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3.79KB ,
资源ID:62718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718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实践育人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实践育人的途径与方法研究.docx

1、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实践育人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实践育人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关键词:实践育人 途径 方法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孔子认为教育应该“知行统一”,董其昌认为应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21世纪初,清华大学提出了“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教育是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创新的源泉,是调理自我心理的良药,是从简单向综合、从知识向能力、从聪明向智慧转化的催化剂。实践育人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就顺应而生,让实践学习,实践育人,进入我们的教学,促进我

2、们的研究。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成长为成功人才的重要环节和保障。“方法、途径”指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途径。“实践育人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即指通过实践育人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使学生明确培养目标,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在实践中感悟与完善,以强烈的实践创新意识,尽快融入社会,担当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育人已经成为学校建设的内在要求,特别是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出台以来,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作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

3、教育实效性重要途径的实践育人越来越备受推崇。笔者通过梳理文献,综述成果,并简要评价,希望为学校实践育人的工作决策、实施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肖建认为我国实践育人观的问题与困境主要体现在实践的形式化、实践的认识论化和实践的功利化三个方面。李鹏飞认为实践育人存在教育认识确实、教学体系缺漏和条件保障缺位等问题。赵蓓茁研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现存思想认识不到位、保障机制不健全、统筹联动不完善和评价机制不科学等四个方面。张宁珍认为,影响实践育人实效性的主要原因有主体对实践育人的认识不够、参与不多,育人过程的职业性不明显,教师的实践育人能力、规范化有待提高等。田银华研究认为,实践育人是一个复杂而

4、艰巨的系统工程,存在着呈学科化偏向及运行机制不畅、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传统的道德教育采用的是“美德袋”模式。该模式把学生的品德看作是“一代美德”,因而在道德教育内容上选择特定社会中公认的到的戒律或美德条目;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把学生心理看作是等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或“美德之袋”,因而强调道德条目的灌输。杜威认为,这种模式“不仅不能促进反而制约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实践育人国内外形势都极为严峻,是我们必须探讨和研究的主题,为我们学校,乃至国家都会有积极的贡献。四、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通过对实践育人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真正寻找到有效地实践育人的方法与策略,进而以这些行之有效

5、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的活动中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在提高成绩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如此循环让学生真正获得快乐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践育人已经成为一种理念,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目前就实践育人价值进行探讨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从价值视角进行专题研究的更是寥寥。如(1)吴亚玲支出实践育人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代表一种新的教育观、预示一种新的育人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2)陶伟华认为,实

6、践育人的价值可以概括为“四个有利于”。(3)肖建认为实践育人呈现出价值扩展的现象,重点体现在增强社会责任该、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革、提高人才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培养“三创精神”和增强实践能力等方面。五、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一)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7、,积极主动构建新的知识经验,教师不是简单知识的传授者和呈现者,而是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理解,教师应重视因经验背景的差异,而形成的学生个体差异,并就此作出调整,进行外部引导。这正是研究性学习中对于教师的新的角色定位。建构主义提倡学习的互动性,认为学习不是学生孤立的活动,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学习的,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小组合作互动完成,要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分享信息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进人与人间的合作与联系,这正是研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的目标体现,要求学生学会分享,乐于合作的精神。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8、,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育的过程应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学生而教,教师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教师对待学生要“无条件积极关注”,师生间真诚平等相处。我国新课程思想的一大亮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在此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3、互动型教学理论互动型教学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充分、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一种获取知识的欲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安排、确定综合实

9、践活动各部分内容和组织形式。(二)研究目标1、基于实践的学习,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变结论性学习为过程性学习,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和要领,帮助学生通过操作、考察、实验、自主探究的活动解决问题,感受生活。2、实践育人活动的实施,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从整体上把握活动内容的结构、层次和过程,关注学生现实和未来需要,为学生发展提供开放空间。3、实践育人活动的开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发现和确定研究的问题便成了活动实施的关键,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其教育功能,需要关注学生对活动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取得。4、实践育人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它不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更不以对知识复述与否为

10、标准,而是着眼于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追求学生独具特色的全面发展。5、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实践育人活动的设置,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要努力重塑学校文化,培植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大力推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三)研究内容通过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小学生情趣和时代气息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各个方面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生活自理、行为自律、性格自强、人格自尊力。从中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研究。(一)理论研究1、小学实践育人活动课程形态特点研究。2、学科教学与

