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47.59KB ,
资源ID:62911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911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世界现代史多媒体教学课件1.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世界现代史多媒体教学课件1.docx

1、世界现代史多媒体教学课件1世界现代史多媒体教学课件 项目承担人:梁军 课题组成员:黄正柏 现 代目录 导言 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章十月革命 第四章欧洲革命浪潮的涨落和共产国际 第五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 第六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七章20年代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第八章20年代的国际关系 第九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及成就与教训世界现代史导言 教学目标: 通过导言部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分期、特征等理论问题和和这一时期历史的基本内容。 一、世界现代史是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新阶段 1 历史的继承性 ( 吴于廑 先生有关 世

2、界历史横向和纵向发展的有关理论 。以及弗兰克的 白银资本 中的相关观点。) 2 新的特点和趋势 A 阶级矛盾意识形态斗争的转化 康捷拉采耶夫的长周期理论 B 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现代化 C 国际关系结构的破坏与重组 D 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意义 二、分期问题 1 国内史学界的观点 A 十月革命论 B 当前主流看法 2 国外史学界观点 A 关于近代史的提法 剑桥三史 B 巴勒克拉夫的理论 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 、 当代史导论 C 霍布斯鲍姆的一些提法 极端的年代 3 具体的分期 1 20 世纪初期1917 年,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列强争霸作为其特点。 2 1917 年1929 年,世界

3、革命高潮,资本主义国家战后重建,革命成为其特点。 3 1930 年1939 年,法西斯战争的危险以及反法西斯运动。 4 1939 年1945 年,二战时期,反法西斯民主国家的民主力量同法西斯国家的决战时期。 三、研究方法和原则 1 注意国际范围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 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各国政治、经济根本利益的冲突是贯穿世界历史进程的两条线索。 3 世界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4 各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它们与其他国家间的关系决定于各国自身的实力和对外政策。 总之,要从世界的全局去考察世界历史的运动和历史事件,评析它们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

4、研究和学习世界现代史的基本方法。史学名宿吴于廑先生 中国当代历史学家。原名吴保安,字沼越。安徽省休宁县人。1935年毕业于东吴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391941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肄业。1941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1944和1946年先后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1947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他认为在编纂世界通史时以欧洲历史分期为基本框架,分阶段汇编各国历史的作法应予改变。编著有古代希腊和罗马(1957)、外国史学名著选(上卷,1964;下卷,19861987)、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1985)、大学世界历史地图(198

5、8)。另有与北京大学周一良教授共同主编世界通史及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各4卷。发表论文多篇,如世界史学科前景杂说、世界历史上的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世界历史上农本与重商、历史上农耕世界对工业世界的孕育等。 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初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整体发展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东方国家的状况及战前欧洲形势,掌握有关基本概念,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与世界新时代的到来 历史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 1、界定概念 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 产业革命 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 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 产业革命 新的社会形态 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 科学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6、的重要突破: 电能的开发和广泛利用(能源问题) 内燃机的开发和利用(动力与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 炼钢技术的发展(钢铁时代取代纺织时代) 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兴起(为人类物质生活提供了新的优质材料) 2、作用和影响 经济结构的变化 交通工具的改进 全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的形成 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 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亚非拉各国被卷入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 金融资本共扼的世界体系的形成 综述 二、二十世纪初的战争与革命的危机1、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加剧和战争危机的形成(中心地区) 二十世纪初期,资本主义世界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在发展趋势上存在着两重性,且后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的发展方向。 帝

7、国主义时代初期的三次战争: 美西战争 英布战争(纪录片) 日俄战争英布战争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结束 对于20 世纪初世界经济领域的矛盾种类划分,法国经济学家米歇尔 博德认为大体如下: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间的矛盾 每一个生产部门内部和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矛盾 国内资本与外国资本的矛盾 新旧工业部门之间的矛盾 冒险程度和获利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世界历史被推到了一个关系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十字路口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和蒸汽机车 2、革命危机的酝酿(边缘地区) 俄国发展的特点: 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是一种外源追赶型的现代化。 社会发展上: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 与其他强国的关系:对

