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18.15KB ,
资源ID:633108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310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环评作业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环评作业参考答案.docx

1、环评作业参考答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环境质量评价的数学模型2-2、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讨论,用一盆水清洗衣服和将该盆水分成两个半盆水来洗衣服,哪个效果好。解:假设一盆清水的量为L,衣服上的污物为n mol,洗完后所剩水为L1,衣服上的污物均匀分散在清水中,衣服上残留的污物为W,则方法一: ,方法二:第一次用洗衣服后,衣服上残留的,第二次用清水洗时, ,进行分析比较:时,W1=W2,方法一与方法二效果一样;时,W1W2,方法一效果好。2-6、某监测站点某日的二氧化硫日均浓度值为 125g/Nm3,二氧化氮日均浓度值为 75g/Nm3,当日测得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是328g/Nm3,计算API并指

2、明空气质量等级和主要污染物。解:根据空气污染指数公式,由二氧化硫日均为125g/Nm3,查表API在100150之间。又测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是328g/Nm3,,NO2的浓度值为75g/Nm3,计算得二者API分别为IpM10为可吸入颗粒物的API指数,则根据公式,MaxIpM10,INO2,ISO2=IpM10=189,该检测点的污染物的API=189,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3-2、已知某市 1995 年 GDP 是 60亿元,SO2 排放总量是 2250 吨,2000 年GDP 达到 90 亿元, SO2 排放总量是 2490 吨;若到 2010年 GDP 实

3、现 210 亿元,用弹性系数法求那时 SO2 的年排放总量是多少吨? 解:(1)根据题意,预测参照年t、预测基准年t0、预测目标年分别确定为1995年,2000年和2010年。(2)根据公式和,(M0 是基准年的已知排污量,M 是目标年或参照年的排污量; 是排污量的年增长速率;。G 0 是基准年的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G 是目标年或参照年的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 是产值的年增长速率)求得、2250=2490*(1+)1995-2000解出:=0.02,60=90*(1+)1995-2000解得:=0.0845(3)计算弹性系数 = / =0.237(4)根据(2)中公式求出预测基准年与预测目标年之

4、间的值:210=90*(1+)2010-2000解的:=0.0884,同时可求得 = =0.021(5)求出预测目标年SO2 的年排放总量M=2490*(1+0.021)2010-2000=3065t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4-1、已知河流流速为 0.6m/s,河宽 16m,水深 1.6m,横向扩散系数 Dy = 0.05m2/s;岸边有一连续稳定污染源,污水排口排放量 120g/s,求污水到达对岸的纵向距离 Lb(以浓度达同断面最大浓度的5%计),和完全混合的纵向距离Lm;并求到达对岸的断面浓度C(Lb,B)、C(Lb,0), 和完全混合断面浓度C(Lm,B)、C(Lm,0)各是多少?解:

5、根据题意,污染物到达对岸的纵向距使用公式,其中u为河流流速,B为河宽,求解得出Lb=207.36m。岸边排放完全混合的纵向距离,因为污物属于岸边排放,所以选用公式,求得Lm=1228.8m污染物排放达到均匀过程中,河岸会对污染物有发射作用,只用考虑一次反射污染物扩散时,两岸对污染物有反射作用公式按照污水达到对岸定义,C(Lb,0)计算时不计对岸的反射顶。不考虑一次反射时二维静态河流岸边排放连续点源水质模型的解为: 因此求解:C(Lb,B)=C(207,16)=0.42g/lC(Lb,0)=C(207,0)=8.5g/lC(Lm,0)=C(1228.8,16)=3.75g/lC(Lm,0)=C(

6、1228.8,0)=3.8g/l4-3、一均匀河段长 10km,上游有污水排入,污水流量为 250m3/d, 含BOD浓度为 500mg/l, 上游的水流量为 20m3/s, BOD浓度为 3mg/l, 河流平均流速为 0.7m/s, BOD衰减速度常数 Kd =1.2 1/d,计算排污口下游 1km, 2km,5km处的BOD浓度.解:根据题意河流平均流速u=0.7m/s=60.47km/d,污水流量q=250m3/d=2.9*10-3m/s河段初始断面河水中的BOD浓度C0为:,其中C1污染物浓度,Q为河水流量,C2为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解得C0=3.07mg/L将该均匀段河道划分成许多相同

