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机缘巧合麦琪的礼物教学目标及重点 1领会小说层层设置悬念的精巧结构。 2通过对主人公内心感情世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教学方法 1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2再造想像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一见到大家精神的样子,我就感到非常高兴!我对大家有着非常好的印象,我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愿我们今天的学习合作愉快!今天,在学习之前,我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一份圣诞礼物造就一个伟大作家的故事。在1899年的圣诞节即将来临的美国哥伦布城监狱里,一位囚徒,正在为无钱给心爱的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发愁
2、、而痛苦。他冥思苦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挣到钱呢?忽然,他想起在从前办过的一份杂志上,他因写了一些幽默小品和风趣故事而得到了丰厚的稿酬。为什么不再试试呢?他想。于是他在监狱准备迎接圣诞节的忙碌中,偷闲匆匆写下了一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小说一发表,就引起了美国社会的 极大轰动。这个罪犯也得到了丰厚的稿酬,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在圣诞节得到了心爱的圣诞礼物。从此后,他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成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欧亨利)对,是欧亨利。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地学习一下这篇曾经引起巨大轰动的短篇小说篇麦琪的礼物。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3、让学生整体了解、回顾小说的故事情节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 1. 麦琪的礼物叙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麦琪的礼物叙写了一个一对穷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故事。 2.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谁着墨比较多? 明确:德拉和杰姆,德拉着墨更多。 3.你认为德拉是个什么样的女性? 明确:(学生可以分组讨论,然后回答)德拉是美的化身,她不仅人长得漂亮,尤为可贵的是心地纯洁善良,对丈夫一往情深,为了爱可以牺牲一切。 4.然后,逐步引导学生看课文:作者是怎样描写女主人公德拉的?(小说是如何刻画
4、德拉的? ) 明确:有肖像描写:瘦小灵活、身材纤细、两眼晶莹明亮但是,作者着重描写的是她的头发,动词“泻”的运用极为形象传神。 5.为什么作者着力地去描写德拉的长发?你觉得主人公德拉漂亮不漂亮? 明确:因为德拉的长发是她的最宝贵的东西,这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美丽的外表,更折射出女主人公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教学时,让学生朗读这些文字,并运用再造想像,让美丽的德拉在自己的眼前活起来。) 6.男主人公杰姆在文章中一出场,从外表上看,他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明确:他是个很瘦削、非常严肃的、可怜的人。 7.当见到自己的已经剪掉头发的妻子的时候,杰姆是怎样的表情? (学生找、读课文,筛选课文信息) 8.在这种
5、表情的背后,我们的杰姆在想什么? 教师点拨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这一神情下的杰姆的心理补充出来,这样就可以切身体会出杰姆对德拉的感情。 9.你认为我们的杰姆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你觉得杰姆可爱吗? 明确:(学生讨论回答) 小说写杰姆的文字虽说没有写德拉的多,但并不影响他的可爱。他为了给妻子带去节日的快乐,甘愿牺牲祖传的、也是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金表,足见其对德拉的感情之真。尤为突出的是,他不像一般的男人那样粗枝大叶,他对妻子体贴人微,他就知晓妻子梦寐以求的是那百老汇路一个橱窗里的一套纯玳瑁发梳,这里又显现杰姆对德拉的感情之深。难怪杰姆看到失去长发的德拉时,是那般的神情恍惚。 10.这个结局你感到遗憾
6、吗? 明确:虽然两位主人公的好意都落空了,但这并不是一个事与愿违而令人遗憾的结局。因为德拉和杰姆彼此都送给了对方一颗最真挚的心,他们之间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间最珍贵的礼物。这是神圣的、充满爱的、放射着人性美光彩的、寓意深远的礼物。 11.人们都说欧亨利是个编故事的能手。他能运用巧妙的构思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得引人人胜。然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课文层层设置悬念的精巧结构。(学生板书) 明确: 德拉一定得给杰姆买圣诞礼物,否则她过不了这个节。可是,贫穷的她怎样才能弄到钱?(悬念初起)后来德拉卖掉了夫妻俩引以自豪的两样东西中的一样头发,用卖发得来的钱,为杰姆买了一条表链,并在家中期待着杰姆
7、的归来。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会以为杰姆回家后看到表链该有多高兴了。可是杰姆一进门就盯着德拉,露出一种“摸不透的表情”,这是为什么?(悬念再生)当杰姆听到德拉说是剪了发而买了一件“美丽的礼物”后,杰姆恍如梦中,多次向妻子发问:“你把头发剪掉了?”“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读到这里,我们心中疑惑:德拉的容貌改变了,难道杰姆就不爱她了吗?(悬念接踵而来)继续读下去才知道,原来是杰姆给德拉买了用来装饰那一头长发的成套发梳,可如今,德拉的长发却没有了,难怪他追问不休。杰姆哪里来的钱呢?(悬念又起)直到最后,我们才明白:原来杰姆是卖了他最以自豪的东西心爱的怀表,才给妻子买回的成套的发梳。 12.师生共同沉浸在
