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53.90KB ,
资源ID:63142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142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docx

1、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 第三章 小组工作理论与小组动力任何一种工作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小组工作也不例外。在小组工作发展过程中,小组工作的学者深受相关的社会科学的影响,借用了来自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发展出了小组工作的理论。本章将系统介绍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相关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小组工作借用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本节将介绍这些与小组工作有关的理论。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组工作的助人机制、小组的过程和影响这个过程的因素,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小组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技巧。对小

2、组工作有重要影响和贡献的理论,其中包括:需要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镜中自我理论和交流分析理论。一 需要理论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人的需要按照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自然需要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等;社会需要包括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等。物质需要是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为满足;精神的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在享受这些精神产品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对小组工作比较有影响的需要理论

3、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5个等级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指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它是人所有的需要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安全需要表现为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小组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他(她)们在生活中变得更有

4、能力、更富有创造性。缺乏自尊会使人感到自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追求自己能力或潜能的发挥和完善的需要。 马斯洛把当得不到满足时将直接威胁个体生存的需要叫做低级需要或缺少性需要。那些并非生存所绝对必需的,可以做一定的延缓性满足的需要,被叫做高级需要。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和富有创造力,因此,高级需要也叫做发展需要。 2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主要是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小组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了解这一理论会提高工作员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对成员的行为和成员之间关系的洞察力。 舒茨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每个人都有三

5、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 包容需要是指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小组的需要。支配需要是指控制别人或被人控制的需要。感情需要是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人际需要决定着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际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可能导致精神崩溃,甚至死亡。 第二,需要满足方式相对的继承性与连续性。 童年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应方式,影响并决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三种需要早期满足的情况和方式与个体后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包容需要的满足方面,成员在儿童期与双亲交往极少的经验会使他们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于内部语言,摆脱互动,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

6、相反,如果儿童过分依赖与父母的沟通,则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要求给予注意,热衷于小组的活动。 在支配需要的满足方面,如果在成员的儿童期父母采取既有要求又允许他们有一定的自主和决定权,就会培养出民主型的行为方式,既乐于顺从,又敢于掌权,可以放弃也可以执行支配权,一切看情况而定。若父母过分控制或过分不控制,成员就会形成过度焦虑和防御性行为,倾向于去控制别人与反对他人对自己的控制,甚至独断专行、违反规范、不尊重他人的权利,或者过分谦虚、顺从,拒绝支配他人和做出重要决定,不愿负责任。 在感情需要的满足方面,成员在儿童期不能得到父母充分的爱,经常面对冷淡和排斥,成年后也会产生低个人行为,如表

7、面友好,但情绪保持距离,惟恐别人不欢迎或不喜爱自己,避免相互建立密切的关系。相反,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则容易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总是希望或试图与人建立密切的情绪联系。 第三,基本人际取向。 根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或被动性,舒茨界定了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主动包容型,即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向者。被动包容型,期待别人接纳自己,孤独、退缩、易疏离他人。主动支配型,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喜欢控制别人。被动支配型,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主动感情型,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亲密。被动感情型,期待他

8、人对自己表示亲密,本人则往往显示出冷淡、厌恶等情绪。 舒茨发现,相同类型者在一起大都能较好地相容,尤其是相同需要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常常能够互补,但同属主动支配者在一起就不易相容。 第四,关于“相容”。舒茨认为人际关系中存在着三种人际相容:互换的相容:指两个人在上述六种人际关系上所表达和希望的行为总和相等,此时能产生最大限度的相容。双方可能在某一需要范围内有不相容处,但总和上相等或接近。总和差别越大,具体不相容也就越严重。 发动的相容:指一个人常有意使自己的表现去和另外一个人发生互补,如见到对方希望拥有领导地位,就表现出顺从或愿意受控制的行为。 交互的相容:双方都在某种需要上表现与对方一致,如一方

9、需要沟通,另一方也表现出渴望沟通广方不想交谈,另外一方也停止交谈。总之,双方的需要与愿望表现出尽可能的相符。 舒茨认为,一个人如果和对方在相容性上有差异,他就会同更相容的人接近,从而彼此感到满意或喜欢。 第五,关于小组的形成与瓦解。 与不相容的小组相比,相容小组有更大的凝聚力,能够更有效地达到目标或产生离生产率。小组的形成、发展要经历沟通、控制与爱三个阶段。通过沟通,每一个个体都要抉择是否要留在该小组,然后就过渡到责任与权利分配,确定谁是小组的领导和核心,最后会出现情绪整合或情感加深现象。在小组瓦解时,这三者会向相反方向变化,先是情绪依恋被破坏,随后支配关系松弛或瘫痪,最后众人纷纷脱离小组。

