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1.13KB ,
资源ID:63069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069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局部解剖学各部分考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局部解剖学各部分考点总结.docx

1、局部解剖学各部分考点总结局部解剖学考点总结第一章 头颈部一、名词解释1、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2、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3、腮腺床:腮腺深面有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动脉和静脉、第四第七脑神经共同组成的腮腺床。4、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5、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6、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

2、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7、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8、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9、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10、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 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11、肌三角:底为颈深筋

3、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13、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组成。它是颌面部唯一既稳定又灵活的联合关节,参与完成咀嚼、吞咽、语言及表情等功能。14、翼点:位于颞窝前下部,为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多呈“H”形,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是颅骨的薄弱部位。15、颅顶“危险区”:即腱膜下间隙,是指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之间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此隙范围较广

4、,前至眶上缘,后达上项线。此间隙内的静脉通过导静脉与颅内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向颅内扩散。二、填空题1、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分(浅部)(深部)和(峡部)。2、腮腺管的体表投影(相当于自鼻翼与口角间的中点至耳屏间切迹连线的中1/3段)3、面神经的五个分支为(颞支)(颧支)(颊支)(下颌支)(颈支)。5、通过眶上孔的神经是(眶上神经),通过眶下孔的神经是(眶下神经),通过颏孔的是(颏神经)。6、颈深筋膜由浅入深分为(封套筋膜)、(气管前筋膜)、(椎前筋膜)。7、颈深筋膜中层的后上部覆盖颊肌外面和咽缩肌后面称(颊咽筋膜),与椎前筋膜之间形成(咽后间隙)。8、颈动脉鞘包裹(颈总动脉)(颈内

5、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9、肌三角由(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下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内容物有(副神经外支)(腹神经周围淋巴结)(颈丛皮支)。10、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11、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第一肋上缘)组成。 通行结构有(锁骨下动脉)(臂丛)。12、锁骨下动脉的分支有(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肋颈干)。13、枕下神经是第(1)颈神经的后支,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14、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甲状腺下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15、左喉返神经勾绕(主动脉弓),右喉返神经

6、勾绕(右锁骨下动脉),易损伤右侧。16、颈袢是由(舌下神经的颈袢上根)和(第2、3颈神经的颈袢下根)组成。三、问答题1、颅顶软组织共分几层?各层有何结构特点?答:颅顶软组织在额顶枕区,由浅入深可分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等5层。 1)皮肤: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汗腺、皮脂腺以及丰富的血管、淋巴管。 2)浅筋膜:由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和帽状腱膜紧密连接,将脂肪分隔成无数小格,内有血管和神经穿行。3)帽状腱膜和枕额肌:厚而坚韧,前、后分别于枕额肌的额、枕腹相连,两侧续于颞筋膜浅层。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

7、是头皮和颅骨外骨膜之间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此间隙范围大,出血易广泛蔓延,炎症可经此层的静脉交通扩散到颅内,故称此层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借少量结缔组织与颅骨表面相连,容易剥离。2、上颌动脉分段与每段分支答:第一段:自起点到翼外肌下缘,分支:下牙槽动脉、脑膜中动脉。第二段:翼外肌浅面或下头深面,分支:颊动脉第三段:从翼外肌两头之间进入翼腭窝以后,分支:上牙槽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3、气管颈部的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答: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封套筋膜)-颈静脉弓及舌骨下肌群-颈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气管前间隙。4、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答:

8、形态:甲状腺呈“H”形,分为左、右两侧叶及甲状腺峡。位置:两侧叶位于喉和气管颈部上段的外侧,甲状腺峡位于第2-4气管软骨前方。毗邻:甲状腺的前面由皮肤、浅筋膜、颈深筋膜浅层和舌骨下肌群遮盖;左右两侧叶的后内侧紧邻喉与气管颈部、咽与食管颈部以及喉返神经;后外侧临颈动脉鞘和颈交感干。甲状腺肿大时可能向后内侧压迫喉与气管,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向后外侧压迫颈交感干,出现Horner综合征。5、甲状腺手术时,结扎甲状腺血管时应注意什么?答:1)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级,避免损伤喉上神经外支。2)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下级,避免损伤喉返神经。3)甲状腺最下动脉:出现率6%-

