种负面和消极现象 以及1956年的“匈牙利危机”和“波兹南事件” 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 更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苏联模式的质疑 人们对如何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严重分歧 理论原因 马克思思想的多面性 两个焦点 “青年

10、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问题 马恩之间的差异问题 马克思思想发展两阶段 (一)从博士论文到共产党宣言之前 (二)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 马早期思想演变的轨迹 自由理性和自我意识的至上性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以人为中心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 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内涵的唯物史观 对马思想解说分歧的核心是 究竟是以为中心还是以为中心 以为中必然得出马是人本主义的解释 以为中心则必然会对马做出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解释 另一个促成对马解说分化的原因是马早期三本大着的滞后发表 恩于19世纪末发表马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则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才问世 这促使

11、人们重新认识马和他的经济决定论的唯物史观 引发了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及马恩差异的争论 也促成了新马的另一派系(人本主义马)的诞生和发展 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正宗)和非列宁主义(与列宁主义同时产生) 非列宁主义包括民主社会主义(部分社会民主主义 部分欧洲共产主义 北欧社会党) 人本马 科学马 东欧民间马(兼具人本和民主两方面) 西马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 其标志是1923年匈卢卡奇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和德科尔施发表马克思主义与哲学 由于卢影响更大 卢被认为西马创始人 西马第一代 卢卡奇 科尔施 意葛兰西 德布洛赫 西马的发展 人本马 法兰克福学派 存在主义的马(

12、法萨特) 日常生活批判的马(法列斐伏尔) 科学马 实证主义的马(意沃尔佩) 结构主义的马(法阿尔都塞) 东欧民间马 南斯拉夫实践派 匈牙利激进哲学 波兰的科拉科夫斯基 沙夫 捷克的科西克 西马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衰落 3、“五月风暴”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崛起 西马自上世纪20年代诞生后 由于腹背受敌 在东欧遭批判 在西方遭冷遇 长达40多年处于边缘状况 除在少数学者中流传外 一直默默无闻 但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将西马一举推上前台 使其一夜成名 风行东西方 为什幺呢 因为“五月风暴”的理论基础和精神领袖即是西马和西马哲学家马尔库塞 五月风暴的标语口号反映了西马的思想 也体现出哲学性 调侃性

13、 喜剧性 “三M是我们的旗帜”(马克思 毛泽东 马尔库塞) “不要长工资 而要长志气” “禁止去禁止” “不要改变雇主 而要改变生活的被雇用” “我越是造反就越是想谈恋爱 我越是谈恋爱就越想造反” 西马到底提出了一些什幺思想呢二、卢卡奇(1885-1971) 西马创始人 其父是匈-布达佩斯银行家 受过良好教育 留学德国 接触到胡塞尔 文德尔班 狄尔泰等名家 是齐美尔 韦伯的学生 与布洛赫同学 1918年匈共成立时即入党 成为匈共最重要的理论家 1923年发表历史与阶级意识 在国际马理论界引起轰动 但遭列宁和共产国际的批判 后为此书多次作违心的自我批判 1945年后任布达佩斯大学哲学教授 但仍热

14、衷政治 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任改革派纳吉政府的文化部长 在纳吉政府就退出华约的表决中投了唯一的反对票 在苏联出兵镇压了匈改革后 成为纳吉政府中唯一保住性命的部长 从此退出政坛 著作 历史与阶级意识 社会存在的本体论 1、物化理论 何谓物化 卢说 “人自身的活动 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客观的 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东西 变成了依靠背离人的自律力而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 物化就是人的活动 人的创造物 人的关系 人的本性的物质化和异化 卢的物化理论与马的异化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由于马的早期著作当时尚未发表 卢是通过对马的其它著作的研究得出这一结论的 关于异化理论 马的异化理论来自于黑格尔和费尔