8、音乐世界 里 ,闭上眼睛,回顾小说的故事情节 ,想象故事情景 ,用心去体会小说层层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播放歌曲甘心情愿) 教师点拨: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可是欧亨利不愧是一个编织故事的能手,那套发梳和白金表链就是他编织故事的金丝和银丝,围绕它们,作者设置了一个又一个悬念,正是这些悬念紧紧抓住了我们的心。 13.我们同学们多愁善感,读完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后,我们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明确:我们对德拉和杰姆这对贫困的小夫妻寄以深深的同情,并感到非常的辛酸。 14.在这篇凄美动人的故事中,我们应从德拉和杰姆身上汲取哪些可贵的东西?(学生发表意见) 明确:学会去爱他人,理解
9、、尊重他人的爱。 15.一谈到“爱”这个话题,老师感慨颇多。老师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讲一个感人的故事,争取声情并茂,感人泪下)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爱,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呢? 明确:学会去爱他人,理解、尊重他人的爱。 三、总结梳理,回扣目标 艺 术 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者生平及相关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本文精彩的语言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2、运用艺术上的巧合,续写本故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人性中的丑。教学重点:1、 语言描写。2、 人物性格。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麦琪的礼物讲了一对贫贱夫妻在圣诞节上互赠礼物的
10、故事,他们肯为爱牺牲、付出,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人性的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礼物有关的故事,契诃夫的艺术品。二、听读课文。思考:你认为怎样的物品才算艺术品?它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要点提示:无功利、供欣赏、审美性、艺术性。(展示一些艺术品)三、走近作者。契诃夫(1860-1904),十九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他是一位幽默讽刺大师,其作品情趣隽永、文笔犀利,代表作有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用自己喜欢的方
11、式读课文。2、 复述故事。萨沙为感谢医师救命而送祖传裸女铜烛台,但医师认为有伤风化转送别人,礼物在几个人手中转送,后来又回到了医师的手中。3、 细读课文,了解课文情节结构。本文以时间为序,以医师为主人公叙事。萨沙送礼 医师受礼 礼物转送 礼物返回五、问题探究。1、医师、律师、演员对大烛台的反应的基本模式说什么?反应模式是高兴的接受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再转送他人。2、文中的医师、律师、演员喜欢这件礼物吗?他们为何都要将礼物转手他人?喜欢。因为烛台上有两个装束象夏娃一样的女人,他们不敢留下来。3、 作者对医师、律师、演员的表现持什么态度?小说想以此表现怎样的主题?作者对他们的表现持讽刺的态度。小
12、说借一件艺术品多次被转送的故事,反映了社会不同阶层人的虚伪性。4、烛台再次回到医师的手中,这合理吗?为什么? 明确:合理。一方面,就文章而言,作者为了让这个烛台回到医师手中设了几处伏笔。在一开头,萨沙就声言自己的母亲是收购古董的商人,这为最后烛台被当作古董收购准备了条件。其次,萨沙在送礼的时候就为烛台只有一个而不是一对而感到遗憾。另一方面,就萨沙母子而言,救子之恩、救己之情无以言表,母子俩人倍感激动,唯有用最好的东西来报答。铜烛台作为祖传之物,其贵重不言而喻,可遗憾的是只有一只,好事成双,当母子再遇铜烛台定会高价收回再送恩人。5、本篇小说在故事情节安排上与麦琪的礼物有哪些相似之处? 1) 运用
13、巧合的手法。2)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3) 尾声都即高潮。6、激发想象。 (齐声朗读结尾段)当萨沙再送烛台时,你认为医师想说什么?写出来好,还是不写出来好? 小组讨论。 明确:“天哪!这是我前面刚刚送走的!” “天哪!你怎么又来了!”“萨沙,你叫我说什么好呢!”之类包含第一反应的表达。当然,以不写出来为好。一是表明其骤然涌现的第一反应过于强烈,以致抑制了语言的表达。二是前述的多种原因使他觉得说不请楚,即使说了也没有用,舌头打住了。三是无须写出,读者也能感受到他瞬间的惊讶与不安,同时也给读者想象的自由和趣味。六、 布置作业:续写故事:如果烛台继续送下去,接下来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七、小结:通过这
14、节课的学习,我们真正体味到了契诃夫小说的魅力,风格质朴,语言精练,篇幅简短,情节简单,不靠悬念吸引读者,但自有一种震撼人的力量。同学们有机会,应多读读契诃夫的作品。比较与探究百合花茹志鹃一、 教学目标总目标:让学生明白本小说构思和语言上的特点,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具体目标1、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3、咀嚼本小说清新俊逸的语言。4、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二、 课时安排 2课时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活动导引1、由于课文内容集中,文字晓畅,情节较简单,所以.课上让学生在规定的10分钟内速读全文,顺手划出字词。2.、划分段落,概括大意。3、请学生从
15、网上找出百合花的有关图片,介绍其特点。4、初步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二、活动流程1、 速读读全文。(10分钟)2、 划出字词。给加点的字正音撂(lio) 讷讷(nn) 忸怩(nin) 憨憨(hnhn) 执拗(ni) 髻(ji) 尴尬(gng) 讪讪 (shnshn) 瞅 (chu) 挟(xi) 嬷嬷(mm) 砦(zhi) 虔诚(qin) 磕磕绊绊(k) 解释下列词语张皇 忸怩 憨憨 执拗 尴尬 讪讪 虔诚3、 讨论交流一划分段落,概括大意。提示: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根据情节的阶段性,可以分为四部分。一部分、开端 带路 (从开头到“这都怪我了”) 二部分、发展 借被
