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155.71KB ,
资源ID:62894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894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课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课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docx

1、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第二课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第二课 湘夫人 拟行路难(其四)蜀相 书愤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考点提炼知识目标1.了解屈原、鲍照、杜甫、陆游的生平、创作及相关文学常识2掌握诗歌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和句式3了解灵动、沉郁、悲愤的诗词风格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能力目标学会鉴赏不同风格的诗词,并进行评价情感目标体悟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知作者1湘夫人屈原(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2、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2拟行路难(其四)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家世贫寒,文辞赡逸。长于乐府诗、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代表作品: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等。3蜀相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也常被称为“老杜”。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品: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4书愤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3、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陆游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诗作今存9 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代表作品:游山西村关山月书愤临安春雨初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卜算子诉衷情鹊桥仙钗头凤等。 知背景1湘夫人屈原曾经两次被放逐,在第二次被放逐的20年间,他最终修订完成了民间乐歌九歌。九歌是一组想象力十分丰富、文辞非常优美的抒情诗歌。其中湘君和湘夫人以舜帝与二妃的传说为题材,写出了“湘君”与“湘夫人”的深深爱恋和苦苦相思。传说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并且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与舜为妃。后来舜帝南巡安抚少数民族,死于苍梧,葬在九疑山。二妃因牵挂、

4、思念舜帝,便南下潇湘千里寻夫。当她们得知丈夫已死,伤心的泪水洒落在竹丛中,竹叶为之尽斑(后世称之为斑竹,又称湘妃竹)。随后二妃也投水而死,化为湘水女神。2拟行路难(其四)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3蜀相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

5、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倍加敬重。4书愤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两重感情。知常识1楚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

6、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用“骚体”指“楚辞”。它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多用语气词“兮”字,用来协调音节,形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2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其内容多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3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

7、律、对偶的新诗体,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一、字音识记1眇眇(mio) 2.白(fn) 3罾何为兮(zng) 4.沅有芷兮(zh)5芷葺兮(q) 6.西澨(sh)7薜荔(b l) 8.擗蕙櫋(p)9澧水(l) 10.搴汀洲兮(qin tn)11遗余褋兮(di) 12.袅袅(nio)13潺湲(chn yun) 14.酌酒(zhu)15踯躅(zh zh) 16.柏森森(bi)17塞上(si) 18.衰鬓(bn)19伯仲(b)二、词语释义1帝子降兮北渚

8、 渚:水边的浅滩2目眇眇兮愁予 眇眇:向远看的样子3袅袅兮秋风 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4登白兮骋望 骋望:纵目远望5与佳期兮夕张 期:约会6鸟何萃兮中 萃:聚集7荒忽兮远望 荒忽:迷迷糊糊的样子8观流水兮潺湲 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9缭之兮杜衡 缭:缠绕10擗蕙櫋兮既张 擗:剖开11疏石兰兮为芳 疏:散布12合百草兮实庭 实:充满13九嶷缤兮并迎 缤:众多14搴汀洲兮杜若 搴:采摘15将以遗兮远者 以:用来16时不可兮骤得 骤:轻易,一下子17聊逍遥兮容与 聊:姑且容与:从容自在的样子18泻水置平地 泻:倾、倒19人生亦有命 命:命运,命数20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21吞声踯躅不敢言 吞声:

9、声将发又止踯躅:徘徊不前22锦官城外柏森森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23三顾频烦天下计 顾:拜访24两朝开济老臣心 开济:开创,扶助25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豪情壮志26铁马秋风大散关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27塞上长城空自许 塞上长城: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28出师一表真名世 名世:名传后世29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原是兄弟长幼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三、名句默写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3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4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5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6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7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8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9

10、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10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11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1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1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1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1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6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17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19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一、了解行文脉络 悲愤 二、把握文章主旨1湘夫人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着。诗中对真挚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歌

11、咏,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着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志向。2拟行路难(其四)此诗是诗人的不平之鸣。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对士族门阀制度的压迫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痛苦和无奈。3蜀相这是一首凭吊古迹、颂扬诸葛亮的咏史诗,脍炙人口,感人至深。作者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和仰慕之情,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4书愤本诗主要写了诗人回忆往事,自伤迟暮, 感慨世事多艰,奸人误国,以赞颂的口吻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透露出诗人矢志恢复

