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4.49KB ,
资源ID:629851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985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康复评定试题库.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康复评定试题库.docx

1、康复评定试题库第一章 总 论一、名词解释: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定。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

2、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二、填空:1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 、 、 三阶段。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2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 、 、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 、 、 、 、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三、问答题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差异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的区别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目的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方法体格检查、专项检

3、查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2试述康复功能评定的工作流程。答:康复功能评定分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评定结果三个阶段: (1)收集资料包括了解病史、检查与测量; (2)分析资料包括确定问题、确定残存功能或能力; (3)解释评定结果包括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形成障碍学诊断及设定康复目标和探讨解决措施。3康复功能评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评定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评

4、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患者的疲劳;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健侧与患侧要进行对照;评定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找原因。4简述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答: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有: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面、种类及程度和拟定治疗目标;确定康复治疗项目;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判定康复疗效;判断预后;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评估投资-效益比;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标准。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首次康复功能评定目的的叙述,下列哪项不妥:( E )A寻找导致功能障碍的病因 B判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 C判断病损部位 D制订康复目标 E判定康

5、复治疗效果2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有:( E )A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 B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定 C精神心理功能评定 D听、言语功能评定 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功能评定3.下列是康复功能评定的意义,除外哪一项:( C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 B评定康复疗效C相当于疾病诊断,确定疾病性质与类型 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4.康复评定的目的是: (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二)多项选择

6、题:1. 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 ABCDE)A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B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C动态观察残疾的发展D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E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2.康复功能评定方法应具有:(ABCD)A可行性 B有效性 C灵敏度 D统一性 E哲理性3康复评定包括: ( ABDE )躯体功能 言语功能 感觉功能 心理精神功能社会适应性第二章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一、名词解释:1ROM:即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单个关节运动时的弧度,测量时要求被测者在特定的体位下,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包括主动关节活动范围(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PROM)。2

7、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即主动关节活动范围,指被检者做肌肉随意收缩时带动相应关节的活动范围。正常情况下,主动关节活动范围略小于被动关节活动范围。3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指被检者肌肉完全松弛的情况下,由外力作用于关节而发生运动的范围。二、填空:1测量肩关节内、外旋时,受检者的体位 ,量角器的放置方法: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 仰卧、肩外展90、肘屈90 鹰嘴 与地面垂直 与前臂纵轴平行。2确定关节活动的起点即 点 位。 0 解剖3. 测量前臂旋前旋后时,受检者的体位 ,量角器的放置方法: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 坐位 中指尖 与地面垂直 与包括伸展的拇指的手掌面一致三、问答题:

8、1简述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答: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有:(1)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2)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3)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4)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5)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内游离体;(6)关节结构异常;(7)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2.简述关节活动度测定的主要目的。答:关节活动度测定的主要目的是:(1)发现关节活动范围障碍的程度;(2)分析障碍发生的可能原因;(3)为康复医疗选择方法提供参考;(4)作为康复疗效的评定指标依据。3.决定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有哪些?答:决定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

9、有:关节的解剖结构情况;产生关节运动的原动肌的肌力;与原动肌相对抗的拮抗肌的伸展性。4试述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注意事项。答:受检关节须充分暴露;正确的测试姿势;固定好量角器;先测量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后测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首次和再次测量的时间、地点、测量者以及所用测量工具应保持一致;与健侧对比,避免在按摩、运动及其他康复治疗后立即检查关节活动范围。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移动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 A ) A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 以上都不对2限制

10、关节活动的因素有韧带、关节囊以及( D ) A 关节腔 B 二骨的关节面面积的比例 C 关节软骨 D 肌肉 E 滑膜3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固定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 B ) A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C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以上都不对4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度提示 ( B )A肌肉协调性障碍 B、肌力下降 C、肌肉耐力下降 D、结缔组织异常 E、关节异常5测定ROM的目的是: ( A ) A确定妨碍功能或可产生畸形的受限程度,确定增加功能活动能力或减轻畸形所需增加的范围B测定运动功能障碍 C主动ROM比