16、 (从“我们到包扎所”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三部分、高潮 牺牲/献被(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到“两个干硬的馒头”)四部分、结局 盖被 (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到结尾)4、 讨论交流二 :鉴赏本小说的构思。具体理解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1) 媒体打出白色百合花的图片(注意一定要是白色的百合花,这样符合文中的内容和寓意。)请学生谈看图片的感受,得出白色“百合花”这种花卉的主要特点: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即清丽,纯洁,高雅(提示:这是个开发的话题,尽管让学生谈,意思在,就要肯定。)(2)理解跟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请学生朗读95页描写百合花被的
17、一段文字和96页“刚出门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同乡)的内容。再请学生复述被子的最后结局。总结:A/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B/被子与人物性格关系。提问: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各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或补充。提示:(这也是一个开放型的问题,只要各组学生言之有理,就要肯定。)明确:美丽、纯洁、善良、高尚。她在情节中,其性格是发展的。刚过门才三天,小通讯员就要借她唯一的嫁妆一个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她当然有些舍不得,这种情感在情在理。但当听我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屋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将
18、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劈手”集中写出了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人殓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与先前的娴静羞赧判若两人一句话,小说通过新媳妇对百合花被子处置过程的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或者说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当然,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还通过其它情节或者细节来表现的。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答应做我的下手。可当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试着身子” 新媳妇已经知道通讯员牺牲了,可她还是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
19、实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所以当“我”劝她“不要缝了”时,“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对“我”的不解以示不满。总之,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三、活动延伸1、分组思考问题: “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2、抄写有关字词。付:板书百合花茹志鹃百合花 清丽 纯洁 高雅新媳妇 娴静 淳朴 善良 纯真 高洁 人性美 性格美第二课一、活动导引1
20、、讨论上课思考题:“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2、 讨论细节描写3、 讨论本文清新俊逸的语言。二、 活动流程着重讨论活动;分组交流上课问题:“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一)先讨论小通讯员的性格。由四大部分的情节入手。迅速浏览课文,归纳概括,然后交流。(看“带路”的情节,即课文5节“这都怪我了”)小通讯员一个极其可爱的普通战士。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即将发起总攻的时刻,还在枪筒上插上几根树枝和野菊花(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他憨厚朴实,拘谨腼腆,比如,“带路”情节中“张
21、皇”“数摸”这两个动词的描写作用。“张皇”的意思是恐慌、慌张,但在这里却非贬义,这一神态描写,是在写“我”刚刚结识的小通讯员那种腼腆、羞涩、局促,表现他质朴,纯洁的心灵。 “数摸”这一动词更突出了小通讯员那种忸怩的神态,拘谨局促的心理。但他又十分关心同志,走走停停也好,给我两个馍馍也好,作者十分形象逼真地刻画了一个腼腆、羞涩、局促而又质朴纯洁的小战士形象。“借被”的情节中,更看出通讯员的憨,不善言辞。更主要的是由于在革命队伍里受到党的教育和战斗生活的锻炼,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责任感。当他意识到自己借东西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可能会给群众造成不良影响时,就马上松松爽爽地跟“
