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657.49KB ,
资源ID:6288368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883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考点解析大全.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考点解析大全.docx

1、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考点解析大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考点解析大全一、宇宙中的地球【天体系统】概念: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巨行星木、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

2、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有液态的水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

3、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高低 天气状况 海拔高低 日照时间长短我国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我国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光球层上的太阳黑子(周期11年)和色球层上的耀斑(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

4、响。【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旋转中心地轴太阳轨道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自转3600,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

5、月初)时速度慢。【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保持66034的交角;二是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延长线指向北极星。因此,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平面和公转形成的黄道平面构成23026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为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昼夜交替 成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因此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由于地球持续不停地自转,因此昼半球、夜半球所处部分不停地变化,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6、周期: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地方时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东早西迟”。15/小时。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 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地球自转偏向力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如北半球的河流对右岸冲刷显著,南北半球的河流对左岸冲刷显著。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纬度分布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

7、度达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最小值。计算:H=90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两地同在一个半球用,分在两个半球用)。昼夜长短的变化 纬度变化规律:二分日全球昼夜相等;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到达极圈。【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研究手段: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内部圈

8、层:内部圈层范围特征分层状态划分依据意义地壳地表至莫霍面(17、7、35KM)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硅铝层固态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的速度变化硅镁层地幔莫霍面至古登堡面(2900KM)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岩浆的主要源地上地幔固态岩浆地震下地幔地核古登堡面至地心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外核液态磁场内核固态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外部圈层: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

9、气水、生物水等水圈里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二、自然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三大类岩石】岩浆岩 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岩(如玄武岩)沉积岩 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变质岩 如石灰岩大理岩,页岩板岩,砂岩石英岩,花岗岩片麻岩【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

10、【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成因特点地表形态实践意义褶皱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后,发生的弯曲变形。背斜岩层向上拱(中心老,两翼新)。向斜岩层向下弯(中心新,两翼老)。正态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背斜储油、向斜储水;背斜处建地下隧道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使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上升岩块(地垒)成山岭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下降岩块(地堑)成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隧道、水库选址尽量要避开断层;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

11、地表的塑造】分布区外力作用侵蚀地貌沉积地貌其它主要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沟谷、瀑布、峡谷(V形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冲(洪)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有分选性)溶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溶洞、钟乳石、石柱、石笋)干旱地区风力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沙丘、沙垄、黄土高原形成(有分选性)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冰川U形谷、冰斗、刃脊、角峰、峡湾冰碛地貌(不具有分选性)【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晒热了地面,地面烘热了大气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热源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图1-6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

12、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高压、低压是同一水平面比原来受热均匀时的增加或减小,而在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始终越低。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

13、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一般地说,上升湿润下沉干、西风湿润信风干。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会使同一地区的气候呈季节性变化规律。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状况降水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年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冬雨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夏雨型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少雨型【季风环

14、流】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 +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部【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1、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主要区别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暖气团上升被迫抬升

15、徐徐爬升缓缓上滑锋前锋后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雨区位置以锋后为主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图示天气图简图雨区图主要在锋后主要在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过境时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雨、下雪、刮风、降温等天气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抬升,常出现连续性云雨天气常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下降,天气晴朗气压下降,气温和湿度升高,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天气实例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华南“清明时节雨纷纷”江淮地区的梅雨季

16、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3、锋面气旋气流(气压)状况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实例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台风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伏旱”天气寒潮北方“秋高气爽”【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的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海上内循环(水循环的水量最大,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陆上内循环(

17、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资源不断更新使各圈层间、海陆间实现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洋流及其分布规律】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南纬

18、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夏顺冬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热量平衡: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气候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等对沿岸沙漠气候的影响)影响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及上升流(秘鲁渔场)海区形成渔场影响航海:顺流航速快、省燃料;寒、暖流相遇成海雾,洋流带来冰山,不利航运影响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

19、中的作用】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大气圈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水圈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岩石圈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各要素之间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依赖于光合作用)、平衡功能

20、使自然地理各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整体性的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水土流失的实例“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如:热带雨林的砍伐、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地带性规律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示意图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水分海陆位置经线延伸,

21、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高度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地形起伏地带性自

22、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地形(科迪勒拉山系)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洋流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聚落分布原因高原地区呈带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山区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山前的洪

23、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十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平原区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地表形态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在山岳地区,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趋势: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呈波动上升趋势影响:导致海平面上升;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

24、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1、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水资源的质量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不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程度 科技落后时代:沿河、沿湖发展 科技发达时代: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采猎文明阶段因为人少,所以土地数量的对于人类的影响不大。而人类主要以狩猎动物和采集果实为生,土地肥沃与否决定人类在较小范围、较短时间内能否获得充足的食物,所以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农业文明阶段此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这时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

25、因素。土地在此阶段是人的财产和生产资料。土地肥沃,易于耕作的地区,人口密集、社会安定,生产力发展快,往往成为文明的发祥地。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越来越严重。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自然灾害的含义】含义: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分类: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赤潮、咸潮等;生物灾害:蝗灾、鼠灾【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台风成因: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危害:强

26、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台风并非一无是处,如在我国台风盛行的季节里,正是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发生伏旱之际,台风能带来丰沛的雨水,对缓和或解除伏旱起着积极的作用。台风结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寒潮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属冷锋过境。危害:降温(作物遭冻害,秋、春季危害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破坏牧场)、大雪、冻雨(通信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干旱成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危害:人畜饮水困难、粮食减产,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洪涝(洪水雨涝)成因:气候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27、;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危害:直接损失: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人畜的伤亡;瘟疫和传染病的暴发等;间接损失: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混乱等风暴潮成因: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危害: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地震成因: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的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地震的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它与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可以有多个烈度滑坡成因: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成因: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