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2.91KB ,
资源ID:63094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094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图书资料的作用和资料的积累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图书资料的作用和资料的积累方法.docx

1、图书资料的作用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图书资料的作用和资料的积累方法苏思本2012-11-1 15:23:32来源:求是杂志社研究所编:秋实论丛第二集,红旗出版社,2012年9月版。 【作者简介】苏思本,求是研究所图书资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纪录,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未来知识活动的源泉。它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日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世界上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图书资料,认为图书资料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把它同能源、材料并立为发展科学文化的三大支柱。图书资料同研究、编辑工作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许多同志作过深刻的论述。本人从1978年至1992年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现把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对图书资料工作的认识,

2、所了解的情况和体会,做些介绍,供同志们参考。图书资料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第一,图书资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纪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提出新的课题。许多同志认为,图书资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事物的发展有它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虽然人的认识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一代人认识不了的事物,到下一代人就可能认识。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在已经知道的事实材料和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去探索人们迄今还不知道的事实和理论。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任何一种新的思想、创造和发明,都是从前人所留存下来的资料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求得我们还不知道

3、的东西,就必须掌握已经知道的东西,把前人取得的成果当作我们研究的起点,把前人提出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当作我们研究的课题。前人的认识,前人积累的知识,多数反映在图书资料上。图书资料是否齐全,使用手段是否先进,能否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反映一个国家的知识水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对以往的图书资料准备和研究不足,就难以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所以能够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他们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的充分了解和透彻的分析是分不开的。国外有人作过调查统计,在一项新技术或新的理论发现中,约有90%的内容是从已有的知识中获得的,而真正独创性的成果只有10%左右。我们应当清底,掌握前人已经解决了的

4、问题,而去研究那些没有提到、没有解决和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和经验。如果不去研究资料,把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还当作新问题去研究,就会形成重复浪费。美国一家公司耗费十几万美元研究一项新技术,工作一年后发现,国外早已解决了这一问题,只用1美元购买图纸和说明书就能解决的问题,却浪费了大量的钱财。第二,图书资料是人类知识的宝库。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9月为经济参考题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开发图书资料这一宝库,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为各级领导机关决策提供情况。毛泽东同志说过,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是两条:一是了解情况即认识世界,一是掌握政策即改造世界。只有对情

5、况的充分了解,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了解情况是一件非常艰巨复杂的工作。陈云同志指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查阅图书资料是了解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党政领导机关决策依据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好,有可能防止决策的失误。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某省1985年有些同志关心地方城市建设和发展,认为“有了工业,城市就会发展、扩大”,而对其他方面的城市机能注意不够。情报资料部门提供了日本的一个材料,标上一份值得借鉴的材料日本新产业城市的失败醒目的标题,引起了省建委的重视。针对一些同志过分强调引进外资,又提供了从巴西借外

6、债求发展中得到的启示,文中指出,借外债只能是内部积累的补充手段,要注意清偿能力,资源和经济潜力并不能完全代替清偿能力等意见,引起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注意。据说,江西驻京办事处,曾将全国各地有关改革的方案收集起来,为该省制定改革方案提供了借鉴材料。图书资料的作用除了表现在决策中外,还体现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从人类历史上看,欧洲罗马皇帝为了获得我国养蚕的情报资料,土耳其为了获得威尼斯制镜的情报资料,西班牙为了获得墨西哥制巧克力的情报资料等等,都不惜花费高昂的代价。全世界用于信息情报工作的费用在逐年增加。如:1977年为359亿美元,1981年为1712亿美元,1982年为2059亿美元,1983年为

7、2345亿美元。日本战后,用4亿美元买了1500多项外国专利情报资料,创造财富达74亿美元。图书资料在我国四化建设中也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例如天津畜产进出口公司地毯厂,出口地毯必须经过水洗。但是该厂这道工序落后,积压很多。他们到图书馆请教,查到一种化学水洗方法,经过试验,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倍多,原来需要4年多时间才能洗完的200多万平方英尺的地毯,9个月就洗完了,为国家节约358万元,提前换汇450万元。浙江温州市曾将白坯绸缎,以每米3美元的廉价出售给日本,日本稍加染色后,即以每米10美元转销到国际市场上去,一年获利几百万美元。1985年温州市有关部门查阅到了白坯绸缎染色的工艺路线,还把市场上