12、中原的爱国精神。一、阅读湘夫人,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赏析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妙处。答: 提示:这两句纯属白描,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诗人捕捉到了一些最富于典型性的事物,并用轻灵的笔触写了出来。它点明了季节;写出了无穷的境界,那种秋水初涨、浩渺无边、一望无际的景象如在眼前;寄寓了情感,这种情感跟那种忧愁的情绪和寥落的自然景观是完全吻合的。2“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这两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 提示:用反常现象来比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与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3“沅有芷兮澧有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 提示:比喻。

13、“沅芷”“澧兰”都是以最好的香草比喻自己所恋慕的人。4作者在第三段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说明了什么?答: 提示: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目的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的执着和如海深情。5结合诗句,从景和情的关系角度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答: 提示:这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诗作,诗人多处运用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的写法。比如,“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萧瑟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6从

14、文中看,湘君是个什么样的人?提示:诗句形象是个对爱情十分向往的人,他追求幸福而不得,思念湘夫人望而不见、遇而无缘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追求爱情,对爱情专一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向往爱情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爱而不见7.本诗写湘君,寓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诗句思想感情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搁浅在水边?”言弃而不用,隐喻诗人自己不为楚王所知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我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给远方的恋人。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我暂且从容自在地徘徊游逛。”期待被朝廷赏识,渴望返回朝廷隐喻了诗人自己不为楚王

15、所知、不能返回朝廷的不幸遭遇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知识解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的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长恨歌中的杨玉环的形象,诗人笔下的杨贵妃不仅是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倾国美人,而且是一个重情重义、忠贞不渝的可敬可佩的女子。有的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琵琶行中“我”的形象,“我”是一个被贬江城、孤独苦闷、雅好音乐、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诗人形象。 答题方法高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要关注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人生境遇,做到知人论世: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

16、下位之苦,或陈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正如我们所知杜甫是一位心系国家、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爱国诗人,在把握诗歌内容及形象时可以借助诗人这一情感特征及创作背景来进行鉴赏。(2)把握方法,分析人物把握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表达技巧,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所处环境等,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或人物形象的意义。如王维观猎前两联:“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首联以“劲”“鸣”起句,先声夺人;颔联以“疾”“轻”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奋力追击猎物的情形。勾画了一位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 答题模式(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

17、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 居士: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答: 解析:赏析诗歌中形象的特点,要结合诗中描写的人物行为进行分析,第一首诗中描写陈居士行为的有两句,“楚酒困人三日醉”和“亭角寻诗满袖风”;第二首诗中也有两句,“爱把山瓢莫笑侬”和“醒来推户寻诗去”。综合分析四句诗,可以发现陈居士有两个特点:一是爱喝酒,二是

18、爱写诗。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答案:特点:行为洒脱,情趣高雅。二、阅读拟行路难(其四),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8“吞声踯躅不敢言”一句中的“吞声”说明了什么?答: 提示:到了嘴边却强忍不敢呼喊,说明社会政治的黑暗,残酷无情的统治,窒息着人们的灵魂。9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答: 提示: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10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答: 提示:第三句中“

19、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而去呐喊,而是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这里表面上是认命了,实际上是对不公平的社会发出的愤怒控诉。11“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答: 提示:“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三、阅读蜀相,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2首联最生动传神的字是什么字?为什么?请具体分析。答: 提示:最传神的

20、字是“寻”字。诗人借“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的信步由之;又因诗人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用了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有力地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深沉的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13首联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 提示: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象征诸葛亮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14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一联中,哪两个字与此诗的境界关系最

21、为密切,为什么?答: 提示:“自”“空”两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用“自”“空”两字修饰,则所含之情就大有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婉转动听,可有谁听呢?借此突出了诸葛武侯祠的寂寞、荒凉、凄清,由此自然使人生出“感物怀人之意”。15诗歌意在赞颂诸葛亮的功业,第三联为什么要写刘备“三顾频烦”?答: 提示:写刘备是为了赞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因为刘备之所以不厌其烦地三顾茅庐,正是由于诸葛亮胸怀大计。另一方面,也暗含诗人有报国大志而无人理会的感伤。16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