8、西欧强国处于一定程度的依附状态。 国内政治:各种矛盾日益尖锐。 俄国各阶级的情况: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其他阶级 1905年革命(纪录片)斯托雷平改革的失败(1906-1911)俄国的工农运动的高涨3、亚非拉地区(外围地区) 俄国的1905年革命思考题: 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 异同。 简述1905年俄国革命的原因与过程。 试析早期三次帝国主义战争发生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参考书目: (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C.E.布莱克:二十世纪欧洲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一次

9、世界大战的基本过程及其后果与影响。一、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影响 经济学中的帕雷托最优原则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日美扩张和其它诸强间的矛盾、德俄矛盾 2、军备竞赛和巴尔干危机二、一战的过程和影响1、大战的过程A 导火线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西方学者对战争爆发原因的其他解释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14.6.28)B 战争的进程(参见地图)第一阶段1914年8月到年底马恩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奥匈与塞尔维亚之战第二阶段1915年初到1916年底东线战局的变化、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机枪破坏器、日德兰海战 第三阶段1

10、917年到1918年11月“无限制潜艇战”和美国的参战、德国孤注一掷使用毒气、停战协议、和平阿尔贡战役中的英军士兵1915.2美军参战1917.4 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机枪手凡尔登战役中的英雄贝当无限制潜艇战的牺牲品英国油轮“鲁西塔妮亚号” 1915.5日德兰海战1916.5.31贡比涅森林停战协议1818.11.11英国民众在王宫前欢呼停战机枪破坏器的使用一战中的俄国炮兵受毒气伤害致盲的英国战俘 2战争的影响 资本主义体系的削弱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大为加剧 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转变 各种矛盾的加剧和革命形势的形成 战争对人类心理的影响三种对于战后世界的构想: 威尔逊的14点、列宁的和平

11、法令与英法维持其霸权利益的世界秩序思考题: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 试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与影响。 (美)悉.布.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参考书目: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地图第三章 十月革命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十月革命的基本过程,重点理解十月革命中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十月革命的后果和与影响。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列宁理论的发展列宁简介1、“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2、“世界革命”与“一国胜利论”

12、。1915,论欧洲联邦口号。1916,无产阶级的军事纲领。二、1917年俄国革命的进程1、二月革命(纪录片)2、两个政权苏维埃与临时政府二月革命的性质: A自发性 B 全民性和历史主动性列宁取道德国、瑞典回国(1917.4)列宁发表演说 宣传革命1917.4.16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前前后后 七月危机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3、列宁的策略和方针 列宁的回国 四月提纲关于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问题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经济政策党的建设革命的方式问题评价:革命性与灵活性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情况的结合。 4、十月革命的过程 七月危机 图片赏析十月革命的总指挥托洛茨基十月革命

13、时期的列宁与斯大林彼得格勒地图攻占冬宫阿芙乐尔号今日冬宫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1、苏维埃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打碎旧国家机器用新的国家机器来取代它。镇压反革命。坚持工农民主专政,保证布尔什维克党掌握政权。加强工农联盟。开展广泛的经济与社会改革。2、布列斯特和约(1918.3.3)3、击败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1918-1922)国内战争中的红军十月革命后被处决的沙皇一家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价:它是非常时期所采取的紧急措施,目标是为了确保苏维埃政权在十分严酷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 它也是“左倾”思想的体现,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中外学术界对十月革命的相关看法:1、前苏联和中国:由肯定为

