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6.47KB ,
资源ID:63323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323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毛概 提纲答案 个人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毛概 提纲答案 个人整理.docx

1、毛概 提纲答案 个人整理毛概复习大纲及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2、马克思主

2、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o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3、毛泽东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及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

3、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4、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及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一,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第二,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5、“三个代表”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及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集中概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

4、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第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

5、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再次,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7、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形成背景: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2、新世纪阶段的阶段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主要内容:第一要义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导意义:1、

6、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脉相连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重要意义:1、他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他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9、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坚持实

7、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3、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

8、,这个精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方面。11、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法宝。 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二、解放思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和强大精神动力 12、近代中国的国情。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一方面,帝国主义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手段,使中国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尽管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9、义。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性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的,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三大法宝。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主义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问

10、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5、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1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路线

11、: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7、如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18、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采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9、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第二,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2、。20、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1、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2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的执政地位所决

13、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纲领。科学含义:60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阐明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阐明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基本纲领: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14、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科学设想。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15、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26、“三步走”发展战略。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意义:第一,“三步走”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第二,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

16、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第三,明确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27、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8、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

17、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29、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30、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

18、、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31、“三个有利于”。内容: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综合高度,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生产力标准。 32、如何做到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33、教材有关毛泽东主要著作(讲话)发表的时间、观点与论断。考研政治:毛泽东主要著作及重要观点和论断

19、一、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925 年 1. 分析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情况, 科学地划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指出 各自的政治态度。 2.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 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阐明认清 对象对革命胜利的极端重要性。 二、 反对本本主义 1930 年 1. 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 2. 是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 3. 首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4. 认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开始形成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的思想。 5. 提出

20、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6. 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三、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935 年 1. 指出“半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这是 “他们从娘肚子带出来的老毛病” 。 2. 阐明了与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分析了买办资产阶级发生分裂和比那 化的可能性。 3.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即革命性和动摇性、妥协性是由软弱性决定的。 四、 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 年 1. 提出党在革命中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1、2. 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 3. 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 。 4. 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 点;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 5. 分析了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对象(帝、封)、革命动力(无、农、城、 民)、革命的形式(武装斗争)。 五、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39 年 1.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 “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 即 反封建的革命” 。 2. 强调认清中国国情的重要性“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 。 3. 分析了社会性

22、质,提出革命对象、革命动力。 4. 指出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必然不能胜利。 5. 提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 趋势。 六、 论持久战 1. 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关键)、 敌寡助我多助。 2. 批驳“速胜论”和“亡国论” 。 3. 预见了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 4. 阐明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来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5. 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依据国情,即“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 弱的国家” 。 6. 阐明了战略防御理论,应承认积极防御,

23、反对消极防御。 七、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 总结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 所以失败了。 ” 2. 指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3.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 4. 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八、 新民主主义论 1940 年 1. 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3. 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并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归纳纲领 4.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的 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5. 第一次完整

24、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九、 改造我们的学习 1941 年 对“实事求是”作了新解释: “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 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认为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 年 第一次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即基本上是一个为群 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 十一、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943 年 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 把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十二、 论联合政府 1

25、945 年 中共七大 1. 指出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2. 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3. 对人民战争的思想作了概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有一 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军队作为骨干,有一整套的正确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 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制,进行人 民战争。 4. 概括了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判。 十三、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947 年 1.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

26、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保护民主工商业。 2. 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 必须满足贫农雇农的要求。 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3. 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 十四、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948 年 1.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 2. 提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 “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 制度,发展工业生产” 3. 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 十五、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 年 1. 总结

27、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基本经验, “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 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 2. 完整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3. 科学阐明新中国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 4. 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 5. 提出新中国在政治上必须实行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十六、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 中国是一个正好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而且经过了 19241927 年 的革命。 敌人的强大。 人民军队的弱小。 共产党的领

28、导和土地革命。 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其敌人。 规定了中国人民军队的不可能很快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这就决定了战争 的持久性。 十七、 战争和战略问题 提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 ” 十八、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指出: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式的分 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从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 , 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 十九、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指出: “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科学 ,

29、 的态度是实事求是” 。 二十、 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 二十一、 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8 年 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政。 二十二、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1948 年 1.制定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政策,确立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人民民主专政新国家的 蓝图,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论上做了准 备。 2. 说明在全国胜利局面下, 党的工作中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 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 作为党的

30、中心任务。 3. 分析了当时中国的五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状况和党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4. 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阶级斗争的新形势, 提醒全党警惕 “糖衣炮 弹” ,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十三、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1955 年 在按语中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的时期,尤其是这样。 ” 二十四、 论十大关系 1956 年 1. 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 标志着探索中国自己 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2. 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则, 强调要处

31、理好 这些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3. 阐述了重工业、农业的关系。 4. 论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5. 第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6. 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 二十五、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 年 1.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 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的学说。 2. 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 论及了民主与专政,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4. 辨证地论证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5. 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6. 详尽论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是首次提出)。 7. 阐述了知识分子问题。 二十六、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邓小平主持 1. 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 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2. 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特 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论述,并把它们提高到“灵魂”“精髓”的 、 高度,凸现了它们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