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20.73KB ,
资源ID:63034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3034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史学大家刘知几.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史学大家刘知几.docx

1、史学大家刘知几史学大家刘知几刘知几是唐代著名史学家、诗人,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公元661年,亡于公元721年。其撰写的杰出史学论著史通,影响巨大,留芳百世。本文略述他的事迹和著作。1、喜文而好史刘知几少小时酷爱读书,特别喜欢看文学和历史著作。十二岁时就开始读左传。十七岁上,通读了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当时能够见到的史籍。他也喜欢诗文,诗经,楚辞、汉赋等前人诗文大体读遍。十几岁时便能做诗文,并享誉一时,人称“少年才俊”。可惜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只寥寥几首。他认为“读史可使人明智”,把诗歌和历史结合起来,是为咏史诗。下面介绍一下他的咏史诗:“汉王有天下,欻起布衣中。奋飞出草泽,

2、啸咤驭群雄。淮阴既附凤,鲸彭亦攀龙。一朝逢运会,南面皆王公。鱼得自忘筌,鸟尽必藏弓。咄嗟罹鼎俎,赤族无遗踪。智哉张子房,处世独为工。功成薄受赏,高举追赤松。知止信无辱,身安道亦隆。悠悠千载后,击柝仰遗风。”此诗有感于西汉开国君臣的历史故事,慨叹封建专制社会里英雄人物功成身退的处世之道。汉高祖刘邦一介布衣,起于草莽之间,竟然亡秦灭楚,夺得天下,凭的是什么?凭的是他能够驾驭群雄,包括淮阴侯韩信,以及鲸布、彭越等。时来运转,这些人也都封王封侯。然而,诚如古语所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飞鸟尽,良弓藏。”夺得了天下,功臣们难免要被猜忌被翦除。惟张良深谙处世之术,大功告成后,远走高飞,隐逸山林

3、,免于横祸。千年之后,人们仍仰慕他的风范。刘知几此诗是读汉书后的感慨。是以诗论古,以古鉴今。再介绍一首:泛泛水中蓱,离离岸傍草,逐浪高复下,从风起还倒。人生不若兹,处世安可保?遽瑗仕卫国,屈伸随世道;方朔隐汉朝,易农以为宝。饮啄得其性,从容成寿考。南国有狂生,形容独枯槁,作赋刺椒兰,投江溺流潦。达人无不可,委运推苍昊;何为明自销,取讥于楚老?此诗集中体现了刘知几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聊以自慰的悲伤无奈之情。唐代之前诗以“咏史”命名且影响最大者是左太冲咏史八首,刘知几的诗从风格到词章都与其相近。刘知几不但形象思维好,能写诗文,逻辑思维也好,能论诗文。他在史通叙事里说:“诗要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

4、虽发话已殚,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外。”他还说散文应追求“文约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美的极至,是“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这些论述都是精辟之言。刘知几的诗有文采也有思想,他的文采和思想也为他写史书打下了基础。2、坎坷著汗青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刘知几考中进士。当上获嘉县(今河南获嘉)主簿。获嘉与长安、洛阳相距很近,这两地是当时的首都和东都,文化发达,藏书丰富。刘知几便经常往来于两地,饱览公私藏书,经史百家,无不涉猎。在读书之余,刘知几也关心时事,并对不正之风敢于直谏。在开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十二月,他上书请淘汰尸位素餐的冗吏。同年

5、,他又上书“刺史非历三岁以上不可迁官”,认为地方官调换频繁对管理不利。主.证圣元年(695年),他又上书“节赦”,提出“赦宥无度”是“小人之幸,君子不幸,”希望皇上“而今而后,颇节于赦。”同年,针对滥赐阶勋的弊端,他又上表建议赐阶勋应以德才为标准,不行私恩,不致过滥。上述所言四事,切中时弊,表明刘知几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强烈的爱国心。但刘知几的直言,却不受朝廷的重视,反而惹得一些权贵不满,致使刘知几十五年官职不得升迁。武后圣历二年(699年),三十八岁的刘知几在做获嘉县主簿这个九品芝麻官十九年后,调任京师定王府仓曹。奉旨编撰三教珠英这本宣传儒、佛、道三教精华的书籍。他的调任是因为他文华卓著,已

