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3.81KB ,
资源ID:63155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155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文档.docx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文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文学常识】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生字注音】畔

2、(pn)【重点字词句义】1、通假字:亲戚畔之(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然而不胜者(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城非不高也(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水池)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锋利)之:三里之城(助词,的) 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三里之城(内城),七里之郭(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围)是天时不如地也(这)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3、)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委(放弃)而去(离开)之域(限制)民不以(凭、凭借、靠)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使坚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得道者多助(施行仁政)寡助之至(极点)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天下顺之(归顺,服从)故(所以)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6、重点语句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3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不迁到别处去,不能靠边疆的限制;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少。(或: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理解性默写】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

5、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失道者寡助。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6、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失道者寡助”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得道者多助”之势。(用两章中两句话填写)7、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8、“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

6、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备课复习资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一、文学常识。1、这段文字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

7、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亚圣”。¥2、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3、孟母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三迁择邻”和“断机教子”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诵。4、孟子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说理散文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了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及他对哲学、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见解。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王道”“仁义”、“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5、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8、举例论证,对比论证。6、孟子名言名句:1、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2、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3、五 十 步 笑 百 步 4、尽 信 书 不 如 无 书。5、乐以天下,忧以天下。6、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 威 武 不 能 屈,此 之 谓 大 丈 夫(二、正音。夫f 谿x 畔pn 粟s 畎qun 说yu 乏f 曾cng三、解释下列实词: 得道:施行“仁政”。 助:帮助、支持 失道:违背道义。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比不上。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城,内城。郭,外城。环而攻之而不胜:而,表修饰

9、;而,表转折,却。环,围。夫环而攻之:夫,句首发语词。得,得到,获得。然,可是。而,表转折。城,城墙。非,不是。也,表判断。池,护城河。兵革,武器装备。坚利,坚固锋利,精良。米粟,粮食供给。多,充足。委,放弃。而,表承接。去,离开。之,城。是,代词,这。域,界限,这里是限制的意思。封疆,疆界。封,界疆。以,凭,靠。固,使巩固。险,险要。威,震慑,使人害怕,屈服。利,锋利。引申为精良。道,治国之道。者,的人。寡,少。之,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戚。畔,通“叛”,背叛。顺,归附,顺从。君子,指上文中的“得道者”。所,众叛亲离者。必,一定。矣,表肯定语气。四、古今异义词。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10、 今义:姓氏)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是 (古义: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今义:判断动词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五、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亲戚畔之。六、虚词。以 凭 以天下之所顺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之:代词 他 亲戚畔之。助词 的 三里之城。动词 到 寡助之至而:表并列 并且 泉香而酒洌 表顺接 夫环而攻之。表转折 却、但是 环而攻之而不胜。于:从 舜发于畎

11、亩之中 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由于 而死于安乐也七、一词多义:国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 国恒亡。 利: 有利 地利不如人和 锐利 兵革非不坚利也)八、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用作动词,震慑。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九、本文主旨: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十、相关成语:得道多助十一、关于本文的对联。( 有道百姓不弃 无德万民皆责 得道得民得天下 失义失心失苍生 得地不如得利 取利那

12、比取民 暴君穷黩武 仁者得人心十二、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部分(l3)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第一层(1)总论。摆出观点,提挈全文。第二层(2)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层(3)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二部分(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十三、板书设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事例小城环而攻之不胜【城高兵利粮足不守道理$域民固国威天下。“人和”重要论断(结论)得道多助 顺失道寡助 畔君子有不战,战必胜对比“人和”实质!正反十四、用原文语句回答。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

13、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经过论证,得出怎样的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阐述关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的名言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阐述人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能够表明地利的重要性的句子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能够表明人和胜于地利的句子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表明君子战必胜的必要条件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表明“寡助之至”的结果的句子是:亲戚畔之表明“多助之至”的结果的句子是:天下顺之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

14、要素是人和。古今有许多名言名句谈论了这三者的重要性,请各写出一句来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心齐,泰山移、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为了证明中心论点,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本文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的思想。(2分)、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背向的重要规律,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具备了“地利”条件,却“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文中阐明“地利”的句子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