10、3 需要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在探讨人类行为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的需要,因此,研究人的需要是研究人的行为的最原始和基本的出发点。需要理论是各种社会行为与组织理论的基石,对社会工作和小组工作而言,也不例外。需要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帮助小组工作员把握小组的方向。 需要理论表明,人的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切的行为都是围绕着个人的需要而产生。在小组工作中,了解人类的基本需要和有关的需要理论,可以让我们用需要的观点去看待人的发展和人的问题:如果小组工作员在组建小组和推进小组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从需要的观点出发,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有需要的个体,并能对这些需要给予准确的了解,能

11、够洞察组员的问题行为常常是因为他们使用不恰当的和非适应性的行为来满足他们正常和恰当的需要工作员就可能在小组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小组的力量,激发和鼓励组员学习用积极和恰当的方式去满足这些需要,尤其是那些发展性的需要。工作员如果能始终做到这一点,就能够保证小组正确的发展方向,使小组沿着不断增进成员的改变和成长的方向前进。 第二,帮助小组工作员明确小组的目标。 “社会功能”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赋权”(empower)来恢复和提高个人或某个社会小组的社会功能。希佩伍斯和拉森 将社会功能定义为:“一个用来描述人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社会工作专业词汇,一个个人或社会小

12、组的基本需要被满足以及成为一个有为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和状态。” 社会功能的概念中特别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个人的社会角色的适当扮演以及个人对社会小组的参与,并将其作为个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加以界定,强调只有这样一些基本需要被满足,个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小组工作的目标是恢复、提升组员的社会功能。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从如何帮助成员满足其需要人手。 第三,帮助小组工作员更好地理解组员的互动关系。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不仅把人际需要的满足界定为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还对这些需要做了系统的分析和说明。小组工作就是借助小组中的人际互动来改善实现目标的,因此,掌握这些人际交往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悉

13、心洞察小组中的互动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和生产效率,更好地达到助人自助。 二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的理论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行为主义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行为的学习过程,此处的行为不仅包括外显的可被观察的行为,也包括认知、情感反应方式等内在心理过程。行为主义强调人类行为的习得性,即教育和环境的重要性。社会学习理论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并且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行为与环境具有交互作用;观察和模仿学习是学习的重要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人在学习过

14、程中具有特别的自我调节的过程。1 社会学习理论的内容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学习与模仿 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顾名思义,观察学习就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的显著特点在于学习者不是通过直接的刺激反应模式来学习,学习者不直接介入行动过程本身,不亲自接受强化,不直接做出反应,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即可学习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 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模仿有不同的种类:适应性的模仿指人为了积极地达到目的而观察学习别人的行为;选择性模仿指人们

15、经过思考有选择地选取模仿行为。对榜样人物的观察、模仿是人们学习产生新的符合文化的适应性行为的重要手段。 (2)替代强化 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赞赏和惩罚得到强化的。在社会学习理论中,班杜拉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作替代强化。一位父亲总是投机取巧获得了很多好处,没有吃亏,儿子可能认为这是好的为人处世之道。一个人因为做了某件事情而受到严厉的处罚,看到这件事情的人就可能不会再去做这件事情。 (3)认知的重要性 班杜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在班杜拉看来,人的学习绝不是像机器人一样被动、机械,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挥。班杜拉

16、将观察学习视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又可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过程、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五个部分。如果没有认知能力的支持,观察学习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必须细心注意被观察者的行为,同时还要积极地整理、吸收,然后将这些信息储存到我们的记忆中,以备我们将来对该行为的模仿。 (4)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人不是环境被动的产物,人是积极的、能动的,对环境中的刺激可以进行有选择的反应并且把所选择的刺激进行组织并转化。班杜拉创造了这个新名词交互决定论,他认为,人及其环境互相成为各自的决定因素,人的行为可以被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诸多决定因素之间连续的、互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17、环境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架构。 2 社会学习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第一,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获得改变,形成新的行为方式。小组工作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他们了经验、感受。这样,小组就提供给每个组员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的适应性行为。 第二,小组可以提供丰富的替代强化资源。组员在小组中不仅可以观察到各种各样的行为,还可以看到这些行为的后果,所以,小组成员间分享的经历、经验的材料,可以为每个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者前车之鉴,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第三,班杜拉强调在学习

18、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对人的尊严和能动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个观点会使工作员在带领小组时更有信心,也更能够放松:在小组操作过程中,因为个人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以自己过去的经验为基础,有选择地去接受和回馈信息。这些信息直接针对小组成员的需要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能够虽时做出非常个人化的处理。因此,工作员有理由相信即使小组出现暂时的困难,甚至退化行为,小组依然蕴藏着较大的成长的潜能和发展的可能性。 三 交流分析理论 交流分析理论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波恩1959年创立的一种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波恩认为:“社会交往就是相互影响的过程。当两三个人或更多的人互相碰在一起的时候,迟早某人