6、负盛名,朝廷要借重他的名声,利用他的文才。长安元年(701年),三教珠英修成,次年刘知几出任著作佐郎(从六品),兼修唐史,时年四十二岁。从此他走上专门著史之路。唐睿宗继位,尊武则天当皇太后。武则天宠信张昌宗、张易之,二人乘机诬告丞相魏元忠阴谋造反,又逼魏元忠部下张说作伪证陷害魏元忠。张说找刘知几商议,刘知几阻止,云:“无污青史,无累子孙。”。张说走后,刘知几仍然难平胸中愤懑,提笔写下思慎赋,痛斥奸臣酷吏无耻罪行。刘知几把思慎赋呈给武则天,武则天不屑一顾放在一边,说:“爱卿不要妄言干政,老身封爱卿当凤阁舍人,负责编撰老身的实录。”刘知几沮丧万分,无可奈何到凤阁上任,编撰二十卷武后实录。他秉笔直书

7、,如实记载张昌宗、张易之逼迫张说陷害丞相魏元忠的事实。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胁迫他曲笔掩盖史实,遭到拒绝。武则天后唐中宗继位。唐中宗封刘知几为秘书少监,编撰唐中宗实录,丞相韦巨源与纪处讷、杨再忠、宗楚客、萧至忠等人监督参与编撰。可韦巨源等人不学无术,却勾心斗角,时常干扰刘知几。刘知几无奈给萧至忠写辞职报告。报告写道:“古人编写国史,大多是指定少数专业人员负责。采用丰富可靠文献史料作编史依据,制定严格规章制度,防止溢美、丑化他人,力求体例统一,观点鲜明。只有东观汉纪例外,由多人参与编写,书稿质量低劣。如今编写唐中宗实录,采用东观汉记的编写方法,多人参与其中,体例、观点混乱不清,缺乏必要的文献史料,还

8、有人给史官施加压力,影响公正客观准确完整地记载史实、评价人物,必然影响编写质量。鄙人作为具体负责编撰的史官,无法下笔,只能请求辞职。”萧至忠看罢,深知没有刘知几,唐中宗实录难以编成,便不批准他辞职。刘知几无奈,只好继续写作此书。数年后,刘知几终于写完唐中宗实录二十卷,呈给唐中宗审阅。唐中宗看罢,大喜过望。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封刘知几当左散骑常侍,让他编撰了十卷唐睿宗实录。一天,礼部尚书郑惟忠问刘知几:“自古文人不少,而史官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刘知几答道:“史官必须具备史才、史识、史观三大本领,只有史识没有史才,好似笨蛋得到千顷良田和满筐黄金,还是发不了财;只有史才没有史识,好似能人手中

9、缺乏工具,还是干不成活儿;好的史官必须有好的史观,秉笔直书,明辨是非,不丑化溢美,不歪曲事实,这样的史官实在太少了。如果没有史才、史识、史观,就不配当史官。”郑惟忠听罢,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赞道:“这番话真是至理名言呀!对后世史官将有莫大影响!”刘知几又写出刘氏家乘十五卷和刘氏谱考三卷。他在这两部书中认为刘姓先祖不是玄嚣、蟜极、帝喾、帝尧、丹朱、刘式、刘累诸人,而是昌意、颛顼、老童、吴回、陆终、彭祖、大彭诸人。刘知几考证出彭城郡的刘姓豪门大族并不都是汉楚王刘交后裔,也有楚王刘嚣的后裔,确是真知灼见。刘知几常自豪地说:“鄙人是汉楚王刘嚣的后裔,将来鄙人如果封侯拜爵,一定请皇上把鄙人封在祖籍居巢(

