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130.89KB ,
资源ID:62855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855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教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教材.docx

1、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教材初中物理知识点梳理 运动的描述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m =10-6m;1 nm =10-9m 2.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 1h= 60 min= 360 s.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

2、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三、运动的快慢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区 别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特 点 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 求 速 度 用v=s/t求速度用V=s/t求路程s内的平均速度1.速度(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

3、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3)公式:v=s/t S路程米(m) 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4)单位:m/s km/h 换算 1m/s=3.6km/h2.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3.变速运动(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2)公式: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即v=s/t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 (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2)介质:固体、液

4、体、气体均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 (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2)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 。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即:V固V液V气 。 二、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色,响度和音调 。 名称概念影 响 因 素相 关 关 系音调声音的高低发声体的频率。频率大,则音调高 ;频率小,则音调低 。响度声音的 大小(强弱);常用分贝(dB)表示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振幅大,则响度大;振幅小,则响度小。音色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体的发声方式决定。不同的人,不同

5、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一般音色不同 。三、噪声及噪声的控制 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害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四、声的利用 1.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1)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2)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2.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1)特点:能绕过物体传播、传播距离远。 (2)应用:预报地震、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3

6、.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B超。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碎石。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自行 发光 的物体叫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为310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等于真空中的速度。 4.用光的直线传播可解释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等。 二、光的反射 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 反射 。 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三线共面,两角相等,法线居中。

7、” 3.反射类型:(1)镜面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 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 。(2)漫反射:射到物体表面上的平行反射后 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 4.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光的折射 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河水变“浅”,游泳者看岸边的灯“变高”。 1. 光的折射定律:(1)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异侧: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3)角不相等:定性:空气其他透明介质。变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 2.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光的色散 1.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被分散成

8、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 2.光的三基色是红、蓝、绿;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3.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五、看不见的光 1.光谱:把 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2.人眼看不见的光: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应用: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线。应用:验钞机、紫外线灯等. 六、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光的反射 。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虚实:成的像为虚像;(2)大小: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对称:

9、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透镜及应用一、透镜及透镜作图 1.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2.有关透镜的科学术语:主光轴,光心,焦点(F),焦距(f),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三条特殊光线:(如图1所示,比较两透镜的异同)(1)凸透镜: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焦点;B.通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C.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凹透镜:A.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反向延长线通过同侧虚焦点;B.正对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C.通过光心

10、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1.凸透镜成像及应用表物 距(u)像 距(v)像 的 性 质应 用大小正倒虚实无限远v=f极小光斑测焦距u2f2fvf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u=2fv=2f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2fufv2f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无限远获取平行光源和测焦距uf同侧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 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三、眼睛和眼镜 1.构造:人眼的主要构造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

11、用相当于一个可以改变焦距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视物原理:光线由所观看的物体发出,外界的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经过角膜及晶状体的折射,会聚在视网膜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通过视神经将这个信号传给大脑,人就看到了物体。 3.近视眼、远视眼的比较力与运动一、力 1.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 6.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12、,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7.力的图示:力的图示需要完整表示力的三要素 大小(线段长度)方向(射线指向)作用点(射线起点)并且需要用一定长度的线段表示特定的力的数值(标度)。 8.力的合成 :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1)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是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与两力的方向相同;数学表述:F合 =F1 + F2 (2)当两下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差,方向为较大力的方向;数学表述:F合 = F1 F2 (其中:F1 F2)二、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力(1)弹性:物体受外力后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又恢复原来的形状。(2)弹力:物体

13、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3)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形变量有关。注意:有些形变非常微小,肉眼是看不见的。如:压桌子时,桌子发生的形变等。 2.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使用:测量前指针要归零,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的方向和所测的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三、重力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上及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大小: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3.计算公式:G=

14、mg, g=9.8N/kg(粗略计算时一般取g=10 N/kg)。g的意义是在地球附近,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9.8N。 4.方向:竖直向下。 5.重心:重力的作用点。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薄板形的物体的重心,可以采用悬挂法来确定。四、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1)压力的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15、1)增大(减小)压力;(2)使接触面变粗糙(光滑); (3)变滚动(滑动)为滑动(滚动);(4)使接触面分离,即加润滑油或形成气垫。五、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1.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3)阻力: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3.三种杠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16、。(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六、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或者受力平衡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条件:没有受到力或受力平衡。七、二力平衡 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或二力平衡。 2.条件:(1)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八、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的性质。 2.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3.惯性与牛 顿 第 一 定 律的比较 区 别 牛 顿 第 一 定 律 惯 性