15、巴哈 黑格尔讲过绝对精神在其发展过程异化为自然 然后再克服异化 返回自身 费尔巴哈则认为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因此要将上帝的本质还原为人的本质 让它回到自身 异化-主体在自身的发展中 从自身产生出一种与自己对立的 异已的事物 反过来压迫 反对主体自身 比喻-母亲与逆子 马主要讲了劳动的异化 劳动产品的异化 工人生产得越多 自已得到的越少 劳动本身的异化 从创造性活动变成为谋生的手段 人的本质的异化 人成为资本 商品和机器的奴隶 物质化 人与人的异化 本来分工合作的人变成对立的两大阶级 卢的物化说比马的异化说更宽泛 但仍以人的物化为核心 人的数字化 符号化 人的客体化(在规律面前的渺小) 人的原

16、子化(人际关系中人的孤独 隔膜 冷漠) 物化意识 物化的后果是物化的内化 变成一种物化意识 它是指人自觉地与外在的物化现象相认同的意识状态 将物化结构当作客观规律和人的命运而加以遵循和服从 由此人丧失了批判和超越的主体性维度 物化异化理论后来的发展和扩充 政治(权力)的异化 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变为压迫性机构 思想的异化 批判的理论变成维护的理论 并禁锢人们的思想 2、总体性原则 物化使人和历史变得支离破碎 因此要扬弃物化必须恢复总体性原则 总体性是主体性的 整全完备辩证法 它高于客观性 自然辩证法和经济原则 要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变为追求总体性发展 3、意识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克服物化 根本

17、改变人的生存方式的总体性进程 它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 心理等多方面的转变 在这一总体革命进程中 意识革命处于核心地位 它指的是无产阶级的内在转变 自我教育 阶级意识的生成 卢的创新和特点在于 将一种社会批判的马变成了一种哲学和文化批判的马 将唯物主义的马变成了人本主义的马三、葛兰西(18911937,46岁) 葛生于意南部的撒丁岛 家境贫寒 他先天体弱多病 甚至无法正常学习 1911年入读都灵大学 1921年同波尔加迪等人一道创建了意共 1924年任意共总书记 1926年意发生多起刺杀墨索里尼事件 意法西斯政府逮捕了葛兰西等人 判葛20年4个月零5天监禁 检察官扬言 “我们必须让这颗头脑停止工

18、作20年” 但葛没有屈服 忍着巨大的病痛 写下著名的狱中札记 在东西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著作 狱中札记 葛氏最有影响的理论是西方革命论 即在西方如何实现共产主义革命 他从两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 1、西方革命的背景:市民社会论 市民社会是葛氏西方革命论的基础概念 他认为 由于市民社会在东西方的发达程度不同 决定了东西方国家性质的不同 从而决定了东西方革命策略的不同 何谓市民社会 最初的市民社会指中世纪末期的城市市民 后指由市民发展而来的新兴资产阶级 它是所谓第三等级的主要力量(另两等级是僧侣和贵族) 在现代 市民社会范畴的阶级特征已淡化 专指现代社会成员的公民身份 故市民社会又叫公民社会 黑格尔和

19、马克思都研究过市民社会 葛氏认为 市民社会所指的资产阶级已不再是单纯经济意义上的阶级 而且也己成为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阶级 现代社会结构如下 政治社会:包括国家 政府等政治活动领域 上层建筑-社会结构- 市民社会:包括文化 伦理和意识形态领域 经济基础 市民社会不再单纯代表经济活动领域 而已以从经济领域独立出来代表与政治领域相并列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 这使得社会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 经济领域的要求对政治的决定和制约不再是直接的 而是通过市民社会的中介活动而更多采用合理化的 契约的和民主的方式 另一方面 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安排也不再是强制性的 而是通过市民社会在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来实现 政治

20、的强制性在弱化 但东西方市民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东方国家市民社会相当弱小 政治构成上层建筑的全部 国家就是一切 体现了传统国家的本质特征:暴力和强权 因此 东方革命的策略就应该是政治革命 推翻旧政权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革命即可成功(如俄国) 但西方情形则根本不同 西方国家由于形成了独立而强大的市民社会 资产阶级不但有政治上的领导权 而且取得了文化上的领导权(文化霸权) 因此西方国家的特征是:强力+同意 所以 西方革命听涉及的就不仅是政治层面 还有它的同意基础 即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 且后者是更加重要的方面 2、西方革命的核心:争夺文化领导权 在西方 革命的重心要从暴