11、实践育人活动课程关系研究。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各学科课程中与育人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切入点的研究。4、实践育人活动课程中活动专题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5、素质教育(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研究。(二)实践探索与研究:1、教师整合能力的培养研究。2、实践育人活动课程与语文学科整合的途径、方法研究。3、实践育人活动课程与数学学科整合的途径、方法研究。4、实践育人活动课程与科学学科整合的途径、方法研究。5、实践育人活动课程与音、体、美学科整合的途径、方法研究。6、实践育人活动课程与品德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整合的途径、方法研究。7、实践育人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途径、方法研究

12、。8、课程整合的监控、评价、保障机制研究。(四)研究假设1、对每种育人形式来说,尽管有通用的育人方法,但是每种育人形式都有与之相应的独特的育人方法。不同的育人方法和不同的育人途径相适应,才能体现实践育人的真正价值。同时每一种育人形式下的育人方法也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2、在不同的育人方法中运用各种途径,可明显提高育人效率。因为育人策略使学习行为理性化、具有针对性,从而避免盲目性。(五)创新之处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来开展实践育人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六、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一)研究思路尽管我校在全市范围具有一定规模,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存在较明显优势,但一线

13、教师教学水平提高途径仅限于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种集中培训,致使针对性和实效性都不是很强。那么要真正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仅靠教师本人刻苦钻研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尽可能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争取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有效的校本培训活动,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确立的研究思路是:校内教研组组织讲课、听课、评课并总结其中的得失。组织教师队伍到其他名校拜师学艺求取 “真经”。回校总结制定改进方案,融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创新教学水平。(二)研究方法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真实要求2、通过角色转变探索实践育人的方法3、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目标进行实践育人(三)技术路线1、

14、搭建专业技能平台,拓展实践育人途径2、推行“一系一品”活动,丰富实践育人途径3、开展实践学习新模式,开辟实践育人新途径4、开展志愿者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5、社会公益活动,助力实践育人成效(四)实施步骤1、宣传动员阶段:做好“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的宣传工作,营造气氛,成立课题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2、准备阶段:搜集网络上、过去教学活动中成功的优秀的课例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理论知识, 3、组织实施阶段:健全校内教研组活动计划和教研制度。组织优秀、先进的中青年教师进行示范课,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安排,收集教学过程的照片、录音、录像等资料。学习他们的成功之处,改进不足之处,组织召开座谈会,认真听

15、取他们的意见。 4、总结分析阶段:进行校内示范课成果宣传与展示,个人教学自评总结。认真做好研讨分析,总结得失,写出下一步改进措施。 课题编号:3319实践育人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关键词:实践育人 ,途径,方法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课程改革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但也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

16、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中小学教育实际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17、认知理解。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2016年国家教育部、发改委、旅游局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为实践育人再添新规。实践育人是当前教育的现实短板,探索“实践育人的途径与方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立足于义务教育初中段开展研究。(二)课题界定 本课题的关键词是实践育人。实践育人首先是一种育人理念,是在充分认识实践与人的密切关系,尤其是对于人的成长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育人理念。实践育人又是一种教育活动,是基于学生当下的发展水平,通过知识、经验的传授和方式方法的创新,通过开发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

18、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价值的认同,使学生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1、课题含义:落实实践育人的理念,探索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实践育人途径和科学方法。2、课题研究范围:以义务教育初中段学生为实践主体,进行实践类课程的开发,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3、课题研究对象:初中学生(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古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可见我国对实践育人的认识,由来以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讲“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荀子说“学至于行之而止于行”;墨子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明代思想家王守人即提出“知行合一”学话,主张“知行并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核

19、销单”“教学做合一”三大生活教育理论,强调要让学校教育伸展到大自然、社会中去,把整个社会生活活动都作为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参加社会实践,做到教、学、做合一。国外许多学校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美国全国和社区服务委员会将服务性学习定义为一种教育经验,这种教育经验被学校和社区转化为学生可参与的适应学生和社区需要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在自己社区的现实情况中运用新学到的技能和知识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并让学生在社区服务之中进行学习和发展,强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日本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完成在本国或国外的修学旅行;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明确将修学旅

20、行写入了当地的教育法,对修学旅行的方式、时间、课程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韩国教育部门将“毕业旅行”作为学生的一项“必修课目”,纳入学分管理。201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实践育人成为高校的热门话题,而在中小学则只是零散的活动介绍,没有见到系统的思考和实践总结。(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实践育人作为一种育人方式,对转变学校育人观念,提升教师育人能力有重要意义。实践育人是对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丰富,是改变中小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抓手,是评价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