7、的单元河段,每个单元河段看成是完全混合反应器,设以0.5kM为单位,将河段分成环境单元即x=0.5kM,1kM,2kM,5kM处于划分河段的第二个,第四个和第十个河段处由公式,因此求解得:1kM处,C2=3.01mg/L,2kM处C4=2.95mg/L,5kM处C10=2.78mg/L4-4、某湖泊平均容积为 V =2.0109 M3,流入支流流量为Qp =2.4109 M3/a, 其中含有难降解污染物,浓度为Cp =0.45 mg/L,流出支流流量为Qh =3.5109 M3/a,当前情况下湖水中污染物浓度C0 =0.04mg/L,若湖水为完全混合,湖泊的出流、入流流量及污染物质输入稳定,污

8、染物质无其他途径进入湖泊,求 2年后湖水中污染物的浓度。稳定情况下,当时间趋于无穷时,所达到的平衡浓度又是多少?解:根据湖泊进出水量的多少和污染物的性质,可建立以下湖泊水质预测模型污染物守恒情况下:Qp=3.5*109(M3/a) /365=6.58*106M3/d,Qh=9.59*106M3/d经过两年后的污染物浓度C2为其中湖中现有污染物(除Qp带进湖泊的污染物外)的负荷量,C0为湖中污染物现状浓度(mg/L),将已知条件代入 解得C2=0.3226mg/L稳定情况下,时间趋于无穷时达到平衡浓度C,解得C=0.3314mg/L4-5、上题中,如果流入支流的磷含量为P =0.55mg/L,现

9、湖水磷含量为 Pe=0.015mg/L,湖水中磷以一级反应方式降解,降解系数 k1 =0.22(1/d),因雨水冲刷进入湖水中的磷的负荷是 4500kg/a。预测 2 年后湖水中磷的浓度,以及当时间趋于无穷时所达到的平衡浓度。解:由题建立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时间常数为Kh, 82.05 1/a经历两年后,湖泊内的污染物浓度C(mg/L)可以用完全混合衰减方程表示:=0.0354mg/L 其中 当时间趋于无穷时,所达到的平衡浓度=0.0354mg/L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1、设有某污染源由烟囱排入大气的 SO2 源强为 80g/s, 有效源高为60m,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

10、 6m/s,当时气象条件下,正下风方向 500m 处的y=35.3m,z=18.1m;计算x=500m y=50m 处的SO2地面浓度。解:设C为所求的SO2地面浓度。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问题,必须考虑到地面对扩散的影响所以污染可以考虑为来自实源和像源的共同作用,根据已知条件,由公式C=C1+C2,其中C1为以实源排放点所造成的污染,C2为以像源排放点造成的污染。根据公式,z=y=50m,将题中所给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得C=0.0104mg/m3。5-2、已知某城市1地处 118.5E,31.7N,某城市2地处 126.8E,45.7N;求十月二十四日两地日出与日落的近似时间(北京时间),并画出纳布

11、可夫日高图。解:根据题意的10月24日正午12:00的太阳倾角=-12。有1、2地所处的纬度可求得计算正午12 点的日高角h=90-(-),则h1=70.3,h2=56.3。计算日出日落真太阳时,由 1=82.5,求出距正午12点时间为t1=82.5/15=5.50h=5小时30分钟 2=77.4,求出距正午12点时间t2=77.4/15=5.16h=5小时10分钟由经度求时间补偿t=(120-经度)*4分/度,求得t1=6分,t2=-27.2分城市1,日出时间6:24,日落17:24;城市2,日出时间7:17,日落时间17:375-3、设某火力发电厂燃煤量为15t/h,煤的含硫量为1.0%,

12、烟气脱硫装置的SO2净化效率为70%。若烟羽轴离地面高度为 200m,地面 10m 处风速为 3m/s, 大气稳定度为D类,求该烟囱的SO2地面最大浓度及发生位置。解:本题是关于连续点源烟流扩散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得SO2的排放量CS=(15*106/3600)*1.0%*30%*(1/32)错误!未指定书签。*64=25g/s,选用幂指数风速廓线模式来估算高空风速根据公式,式中u2、u1分别为距地面 Z1 和 Z2 (m)高度处的10 min平均风速(m/s),又大气稳定度为D类,幂指数p=0.25,u2=6.43m/s,根据公式,查P-G扩散幂函数数据表的,xmax为最大浓度发生的距离