9、13%,此动脉变异多,气管切开术或甲状腺切除术时应加注意。4)甲状腺上静脉:伴随甲状腺上动脉,注入颈内静脉。5)甲状腺中静脉:手术分离甲状腺和颈动脉鞘时,应先结扎此静脉,以免损伤。6)甲状腺下静脉:起自甲状腺下缘,汇入头臂静脉。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气管颈部前方常吻合成丛,低位气管切开时易造成出血。6、椎动脉三角边界及内容:答:内界:颈长肌 外界:前斜角肌 下界:锁骨下动脉第一段 尖: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 内容:椎动脉、椎静脉、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和颈胸神经节等。7、二腹肌后腹浅面和深面通过的结构有哪些?答:浅面:面神经、面静脉、下颌后静脉前支深面:面动脉、舌下神经、舌动脉、舌静脉、颈外动脉、颈内

10、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颈交感干。8、颈部的筋膜间隙有哪些?其位置通向如何?答:1)胸骨上间隙:颈深筋膜浅层沿颈正中线向下分为两层,两层筋膜间的间隙称为胸骨上间隙,其内主要有连接左、右颈前静脉的颈静脉弓通过。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3)咽后间隙:颊咽筋膜与颈深筋膜深层之间形成咽后间隙。4)椎前间隙:颈深筋膜与脊柱颈部之间形成椎前间隙。患颈椎结核时,脓液多积于此。9、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有哪些?其层次关系如何?答:穿经腮腺的血管神经,纵行的有: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及耳颞神经。 横行的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及面神经的分支。它

11、们的层次关系,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第二章 上肢一、名词解释1、解剖学“鼻烟壶”:位于腕后区外侧部,当拇指充分后伸时明显。其桡侧界为拇短伸肌健,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近侧界为桡骨茎突,窝底为手舟骨。窝内有桡动脉通过,可触及其搏动。2、锁胸筋膜:附着在锁骨及其下方的锁骨下肌下缘、胸小肌上缘以及喙突之间的深筋膜,称锁胸筋膜。有胸肩峰血管、胸外侧神经和头静脉穿过。3、三边孔:位于腋窝后壁,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4、四边孔:位于腋窝后壁,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外侧界为肱

12、骨外科颈。内有腋神经及旋肱后血管通过。5、腋鞘:由颈深筋膜的椎前筋膜向下外方延续,包绕臂丛及腋血管构成,亦称为颈腋管。颈部椎前间隙脓肿,可沿锁骨下血管和腋鞘蔓延到腋腔内,形成腋腔脓肿。6、腋窝:腋区位于肩关节的下方,臂上部与胸前外侧壁上外侧部之间。上肢外展时,肩下方呈穹窿状的皮肤凹陷称为腋窝。7、肌腱袖(肩袖):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连成腱板,围绕肩关节的上、后和前方,并与肩关节囊附着,对肩关节起稳定作用,在临床上称此腱板为肌腱袖。当肩关节扭伤或脱位时,可致肌腱袖撕裂。8、肱骨肌管(桡神经管):在臂后面,由肱三头肌的三头与肱骨桡神经沟共同构成一个自内上向外下旋绕肱骨干中份后

13、外侧面的管道。管内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9、喙突:位于锁骨外侧1/3段下方的锁骨下窝内,在锁骨中、外1/3交界处下方约2.5cm处可触及,其内下方有腋血管和臂丛经过。10、肘窝:是肘前区略呈三角形的浅窝,其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顶为肘前区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底由肱肌与旋后肌构成。内容:肱二头肌肌腱位于中央,其内侧为肱动脉及其分成的桡、尺动脉以及伴行静脉,最内侧为正中神经。11、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围成。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以及正中神经通过。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12、听诊三角:位于肩胛骨的脊柱缘、斜方肌外下

14、缘和背阔肌上缘之间。该区胸壁最薄,易听清肺部呼吸音。13、腰上三角:位于下后锯肌下缘、竖脊肌外侧缘和腹内斜肌后缘之间,表面有背阔肌覆盖,底面为腹横肌腱膜。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通过。不仅是腰疝好发区,也是腹膜后间隙脓肿穿破的部位。14、枕下三角:其上内界为头后大直肌,上外界为头上斜肌,下外侧界为头下斜肌。三角内由椎动脉横行,头部过度旋转或枕下肌痉挛可压迫椎动脉,使脑供血不足。15、腰下三角:位于腹外斜肌后缘、背阔肌起始部前缘和髂嵴之间。表面无肌层覆盖,为腹后壁薄弱区,是腰疝的好发部位。16、胸腰筋膜:即腰背部深筋膜,可分为浅、中、深三层。浅层最厚,位于竖脊肌表面;中层位于竖脊肌与

