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48.97KB ,
资源ID:62978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978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黑龙江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黑龙江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docx

1、黑龙江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黑龙江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垦区的战略机遇期,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部署,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垦区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的繁荣与进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省委建议,特制订本规划。一、“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十五”期初,垦区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视察为契机,制定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确定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得到国家和省

2、的大力支持。随后又制定了“十五”计划和小康社会建设纲要,以指导垦区的建设和发展。五年来,垦区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抓住国家实施支农、惠农政策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战胜了市场竞争激烈、自然灾害频繁等困难,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主要指标,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计划,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垦区实现生产总值26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80.5%,完成“十五”计划指标的111%,年均增长12.5%,比“十五”预期增长率高1.7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013元

3、,比2000年增长78.6%。资产总额由2000年286.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17.1亿元,增加130.7亿元;资产负债率由80.4%下降到68.7%,降低了11.7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由56.1亿元增加到125.6亿元,增长了1.23倍,年均增长17.5%。2005年实现企业利润4.94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93倍,家庭农场净利润达到57.9亿元,增长3.13倍;“十五”期间,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47.6亿元的前提下,累计实现企业利润21.1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5倍;累计实现家庭农场净利润166.8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3倍。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

4、强。五年共完成投资204.5亿元,比“九五”增加84.4亿元,增长70.3%,平均每年增长11.23%。其中,国家预算内投资41.3亿元,增加17.4亿元;国内银行贷款10.4亿元,利用外资0.6亿元,自有资金140.4亿元,其它资金11.8亿元。利用上述投资完成了一大批重点生产经营和社会公益性设施项目,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围绕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建设,五年投资22.1亿元,占垦区开发建设以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的1/3强,新建设堤防537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92万亩,解决了12.3万人饮水困难。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投资近20亿元,主要实

5、施了良种、标准化良田、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农业气象网络雷达等重大工程。农业综合开发五年投资24.7亿元,比“九五”增长73.2%,改造中低产田377万亩,建设优质粮食基地297.5万亩,建设节水农业示范基地24.4万亩,启动实施了一批产业化经营项目。农业机械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十五”后两年引进大马力农业机械,装备了105个现代农机装备试验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比200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居国内领先水平。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壮大了稻米、油脂、面粉、麦芽、乳品、肉类、医药等加工企业,打造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龙头企业。成立了黑龙江农垦职业、农业、林

6、业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八一农大、农垦职业技术学院搬迁到中心城市;继续推行中小学集中办学,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促进垦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五年建设各类医疗卫生用房8.1万平方米,引进了一批先进医疗设备,每千人拥有医生3.2人,床位5.1张。“十五”期间交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22.6亿元,建成二级白色高等级公路省道267.5公里,建设通乡公路、商品粮基地公路1008公里。五年投资通信网络设施建设2.3亿元,建成以光纤传输为主,数字微波传输为辅,集电话交换、数据通信、图像传输于一体的现代化专用通信网。五年建设居民住宅325万平方米,住宅楼房化率达到30%。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7、种植业普及了集成配套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推广优质品种,四大粮食作物优质品种覆盖率98%以上,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20%以上。2005年,绿色食品监测面积420万亩,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200个(占全省的29%和全国的3.6%)。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次跃上100亿公斤新台阶,粮食总产和粮食综合单产大幅度提高,2005年粮食总产量205.3亿斤,比2000年增长26%,完成“十五”计划的108%,粮食综合平均单产718.5斤/亩,比2000年提高20.4%。养殖业超常规发展,2005年实现养殖业增加值32.6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135.8%,比2000年增长2.43倍,

8、年均增长速度达27.4%,高出第一产业平均增长速度14.8个百分点,养殖业占第一产业比重由13.6%提高到22.0%。2005年主要畜产品鲜奶和肉类产量分别达到82.5万吨、32.4万吨,比2000年增长1.9倍和2.2倍,分别完成“十五”计划的165%、249.2%。奶牛存栏30.3万头,肉牛存栏49.7万头,生猪存栏174.1万头,羊存栏168.7万只,分别比2000年增长1.6倍、2.4倍、1.8倍和4.6倍,分别完成“十五”计划的168.3%、250%、248.6%和511.2%。植树造林力度加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十五”期间累计造林217万亩,超额完成“十五”计划14万亩,保存率