22、我”前去解释。而借到被子以后,知道这是人家新婚时惟一的嫁妆,心里又立刻感到不安,又要把被子再送回去。“牺牲/献被”的情节中,更看出小通讯员的崇高精神。在取得总攻胜利的前夕,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英勇捐躯。表现了他对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新媳妇献百合花的被子,明显是与百合花有关的,但小通讯员与百合花有关吗?有。他纯洁高尚美好的心灵也像百合花一样。那么,百合花在文中还有什么寓意?纯洁高尚美好的军民之情。(二)/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找出文章中表现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来。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生气 兴趣 着恼 亲热 爱上 后悔 心跳 强忍泪水 想推开沉重作用:栩栩如
23、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如11节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写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这样写,大大扩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现了战士之间那种百合花一样纯洁无邪高尚动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强了作品的抒情色彩,增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力量。同时还更有利于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使结构严谨清晰,又张弛有度,富于节奏感。(三)
24、总结归纳:由此可见,小说构思是非常巧妙的。表面上看,百合花的纯洁清新美好好像只与新媳妇有关,其实,百合花的特点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的性格,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关联的。百合花为题的寓意和小说主题的概括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本文题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更重要的是,百合花,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四)概括主题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
25、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三、活动延伸1练习三和四。2、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过去了,回首这段美好的时光,每个人都会有许多有趣的和动情的事涌上心头,请撷取一两个片断,写出人情美或者人性美的主题来。字数不少于600字。 悔的边缘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识记并积累生字词,通过学习,了解小说的内容;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3、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情境导入 大家看过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没有?(多媒
26、体展示有关图片)这是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此剧一播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甚至饰演男主人公的演员冯远征走到大街上,也不断有人朝他扔石了。不仅如此,此剧的篇名一时成为人们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句话,甚至在网上还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会信任危机的争论。在如潮的人海中,我们到底要不要信任、帮助陌生人?难道陌生人都是坏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一位老人热情地为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带路引发一系列碰撞的故事。) 2、 读第1-4自然 ,理清事情发生过
27、程中小伙孑和老人行为或心理活动。 (小伙 从侧面撞 问路 又问别人 表情复杂 惊讶 婉拒不让带路 老人 并不在意 回答 慨叹帮助 热情带路 理解 体谅叮嘱) 3、 叙述故事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悬念 、对比、伏笔) 4、 悬念的设置有什么作用? (使故事情节更能吸引人)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5、 小伙在老人如此此信任的举动中产生了一种什么心理? (悔) 6、 老人知道钱包被小伙偷走后心理如何? (悔) 7、 两人都有过后悔的心理,他们各为什么后悔? (小伙 良知示泯 奉还钱包 老人 好心相助 遭人偷窃) 8、 题目能否改为“悔”?和“悔的边缘”有什么不同? (不能。“悔的边缘”不仅表现了“
28、悔”,还表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它是两种不同思想的碰撞,在两种思想之间徘徊。) 9、 在短暂的徘徊后,两人的心理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悔 小伙 继续偷窃 报复社会 老人 助人无错 多做好事) 10、 你怎么看待这两个人最终不悔的行为? (各抒已见) 11、 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态度吗? (人与人之间应真诚信任、乐于向善) 12、老人和小伙子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找出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句子,分析描写手法并说明作用)(老人:热心、善良、纯朴、高尚;小伙:堕落、卑劣、但又良心未泯)五、拓展延伸 讨论:如果把文中主人公的行为也看作送礼,他送的是什么?他的礼送到了吗? (十二万分的善意)六、教师总结 二千多年前的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孟子也提出“性善说”。我想,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互相信任、以真诚感化他人,社会才能真正达到文明和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