21、出实践育人在义务教育初中段的实施路径和方法,促力实践育人在学校的落地生根,从而改变学生在学校的成长生态。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一)课题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实践体现出来的,人类逐步认识世界正是通过能动地改变世界的实践过程来实现的。鲁洁教授提出了“教育是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教育学思想。2.主体性德育理论 主体性德育是德育实践的范畴,它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实践范式。它是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为基本特征,是让学生在教师

22、的指导下发展自身主体性的德育工作创新模式,它将挖掘学生的价值和潜能、发展和健全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需求。3.人的社会化理论 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社会和人类发展规律的长期累积的知识、规范、观念和技能,并将这些知识、规范、观念和技能内化成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与习惯,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再次创新与创造的过程。4.生活德育理论 生活德育首先是将生活的经验作为出发点,力求在生活情境中开展德育。实践育人正是在各种生活实践活动中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能力培养,受教育者在实践生活中认知、感知、领悟、践行,是生活德育的方式之一。(二)研究目标:1.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自身的

23、办学目标,综合考虑初中学生的成长特点与需求、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研制出学校实践育人的目标要点。2.对学校的实践育人进行分类,分类构建切合学校、学生实际的实践育人内容。3.提出实践育人保障措施,研制出合适的实践育人评价标准。(三)研究内容: 1.对国家关于中小学教育目标、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新形势下的需求进行梳理,对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等进行再认识,提炼出符合学生和学校实际的实践育人培养目标。2.国家课程中的实践育人途径和方法研究。3.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中的实践育人途径和方法研究。4. 参与学雷锋志愿者组织和校外公益活动组织中的实践育人途径和方法研究。5.实践

24、育人评价标准研究。(四)研究假设“实践育人”和我们日常所说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模式和途径一样,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育人模式和途径。实践育人最显著的特点是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天然地确立,必然导致实践育人的目标、内容、评价等必须基于学生主体来构建,才能达成实践育人的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完全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其中,会充分展示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使实践育人的途径和方法具有众多可能性。(五)创新之处1.当前,关于实践育人的研究引起了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相关的探讨和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践育人理论阐发上,在中小学实践层面讨论得少,本课题落

25、脚于义务教育初中段的实践层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梳理实践育人的目标,明确实践育人的内容,研制出评价标准,为中小学实践育人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操作样板。2.本课题研究,将实践育人不仅应用在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育上,而且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突破了实践育人大多只在德育范畴内讨论的局限。在实际研究中将对实践育人的作用机理有一定程度上的阐述,将提出实践育人中的具体对策。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一)研究思路按照预设的研究目标将课题组成员进行组合,为成三个实践教学组、实践活动组、评价标准研制组,分别制定年度研究计划,明确学习、做事、拓展等内容,每学期进行小结分享和资料整。

26、立足于操作层面,将本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工作要点进行按排,将课题研究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二)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学术论文,专著和调查报告等文献,并进行梳理、总结和提炼,从中发现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2、归纳研究法。运用归纳法对研究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共同的特点进行归类分析,进而认识实践育人的规律。3、访谈法。通过访谈中学的教师和学生,了解中学开展实践育人的现状,进而了解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提出实践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对策提供依据和基础。4、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从理论上揭示实践具有育人作用的原因;另一方面,从

27、实践的角度中学探求如何有效的实现实践育人的功能。(三)技术路线前期调研(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访谈学校的师生)课题论证(在分析现有的实践育人活动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的内容)课题计划(讨论制订研究的计划和步骤)-实践探索(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机制)-反思调适(及时调整研究方法,不断改进研究策略)-收集资料(收集研究过程资料。如照片、案例、论文等)-总结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构建模式(构建有效的实践育人新模式)-形成报告(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推广应用(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准备阶段(2017年58月)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

28、方案。通过对实践育人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研究,组织参加本课题的教师了解学生课内外的实践活动内容和成效。分析讨论有效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主题。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7年9月-2019年元月)参与课题的教师按照分工的要求,开展研究活动。阅读相关文献,访谈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老师跟踪学生的实践活动学习过程,及时发现,提炼有效的实践育人活动范例并撰写案例集,并及时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论文集。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19年26月)对课题的研究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因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工作。并积极推广和应用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促进我校实践育人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 课题编号:436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