9、达98%,其中退耕还林工程178万亩,区域森林覆盖率达17.4%,比2000年提高1.9个百分点;森林防火监控面积达1000万亩,森林火灾危害率控制在0.36以下,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85%。垦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713万亩,比2000年扩大了68%,其中国家级保护区面积达到406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2万亩,草原沙化治理面积111万亩。骨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产业战略升级步伐加快。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农产品年加工转化能力达1300多万吨,扩大了工业经济规模,增强了整体经济实力。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0.5亿元,按可比口径比200

10、0年增长1.01倍,年均增长15.0%。建筑行业完成整合,将20多家建筑企业合并重组为具有一级资质的大型综合性国有控股集团,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2005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亿元,比2000年增长92.3%,年均增长14.0%,完成“十五”计划的76.9%。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经济规模继续扩大。总局累计安排15000万元周转资金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项目达120个。2005年末,垦区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593户,从业人员2.7万人,资产总额50.6亿元;各类个体业户13.3万户,从业人员26万人。职工自营经济也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8.6亿

11、元,比2000年增长81.0%。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垦区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0.36亿美元,其中2005年达到4.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5.7倍,累计出口7.42亿美元,其中2005年2.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6倍;累计实现对俄贸易1.47亿美元,比“九五”增长8.2倍。累计直接利用外资7080万美元,国内招商引资46.8亿元,分别比“九五”增长2.1倍和89.5%。引进战略投资者有了实质性进展。与俄罗斯签订了为期49年的农业开发合同,承租土地112.5万亩,签订了为期15年、每年采伐13万立方米木材的合同。加快了与地方经济联营联合,一批龙

12、头企业在沿海地区、中心城市和资源富集区成功实施兼并重组,新建了生产基地和分厂。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当壁镇度假区(AA级)、绥绫金斗湾旅游区(AA级)、洪河、雁窝岛等旅游景区(点)已初具规模。小城镇带动战略进展顺利,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人均住宅面积由2000年的14.7平方米增加到17平方米,砖瓦化率达到98%,比2000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小城镇住宅集中供热率达到36%,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4%。城区绿化率达到20%,城镇道路硬化率达到40%以上,城镇整体功能不断完善,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50%提高到53%。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工业“三废”处理达到新的水平,工业废气处理率为100%,废

13、水达标排放率为96%,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70%。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畜禽粪便处理率达到94%,农膜回收率达到93.8%。基层群众收入稳步提高,2005年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6179元,比2000年增加2842元,年均增长11.7%,比“十五”预期目标高679元;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9205元,比2000年增加3491元,年均增长698.1元;居民储蓄存款已达118亿元,人均储蓄额7456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80.2%和78.9%,年均增幅分别为12.5%和12.3%。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儿童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为9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0.

14、43。自来水普及率86.6%。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开展面达到100%,实现了“五险”合一。从2001年开始,20多万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部按月足额发放。完成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有11.4万人进入并轨范围。“十五”期间新增就业人数5.7万人,有12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登记失业率由2001年的6.5%降到3.94%。困难群体得到保护,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2000年不足1万人增加到9万人,保障资金由800万元增加到4000多万元,累计发放保障金2.1亿元;80.3%的残疾适龄儿童入学,70%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加强了贫困农场自我积累、自

15、我发展能力,为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保险和防灾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五年间共给75万个受灾农户支付赔款5.5亿元,有效地保护了农业生产力。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了“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拓展了农业保险、商业保险及保险服务的广阔空间。交通、通信发展迅速。到2005年底垦区高等级路面里程达1395公里,占总里程的11.2%,比2000年增加11.7倍,65%的农场出口路实现硬化连接。户均电话普及率达到68.4%,比2000年提高32个百分点,网络宽带用户由2002年起步时1110户猛增到2005年17542户,年均递增150.9%。广播电视已覆盖全垦区并能与省内大部分地市互联互通,已有8个