8、不易购到染色中间制造法也求了出来,先定产20吨,创产值170万元,增收外汇58万美元。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生产建设中遇到难题,有些不用出国考察,到图书资料部门查阅资料就可解决问题。有没有资料,进度大不一样。机械工业部某研究所,为研制透平冷冻机系列,花了3年时间,进展不大。后来他们仔细研究和利用了情报资料部门提供的国外透平冷冻机的有关文献资料,仅用1年时间便完成了课题研究,其中典型产品的设计时间,从两三年缩短到两三个月,产品性能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一项资料救活了一个工厂,使一个厂起死回生的例子也不少。靠图书资料发财致富的更多。第三,图书资料是未来知识活动的源泉。对后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

9、作用。图书资料一经产生出来,就作为知识的载体存在着,它向同代人传播知识,交流情况,也将为后来的学者研究新的思想观点、学术理论提供启发和论据,反映着人们认识前进的过程。现代学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又是未来学术研究的资料;现代未解决的疑难,将是未来研究解决的课题。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在人类认识的长河中,无论怎样高明的前辈和名家,都不可能把问题解决完,总有许多问题需后人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应当完成自己所担负的使命,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但是,我们这一代人未注意到、未涉及的,或未深入研究过的,或在某一点

10、上弄错了的,或将只适用于局部而被当作普遍真理,或情况发生了变化的问题,用现有理论解释不了的事实和现象等等,都将留给后人进行研究、纠正和解决。例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虽然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但把时间、空间看作是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互相间也无联系,因而提出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点。后来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了牛顿时空观的局限性,促使他创立了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我国清朝医学家王清任,主张“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不顾当时的种种限制与非难,亲临坟塚、刑场,观察残尸、遗体的脏腑结构,写了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代医书记载脏器结构及

11、功能的某些错误。这种情况,现在和今后会大量出现。因此,这一代人要为下一代人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条件,准备留下充足而准确的资料。党中央在这方面是十分重视的。中央书记处1982年同意中央宣传部编写当代中国丛书,系统介绍我国建国以来各条战线、各部门、各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成就与经验,作为国家的财富保存下来,造福于后代。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编好这套丛书,首先要作好搜集资料的工作,反映成就的资料和反映失误的资料都要搜集,要有丰富的切实可靠的资料。并且指出,我们对一些问题看法可能不正确,得出的结论也可能需要推敲,但只要我们用的材料是实在的、确凿的、丰富的,对后人就会有益,他们可以继续研究,从中提出新的看法,做出

12、更正确的结论。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据说编写军事卷搜集了5000多万字的资料;教育卷搜集了1000万字的资料。体现了党中央对历史和后代的负责精神。积累资料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古今中外凡取得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资料,善于积累资料。他们对资料的重要性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他们对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资料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马克思曾这样说过:“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马克思为写资本论而收集资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作了24本摘录,多达140印张。书中引用和提到的著作共有605部。其中有369

13、位署名作者的557部,未署名著作48部。所引用的会议报告和其它官方文件59种。引用报刊56种。这些书刊资料包括,有连续出版25年的工厂视察员向女王陛下内务大臣所作的报告,也有世界著名的泰晤事报和大型杂志经济学家等。单是为了写关于英国劳工法200多页文章,他在藏书600万册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馆中,把载有英国和英格兰调查委员会、工厂视察员报告的蓝皮书作了研究。马克思很关注现实的革命斗争,随时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革命的实践经验加以理论的概括和总结。1871年巴黎公社开始起义时,马克思就注意收集巴黎的各种报刊文章,积累对巴黎公社的报道和评介资料,亲手抄录了约37万字。这一无产阶级政权只存在了72天。

14、马克思竟然在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3天,向国际工人协会宣读了18万字法兰西内战一书的定稿。这充分说明收集资料的重要性。恩格斯对马克思掌握、研究资料发展唯物主义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给予很高评价。他谈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在研究和发展自然科学中的作用,可以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的事例说明。达尔文曾乘海军贝格尔号勘探船作了5年的环球旅行,收集了大量的科学资料,记录了50万字