15、腰方肌之间;深层较薄,位于腰方肌的前面。17、脊肋角:第12肋下缘与竖脊肌外侧缘的交角处称脊肋角或肾角。肾有疾患时该区常有叩击痛。肾位于该角深部,是肾囊封闭常用的进针部位,也是经腰部的肾手术切口处。18、斜角肌间隙:在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之间,形成的三角形裂隙。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通过。临床上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二、填空题 1、臂丛外侧束分支有(肌皮神经)、(胸外侧神经),内侧束分支有(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胸内侧神经),内外侧束共同组成(正中神经),后束分支有(腋神经)、(桡神经)、(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2、腋动脉的第三段的三个分支是(肩

16、胛下动脉)(旋肱前动脉)(旋肱后动脉)。 肩胛下动脉分支有(胸背动脉)、(旋肩胛动脉)。3、支配胸大肌的神经是(胸内侧神经)(胸外侧神经);支配胸小肌的神经是(胸内侧神经)。4、上肢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5、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桡侧,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至锁骨下窝处穿(锁胸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腋静脉。6、乳腺癌根治术时清除胸肌淋巴结时要注意保护(胸长神经),清除肩胛下淋巴结时要注意保护(胸背神经)。7、旋前圆肌浅面经过的结构有(桡动脉)(桡静脉)(桡神经浅支),深面经过的结构有(尺血管)、(骨间前血管)。穿过该肌

17、的结构有(正中神经)、(骨间前神经)。8、指浅屈肌外侧有(桡神经浅支),内侧有(尺神经)、深面有(正中)神经。9、肩胛横韧带的浅面经过(肩胛上动静脉),深面经过(肩胛上神经)。10、胸长神经损伤表现为翼状肩,腋神经损伤表现为方肩, 桡神经损伤表现为垂腕,尺神经损伤表现为爪形手。11、肱骨中份骨折易损伤(桡神经),肱骨内上髁骨折易损伤(尺)神经。12、旋后肌挛缩垂腕,可能压迫(桡神经深支)。13、肱深动脉的前支称(桡侧副动脉),后支称(中副动脉)。14、臂外侧上皮神经发自(腋神经),臂外侧下皮神经发自(桡神经) 前臂外侧皮神经发自(肌皮神经)。15、腰下三角边界为(腹外斜肌后缘)、(背阔肌起始部

18、)、(髂嵴)。16、掌浅弓由(尺动脉的本干)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 掌深弓由(桡动脉的本干)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三、问答题1、腋腔的顶、底、四壁和内容。答:顶:由锁骨的中1/3段、第一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共同围成。 底: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构成。 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 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和肩胛骨 内侧壁:由前锯肌、上位4位肋骨及其肋间肌组成。 外侧壁:由肱骨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和喙肱肌构成。内容:主要有臂丛锁骨下部及其分支、腋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及其属支、腋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等。2、腋腔脓肿时,脓液可能扩散的部位和途径。答:向上经腋鞘达

19、颈根部;向下穿腋筋膜与腋窝皮下组织相通;向前通胸肌间隙;向后经三边孔到 肩胛区,经四边孔到三角肌区;向远侧通前臂前区和前臂后区。3、简述腋动脉分段分支及其与臂丛的毗邻关系。答:1)腋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三段: 第一段:位于第1肋外侧缘至胸小肌上缘之间,分支有胸上动脉。 第二段:位于胸小肌深面,分支有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 第三段:位于胸小肌下缘与大圆肌下缘之间,分支有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 2)腋动脉和臂丛的关系极为密切: 第一段的后方为臂丛内侧束,外侧为臂丛外侧束和后束。 第二段的后方为臂丛后束,内侧为臂丛内侧束,外侧为臂丛外侧束。 第三段的前方为正中神经的内侧根,外侧为正

20、中神经外侧根及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内侧为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方为桡神经和腋神经。4、试述腋淋巴结的分群。答:腋淋巴结分为互相连续的五群。 1)胸肌淋巴结(前群)沿胸外侧血管排列 2)外侧淋巴结(外侧群)沿腋静脉远侧端排列 3)肩胛下淋巴结(后群)沿肩胛下血管和胸背神经排列 4)中央淋巴结(中央群)位于腋腔中央 5)尖淋巴结(内侧群或尖群)沿腋静脉近侧段排列5、以旋前圆肌为标志,简述其周围神经血管的位置。答:旋前圆肌近止点的浅面有桡血管和桡神经浅支经过(神经在外侧)。 旋前圆肌浅、深两头之间有正中神经穿过。 旋前圆肌深面有尺血管经过。6、为什么临床常在肘窝处进行静脉注射?答:在肘前浅筋膜内