11、被动的ROM稍大 D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弧 E被动ROM比主动的ROM稍大6测定肘关节的屈、伸时,关于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下列哪项正确:( B )A轴心:鹰嘴;固定臂:前臂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 B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C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桡骨纵轴;移动臂:肱骨纵轴 D轴心:鹰嘴;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E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腋中线;移动臂:桡骨纵轴7下列哪项因素不影响关节活动度测定:( E )A不良体位 B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和选择的参考点不准 C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 D疼痛 E男女老少不受影响8下列不是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是:( E )

12、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 C与健侧对比 D允许有35 的误差 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9测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下列哪项正确:( A )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直线;移动臂:股骨纵轴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C轴心:髂后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E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10ROM测量用具包括:( E )A通用量角器 B方盘量角器 C小型半圆规量角器 D直

13、尺和两脚分规 E以上都是11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时,关节的运动均是:( A )A.由0开始向180方向增加 B.由45开始向180方向增加 C.由90开始向180方向增加 D.由180开始向0方向减少 E.由90开始向0方向减少12关节活动度检查时如查出主动运动关节活动度与被动运动不一致时,应:( E ) A分别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常以被动运动幅度为准B分别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常以主动运动幅度为准C只需测量关节主动活动度 D只需测量关节被动活动度 E以上都不正确 13肩关节屈和伸活动范围测定时,量角器固定臂放置方法为:( B )A与身体中线平行 B与腋中线平行 C与地面垂

14、直D与肱骨纵轴平行 E与前臂纵轴平行14髋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测量中,测角计轴心放置位置为:( C )A髂前上棘 B髌骨下端 C股骨大转子 D股骨外踝 E耻骨联合15ROM测量仅允许约( )误差。( C )A12 B23 C35 D610 E0116下列哪项不能做ROM: ( B )A骨关节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B关节急性炎症期 C神经系统疾患D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 E以上都不能(二)多项选择题:1ROM测量中的影响因素:( ABCDE )A测量工具放置不当 B参考点未找准确 C软组织够多D手术伤口 E限制性支具2影响关节活动度测定的因素有: ( ABCD ) A.不良体位 B.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和选择

15、的参考点不准 C.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D.疼痛 E.男女老少不受影响3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有: ( ABCD )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C.与健侧对比 D.允许有35的误差 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第三章 肌力的评定一、名词解释:1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力量,分为静态肌力与动态肌力,广义的肌力还包括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2MMT:即徒手肌力评定,是评定者借助于受试者自身节段的重力或徒手施加外在阻力的前提下,评定受试者所测肌肉(或肌群)产生最大自主收缩能力的一种肌力评定方法。3肌肉的初长度:是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肌肉初长度对肌肉收缩

16、张力有影响,肌肉收缩前给予一定的前负荷,当前负荷逐渐增加时,肌肉初长度增加,收缩所产生的主动张力也相应增大,肌肉的收缩效果增强。但在超过某一限度时,再增加前负荷反而使主动张力越来越小以至于为零,肌肉的收缩效果也就下降。二、填空:1肌力强弱常分为 级,3级肌力可做 运动。6,主动2MMT检查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 和不能排除 误差。肌肉收缩的耐力 评定者主观评价的3MMT检查不仅可以检查 肌功能,而且可以检查 功能。 单个 肌群4仰卧位检查月国绳肌肌力时要防止 的替代作用,检查股四头肌肌力时要防止 的协调作用。 骼腰肌 阔筋膜张肌三、问答题1. 简述徒手肌力评定的特点、分级标准。答:(

17、1)徒手肌力评定的特点有:使用方便,不需专门的检查设备,不受场地、时间等的限制。应用范围广。若正确掌握评定方法,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该法以受试者自身节段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的基准,故可表达与个体体格构成相对应的肌力。仅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的耐力。定量分级较为粗略,较难排除评定者主观评价的误差。(2)分级标准有:Lovett分级法、肌力百分数分级法、M.R.C分级法。2简述影响肌力的因素。答:影响肌力的因素有肌肉本身的因素及个体因素两方面。(1)肌肉本身的因素有:肌肉生理横断面、肌肉的募集率、肌肉初长度、肌纤维类型、肌肉收缩速度、收缩形式;(2)个体因素有:年龄、性别、有无训练、职业