14、主到否定怀疑再到理性思考、反思。2、西方学者的观点:艾萨克.多伊奇:认为革命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至少极大地提高了俄国的国际地位并使之成为一个世界强国。霍布斯鲍姆:认为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成为了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救星”,因为共产主义制度的存在刺激了资本主义对自己的重大改革。帕尔默.科尔顿: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有空想迈向实践的第一步,是一种新的现代化方式。思考题:简述十月革命的特点道路与意义。试述十月革命后列宁相关理论的发展。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得失。参考书目:(英)莫瓦特:新编剑桥近代史(VOL11)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版。 刘淑春等:“十月革命”的选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15、孙成木:十月革命史,三联出版社1980年版。列宁宣布建立苏维埃政府第四章欧洲革命浪潮的涨落和共产国际 一、战后初期西方革命的高涨 1 、基本原因 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使工人群众要求社会变革,随着人民对现实的不满,各国工会的力量大增。 俄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 2、几种类型: 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 德国的十一月革命 和奥匈帝国的十一月革命) 无产阶级举行的武装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为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芬兰、 德国的十一月革命期间的左派斗争和巴伐利亚共和国 ) 罢工斗争和其他群众性斗争。(日本的“米骚动”、意大利的工农运动) 反对干涉苏俄的斗争。 3、历史意义 推翻了一些国家的半封

16、建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改革。 产生了一批共产党 ,锻炼了各国的左派。 支持了苏俄,帮助它巩固了政权。 4、革命为什么没有成为成功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没有成熟的革命政党领导,往往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受到社会民主党和改良主义的影响。 统治阶级优势力量的镇压。 其它的客观原因。 二、德国的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的苏维埃共和国 卡尔 李卜克内西与罗莎 卢森堡 库恩 贝拉 三、 第三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的活动。 1 、第二国际的破产 和 第三国际的建立 (1919.3 )。 2、第三国际的早期活动(1919.3-1922.12) 健全和纯洁共产国际组织。 帮助各国建

17、立党组织。 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 历史图片赏析 列宁在第三国际一大上群众欢迎代表们参加共产国际二大思考题:试析一战后欧洲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试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1919年革命的异同点。浅析共产国际早期活动的功与过。 参考书目: 陈之骅: 苏联史纲 ,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何保骥等: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长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欧洲各国共产党的先后建立德国共产党领导人:卡尔李卜克内西与罗莎卢森堡德国的十一月革命中的左派斗争十一月革命中的起义者德国工人的罢工斗争库恩贝拉与匈牙利革命中接受检阅的工人队伍第五章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教学目的

18、: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况,认识民族解放运动在这些国家、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对世界形势的影响。一、帝国主义必然要产生民族解放运动 原因: 1、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必然要产生民族解放运动”。 2、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为殖民地地区进行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二、一战和十月革命对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1、大战和十月革命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新觉醒。 在帝国主义战争中,殖民地人民开阔了眼界。 对威尔逊14点的宣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希望和憧憬。 十月革命和苏俄的民族自决政策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影响。 十月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传播

19、。 2、民族解放运动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战和十月革命削弱了帝国主义列强。 共产国际的号召“全世界民族解放联合起来”。 3、民族解放运动的世界历史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三、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一些观点。 帝国主义使世界民族分裂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现代民族问题的两个趋向。 民族平等自决包括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 民族殖民地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帝、反封。 关于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 民族解放的途径。 东方国家必须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 民族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革命。 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意义。四、一战与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类型与特点

20、 1、特点: 时空上更为普遍广泛。 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形式。 比一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革命水平更高,更深入。 2、类型 以领导力量来划分: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斗争。(土耳其、印度等) 由爱国王公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阿富汗、埃塞俄比亚等) 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尼加拉瓜) 传统的部落酋长领导的反殖民统治斗争。(摩洛哥的里夫部落等) 以思想特点来划分: 中国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民族主义。 以甘地主义为代表的民族主义。 凯末尔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 以中国革命为代表的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型民族民主革命。五、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战后印度的

21、情况 民族资本的发展。 英国战时的横征暴敛。 俄国革命的影响。 英印政府的两面手法。 2、甘地和国大党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和第一次不合作运动(1919-1922)。 甘地其人其事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辞去公职。 抵制英国办的学校、法院。 抵制英货。 目标:独立或自治。 穆斯林的哈里发运动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印度的反英斗争。(19301931) 尼赫鲁与鲍斯、英军镇压 4、甘地主义 宗教的泛爱观念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结合。 争取印度的自治和独立,建立“无政府主义的国家”。 经济思想。 社会文化方面的主张。六、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KEMAL) 1、革命发生的根源 历史负担和改革未果