15、,经过艰苦的分析研究,写出了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他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作家搞创作,同样需要积累资料,越是高产作家在积累资料方面下得功夫就越大。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一生创作科幻小说104部,平均每年写2至3部。一个人能创作这么多吗?当时传说凡尔纳有一个很多科学家和作家帮忙的“写作公司”。记者去采访才知道,所谓的“写作公司”是满屋子的柜子。记者打开一个柜子,里面放满了两万多张卡片。凡尔纳的读书笔记有25000本,他仅仅为写月球探险记就研读了5千多册图书和资料。上面都是外国的突出事例。在我国不论过去和

16、现在,有很多靠平时积累资料而后完成巨著,取得研究成果的事例。例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书斋里就有一个七层的木架,架上摆着各种式样的陶罐,每个罐上貼有标签。他把平日所记材料分类投入罐内到时倒出来整理成篇。据说类书白氏六帖就是这样完成的。传说宋朝宰相王安石,20岁时上京赶考,路经马家镇,看到马员外女儿出的选婿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认为是好联,记了下来。在京考试中,面试时主考官出了个上联让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用马小姐的上联作为下联相对,大受主考官赞赏,考上了状元。回家路经马家镇,又用主考官出的上联作为下联,对上了马小姐的选婿联,娶马小姐为妻。元末著名文学家陶宗仪,在

17、江华亭避乱,每天清早下地干活,总随身携带书籍笔砚。累了就到大树下休息看书,每有所感就记在树叶上,日落时把树叶放入瓦盆内,埋在树下,十年不断,积累树叶数罐,后经整理成书30卷,名为南村辍耕录。明朝李时珍用近30年的时间,阅书800多种,行程几万里,请教上万人,记录了几百万字的笔记,写成了190万字、插图千余幅的本草纲目,收录药物1882种。 鲁迅自己认真积累资料,严格鉴别资料,可称楷模。他对积累资料的作用讲得很透彻。他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即如最简便而微小的旧有花纸之搜集,也可以观测一时的风尚习惯,和社会情形的一般。”许多学者、教授,文不虚生,论不虚作,勤于

18、积累资料,刻苦治学。史学家顾颉刚,数十年如一日,积累笔记资料约600万字。他说:“我的论文、书籍就是靠平时积累的资料写出来的。平时不积累资料,不对这些资料反复研究,是写不出有创见的文章来的。”蔡尚思教授20世纪20年代开始研究孔子思想,摘录的有关资料积累到三四蔴袋之多。徐玉中教授,40多年写卡片不下0万张,厚度相当于260多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汉语大词典主编罗竹风,非常重视资料工作,他在1979年第一次编委会上就讲到搞好资料工作的重要性,他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占有资料,提高质量是空谈。”10多年来,资料人员从1万多种图书中,收词制卡800多万张。他认为,这些资料是一座丰富的宝藏,要将它们

19、开发利用起来,还之于社会,使其在研究单位,以至在所有汉语文化存在的地方发挥作用。苏星同志说过,我们研究问题,感到不易深入,十之八九是由于没有在资料工作上下功夫。研究具体问题,从资料着手,这是一条困难比较多,非下功夫不能见效的路子。但是,既然做科学研究工作,就不能绕开困难走。上述事例充分说明,积累资料是研究工作的根底,是治学之本。要想取得研究成果,做出贡献,必须从积累资料着手,它虽是艰苦的,却是可靠的,是做研究工作的基础。积累资料是编辑工作的基本功研究工作需要积累资料,搞编辑更需注重积累资料。因为编辑工作除同研究工作有许多共同性外,还有它的特殊性。苏星同志进过,“做编辑要学会做研究工作”,“一个

20、合格的编辑,应当是能编能写的人。编和写,都要有研究工作的基础”。可见编辑应当是研究工作者。熊复同志在编辑工作是一门学问中说,编辑“必须精于写作之道,不仅自己是文章家,还必须善于是处理别人文稿的文章家”。编辑既然要处理别人的文稿,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应当比研究工作者略高一筹,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高在哪里?掌握资料、熟悉资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编辑才有底。各行各业,有各行各业的基本功。研究历史是知人论世,要通过搜集资料编著年谱,了解社会经济情况。据说燕京大学的文科学生入学后,先要做一部书的引得(即索引)。如编李白诗引得,就得把李太白全集一字一句

