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0.67KB ,
资源ID:63298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298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坑支护检测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坑支护检测报告.docx

1、基坑支护检测报告受控编号:XXXXXXXX检 测 报 告编号:XX-X-2018-01 工程名称:XX市XXX商业中心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检测报告委托单位:XX省XXXX服务中心建设单位:XX市XXXX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XXXX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XX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XX监理有限公司检测单位: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年月声 明1、 本检测报告无我单位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专用章无效。2、 本检测报告无骑缝章无效。3、 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漏页无效。4、 本检测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5、 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书面提

2、出,本单位将给予及时的解释或答复。检测单位: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电话: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报告编号:XX-X-2018-01工程名称XX市XXXX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质量检测工程地点委托单位XXX询服务中心建设单位XX市XXXX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XX市XXXX项目设计单位XX市XXXX项目监理单位XXXX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市XXXX项目设计要求3-3剖面第一道:锚索轴向拉力标准值;3-3剖面增加第一道:锚索轴向拉力标准值;4-4剖面第一道:锚索轴向拉力标准值(包括4-4区北侧及南侧);4-4剖面变更后增加第一道:锚索轴向拉力标准值(包括4-4区北侧及南侧)

3、;4-4剖面第二道:锚索轴向拉力标准值(包括4-4区北侧及南侧)。桩间距(包括4-4剖面、3-3剖面);桩身混凝土强度C25。检测目的通过锚索抗拔承载力检测,确定锚索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间距检测,确定护坡桩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混凝土回弹试验,检测护坡桩混凝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方法锚索拉拔采用单循环分级加载;采用钢尺检测桩间距;采用回弹法检测护坡桩桩身混凝土质量。检测数量锚索拉拔21根,桩间距检测82根,回弹法混凝土强度检测9根。检测时间年月日年月日检测依据平面布置图;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2);建筑桩

4、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检 测 结 论 经对XX市XXXX基坑支护工程锚索抗拔承载力进行检测,该场地部分区域锚索抗拔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经过对桩间距进行的测量,该场地部分区域桩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经过对桩身混凝土距进行的检测,该场地桩身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详见附表)。 检测单位: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章) 年月 批准: 审核: 检测: 检 测 报

5、 告1 工程概况XX市XXXX基坑支护工程位于位于X。基坑北侧为X,交通便利,基坑南北两侧采用护坡桩+锚索支护,东西两侧采用土钉墙支护,本次检测范围为南北两侧的锚索及护坡桩,待测区域具体设计参数见“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表”(表1-1)。表1-1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表序号类 别设计参数14-4区(北侧及南侧)第一道锚索:自由段7m,锚固段7m;第二道锚索:自由段6m,锚固段8m;变更后增加第一道锚索:自由段9m,锚固段13m;护坡桩桩长,嵌固深度。23-3区第一道锚索:自由段5m,锚固段7m;变更后增加第一道锚索:自由段8m,锚固段12m。护坡桩桩长,嵌固深度。锚索设计参数见表1-2。表1-2 土钉设

6、计参数表锚索区号锚索道数锚索长度(m)/锚固长度(m)孔径(mm)锚索用筋(mm)锚索横向间距(m)锚索轴向拉力标准值Nk(kN)4-4115014-4215024-4增加115023-3115013-3增加115022 工程地质概况依据XX市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该工程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概况如下:XXXX3 检测概况检测依据平面布置图;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检测目的通过锚索抗拔承载力检测,确定锚索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间距检测,确定护坡桩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混凝土回弹试验,检测护坡桩混凝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 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检测方法锚索抗拔承载力检测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锚索抗拔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本工程为基坑安全性等级为一级,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不应小于锚索轴向拉力标准值的倍;检测锚索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

8、桩间距检测由于桩顶冠梁的影响,无法详细测量护坡桩的水平位置,故只在桩侧沿护坡桩布设方向水平布设钢尺,测量每根桩的桩间距偏差。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根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本工程共三个测区(4-4剖面北侧、4-4剖面南侧、3-3剖面),每测区选取三根桩,每桩布置10个测区,采用数字回弹仪测量桩身混凝土回弹值,根据碳化深度及强度曲线查表换算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锚索抗拔承载力检测500kN液压穿心千斤顶1台、数显压力计一台、精密油压表一只、百分表1只。具体安装效果如下图:桩间距检测钢尺。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数字混凝土回弹仪、碳化深度测量尺、酒精酚酞试剂、角磨机