13、。又查表的根据求得,Cmax为地面最大浓度由公式,计算得Cmax=0.0058mg/m3 。5-4、设某电厂烟囱高度 120m,出口内径5m,烟气温度 418K,大气温度 288K,排烟速度 13.5m/s;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源高处平均风速为 4m/s;试计算烟气抬升高度。解:根据我国烟气抬升高度计算方法,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130K35K,大气稳定度为中性,排烟流量Qv=13.5m/s*(2.5)2=265m3/s烟气由烟气的热释放率公式=29134.2kJ/s2100kJ/s。H为烟囱高度为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选择公式,该电厂地处城市远郊区所以查表得n0=1.427,n1=1/

14、3,n2=2/3,计算得m。第八章8-1、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公益价值。答:略。8-2、用列表法对天然气管道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并筛选其评价因子。答:略。8-3、简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与方法。答:略。8-4、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做出分析。答:略。第九章9-3、已知某海域执行海水水质一类标准,现状调查的DO为8.6,pH为7.8,求该两项指标的单因子指数。解:(1)由题可得DO的实测值为8.6评价的标准值6,所以DO的求算公式为I(DO)=Cf-C/(Cf-C0),其中C0为溶解氧的评价标准值,Cf为现场温、盐条件下水中氧饱和含量取水温为20,Cf(mg/

15、L)=468/31.6+T()=9.07,求得I(DO)=0.153(2)pH的求算公式:I(pH)=(2C-C上限-C下限)/(C上限-C下限),C上限=7.5,C下限=8.5,求的I(pH)=0.49-4、某海洋工程预计填海面积为15hm2,现状调查该海域的平均初级生产力为160mgC/m2.d。已知浮游植物含碳率为 8.0%,滤食性动物营养层次为1.05,有机碳含量为4.6%,生态效率为15.9%。分别用营养动态模式和能流分析模式计算滤食性软体动物的鲜组织年产量。解:15hm2=15*104m2,(1)能流分析模式:滤食性软体动物年产碳量=0.1*年初级产碳量=0.1*160*365*1

16、5*104m2=8.76t,C=8.76/0.046=190.4t.(2)营养动态模式 即运用Parsons T R & Takahashi M营养动态模式系估算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阶层生物的生产量B为浮游植物年生产量,以年初级产碳量除以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求得,n为估算对象的营养级数。C=Ben,浮游植物年产量为87.6t/0.08=1095t,生态效率为15.9%,滤食性动物营养层次n为1.05,B=1095*0.1591.05 = 158.8t第十章10-1、城市环境规划编制的目标、内容和程序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 城市环境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涉及范围广,数据需求量大,要使用多种模型方

17、法。通常,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 。首先,在明确规划的对象、目的以及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然后,在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 城市环境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它实际上是由诸多环境要素规划如水体 、大气 、固体废物和噪声等组合在一起的综合体。这些要素规划 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 ,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般来说,城市环境规划的编制过程可概括为:通过对拟规划城市的环境系统的现状调查与评价,确定该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污染状态;通过对环境预测和环境功能区划等工作,确定该城市的环境规划目标以

18、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并产生污染物的最大容许排放量和削减量;这也指导了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的产生,一系列的规划势必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行业发展结构和投资状况;这使得从环境目标、投资能力等方面分别构成了系统的反馈环,促使规划制订者对已初步形成的规划内容进行修正调节,直到最终产生合理可行的城市环境规划。10-2、城市环境规划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现状调查及其在问题10-3、城市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环境预测与规划 1确定研究目标、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开发区及规划小区环境承载力分析。 3开发区经济发展结构及投资预算分析。 4环境污染预测大气、水 、固废、土壤和噪声污染预

19、测。 5环境污染控制研究 。大气、水污染控制规划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等。 6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方案设计。 7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 8开发区工业与城镇布局调整规划。 9开发区交通规划。 10经济开发区环境管理建议。 10-4、开发区环境规划 开发区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 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的主要技术路线为:经济开发区的战略性研究,它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环境保护战略 以及全局性的宏观决策;经济开发区的开发方向、经济结构、产业规模、生产布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研究;制定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具体策略和措施10-5、社区环境规划10-6、乡镇环境规划第十一章11-1、生态城市及其内涵城

20、市既是一种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又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巨系统,该系统同时受到自然和人工的控制,而且是在自然控制的大背景下发展运动着。建设生态城市的实质,就是确保这个巨系统的发展运动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永续的良性循环。 1、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它的消费者比较集中,而生产者和分解者不足,不能产生自身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也不能完全处理自身产生的废弃物,而是从周围更大的生态系统中获取居民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原料、燃料、食物及其它物质和能量,同时又排放到周围系统中进行分解和还原。 2、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取向,分析人类的发展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大体经历从开发利用、控制征服到保护