21、力夺取政权向争取文化领导权转移 由于西方国家的上层建筑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两个层面构成 国家体现了强力+同意(领导权)的两重性 因此单纯夺取政权并不能保证革命的成功 还必须夺取文化上的领导权 首先 无产阶级应当在夺取政权之前就取得文化领导权 因为在西方 文化领导权甚至比政治领导权更为关键 故夺取文化上的领导权和合法性应是西方革命的首要任务 其次 为了夺取文化领导权 应当采取阵地战的策略 而不是传统暴力革命的运动战 阵地战指在市民社会中逐个夺取新阵地 逐步掌握文化领导权 最后夺取国家领导权 第三 夺取文化领导权的具体途径是加强政党的培养和组织功能 促使百姓的文化启蒙和知识分子化 简评 葛氏的市民

22、社会论和文化霸权论(领导权论)确实看到了西方社会的本质 市民社会的发达 中产阶级的强大是西方的一大特征和根基 但他没有想到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前现代社会的未来之路 西方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霸权确也存在 但他没有探讨它为何存在 所以他没有讲究竟用什幺文化战胜和取代西方的文化霸权 倒是西方思想家自觉地研究了西方文化霸权的内在原因 并对这种霸权或领导权的优势充满信心 如东欧共产党政权的崩溃 在西方看来就主要是西方第三支篮子-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胜利(另两支篮子是政治和经济) 又如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打算派遣青年学生赴美留学时 美国的第一反应是大喜过望 说明其文化强势四、法兰克福学派 1、历史与人物

23、 该学派是西马中影响最大的学派 “一战”后 马在欧洲风靡一时 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研究所 该所后来成为西马的主要阵地 它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 初创期 19231931 所长为格律伯格 他是所谓马的中间派 此时法兰克福学派并无特色 流亡期 19331950 所长为霍克海默 他重新确定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即马哲的社会批判理论 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 该所被迫迁往美国 但他们的第一批研究成果也于此时出版完成 兴盛期 19501970 二战后 该所重返德国 其研究和影响逐渐扩大 于1968年学潮中达到顶峰 且成为西马思潮的主要代表 衰落期 1970年

24、以后 由于一些早期成员的去世 后来成员间的分裂 更由于共产主义在东欧的崩溃 该学派己衰亡 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派己不存在 主要代表 霍克海默 18931973 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 生于富有的工厂主家庭 一生主要都在大学度过 曾任法兰克福大学校长 后在德美两地任教 著作 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 启蒙的辩证法(与阿多尔诺合着) 理性之蚀 工具理性批判 阿多尔诺 19031969 曾任社会研究所副所长 所长 他除了是该学派的重要代表以外 还是著名社会学家 其在社会学界的影响远在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之上 著作 启蒙的辩证法(合着) 否定的辩证法 德国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之争 马尔库塞 18981979 法兰克福

25、学派的左翼代表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著名代表 早年参加社民党左翼 大学期间师从海德格尔(海是马的博士导师) 但不久两人分手 1968年学潮中被奉为“精神领袖” “青年造反者之父” 因其提出过“大拒绝”造反战略 著作 爱欲与文明 单向度的人 反革命与造反 哈贝马斯 1929- 法兰克福学派右翼的主要代表 当代最重要 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他知识广博 素养极高 在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不仅造诣深厚 且独树一帜 早年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领军人物 曾任社会研究所所长 但后期实际已脱离该学派 成为自由主义思想家 著作 认识与兴趣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 合法化危机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交往行动理论 2、

26、社会批判理论 批判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 反对物质本体论 第二 反对自然辩证法 第三 反对反映论 反对辩证唯物主义 坚持和倡导历史唯物主义是西马的共同主张 其来有自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总结马一生的理论贡献时 只提到“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两项 “辩唯”一说来自斯大林 社会批判理论由霍克海默提出 它奠定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方向和批判主题 何谓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同传统理论在两方面存在本质区别 一方面 传统理论立根于传统分工之上 又不超越这种分工 因而它本质上是一种肯定现存秩序的知识形态和顺世哲学 其要害是对现实的认同 而批判理论则以超越旧式分工为前提 其要旨是对现存社会的批判和超越 从而实