9、5 试验程序锚索抗拔承载力检测加荷程序及加荷分级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试验可采用逐级加载法,其加载分级和锚头位移观测时间应按下表确定。表逐级加载试验的加载分级与锚头位移观测时间最大试验荷载分级荷载与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Nk的百分比(%)加载10406080100120140卸载10305080100120观测时间(min)55555510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条,本工程为一级基坑,锚杆抗拔承载力检测值为Nk,各区各道锚杆Nk值及检测值见下表:表各区各道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Nk)及抗拔承载力检测值区号道数Nk(kN)抗拔承载力检测值(kN)备注3-3第一道3-3增加第一道4

10、-4第一道包括4-4区北侧及南侧4-4变更后增加第一道包括4-4区北侧及南侧4-4第二道包括4-4区北侧及南侧检测步骤(1)抽取待测锚索。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有关规定,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本工程由于部分区域锚索钢绞线已截断,或者区域已回填,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待测锚索的抽取,详见表2-1及“检测工作量布置图”(2)搭设操作平台。使用架管、架板等材料搭设,要求平台可容纳2人在上面操作,满足承重及稳定性要求;将百分表安装在固定于地面的钢架管上,架管体系与待测锚索及千斤顶等无接触。(3)检查锚索是否满足试验条件、有无与

11、其它结构物连接,要求锚索外露长度60cm左右,本工程部分锚索已截断,使用了专用的钢绞线连接器将钢绞线进行了延长。(4)对油泵、压力表、千斤顶的联同工作性能进行试运行,以检查其是否正常工作。(5)将锚杆穿入穿心千斤顶的预留孔道。钢绞线必须用薄片砂轮机切割,切后不得散头,也不得出现“毛头”,以免穿孔困难。(6)将承压板自钢绞线束端部套在束上,并推至锚垫板处,入对中止口后固定。(7)安装千斤顶。先将钢绞线束端部用铁丝稍加捆扎,即可将千斤顶吊起来穿套在钢绞线束上,并钢绞线穿过千斤顶前段的工具锚,并固定工具锚。(8)分级张拉张拉,启动油泵,向油压千斤顶供油进行张拉。同时调节节流阀,以控制油压高低和张拉速

12、度。(9)试验时,初始荷载取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Nk的倍;在每级加荷等级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3次;达到最大试验荷载 后观测15分钟,卸荷至 并测读锚头位移。终止加载条件锚索试验遇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终止继续加载:(1)从第二级加载开始,后一级荷载产生的单位荷载下的锚头位移增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产生的单位荷载下的锚索位移增量的5倍;(2)锚头位移不收敛;(3)锚头杆体破坏(锚固体从土层中拔出或锚杆从锚固体中拔出)。张拉中应注意的问题(1)锚杆加载前应预先施加初始荷载,初始荷载应取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的10。(2)每级加、卸荷载稳定后,在观测时间内测读锚头位移不应少于3次。(3)当锚头位移稳定或收敛后

13、,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加荷程序及加荷分级桩间距检测由于桩顶冠梁的影响,无法详细测量护坡桩的水平位置,故只在桩侧延护坡桩布设方向水平布设钢尺,测量每根桩的桩间距偏差。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桩位允许偏差50mm。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仪器率定 (1) 每次进行回弹检测前和检测结束时,回弹仪均应在钢砧上进行率定,确保回弹检测数值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室温5-35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刚性实体上。回弹仪向下弹击时,取连续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值进行平均,弹击杆分四次 旋转,每次旋转约90。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均符合80

14、2的要求。准备工作及工作面清理(1) 选取测区:每一构件(桩)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要求:a.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本工程每桩设置10个测区;b.相邻两测区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且不宜小于;c.测区应选 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d.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e.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本工程测区尺寸(),测区布置见下图:图 桩身测区布置图f.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g.所选测区相

15、对平整和清洁,不存在蜂窝和麻面,也没有裂缝、裂纹、剥落、层裂等现象。(3)测量回弹值前,应用砂石将构件待测面表面的浮浆抹掉,并用毛刷清扫干净。混凝土回弹 (4)测量回弹值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并应缓慢施压、准确读书、快速复位。用力均匀缓慢,扶正垂直对准测面,不晃动,严格按“四步法”(指针复零,能量操作,弹击操作,回弹值读取)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5)每一测区应读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精确至1。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只弹击一次。碳化深度

16、测量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a.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b.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壁边缘,当碳化界线清楚时,测量界线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每个点测量3次,每次测量碳化深度可以精确到0.25mm,3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精确到0.5mm。c.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少于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碳化深度值。d.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6 试验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锚索抗拔承载力检测数据处理(1)锚索试验完成后要绘制锚索荷载-位移(Q-s)曲线图(详见附图)。(2)本工程锚杆材料为钢绞线,根据下式计算最大荷