15、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6分)、结合文章,想一想,“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场面会是“天下顺之”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用孟子二章中名句填写)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这正是如孟子二章中写的那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孔子和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的思想博大精深。请你分别写出一句你所知道的最能体现二人智慧和主

16、张的名言或短语。(课内外皆可)¥孔子的:仁者爱人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舍生取义等(21)美国插手中国内部事务,一次又一次怂恿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加入的世界卫生组织。当然,他们的图谋均告失败。这充分证明了“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的道理。(2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天下顺之”。(23)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24).本段

17、用了三个“不以”排除了“人和”以外的因素,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25)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遭到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这正如本文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6)各写出两个含有下面句中加黑体的成语。! (1)多助之至:如获至宝、至高无上、至理名言等(2)失道者寡助:;曲高和寡、孤陋寡闻、寡廉鲜耻、孤家寡人(27)文中的双重否定句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28)作者认为”域民”“固国”“威天下”应该靠什么 答:得道(或行仁政)(29).“君子战必胜”的条件是什么答:得道;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30)唐太宗李世民有一

18、句名言,“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如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后果就不堪设想。由词可联想到本文的孟子的两句话是:得道 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1)第二段举攻城未能取胜的例子,目的是论证什么问题答:天时不如地利|(32)第三段举守城而未能取胜的句子,目的是论证什么问题答:地利不如人和(33)美国插手中国内部事务,一次又一次怂恿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加入的世界卫生组织。当然,他们的图谋均告失败。这充分证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天时”是指气候、时令和机遇;“地利”是指地理、物资、装备上的优势;“人和”是指“团结一致的人心”和下文中的“得道”“多助”说的都是一个意思。(

19、34)本文的论证层次十分清楚,全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天时不如地利(进攻、攻城)和地利不如人和(防御、守城)两方面逐层论证。从内容看,其层次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十五、回答问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什么 答:王道。施“仁政”。“三里”、“七里”是在强调防守一方占有哪方面优势“环”是在说明进攻一方占哪方面优势第二段中,进攻方“环而攻之而不胜”,证明了什么道理答:地利、天时。天时不如地利。第三段中的四个双重否定排比句意在说明什么此段中防守一方为何失利证明了什么道理答:地利占尽。主动放弃。地利不如人和。二、三两段同第一段是什么关系答:二、三段是分论,第一段是总论在第四段中三个“不以”句

20、形成排比,进一步说明了什么道理答:地利不足恃。“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同属“天时”“地利”“人和”中哪一个范畴这些条件不足依靠,作者主张什么方式“域民”“ 固国”“ 威天下”答:地利。行仁政。“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修辞是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答:排比。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作者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答:从防御一方虽“地利”却“委而去之”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9.

21、选文中最能体现全文中心的一句话是什么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0第一自然节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这一节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答:顶针,强调“人和”重要性。“天时、地利、人和”11、“三里”“七里”这两个数量词有什么作用答:强调其小而易攻。12、“环而攻之”有 什么作用答:言攻势之大。13、第四段中,从三个“不以”句和“得失”、“多寡”、“畔顺”三对词语中,都能体会到对比的意味,这样对比的意图是什么答: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有利表现中心。14、怎样理解文中“道”的意思答:仁政15、武王伐纣、牧野倒戈,能够 证明文中所说什么道理答: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16、为什么君子能够“战必

22、胜”答:已得人心,无往不利。17、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答: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说明“人和”的重要性。18、孟子写作目的是说明怎样打赢一场战争吗答:不是,是借助战事论证当行仁政。19、孟子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答:宣扬“仁政”20、君主须“得道”,百姓亦须“得道”,商人要掌握经商之道,学生要掌握学习之道,你认为我们在学习中应遵循的“道”有哪些答:态度端正,方法适当,勤奋刻苦21、纵观历史,能得到“人和”的人很多,并说说带给你什么启示答:毛泽东领导的解放战争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支持,革命

23、队伍不断扩大,正是因为他的指导思想深得民心,得人和,所以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取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这样才能成就事业。22、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答: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作到取信于民。课文翻译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星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

24、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