17、条 件物 体 不 受 外 力 作 用 时 任 何 条 件下 本 质 描述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遵循的运动规律 物 体 本 身 的 属 性压强与浮力一、压力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垂直接触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3.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二、压强 1.压强的物理意义: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用字母P表示,公式: 3.单位:帕斯卡,1Pa= 4.增大压强的三种方法:(1)当压力F一定时,需减小受力面积S;(2)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需增大压力F;(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受力面积S,增大压力F。减小压强的方

18、法与之相反。三、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 2.测量仪器:压强计。使用压强计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3.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液gh 4.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越大,压强越大。 5.应用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2)原理:如果只装一种液体,那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液面总是相平的。 (3)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四、大气压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19、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产生原因:气体具有流动性,受重力作用。 2.变化特点:(1)随高度增加而减小。(2)同一位置大气压随天气变化而不断变化。 3.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同种液体的沸点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通常说的沸点是指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4.大气压的测量(1)测量实验:托里拆利实验。(2)测量仪器:气压计。(3)标准大气压值:P=1.01310Pa,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我们把能够流动的物体叫做流体。例如空气。 2.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3.升力:当气流迎

20、面流过机翼时,在相同的时间内上方气流经过的路程大于下方气流的路程,因此上方气流流速较大,压强较小;下方气流流速较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六、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对上下表面的压强差。即F浮=F下表面F上表面。 4.阿基米德定律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液gV排。七、浮沉条件上 浮下 沉悬 浮漂 浮沉 底F浮GF浮GF浮=GF浮=GF浮+FN=G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

21、非平衡力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八、浮力的应用 1.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 2.轮船原理:物体漂浮条件的应用。轮船在不同的水中(如:江水、海水)所受浮力相等。轮船排水量是指轮船排开水的质量。 3.潜水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 4.气球和飞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体积来实现浮沉的。 功和机械能一、功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3

22、.计算公式:W=Fs 4.单位:焦(J),1J=1Nm。二、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P=W/t。另一个公式:P=Fv。 3.单位:瓦(W)、千瓦(KW) 1KW=1000W三、动能 1.物质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2.动能的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相同,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质量相同,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四、势能 1.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高度相同,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质量相同,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23、 2.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弹性形变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越大。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1.定义: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 2.规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存在阻力,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反之机械能总量不变,即机械能守恒。六、定滑轮与动滑轮 物理量滑 轮定 义实 质特 点动滑轮滑轮可以和重物一起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定滑轮滑轮固定不动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七、滑轮组 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的叫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要费距离。 3.省力特点: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股)绳子吊

24、着物体,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八、机械效率 1.有用功 (W有用):人们为了达到工作目的的必须要做的功。 2.额外功(W额):利用机械时不想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W总):外力所做的功,即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即W总= W有用+ W额。5.计算公式:=100。6.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尽可能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力;减轻机械的自身重量;合理地减少部件间的有害摩擦。7.特点: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功与能一、分子热运动 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1)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相互渗透的现象叫扩散。 (2)扩散在气

25、体、液体和固体间都能发生,但扩散的程度不同。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还表明分子之间有间隙。二、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由于分子的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有关。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用做功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减少。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能的转化。 (2)用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能的转移三、比热容 1.定义:单

26、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 (放出)的热量。 2.单位:J/(kg)。 3.水的比热容:(1) 数值:C水=4.210J/(kg) (2) 意义:1kg水温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 (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J。 (3) 应用:“暖气”取暖用水作介质,机器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等。 4.热量的计算 (1) 吸热公式:Q吸=cm(t-t0) (2) 放热公式:Q放=cm(t0- t)四、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物态变化一、温度及其测量 1.

27、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2.温度计:(1)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估:估计被侧物体的温度;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不要接触容器底或侧壁;读:待示数稳定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举例: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温

28、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物体凝固时需要放热。 举例: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注: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 体非 晶 体熔点和凝固点有没有熔 化过 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物质先变稀,最后成为液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收热量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放

29、出热量 熔化图像 凝固图像 举例海波、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 沥青、玻璃、松香、石蜡 三、汽化和液化汽化: 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汽化需要吸热。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举例: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自身的温度高低;液体蒸发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2)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蒸 发沸 腾不同点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必须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缓慢的汽化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温度降低温度保持不变相同点1都是汽化现象2都使液体变为气体3都要吸收热量2.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气体液化后体积会大大地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举例: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雾的形成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钨等。如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就是由于灯丝升华的缘故。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放热。自然界中的霜的形成,就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举例:霜和雪的形成;冬天,外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