21、利用三个阶段。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从主宰自然走向协调相处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强调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合作,最终实现两者的共同繁荣。 3、人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在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生态城市,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一切手段,为人类自身创造一个经济高效、生产与生活活动适宜、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性生存环境。通过技术与自然的充分融合,使物质、能量和信息得到高效利用,生产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群落和环境质

22、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4、生态城市作为理想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生态化时代的渴求。城市化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体现,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建设生态城市,走城乡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步骤。生态城市与园林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相比,在抑制生态退化,改善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市民素质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功效,但在理念上产生了质的飞跃。作为一种理想,生态城市强调对自然规律和价值的认同。11-2、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良性循环的自然平台: 自然保留地面积、市域土地开发强度、单位化肥使用量、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率、污染物达

23、标排放处理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人均耕地占有量、人均水资源拥有量; 发达高效的经济系统: 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农业产业化比例、科技进步贡献率、市域人均GDP、市域土地产出率、万元GDP能耗、单位GDP耗水量; 文明健全的社会体系: 城镇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期望寿命、市区人口密度、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卫生达标率、刑事案件发生率、科教投资占GDP比重、万人具有高等学历人数、人均受教育程度、市区人均道路面积、农村水电气集中供给率、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住宅小区物业化管理率。11-3、

24、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一)全方位编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1、生态环境规划是充分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学原理的崭新的城市规划,必然采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一切技术方法与手段; 2、生态环境规划是生态经济学的具体实践,其编制必须与国民经济计划各专项规划相结合; 3、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其规划的编制应该采用当前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主要包括: (1)、卫星遥感监测技术(RS); (2)、地理信息系统(GIS); (3)、 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的数学模型; (4)、现代化的制图手段与计算机模拟演示。(二)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 1、资料调研与普查; 2、卫星遥感监测; 3、遥感信息提取与分析;

25、 4、评价市域生态化现状; 5、指标体系建立与应用; 6、编制生态建设总体规划; 7、编制重点专项规划; 8、提出优先发展项目与示范工程; 9、制图与演示系统设计; 10、制定保障措施; 11、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11-4、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1、编制目的意义2、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现状调查与评价 (1)自然与社会经济现状调查 (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述 (3)卫星遥感监测与生态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4)生态化程度现状评价与变化趋势分析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3、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1)自然条件优势分析 (2)社会经济建设成就 (3)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4、总体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26、 (1)指导思想 (2)指导原则 (3)总体规划目标与阶段目标 (4)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5、市域生态产业建设规划 (1)生态经济区划 (2)主导生态产业构筑框架 (3)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4)生态工业建设规划 (5)生态旅游业建设规划 (6)知识型产业建设规划6、市域景观生态建设规划 (1)市域空间景观生态分区 (2)自然保护区与自然保留地建设规划 (3)海岸线与岛屿景观生态建设规划 (4)市域水体景观生态建设规划 (5)市域交通网络景观生态建设规划7、市域生态文化建设规划8、中心市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9、城镇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10、人居环境建设规划11、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规划11、

27、滨海区域生态建设规划12、优先发展项目与示范工程14、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与监控体系15、建设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11-5、生态经济建设规划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即包括物质

28、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时间性指资源利用在时间维上的持续性。在人类社会再生产的漫长过程中,后代人对自然资源应该拥有同等或更美好的享用权和生存权,当代人不应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换取自己的舒适,应该主动采取“财富转移”的政策,为后代人留下宽松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同我们一样拥有均等的发展机会。空间性指资源利用在空间维上的持续性。区域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区域发展不应损害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并要求区域间农业资源环境共享和共建。效率性指资源利用在效率维上的高效性。即“低耗、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它以

29、技术进步为支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量和环境代价,来不断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和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的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企业要走生态之路,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原则的同时,坚持以建立绿色企业经营为根本目的、实现企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原则,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原则,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30、。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经济形式上。正是基于此,现代企业经营目标是在生态经济约束下的企业经营方式,这样才能满足各方利益要求,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只有寻找到有效实现“生态管理”和“生态管理经济”的路径,才能形成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绿色经营管理模式,将企业真正建成生态型企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1、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关系,而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两

31、个层面来理解和谐社会,“和谐”应是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协调地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其保证层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配套,基础层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和谐社会必须在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没有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变成空中楼阁,无存在基础。因而,生态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没有生态和谐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2、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用和谐的眼光、和谐的态度、和谐的思路和对和谐的追求来发展生态经济,走人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