22、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慨?答: 提示: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也有希望当朝能出现类似的英雄来平定天下的愿望;另一方面由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英雄功业难就联想到了自己壮志不伸、一生潦倒的人生际遇。1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答: 提示:这“泪满襟”的英雄们中间,自然少不了作者,但却并非他一人。“长使”一词扩充了诗歌感染的范围,把普天之下、千百年来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部包括在内。四、阅读书愤,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8书愤一诗的起句与结句好在哪里?答: 提示:起句:“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

23、上点明了诗题中的“愤”字。结句:诗人以诸葛亮自况,悲愤而不绝望,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19尾联化用诸葛亮的典故,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何不同?答: 提示:书愤中的陆游以诸葛亮自况,借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身先死”,但终归名满天下,反衬了诗人至死不悔的北伐之志和报国无门的郁愤,对投降派进行了贬斥。蜀相尾联上承五、六句,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自己壮志难酬的痛惜心情,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感伤。20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答: 提示: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愤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

24、民族大义。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抒发了诗人的沉痛、感伤之情。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藏着豪壮的感情。21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答: 提示:“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诗集中描写宋军英勇抗金的战斗情景,表明南宋人民有力

25、量保卫自己的国土,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渡瓜洲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典型,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他渴望北伐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2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答: 提示: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写虚,“中原北望气如山”,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轩昂;颈联上句“塞上长城”写理想,气势雄伟,意境高远,从大处、远处落笔,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感

26、情沉郁,格调凝重,从细处、近处用墨,是实写。在虚实的映衬中,加重了诗歌雄壮悲愤的基调。 湘夫人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融情于景、以景染情的手法。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江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湘夫人此二句之妙,还在以景写情。刘熙载云:“叙物以方情谓之赋,余谓楚辞九歌最得诀。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出目眇眇兮愁予来;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正是写出思公子兮未敢言来,俱有目击道存,不可容声之意。”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四句,是因情造景

27、、象征寓意。鸟不宿到树上而聚集在水草里,渔网不撒在水中而挂到树上,麋鹿不在草地上而跑进庭院里,蛟龙不潜在水底而爬到水边,这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景象,而是假想的反常景象,是湘君在等不到湘夫人、心情越来越懊丧的情况下,对自身尴尬处境的自我比况。而反过来,这种反常景象在头脑中的出现,这种自我比况心理的发生,也充分体现出当时湘君的心情懊丧到何种程度。这样的景物描写,不是将情感融入现实景物,不是以景染情,而是通过象征、隐喻、暗示的途径来达到表现目的,特点鲜明,很有表现力,但一般只能用在某些特定情况之下。拟行路难(其四)1跌宕起伏,心理曲折婉转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此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诗中

28、“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曲折婉转。2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全诗语言近似口语,晓畅流利,沉郁伤感,一唱三叠,叹之咏之,徘徊往复,尽情发泄。如“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几句话

29、,诗人以极通俗的语言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蜀相1借景物描写,抒自己情怀诗的前四句,描写祠堂之景,在描写中流露出同样是忠君爱国的杜甫对于诸葛亮的深切仰慕之情。首联两句,写祠堂之所在,不是交代地理位置,而是寄寓吊古的急切心情;颔联二句,写祠堂荒凉之景,借“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作者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之情。2艺术形式完美,表达方式多样一、二句紧扣诗题,三、四句直承上文,五、六句推开一层,七、八句收束全诗,做到了“起、承、转、合”,形式完美。3语言具有概括力,用字富有表现力颈联两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作了高度概括,准确到位。杜甫的律诗对仗工整,用字精当传神,极富表现力,如诗中的“寻”“自”“空”等字,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书愤1感情复杂,起伏跌宕这首诗紧紧扣住一个“愤”字,抒写出起伏跌宕的复杂感情,首联在激愤中又满怀豪情,颔联沉痛感伤,尾联在悲怆中又抱有期待。2对比手法,彰显主旨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且偷安等对比。3用典明志,抒发情怀这首诗在颈联和尾联中分别化用“塞上长城”“出师表”的典故,点明了诗人志向,表明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