21、地认真阅读,分类摘编,引得完成了,编者对原著的内容也就非常熟悉了。过去大学毕业生到商务印书馆或中华书局工作,先要在图书馆和校对科工作两年,然后才做实习编辑。目的是通过实际锻炼打根底。因为研究中国文史哲,要从目录学入手;编辑看稿发现问题,需从校对做起。日本报社很少在大学生中招收记者,仅占几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录取后,第一年去卖报,接触读者,第二年到农村采访跑新闻。作为党中央政治理论刊物的编辑,需要具备什么基本功呢?1982年4月红旗杂志编委会曾提出五项:第一,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第二,熟悉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第三,掌握编辑工作所需要的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第四,掌握本业务领

22、域的实际情况;第五,能够联系和团结广大的社外作者,包括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只要仔细一想,以上各项都离不开对各方面资料的了解和掌握。编辑最基本的任务是组织和处理稿件。完成这一任务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资料。不看资料,选不出能用的题目,找不到适合的作者。约稿前不了解作者曾有什么文章论著,目前正研究什么问题,约稿时就会觉得缺乏共同语言。至于评判稿件质量高低、有无修改基础,更需要掌握足够的资料。如你要处理一篇民族问题的稿件,事前起码应当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何论述,党和国家在这方面有何政策规定,报刊上发表过什么文章,当前民族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心中踏实,才能够对稿件进行刪、增、

23、移、改。因为编辑要不断地组织和处理稿件,就要不间断地阅读研究资料。编辑对稿件中使用的资料,需要认真识别和审核。通常有以下情况。有的作者使用的是第二手材料,必须同原始材料核对。有关某方靣的资料有几个,而作者仅看到其中的一个就加以引用,就容易产生失误,要注意辨证。有的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对资料随意删节、添加或拼凑,应坚决加以纠正。也有的作者引用的资料与其论点相矛盾,或起不到论据的作用,应加以删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请作者尽量避免使用孤证。当然孤证不一定是错误的。但是,在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中,要想证明任何观点,往往都可以找到例证和现象。列宁说:“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

24、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因此,对于孤证要慎重研究分析,找另外可供证明的材料增补,否则应果断不用。梁启超曾这样说过,“孤证不为定说,其无反证故存之,得有续证渐信之,遇有力反证则弃之”。这样对待孤证的态度,对我们有参考意义。如果把编辑工作比作“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话,那么编辑平时积累的资料,就像裁缝手头的布角头,有准备随时填空补缺、锦上添花的作用。1957年有位同志报道上海奇寒情况时,引用了臧克家1947年写的诗“前天一夜风雪

25、,昨天八百童尸”来做解放前后的对比,就增加了思想性的深度。关于编辑和资料的关系,1982年2月红旗原总编辑熊复同志给我们讲了一段话,作了概括的说明。他说:“我们提倡讲话要有根据,要废除空话,废除形而上学。我们写文章,要讲道理,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事实的论证,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推论。这就需要资料。资料工作就是提供事实,提供观点,提供根据的。现在我们国家形势发展很快,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理论工作也要发展,要有新的事实、新的思想才能更好地说明这个发展,说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说明马列主义。资料工作要为解释党的方针政策提供充分的材料和根据。” 积累资料的要点和方法积累资料需要掌握的要点,根据资料

26、界的谈论,大体有十项。1、指向。积累资料应有明确的方向,要根据自己从事的专业,确定研究目标,有目的地去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例如,南开大学哲学教授温公頣,确定研究毛泽东逻辑思想,于是把毛泽东的所有著作读了一遍,摘录了几盒卡片,再将卡片依逻辑项进行分类,加以概括总结,最后写出了毛主席逻辑思想初探一书。2、优选。积累资料要善于沙里淘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是就资料使用的结果来说的。而在搜集资料时,则必须广撒罗网。道理很简单,没有粗何处取精,没有伪又如何存真?研究工作要力避繁琐,而积累资料则是多多益善。搞一篇文章也不过几千字,但是,写作前查阅资料,摘录笔记,要比文章的字数多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27、没有前靣的资料工作,是写不出论文来的。有人讲过一个笑话,有一个人肚子饿了,上街买烧饼吃,先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吃到第三个饱了时,他很后悔地说:“我的肚子是吃第三个烧饼饱了的,早知如此,光买第三个就行了。”很显然前两个饼子不吃是饱不了的。所以对资料的粗与精、伪与真要有个辩证的看法。3、统筹。积累资料必须考虑到纵橫两个方靣。纵是有利于把自己的研究引向深入的材料;横是与自己研究领域、探索的问题有密切关联,便于旁征博引。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交叉的学科。同自己专业有交叉的学科的情况也必须掌握,不能单打一。4、价值。资料的内容总是昨天的东西,今天的积累主要为了明天和将来使用。搜集资料要