19、要说话,或者向其他人致意,这就叫做相互作用刺激。另外的人会说一些或做一些与这种刺激有某种联系的事情,这就叫做相互作用反应。” 交流分析理论就是用于检查“我对你做了什么,你反过来对我做了些什么”一类的相互作用,目的是了解在我们的交往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相辅的、互补的还是矛盾的、冲突的,帮助人们了解自己与别人互动的本质,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从而促使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建立更成熟、更有自尊的人际关系。 1 交流分析理论的内容交流分析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 (1)关于自我状态 波恩认为,在我们的人格结构中,并存着父母意识、成人意识和儿童意识。波恩把它们叫做3种自我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

20、态。 父母自我状态是由父母或父母型人物的行为内化而来的,是一大堆装在脑子里的个人早年获得的印象深刻的外部经验,包括“必须”和“应该”。父母自我状态是“教导”的、“权威”的。一个人的父母自我状态表现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他人、责骂、训斥及其他的权威式的作风。 成人自我状态的特征是“理性的”、“逻辑的”,注意事实资料的搜集,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冷静地分析,而不是受“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的干扰。 “儿童状态”的特征是“情绪的”、“冲动的”、“自发的”,常常是凭感觉。这种状态一方面表现为服从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任性胡闹,有时令人爱,有时令人厌。 (2)沟通形态 自我的三种状态汇合在成

21、人的性格中,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之中。每个人3种状态的比例不同。交流分析理论的目的就是发现个人的3种自我状态的哪一部分引起刺激和反应。波恩总结了3种交流的形态:互补型、交叉型、隐含型。 互补型是一种符合正常人际关系的自然状态下的反应,是一种为人们所预期的反应。这种交流,互相影响中的刺激和反应是平行的,即一方以某种状态发出邀请,另一方做出相同的回应。如父母对父母、儿童对儿童、成人对成人。 交叉型也叫交错型交流,指当一个人发出信息后,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应。相互作用是交叉的,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交流会中断,甚至双方发生冲突。如在正式场合,一方客观地以成人的状态发出信息,对方却以父母对儿童的状态回应。 隐

22、含型也叫做“暧昧型”交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交流方式。在隐含型交流中,总是涉及两种以上自我状态,真正的信息往往没有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另外的社交客套的交流中。这种方式常常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 交流理论认为,成人状态由于是理性的,因此更能够预计到事情的结果,既不像儿童状态那么脆弱、冲动、情绪化,也不像父母状态那么陈旧、恪守惯例,因此,帮助人们确立一个强有力的成人自我状态,是促进人格发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途径。 (3)人生的四种基本态度 交流理论分析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出了四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我不好你好”型。这是抑郁者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依赖他人的施舍,特别需要被爱抚和承认。

23、这种态度通常源于幼年,幼时弱小、无助的感觉固着下来,没有随着长大成熟而改变。这种消极思想会使个人放弃自我,顺从他人。这种态度一旦被认识并得到改善,个人就能在成人意识和状态下建立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 “我不好你也不好”型。这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这种态度源于孩子开始走路的时候,“被人照看”的生活已经结束。小孩开始探究一切,并可能闯祸和容易造成各种疼痛、伤害。如果这种身处逆境的状态一直持续,孩子就会得出“我不好你也不好”的结论。这种态度的儿童的成人意识便停止发育。长大成人后,持这种态度的人常会放弃自我,陷入绝境。最终可能在一种极端退缩的状态下了结一生。 “我好你不好”型。这是怀疑和独断的

24、态度。长期被父母虐待、侮辱的孩子通常会转向这种态度,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开始反抗。他拒绝认识自己的内心,无法客观地对待发生的一切与自己的关系,总认为是别人的错,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无可指责的,做什么都是好的。持这种态度的人往往因为孤傲、仇视等原因而十分孤立。 “我好你也好”型。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认可自己也认可他人。波恩认为前面三种态度常常依赖于情感,容易引发心理不适。这种态度则依赖于思考、信仰以及行动的保证。因为对“好”的理解已经超越了个人自己的经历,可以抽象化而达到为所有人服务的终极目的。如果一个人总是被置于能够证明自身的价值以及他人的价值的环境中,就容易形成“我好你也好”的态度。由于

25、现实生活的重重限制,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形成这种健康的态度。但是,一个充分解放了个人的成人意识的人,接受这种“我好你也好”态度的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2 交流分析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第一,交流分析理论解释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小组工作。 第二,交流分析理论对人格的描述,尤其是强调个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在小组过程中分析和领悟自己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 第三,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帮助组员了解自我的生活态度、沟通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年束缚的关系。