17、载下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量:SL-自由段长度的理论伸长量(mm);L-锚索自由段长度(mm,根据不同分区锚索设计参数取值,见表);S-钢绞线公称截面积(1根钢绞线140mm2);n-受测锚索钢绞线根数;Nm-最大试验荷载(kN,取倍Nk);E-钢绞线取195000Mpa。验收标准(1)稳定条件在每级荷载的观测时间内,当锚头位移增量不大于时,可视为位移稳定;当观测时间内锚头位移增量大于时,应在该级荷载下再延长观测时间60min,并应每隔10min测读锚头位移1次;当该60min内锚头位移增量小于时,可视为锚头位移收敛。(2)合格判定a.在最大试验荷载下,锚杆位移稳定或收敛;b.对拉力型锚杆,在

18、最大试验荷载下测得的总位移量应大于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量(SL)的80%。结果分析本次锚索抗拔承载力检测共完成21组(根),各组位置见“检测工作量布置图”(附图表1)。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检测结果数据汇总表,绘制Qs曲线。检测结果及判定分析详见各区“锚索抗拔承载力检测数据汇总表”(表)及 “锚索拉拔试验(验收试验)成果曲线”(附图表2)。表 锚索(4-4区第一道)抗拔承载力检测数据汇总表检测区域检测号理论最大试验荷载(kN)实测最大试验荷载(kN)累计位移量(mm)检测结果不合格判定依据4-4区第一道北20-21合格Q-s曲线平缓,位移量满足合格判定条件4-4区第一道北30-31合格4-4区第

19、一道北8-9不合格无法加载至理论最大试验荷载,锚索拉出4-4区第一道南30-31合格Q-s曲线平缓,位移量满足合格判定条件4-4区第一道南20-21合格4-4区第一道南9-10合格表 锚索(4-4区第二道)抗拔承载力检测数据汇总表检测区域检测号理论最大试验荷载(kN)实测最大试验荷载(kN)累计位移量(mm)检测结果不合格判定依据4-4第二道北22-23不合格无法加载至理论最大试验荷载,锚索拉出4-4第二道北32-33不合格4-4第二道北42-43不合格4-4第二道南11-12不合格4-4第二道南22-23不合格4-4第二道南27-28不合格表 锚索(4-4区新增第一道)抗拔承载力检测数据汇总

20、表检测区域检测号理论最大试验荷载(kN)实测最大试验荷载(kN)累计位移量(mm)检测结果不合格判定依据4-4新增第一道北36-37合格Q-s曲线平缓,位移量满足合格判定条件4-4新增第一道北17-18/不合格最大试验荷载下的位移量不收敛4-4新增第一道北27-28合格Q-s曲线平缓,位移量满足合格判定条件4-4新增第一道南6-7合格4-4新增第一道南18-19合格表 4-4区锚索抗拔承载力检测数据汇总表检测区域检测号理论最大试验荷载(kN)实测最大试验荷载(kN)累计位移量(mm)检测结果判定依据3-3第一道1-2合格Q-s曲线平缓,位移量满足合格判定条件3-3第一道3-4合格3-3第一道5

21、-6合格3-3新增第一道6-7合格 桩间距检测数据处理本工程涉及桩间距,通过实际测量桩间距与设计桩间距相减计算桩位偏差。验收标准桩位允许偏差50mm。 结果分析本工程选取82根桩对桩间距进行了测量,其中3-3区7根,4-4北区44根,4-4南区31根。其中3-3区:4-5、5-6、6-7号桩,桩间距偏差50mm,判定为不合格;4-4北区:37-38、43-44号桩,桩间距偏差50mm,判定为不合格;4-4南区:24-25、25-26号桩,桩间距偏差50mm,判定为不合格。其余桩间距满足规范要求,判定为合格。具体数据详见附表4:“桩间距检测成果汇总表”。 桩身混凝土强度检测数据处理(1)从测区的

22、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进行平均。(当回弹仪呈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侧面时,应进行修正。)式中: 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 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2)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根据测区平均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由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附录A查表得出。(3)计算强度标准差。平均值及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MPa),精确至; 被抽检构件测区数之和; 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MPa),精确至。(4)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 应按下列公式确定:1、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以最小值作

23、为该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2、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时:3、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或按批量检测时(本工程适用):验收标准不低于设计强度(C25)的95%。结果分析本工程总计测试混凝土桩3批次(4-4区北侧、4-4区南侧、3-3区),每批次选取构件(桩)3件,每构件(桩)选取10个测区,各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値均大于25Mpa,判定本工程护坡桩混凝土质量为合格。具体判定过程及结果详见附表2:“回弹法测量混凝土强度结果汇总表”及附表3:“回弹法检测记录表”。7 试验结论经对XX市XXXX基坑支护工程锚索抗拔承载力进行的检测,该场地锚索抗拔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对本工程桩间距进行的检测,该场地护坡桩桩间距不满足设计要求;对本工程混凝土回弹法检测,该场地护坡桩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XXXX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签章)年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