18、、有无疲劳/疼痛、优势手/腿、心理因素等。3. 简述肌力评定的禁忌证。答:肌力评定的禁忌证有:严重疼痛或关节极度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或滑膜炎;软组织损伤后刚刚愈合;骨关节不稳定;关节急性扭伤或拉伤。4简述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答:肌力评定的注意事项有:(1)正确姿势和体位;(2)注意排除假象动作;(3)检查时必要的触诊;(4)肌力达4级以上注意抗阻施加;(5)肌肉痉挛时不采用。5简述肌力评定的目的及应用范围。答:(1)评定目的:判断有无肌力低下情况及其范围和程度;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可能原因;提供制定康复治疗、训练计划的依据;检验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 (2)应用范围:肌肉骨骼系统疾患;神经系统疾

19、患;其他系统、器官疾患;健身水平。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肌力的因素?( D )A. 肌肉生理横断面 B. 肌肉的募集率 C. 肌肉收缩的形式D. 智力因素 E. 肌肉初长度 2.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抗重力做关节全运动范围50%以下关节活动,肌力为:( A )A. 2- 级 B. 2级 C. 2+ 级D. 3- 级 E. 3级3.仰卧位,下肢被固定,双手置于体侧,让被检查者试图仰卧起坐,仅头部离开床面,腹直肌肌力达几级?(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E. 5级4.坐位,在无阻力的情况下,能做达90范围的屈肩动作,肩关节屈肌肌力达几

20、级?()A. 1级B. 2级 C. 3级D. 4级 E. 5级5. 有关徒手肌力检查中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A. 给患者示范,让患者主动去完成 B. 减少因疼痛、疲劳等因素对肌力检查的干扰C. 充分固定肌肉附着处的远端关节 D. 检查前详细了解肌肉、肌腱的解剖位置 E. 检查时所加阻力必须为同一强度,并且始终以平稳的速度持续给予阻力63级肌力描述正确的是:( )A.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B.有轻微的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C.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D.能抗重力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不能抗阻力 E.能抗重力和充分的阻力的关节活动7下列哪项不属等长肌力测量:( ) A握力测试 B捏力测

21、试 C关节全幅运动 D背拉力测试 E腹、背肌等长耐力实验8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宜:( C )A脑瘫病人 B中风病人 C小儿麻痹症、周围神经损伤病人 D帕金森病 E脑外伤后遗症9下列不属于肌力测定的注意事项的是:( D )A正确的测试姿势 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 C左右对比检查 D在运动后进行 E反复两次检查10不属于肌力检查的禁忌证有:( E )A严重疼痛 B严重关节积液红红肿 C关节极不稳定 D软组织损伤刚愈合 E骨折愈合后11MMT的用途是:( A )A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或丧失肌力的大小B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或丧失肌力的大小 C确定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肌力的大小D确定肌力的大小和强弱 E

22、记录、检查肌肉状态12无关节运动,仅可扪及肌肉收缩,肌力可评为:( A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13在肌力评定中,用握力指数评定,高于( )为正常。( E )A10 B20 C30 D40 E5014在肌力评定中,用捏力测定计测定,其值约为握力的( )%。( C )A10 B20 C30 D40 E5015在肌力评定中,用拉力计测定背拉力,以拉力指数评定,正常标准男性为:( B )A100150 B150200 C200250 D250300 E5010016在肌力评定中,用拉力计测定背拉力,以拉力指数评定,正常标准女性为:( A )A100150 B150200 C20025

23、0 D250300 E5010017斜方肌肌力达2级时表现为:( A )A侧卧,托住头部时可仰头 B俯卧,抬头时触及斜方肌活动C俯卧,能抬头但不能抗阻 D俯卧,能抬头抗中等阻力E俯卧,抬头时能抗加于枕部的较大阻力18下列不属于肌力测试的注意事项是: ( E )A严格按照测试的操作规范进行 B肌力测试,年老体弱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慎用C对受检者做好必需的动员 D不宜在受测者疲劳、饱餐或易被干扰的环境内进行E耐力测定检杳者不需要对受检查者做必要的动员 19握力测定的方法是属于: ( B )A MMT B等长肌力检查 C等张肌力检查 D等速肌力检查 E以上都不是 20下列不属于肌力评定适应证的是:

24、( C )A截肢患者 B脊髓灰质炎患者 C脊髓损伤的患者 D肥胖症患者 E骨关节炎患者 21女性肌力近似为同龄男性的: ( C )A1/2 B1/3 C2/3 D3/4 E1/522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静息长度的()倍: ( B )A.1倍 B1.2倍 C3倍 D1.8倍 E1.5倍(二)多项选择题:1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 ABC )A徒手肌力检查 B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定 C等速肌力测定D肌耐力检查 E肌张力检查2MMT三级标准为:( BD )A有轻微肌肉收缩 B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C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D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E相当于正常肌力的75%3徒手

25、肌力检查注意事项:( ABCD )A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 B选择适当的测试时机 C测试时应左右比较D肌力达4级以上时,所做抗阻力须连续施加,并保持与运动方向相反E中枢神经系统病损所致痉挛患者应做MMT4肌力测定的禁忌证:( ABCE )A严重疼痛 B关节活动极度受限 C骨关节不稳定D软组织损伤后愈合较长时间 E严重关节积液或滑膜炎5肌力的大小与下列哪项有关? ( BCE )A与肌张力有关 B与肌纤维的数量成正比 C与肌纤维的排列形式有关D与肌纤维的长度 E与肌的生理横断面积成正比6肌力测定应做到: ( ABCE ) A.正确的测试姿势 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于 C.左右对比D.在运动后进行 E

26、.反复两次检查7肌力检查的禁忌证有: ( ABCD ) A. 严重疼痛 B.严重关节积液红肿 C.关节极不稳定 D.软组织损伤刚愈合 E.骨折愈合后8徒手肌力评级的依据包括: ( BDE ) A年龄及性别 B重力作用 C疲劳程度 D外加阻力 E肌肉或肌腱的收缩9徒手肌力评级是依据: ( ABCE )A关节活动范围 B抗重力的能力 C抗阻力的能力 D疲劳程度 E肌肉的收缩第五章 反射发育的评定一、名词解释: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内外环境的刺激是启动一个反射的条件,而这种反应的实现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2反射发育:是指某些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育

27、过程密切相关,只有在某一个水平的反射出现后才能完成与之相应的运动动作,故又将这类反射称之为发育性反射。3调整反射:是脑干水平反射,是静止的姿势反射,它主要通过调整肌张力对姿势产生影响,故又称调整反射。4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或主动用力时没有主动运动的患侧肌群所产生的反应。偏瘫患者处于弛缓阶段或痉挛的早期阶段时可诱发出联合反应。5调整反应:是指中脑水平的反射,用于维持头于正常直立位(即面部与地面垂直,口呈水平位)或维持头与躯干的正常对线关系。它们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1012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当皮质控制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受到抑制,到5岁末时消失。6平衡反应:指当身

28、体重心或支持面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平衡所作出的应对反应。是人体维持特定姿势和运动的基本条件。阳性反应为正常。二、填空:1反射发育评定的目的有 、 、 。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2中脑水平的反反应有 、 、 、 。 颈部调整反应 躯干旋转调整反应 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 视觉调整反应3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有 、 。 保护性伸展反应 平衡反应4根据反射发育的水平,将反射分为 、 、 及 。 脊髓水平反射 脑干水平反射 中脑水平的反射 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5平衡反应指 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平衡所作的应对反应,它包括 、 、 。当身体重心或支持面,倾斜反

29、应、姿势固定和迈步反应。三、问答题1简述脊髓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及大脑皮质水平反射的评定方法。答:2简述联合反应的诱发方法及患侧肢体反应。答:联合反应的诱发方法及患侧肢体反应见表:联合反应诱发方法患侧肢体反应对侧性联合反应上肢抵抗健侧肩关节上抬或肘关节屈曲患侧上肢屈肌联带运动肩关节抗阻力水平内收患侧上肢伸肌联带运动健侧紧握拳患侧抓握反应(对称性)下肢健侧髋关节抗阻力水平内收或外展相同的运动(Raimiste现象)健侧下肢抗阻力屈曲患侧下肢伸展(非对称性)健侧下肢抗阻力伸展患侧下肢屈曲(非对称性)同侧联合反应患侧下肢抗阻力屈曲患侧上肢屈肌收缩或肌张力增加3简述反射发育评定的临床意义。答:反射发育评定的临床意义是:(1)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妊娠期的胎儿或婴儿出生时如果脑受到损害,反射或反应的发育就会出现异常。反射发育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神经反射发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