16、分局、81个农牧场和90%的农业居民区实现了与总局光纤联网,收看电视节目由十几套增加到近三十套,总局、分局、农牧场三级广播电视部门采编播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教育事业加速发展,基本形成了总局办大中专院校、分局办重点高中、农场集中办中小学的教育发展格局,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小学升初中均达到100%,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正向普及12年教育迈进,高考升学比例达到全国发达地区水平。科教兴垦人才强垦战略成效明显,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有新的突破,先后选送3167名学员到国内外名牌高校学习深造,其中大部分学员已经担当起领军发展的重任;已同境外42家培训单位、28个专家组织和3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

17、关系,共引进13个国家的109名专家和84个引智项目;安排大中专毕业生12030名。“十五”期间垦区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5项,总局级科技进步奖44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4%,比“九五”提高7个百分点。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农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家庭农场生活费全部自理,生产费自理率达到99.9%,比2000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推广应用了家庭农场管理信息系统。农场内部政企分开和撤队建区改革全力推进,原有生产队建制全部撤消,集中设立管理区,精简了管理人员,减少了管理费支出。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筹集资金15.6亿元,实现了农垦

18、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十五”期间进行了新一轮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1400多家国有工商运建服企业有序改制为民营企业,占全部国有工商运建服企业的90%,退出国有资本65.7亿元,一大批改制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垦区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已从农场、企业和直属单位推进到分局层面。全面推行财务刚性预算管理,实施了以分局为单位的财务集中支付制度,强力推行了主要管理费用不超过总收入13%的规定。建立了运转高效、管理科学的结算中心109个,合并部门和单位1301个,减少财会人员1250人。实现了教师、公检法人员工资由分局统一卡式发放和集转人员经费由社保局社会化发放,确保相关

19、人员工资和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政治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扎实推进,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北大荒文化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期,五年发表了80余部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拍摄了反映北大荒历史为题材的4部电影和5篇电视连续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北大荒版画获得省级以上大奖41次。举行重大演出活动80余次,举办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3万余次。“十五”期间,垦区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不断提高,一大批单位跨入国家、省和总局级文明建设先进行列。基层民主建设有新突破,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

20、显好转。打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牢牢抓住各种有利机遇,努力推进经济社会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干部群众在发展中增强信心,在市场竞争中逐步掌握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赋予了新内涵的北大荒精神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奋发有为。“十五”期间垦区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勇于突破思想观念上的各种障碍。二是始终抓住发展中的关键环节重点突破,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形成了全新的经济格局和强劲的发展态势。三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在快发展中维护

21、了垦区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在粮食比较效益下降时期坚持让利于民,长期困扰垦区的养老金发放不及时、拖欠教师工资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垦区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安全感普遍提高。四是始终把垦区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自觉地承担起重大历史使命。五是始终坚持三个文明同步发展,为垦区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十五”期间垦区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未完全解决。总局层面的集团化、股份化、公司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没有建立起来,骨干龙头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激励不足和监控不到位同时并存,部分企业没有达产达效,国有资产经营风险较大。管

22、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企业负担重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二是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资源利用不尽合理,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黑土退化问题仍然存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仍然很高。三是经济结构不尽完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传统服务业未成体系和规模,现代服务业还处于发育之中,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和政策环境。四是发展不平衡。部分农场和单位经济增长慢,经营效益差,百姓增收困难。基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仍有很大缺口,人力资源开发、人的全面发展还没有系统化、规范化。二、“十一五”时期发展的环境与条件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

23、一五”时期尤为关键。垦区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必须抓住有利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一)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垦区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的独特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垦区分布在全球著名的黑土带上,土地使用面积5.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8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3倍。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有利于大规模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大农业生产优势。垦区土地集中连片,适合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近两年来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拖拉机、联合整地机大量进入,使垦区成为全国现代农业装备集成度最高的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优势。垦区农业

24、科技服务体系健全,种植业全部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模式化栽培、标准化作业,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植保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田间标准化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资源产出率。 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势。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开发了米、面、油、乳、麦(大麦芽)、肉类、北药7大主导产品,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一批骨干龙头企业牵动垦区全部23万户家庭农场和65万个地方农户进市场,“北大荒”、“完达山”等一批知名品牌的美誉度日益提高。农业组织化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垦区健全了行政管理体系,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全面兴办家庭农场,承包国有土地的职工