26、第四,小组可以提供一个互动的情境,使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察觉,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 第二节 小组动力分析 小组动力学的理论也叫做小组动力学理论。这一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勒温创立的。1935年,勒温在依阿华大学儿童福利研究中心进行了一系列小组行为的学术研究。40年代中期,这个研究小组转移到麻省理工学院,并正式成立了小组动力研究中心,后来此中心又转移到密歇根大学。 小组动力学研究内容包括小组的形成、维持、发展,小组内部的人际关系,小组与个体的关系,小组的内在动力,小组间的冲突,领导方式对小组的影响,小组行为等等。勒温始终强调小组是一个动力整体,应该把小组的每

27、个部分放在整体中进行研究。小组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对小组工作有直接的和重要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内容包括场域理论、小组气氛的研究、小组凝聚力、小组规范等。 小组工作中所建立的小组是典型的人为小组,其凝聚力必须以小组共同活动为中介。在小组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增进了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如果他们能够互相认同、支持,互相满足心理需要,就会产生亲密感和互相依赖感,加大成员间的互相吸引,以及小组对个人的吸引。这个过程是以一系列具体的带领小组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来帮助实现的。本书以后的章节里还会仔细论述小组工作是采用小组的方式,借助小组的各种力量,促进个人发展、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调适及其他有益于社会

28、的目的的达成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很显然,小组是利用小组所产生的动力来达成这一工作目标的。小组过程中那些复杂和互动式的形态的动力变化是小组工作发生作用的基础。 一 小组动力的概念 小组动力是体现在小组中或小组间的各种行为现象,如小组的形成、发展、运作、互动、吸引、排斥、反应或改变等,它是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它采用严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小组中的各种行为现象。小组动力的理论和原则不仅为解释小组的行为现象提高了基本知识和技巧,同时可以通过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和技巧,为更好地设计和带领小组提供有用的方法论方面的指导。 潘正德总结了小组动力的四个方面的含义: (1)小组动力是指在任何时间内发生在小组中的包括觉察

29、到的或未被觉察到的所有心理的和行为的内容。这些内容是运作和支持小组持续下去的原因。一般小组都普遍存在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内容。静态方面包括:小组名称、组织结构、目标等;动态方面包括:小组的运作、成员的改变、互动、反应等。小组的运作和方向,是由各种力量和因素决定的。小组的动力就是这些力量的互动作用及其在小组中产生的影响效果所组成,是综合力量自发产生的现象,非个人的发明或创造。 (2)小组动力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的工具。它提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原理原则,包括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它也具体应用和服务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小组、军队、教育机构、义工组织、社会福

30、利机构和社区。 (3)小组动力是用来说明小组行为的一套基本知识,用来解释小组内各类行为的转化、演变和相互影响。 (4)小组动力也是一套正在兴起的适用性的专业技术。 总之,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作用和交互方式,这个过程包括小组的形成、启动、发展、成熟、落幕、结束、跟进等所有过程。二 小组动力因素分析 小组过程是一个充满动力的过程,我们需要对这个动力系统做更进一步的分析。不同学者提出了小组工作动力过程的构成因素。 (一) 希普的观点 希普认为小组动力的内容应该包括;小组的形成过程,小组的发展过程,小组过程中的区分和整合、沟通过程、互动方式和小组

31、的结构。 (二)福思诗的观点 福思诗对小组动力的研究范围做了进一步拓展,把小组动力的研究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1)研究方向和方法学问题。 (2)小组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小组的形成、小组的结构模式、小组的发展过程。 (3)小组中的影响和互动,包括小组的一致性和相互影响力、小组和个人的权利、领导过程。 (4)小组的表现,包括小组整体的表现和小组的决策过程。 (5)其他的相关因京,如环境、小组内冲突、小组间的冲突、集体行为、小组的改变。 (三)艾丽思和费希的观点 艾丽思和费希提出了小组动力运作的模式,将小组可能涉及的变项和过程统合起来进行了动态分析。他们提出影响小组动力系统的主要变项过程有三

32、个:输入因素、过程因素和输出的结果。这三个变项因素交替循环、互相影响,并且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做出相互关系的调整。 输入因素指那些所有影响到小组建构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小组两个方面。个人方面包括:加入小组的每个人的气质性格、人格特质、能力、技巧、态度、经验以及知识、信息等的总和。小组方面包括小组资源、小组规模和小组目标。小组的资源是指小组的有形资源(如财力、设备、活动场所等)和小组的无形资源(如活力、精力、热情、意愿等)。小组的规模需要根据目标而定,太小缺乏多样性,太大则无法满足成员的交流需要。小组的目标应该与个人目标相协调,小组的目标决定着小组的前进方向。 过程因素是指在小组过程中那些实际活动对小组所产生的影响。这些实际活动包括:沟通模式、凝聚力、工作与参与规范、小组做决定的程序和小组领导等。 输出的结果指的是小组运作的产物和形成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有形可见的一些书面报告、备忘录,或以不同文件形式存在的成果,还包括一些无形的、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结果,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