10、今安徽桐城)。”唐玄宗宠幸妃嫔杨玉环,封精通音乐、历法、医学、算术的刘知几之子刘贶当太乐令,让他编制歌颂杨玉环的乐曲。刘贶拒不执行,唐玄宗大怒,将刘贶贬到安州(今湖北安陆)当县令。刘知几闻讯,出班跪倒启奏道:“刘贶不敢奉诏编曲,是为曲意劝谏陛下,耿耿忠心,望陛下明察。”“大胆!”唐玄宗勃然大怒,训斥刘知几道:“卿包庇儿子,目无君王,且到安州(今湖北安陆)去当别驾,好好教训刘贶。”刘知几、刘贶父子满含悲愤离开长安,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安州。由于路途劳顿,水土不服,年事已高的刘知几一病不起。唐玄宗听到刘知几病逝,心中有些后悔,派人到刘家中取来刘知几史通书稿,亲自审阅。他边看边赞,拍案叫绝,追封刘知几为

11、工部尚书,谥为文子。3、史学名著史通刘知几于708年撰写史通,详论史书之体例及内容,阐述自己对史学的见解。书成于景龙四年(710年),是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全书分内、外两篇,有三十六内篇,对自古以来史学的源流、体裁、格式、题材、语言、人物及叙事等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纪传体史书应增加氏族、都邑、方物、方言四志。有十三外篇,对自古以来史官设置、机构沿革和史著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应为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它对纪传体史书的各部分体例,如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例、题目等,作了全

12、面而详尽的分析,对编写史书的方法和技巧也多有论述,这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他认为,“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主张对当时各种“杂史”应分别其短长而有所选择,对以往各种记载中存在的“异辞疑事,学者宜善思之”。关于作史原则,史通鲜明地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其直书、曲笔两篇,在认识上把中国史学直笔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展了。外篇的史官建置是一篇简要的史官制度史;古今正史叙述历代史书源流,间或也有一些评论;疑古、惑经承王充论衡的问孔、刺孟之余绪,对古代史事和儒家经典提出一些疑问,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严肃态度和批判精神;杂说等篇是读史札记,涉及以往史家、史书的得失,有的地方也反映出作者在哲学

13、上的见解和倾向。史通对史学工作也有一些论述。如它把史学家的工作分为三个等次:一是敢于奋笔直书,彰善贬恶,如董狐、南史;二是善于编次史书,传为不朽,如左丘明、司马迁;三是具有高才博学,名重一时,如周代的史佚、楚国的倚相。史通可谓8世纪初中外史坛上极重要的史学评论著作,是对中国唐以前史学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史学家从撰述历史发展到评论史家、史书和史学工作的开创性著作。唐人徐坚认为,为史者应将史通置于座右。明、清以来,史通流传渐广,注、释、评、续者往往有之,现代史学家亦有不少研究史通的论著,其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通也是有缺点。它对史书体裁的看法,仅仅局限于对过往的总结,未能提出新的设想;它说的史书编

14、纂超不出编年、纪传二途,亦不够全面。它过分强调史书体例的整齐划一,以致要求以生动的历史去适应体例的模式,对以往史书的批评亦有失于偏颇之处。刘知几是很大胆的,他在史通中提出:左传是比较成功的史著,春秋、尚书、论语平庸简单,不能称为史著。舜用暴力手段夺取了帝尧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将帝尧和丹朱迫害至死,并不像古代史书记载的那样,尧、舜实行禅让。史通写成后,引起广泛议论,不少文人们指责刘知几狂妄。刘知几毫不畏惧,写下释蒙,批驳无端指责,替自己辩护。他颇为自负地说道:“庸人们读了史通,都说鄙人是傻瓜,只有智者知道它的真正价值。鄙人一生与扬雄相仿,年轻时喜爱作赋,得世人赞誉,有了名气。中年时扬雄写下太玄,遭到世人讥讽,只好又写下解嘲;鄙人写下史通,也遭到世人讥讽,只好又写下释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