27、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另一方面 传统理论表现为一种超然物外的知识理论 而批判理论则内在于社会运动 它是社会发展和革命进程的内在组成部分 青年马在致卢格的信中 曾表示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表明哲学的社会功能是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 以超越现实 解放心智 3、否定的辩证法 阿多尔诺详细论证之 两个核心命题 第一 以非同一性取代同一性 非同一性-哲学思维的根本维度 辩证法是关于矛盾 关于非同一性的学说 它代表看差异 矛盾 冲突 对立 否定 批判等 它最能体现否定的辩证法的本质精神 非同一性要求-拒斥同一 反对体系 反对综合 拒斥本体论 基础主义和第一哲学 非同一性的具体内涵-坚持差异与异质性

28、强调个别性和特殊性 强调非概念性第二 以绝对否定取代否定之否定 否定的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不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不是否定之否定 而是彻底 绝对的否定 否定的辩证法体现了它的革命性 批判性和破坏性 是“崩溃的逻辑” 否定的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是人之生存和人类历史的重要维度 它既体现于人的本质之中 又体现为世界历史的精神阿多尔诺语言晦涩 艰深 但其本意基本可辩 4、技术理性批判 技术理性问题同意识形态问题一样是20世纪思想界争论的重大问题 韦伯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析 齐美尔有关于合理化与物化的批判 胡塞尔批判了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存在主义有关于技术世界中人的文化困境的剖析等 说明这不独是法兰克福学派的

29、议题 技术理性问题的由来 从文化上看 西方文明源于两希文化 即希腊的理性文化和希伯来的宗教文化 历史上 这两种文化精神既对立又融合 总的来说 理性文化稍占上风 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后 理性文化更占压倒性优势 罗素 现代社会的两大特征是科学的崛起和宗教的衰落 希腊理性主义的基本思想 世界是根据理性或逻各斯而运行的合理的存在结构 人是理性的存在 因而人可以通过理性把握人和世界的本质 从而控制自然和操纵自然 在现代 这种理性主义通过与科学结盟 转换出技术理性主义 技术理性主义是现代背景下的新理性主义 其核心是科学技术万能论 他相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对自然控制力的加强 人就可以凭借自身的力量去解决

30、人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完成过去人们认为只有上帝的超自然力量才能完成的事情 因此 上帝的天国己不再在彼岸 而是此岸可能的存在 技术理性主义发端于中世纪末期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和实验科学共同汇成了现代以理性化 世俗化和个体化为内涵的现代化进程 对人性的张扬 对理性的崇拜 对进步的坚信成为这一进程的重要标志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给我物质和运动 我将为你们造出宇宙来”古典和技术理性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一 相信理性万能 理性是如神学中的上帝一样的绝对力量 它有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 这里几乎没有本能 意志 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地位 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说 第二 理性和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它代表善

31、的力量 这种理性主要是知识理性 科学理性 技术理性 工具理性 而非价值理性 第三 乐观向未来的历史主义信念19世纪开始 已不断有人质疑和批判技术理性主义 如 叔本华 尼采 弗洛伊德 存在主义 韦伯 齐美尔等 法兰克福学派是批判技术理性的重要学派之一法兰克福学派批判技术理性的要点启蒙的辩证法主要观点源自1947年出版的由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合着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启蒙运动原指西方17世纪以来反对神权和君主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 但霍氏所指更为宽泛一些 它泛指在现代理性化的进程中所发生的所有强调理性至上性和人对自然的技术征服的思想 启蒙的辩证法是要揭示以理性和技术为核心 以人的自由和对自然的统治权为宗旨的启蒙最终走向了反面 走向了启蒙的自我毁灭和理性对人的统治的悲剧 表现如下第一 启蒙以消除神话为己任 意欲以知识来代替想象 但在现实中 实证化的启蒙精神却走向了反面 走向新的迷信 退化为神话霍:“当思想归结为数学公式时 世界就是用它自己的尺度被认可的”第二 启蒙理性的宗旨是确立人对自然的无限统治权 然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