21、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这些静脉管径粗大,位置表浅,比较固定,其深面有肱二头肌腱膜与深层神经血管隔开。因此,临床常在肘窝处进行静脉注射。 7、上肢的浅静脉的位置、走行及主要属支。答: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桡侧,沿前臂和臂的桡侧上行,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穿锁胸筋膜,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沿前臂前面的尺侧上行,继沿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臂中份穿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肘正中静脉:在肘窝处连接贵要静脉和头静脉。第三章 下肢一、名词解释1、股三角:是位于股前内侧区上1/3部,由肌肉形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

22、壁为阔筋膜,后壁自内向外为长收肌、耻骨肌和髂腰肌及其筋膜。内容有股神经及其分支、股动脉及其分支、股静脉及其属支、股管、腹股沟深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2、收肌管(Hunter管):为位于股前区中1/3段前内侧,缝匠肌深面的间隙,长约15cm。前壁为缝匠肌和大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大收肌和长收肌。内容物自前向后依次为:隐神经、股内侧肌神经、股动脉、股静脉。3、肌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外侧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耻弓。内含髂腰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4、血管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髂耻弓,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内有股鞘、股动脉、股静脉、生殖股神经股支及淋巴管。5、髂耻弓:由髂筋膜增厚

23、形成,自腹股沟韧带中份向后内连至髂耻隆起,是肌腔隙和血管腔隙的分界线。6、股鞘:为腹横筋膜和髂筋膜向下延伸包裹股动脉、股静脉上段形成的筋膜鞘,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和阔筋膜的深方。7、股环: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相邻。如腹腔内容物经股环突出隐静脉裂孔,则形成股疝。8、隐静脉裂孔(卵圆窝):阔筋膜在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形成一卵圆形的隐静脉裂孔,其表面覆盖有筛筋膜。出入的结构有:大隐静脉、股动脉发出的浅动脉和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管。9、踝管:屈肌支持带与跟骨内侧面之间构成踝管。由前向后依次通过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血管

24、和胫神经、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10、髂胫束:阔筋膜在髂嵴前份连至胫骨外侧的部分特别强厚,呈带状,称髂胫束。11、坐骨小孔:为臀部与会阴的交通孔道,由骶棘韧带、坐骨小切迹与骶结节韧带共同围成。出入结构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12、臀筋膜:即臀部的深筋膜,向上覆盖于臀中肌前部表面,并附于髂嵴,厚而致密,其深面有该肌的纤维起始。在臀大肌上缘分为两层,包裹臀大肌。13、臀部十字吻合:在髋关节周围,臀大肌的深面,由髂内外动脉和股动脉的分支组成的丰富的动脉网,称臀部十字吻合。14、足弓:是由跗骨、跖骨及它们之间的关节以及足底的韧带共同构成的纵、横两个凸向上方的弓,具有支持、缓冲震荡和保护足底

25、血管、神经免受压迫的作用。15、足底腱膜:足底深筋膜中间部厚而致密,覆盖趾短屈肌,称为足底腱膜。呈长三角形,尖向后附着于跟骨结节,底向前分成五束,附着于各跖趾关节囊和趾腱鞘。二、填空题1、大隐静脉的属支包括(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2、股鞘内容物从外向内依次为(股动脉)(股静脉)(股管)。 股管内含(脂肪)和(腹股沟深淋巴结)。3、穿经收肌管的结构,自前向后依次为(隐神经)(股内侧肌神经)(股动脉)(股静脉)。4、腹股沟韧带的深面,以髂耻弓为界分为外侧的(肌腔隙)和内侧的(血管腔隙)。5、股深动脉分支为(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内侧动脉)

26、、(穿动脉)。6、足背动脉是(胫前动脉)的延续,在伸肌支持带下缘后方,走行在(踇长伸肌腱)和(踇短伸肌)之间。足背动脉的体表投影为(内外踝连线中点至第一跖骨底之间的连线)。7、分布到足背的皮神经是(腓浅神经)、(腓深神经)、(隐神经)、(腓肠神经)的终支。8、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经内踝(前方)上行,伴随(隐神经)注入(股静脉)。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经外踝(后方)上行,伴随(腓肠神经),注入(腘静脉)。9、高位结扎小隐静脉时要注意保护与其伴行的(腓肠内侧皮神经)。10、臀上皮神经为第(1-3)腰神经分支。臀中皮神经为第(1-3)骶神经后支。 臀下皮神经是(股后皮神经)