22、。 一战后陷入民族危机中。 2 、民族革命战争( 地图 ) 凯末尔 1919.5-1920.4 政治组织阶段。 1920.4-1922.9 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 1922.9-1923.7 外交谈判和洛桑协定 (纪录片)。 3、凯末尔领导下的民族化、世俗化、现代化改革。 4、凯末尔主义。 六大原则: 共和主义。 民族主义。 平民主义。 国家主义。 世俗主义。 改革主义。 5、对凯末尔革命的小结续:思考题: 试述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凯末尔主义述评。 评价甘地和甘地主义。 参考书目: 林承节: 印度近现代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彭树智: 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 ,西北大学出版社19

23、87 年版。 ( 美) 戴维森: 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现代化历程 ,学林出版社1996 年版。 1919年朝鲜的“三一”运动 圣雄甘地从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甘地甘地的遗物甘地主义的象征国大党的新生代领袖尼赫鲁与鲍斯1930年一月英军对印度民族运动镇压现代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凯末尔革命地图(19191923)洛桑和约与土耳其革命的胜利土耳其的现代化第六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建立的过程,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积极意义及其主要矛盾与缺陷。一、一战结束时关于和平的不同方针 1、一战和十月革命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开始了两种社会制度

24、国家间的斗争和共处时期。 欧洲列强遭到了严重的削弱,加速了欧洲中心体系的衰弱过程。 2、苏美的战后和平方针 苏俄颁布的 和平法令 要求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14 点计划 。 全球门户开放、航海贸易自由; 民族自决、裁军; 建立国际组织来维持世界和平,制裁侵略。 实质:美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向世界扩张的产物。 3、英、法、意、日等国家的目标: 仍然坚持旧式的殖民掠夺的强权外交。 英国:维护殖民帝国和海上霸权,在欧洲恢复德法均势,在远东利用美日矛盾相互牵制。 法国:最大限度地削弱打击德国,确立其欧洲霸主的地位。 意大利:在南欧和地中海扩张。 日本:谋求在远东的利益,要求独霸中

25、国。 二、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1、巴黎和会概况 召开(1919.1.18 ) 美国:威尔逊 、 英国:劳合 乔治 、 法国:克雷孟梭 巨头们的会晤 各国代表们的讨论 对德和约问题 殖民地问题 赔款问题 武装力量问题 边界问题(地图) 俄国问题 国际联盟的建立 凡尔赛和约以及其他和约的签署 历史照片赏析 对德和约问题 殖民地问题 赔款问题 武装力量问题 边界问题 (地图) 凡尔赛和约以及其他和约的签署 国际联盟的成立国际联盟秘书处国际联盟所在地-日内瓦万国宫三、华盛顿会议 1、召开会议的直接原因: 凡尔赛条约规范了欧洲的国际秩序,但在亚洲战后的新国际秩序还有待建立。 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和

26、美国“ 门户开放” 政策间的矛盾。 海军竞赛愈演愈烈,各国不堪重负,感觉应有所限制。 共同对付亚太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3、华盛顿会议期间各国达成的有关条约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军备条约 九国公约HYPERLINK 华盛顿会.TXT 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 (会外达成) 纪录片资料 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与内在矛盾 实质 矛盾: 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与苏俄的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战胜国之间因分赃不均而导致的矛盾。 此体系缺少大国的有力支持。 地缘政治上的缺陷 思考题: 巴黎和会是一次什么性质的会议,为什么? 分析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并说明其主要议程。 何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实质是什么?它对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有怎样的影响? 参考书目: 方连庆:现代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法)迪罗塞尔:外交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韩莉:新外交旧世界伍德罗威尔逊与国际联盟 ,同心出版社2002年版。 巴黎和会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雷孟梭四国领导人会晤决定重大事件巴黎和会与会代表在讨论中德国代表的与会边界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