25、既有经营自主权和生产积极性,又能按规定实施标准化作业,特别是在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拉动下,家庭农场能够灵敏地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垦区农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农场为主体、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以产出和效益为目标,利益联结与行政引导相结合的组织化经营新模式。现代农业辐射拉动优势。垦区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行政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场县共建”活动,每年农机跨区作业700余万亩,向农村推广先进农艺措施面积1000万亩,良种覆盖农村耕地面积1200万亩。农村为垦区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基地1850万亩,每年还向垦区提供大量劳务支持,呈现出农垦与地方相互促进、区

26、域经济一体发展的良好态势。(二)发展后劲与增长潜力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通过大力度改革和调整,垦区积聚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商品粮生产潜力。目前尚有1000万亩中低产旱田,改造后每亩可增产120斤,短期内完成可以增产12亿斤;计划新建一批大型灌区,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204万亩,其中新增水田563万亩,总体可以新增粮食产量70亿斤。加上新技术措施推广应用和新品种覆盖,垦区可望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00亿斤左右。参与国际农业竞争潜力。目前垦区劳均经营规模、科技转化能力、劳动生产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同等条件下,垦区有能力应对国际同类产品竞争。针对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优质绿色

27、食品,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在垦区建立了长期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随着安全食品市场扩大,垦区的潜力会更快地释放出来。资源开发潜力。依托综合优势,着手开发国外土地、森林等资源,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具备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按合同收购省内外农村原粮500万吨以上,粮源掌控能力不断提高。(三)历史性机遇与有利条件国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为垦区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中央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垦区得到国家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新阶段,国家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战略目标出发,将从体制上、投入机制上着力解决农业综合生产

28、能力和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垦区可以在国家支持下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巩固和提高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地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有利于垦区种养业和加工业提档升级。党和政府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宽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垦区可以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种植和养殖,加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垦区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政府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国民收入再分配将向社会事业,尤其是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以此为契机,垦区能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加

29、快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有利于垦区承接国内外资本和产业的梯度转移。国家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将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有力撬动我国经济格局的传统板块,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垦区分布面广,产业门类齐全,是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等重大战略中发挥应有作用,大跨步“引进来”、“走出去”,与各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资源深度开发和企业迅速扩张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高度重视农垦事业,垦区的发展环境将更加优越

30、。垦区的发展始终受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怀和重视。进入新世纪,中央更加重视农垦,强调垦区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重要地位不能变,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不能变。省委、省政府将垦区定位在全省现代化农业建设龙头地位上,农业部对垦区的项目安排、资金投入、政策协调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当地党委和政府将农垦企业纳入到整体经济体系之中,主动对接,排忧解难。垦区发展越迅速,外部环境将越宽松,形成了自身发展与外部环境改善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四)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垦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仍将面临很多挑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面临国际农产品进口冲击。随着入世后过渡期结束,特别是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人民币升

31、值将成为总体趋势,国外农产品会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垦区主要农产品将受到冲击,家庭农场的利润空间遭到挤压。面临国内外群雄的激烈竞争。垦区的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尚未掌握产业垂直分工中的制高点,由于体制机制不新,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面临着沉重的竞争压力和巨大的经营风险。面临人才流失的困扰。垦区农、林、牧、机、水等传统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减少,更缺少信息技术、产品研发、生物技术、资本运营、金融保险、对外贸易等方面人才,特别缺少整合要素、创造机遇、开拓市场的企业家。许多有建树的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流出垦区,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离开本行业。面临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未来五年是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期,

32、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将成为重要趋势,利益关系会越来越复杂,思想会更加活跃,很难用传统的理念和工作方式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构建和谐垦区带来新的课题。三、“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十一五”期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坚持改革开放,完善体制机制,实施四大战略(科教兴垦、人才强垦、产业升级、小城镇带动),建设三大基地(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粮基地、绿色畜产品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实现两个率先(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在全省农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场风文明、环境优美、管理民主、承担使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下原则: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解决垦区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优势,牢牢抓住机遇,深入挖掘潜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节约型产业,推广节约型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垦区,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推进垦区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