27、的分支。11、臀上动脉出盆腔的体表投影(由髂后上棘至股骨大转子做一连线,其上中1/3交界点处)。12、大收肌腱与股骨之间形成了(收肌腱裂孔),它是(股血管)与(腘血管)的分界,腘动脉五条关节支(膝上内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膝下内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膝中动脉)。13、膝关节动脉网是由腘动脉的(膝上内、外侧动脉)(膝下内、外侧动脉)(膝中动脉)(股动脉的膝降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胫前返动脉)等互相吻合而成。14、腓总神经沿腘窝上外侧缘向外下斜行,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分为(腓深神经)和(腓浅神经)两终支。腓总神经绕(腓骨颈)处位置表浅,骨折时损伤(腓总神经)引起“马蹄内翻足”。15、

28、发自腓总神经的(腓肠外侧皮神经)和发自胫神经的(腓肠内侧皮神经)汇成腓肠神经,分布于小腿后。16、比目鱼肌腱弓深面纵行结构有(胫神经)、(胫后动脉)、(胫后静脉)。17、股二头肌长头由(坐骨神经)支配,短头由(坐骨神经)支配。18、穿经坐骨小孔的结构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阴部神经)。三、问答题1、通过梨状肌上、下孔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什么。答:梨状肌上孔:臀上神经、臀上动脉、臀上静脉。 梨状肌下孔: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臀下静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及阴部神经2、腘窝边界和内容。答:腘窝是膝关节后方呈菱形的间隙,有顶、底及四壁。 1)边界:顶为腘筋膜,底自

29、上而下为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后壁、腘斜韧带和腘肌。上外侧壁:股二头肌。上内侧壁:半腱肌和半膜肌。下内侧壁:腓肠肌内侧头 。下外侧壁:腓肠外侧头和不恒定的跖肌2)内容:正中线上由浅入深依次为胫神经、腘动脉、腘静脉,还有沿窝外上界走行的腓总神经,以及腘血管周围的腘深淋巴结。窝内主要结构之间有大量脂肪组织填充。3、坐骨神经体表投影。答:(1)出盆腔处位于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的上、中1/3交界处(2)在臀部行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稍内侧(3)在股后区则相当于上述连线中点到腘窝上角的连线以上三点连成一条线,大致为坐骨神经在臀部和股后区行径的体表投影。坐骨神经痛时,常在此投影线上出现压痛。 4、

30、试述坐骨神经的行径、分支及临床意义。答:1)行径:坐骨神经起自骶丛,由梨状肌下孔出盆后,在臀大肌深面下行,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之间至股后区,行于股二头肌长头与大收肌之间。2)分支:在腘窝上角处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在内侧的分支较多,而在外侧只发出一条分支到股二头肌短头。胫神经:支配小腿后肌群腓总神经:腓深神经支配小腿前肌群;腓浅神经支配小腿外侧群。3)临床意义:因外侧仅有一条分支,在外科手术时应该沿着外侧分离坐骨神经以免损伤其分支。5、小腿肌的名称和血管神经分布。答: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和踇长伸肌。胫前动脉、胫前静脉;腓深神经。外侧群: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腓动脉、

31、腓静脉;腓浅神经。后群:浅层有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跖肌;深层有腘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和胫骨后肌。 胫后动脉;胫神经。6、臀部肌肉注射,为什么将外上象限作为注射部位?答:臀部的血管和神经多经梨状肌上、下孔出入盆腔,并在臀大肌深面的内侧和下方通过,因此臀部肌肉注射时,一般选择在外上象限内进针比较安全。7、臀部脓肿的扩散途径。答:1)经梨状肌上下孔进入盆腔。2)经坐骨小孔达坐骨肛门窝。 3)沿坐骨神经周围疏松结缔组织到达腘窝。8、试述踝管的组成、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答:1)组成:连接内踝与跟骨结节之间的屈肌支持带和跟骨内侧面之间构成踝管。屈肌支持带向深部发出3个纤维隔,将踝管分成4个骨纤维性管,对肌腱起约束作用,对血管和神经起保护作用。2)内容:由前向后依次为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血管和胫神经、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3)临床意义:踝管是小腿后区通向足底的通道,小腿后区或足底感染时,可经此管相互蔓延。外伤出血,管内结构受压,可导致踝管综合征。9、试述大隐静脉起始、经过及其属支答: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伴随隐神经上行,经膝关节内后方,再沿大腿内侧上行,并逐渐转至前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