28、注意它的使用和参考价值。对于应当记忆的一般常识和必须掌握的资料加以区别。对前者不必搜集,对后者也要加以选择,容易找到的资料可以作个索引,不容易找到的资料就要抄摘下来。对于资料的有用与无用,也要辩证的看待。积累的资料肯定有一些是无用的,但决不能因此影响对资料的搜集。积累资料有个过程,不经过无用就达不到有用。有用和无用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无用就显不出有用,没有有用也看不出无用 。邓力群同志曾说,如你积累了某方面的1000条资料,只用了一条,那999条没用上的资料,也不能不积累。而且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资料当时觉得无用而过后又有用了,有的资料当时认为有用而过后并没有用。不能绝对化。5、及时。碰到有

29、用的资料要及时记下来。许多散见于报刊的资料,如不随手收集,往往像过眼烟云,转瞬即逝。再找不仅很费劲,甚至有找不到的可能。苏东坡的腊日游孤山访问惠勤惠思二僧中有这样的诗句:“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积累资料也有类似情况。6、认真。资料具有权威性,在于它真实准确。来源应当可靠,不出任何差错。因此,要重视收集第一手资料,对于他人引用的资料必须进行核实。收集时要认真,摘录必须忠于原文,注明出处。7、全面。就是注意资料的完整性。要搜集到主要的资料,对正反两靣资料都要收集。为了准确地收集反映客观事实的资料,必须审慎地对待相互矛盾的资料,对于不同的观点、评价都要摘取,不能凭个人的情感与好恶而随意取

30、舍。8、求新。就是要搜集新资料。求新必须知旧。如果将新的误认为是旧的,可能出现遗漏;将旧的误认是新的,就会走枉路。期刊杂志往往反映世界最新的科学信息,学术研究成果,有些是刚刚冒出来的理论、事实、观点,一般通过期刊首先公诸于世。求新要在期刊中去求。有人统计,一个专业的文献资料,在本专业杂志上发表的只占50%,另外的50%则发表在其他有关专业的杂志上。一个专题范围内的文献资料,1/3登在专业杂志上,1/3登在有关杂志上,另外的1/3则登在与专业无关的杂志上。可见只读专业杂志是不够的。此外,要求得全靣系统的资料和知识,除了看期刊杂志,还应当看教科书和有关的权威论著。杂志有它的局限性。9、系统。就是要

31、把资料及时根据内容进行分类,使无序资料有序化,归入一定的系统,便于查找使用。如果只搜集不分类,几乎等于一堆废纸,积累愈多,负担愈重。死记所有的资料,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只有运用科学的分类来掌握资料,应用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史学家顾颉刚积累资料很多,有一位教授请教他:周吴太伯何时离家,中经何地,发生何事,定居吴何地?他略加回想,便从一个柜子的笔记本中抽出一本说:“这就吴太伯离周入吴的路线。”对资料进行分类,是带有分析研究性质的工作,进一步加工就可得到惊人的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作家雅各布研究德国的军事。他从德国报纸上积累资料,把涉及到军事方靣的消息、丧葬讣告、军官结婚启示等制成卡片,写了一

32、本书,描绘了希特勒军队组织机构,各大军区的概况,参谋部人员的布置,陈述了160多名指挥官的姓名和简历等等,揭露了德国的许多军事机密。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大庆油田的位置和规模是保密的。但是日本人硬是通过搜集报刊资料,找到了答案。他们:(1)从1964年的人民日报上看到“大庆精神大庆人”,认为大庆油田确有其事;(2)1966年在中国画报上看到一张照片,从照片上人的衣着判断,大庆油田可能在冬季零下30度的东北北部,大致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之间;(3)来中国的日本人坐火车,发现来往的油罐上有很厚的一层土,从土的顔色和厚度证实大庆油田在北满;(4)1966年10月人民中国杂志发表王进喜的事迹,分析钻井最早在北安附近。从人拉肩扛钻井设备,得出井场离车站不远。事迹中介绍:“王进喜一到马家窰看到大片荒野说:好大的油海,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