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届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单元测试9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单元测试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正常情况下血浆和组织液相互生成与回流,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血浆与组织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B.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浆D. 血浆与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内环境由血浆、淋巴、组织液组成,血管内的液体为血浆,血管外的液体是组织液,血浆携带的氧和养料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通过组织液在毛
2、细血管的静脉端被血浆吸收,血浆和组织液就这样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血浆中的氧气通过组织液被细胞吸收利用,氧气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血浆中氧气的含量大于组织液,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2人体的红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直接从下列哪种细胞外液中吸收葡萄糖 A血浆;血浆 B淋巴;血浆C血浆;组织液 D组织液;组织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红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肌肉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故C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
3、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唾液 D尿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葡萄糖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唾液位于口腔中,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尿液储存于膀胱中,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4下表是血浆、组织液和骨骼肌细胞内液某些成分的浓度及总渗透压的比较(浓度单位为mEqL1,渗透压单位为mOsmL1)。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Na、Cl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B. 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C. HC
4、O有利于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D. 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可知,Na+、Cl-主要分布在血浆和组织液中,即细胞外液中,A项正确;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B项正确;HCO是缓冲物质,有利于维持内环境pH相对稳定,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离子和蛋白质的含量,D项错误。5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其中1、2、3是结构,A、B、C是液体。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A. 某人由于花粉过敏,会引起A液增 多,C液减少B. 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C中C. 2处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3处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D. 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5
5、层生物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组成及其理化性质,图中A是血浆,B是淋巴,C是组织液,三者组成人体内环境;1是组织细胞,2是毛细血管壁,3是毛细淋巴管壁。某人由于花粉过敏,会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导致A液减少,C液增多,A错误;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各种细胞内,B错误;2处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3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C错误;A液(血浆)中的02 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5层生物膜,依次是毛细血管壁(2层)、组织细胞的细胞膜(1层)、线粒体外膜(1层)、线粒体内膜(1层),D正确。【点睛】组织水肿是高中生物的一个考点,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容
6、易出现偏差,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引发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现总结如下:6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组成的是A. 细胞内液 B. 淋巴 C. 组织液 D. 血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淋巴、组织液组成,故B、C、D正确。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故A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7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应该多喝一些淡盐水,原因是A.维持水分代谢平衡B.降温,维持体温恒定C.维持体内无机盐代谢平衡D.消毒,杀灭细菌等病原体【答案】
7、C【解析】这是一道应用层次的选择题,主要考查运用水、盐代谢平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温作业的人有大量的汗液排出,这样会使体内的无机盐代谢受到影响,失去平衡,需要从体外补充一定量的无机盐,来维持体内盐类代谢平衡。所以,高温作业的人,应该喝一些淡盐水。解答该题常犯的错误是误认为是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事实不然,光喝水是不行的,因为只喝水不仅不能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并且会进一步引起因电解质的减少而产生肌肉抽搐、昏迷等症状。8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方式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传递迅速B. 体温调节可能涉及三种传递方式C. 方式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D. 方式
8、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答案】C【解析】方式是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其信息传递缓慢,方式是神经调节,传递途径是反射弧,传递迅速,A正确;体温调节包括神经体液调节,包括三种传递方式, B正确;方式的信息传递,要经过突触,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出间隙和突触后膜,突出间隙的液体是体液,C错误;方式属于激素调节,传递的途径是体液,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调节的方式是反馈调节,D正确。【考点定位】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名师点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9给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
9、食盐水后,下列有关变化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大鼠的排尿量增加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答案】B【解析】给健康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A错误;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降低,C错误;所以大鼠的排尿量增加,B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没什么变化,D错误;答案是B。【考点定位】水盐平衡的调节【名师点睛】知识归纳 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归纳(1)作为感受器: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的渗透压变化,从而调节水盐平衡。(2)作为效应器:具有分泌功能,合成的激素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10、、抗利尿激素等。(3)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4)传导:可传导兴奋至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如传导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感。10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人的血浆中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B.HCO3 -、HPO4 2-对血液中酸碱度起缓冲作用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D.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正常人的血浆中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范围很小,原因是血浆中含有HCO
11、3-、HPO42-等离子,可起到缓冲作用,A项正确;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NaHCO3和Na2HPO4等弱碱性物质与之反应,降低酸性;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H2CO3和NaH2PO4等弱酸性物质与之反应,降低碱性,从而保证血浆pH的相对稳定,B项正确;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其中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C项正确;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D项错误。考点
12、:本题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1下列各项中,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直接作用的是()A. 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 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 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 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答案】D【解析】肝脏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它能够维持人体内环境中血糖的稳态,A错误;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和吸入CO2和O2,能够维持内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量的相对稳定,B错误;肾把尿素等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维持了内环境稳态,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C错误;血细胞属于组
13、织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名师点睛】本题关键要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中渗透压、PH、温度以及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B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等细胞外液组
14、成;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A、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A错误;B、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内环境有影响,但不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C、内化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正确;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恒定不变,D错误故选:C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13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
15、紊乱B. 内环境渗透压、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 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己、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紊乱,故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故B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故C正确,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及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 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 血液中
16、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 组织液中的水来自血浆和细胞内液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答案】D【解析】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不能经淋巴循环回到血浆,组织液积累,引起下肢水肿,A正确;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B正确;组织液的物质可来自血浆,也可来自细胞内液,故组织液中的水来自血浆和细胞内液,C正确;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但不会引起蛋白质大量丢失,D错误。15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 氨基酸、纤维素、CO2、Na+C. 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血浆中约
17、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约1%),蛋白质(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解: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等在血浆中都存在,A正确;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成分,在血浆中不存在,B错误;D、胃蛋白酶存在于胃液中,在血浆中不存在,C错误;D、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在血浆中不存在,D错误故选:A考点:内环境的组成16人体稳态的维持是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B.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C. 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细
18、胞外液中K+和C1的浓度D. 人体处于稳态时,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稳定不变【答案】B【解析】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因此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乳酸不会使细胞外液的pH显著降低,A错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B正确;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钠离子和氯离子,C错误;人体处于稳态时,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稳定不变,D错误。17高原体能训练能提高运动员在缺氧环境下的运动能力。但某运动员刚到高原后时,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
19、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答案】C【解析】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引起细胞代谢紊乱,A、B正确;人体稳态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时,人体通过调节,可使内环境仍然保持稳定,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时,超出了人体的调节能力,稳态就会遭到破坏,代谢会发生紊乱,C错误;人到高原地区后,由于空气稀薄,供氧不足,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D正确。18如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
20、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营养不良,中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C. 正常情况下处的CO2浓度低于处D. 饭后4小时处的葡萄糖浓度高于处【答案】D【解析】依题意和分析图示可知: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表示毛细血管的动脉端;为肝细胞;为淋巴;为组织液;为血浆。若营养不良,则会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中的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项正确;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B项正确;正常情况下,血液由流动的过程中,肝细胞产生的CO2不断进入血液,因此处的CO2的浓度低于处,C项正确;饭
21、后小时,因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不断进入血液,导致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处,D项错误。【点睛】本题结合“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综合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正确解答此题,需要理清脉络,建立知识网络;此外还需要与细胞呼吸、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建立联系。19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代表组织细胞,则下列物质运输方向正确的是( )ACO2:BCO2:C养料:DO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依次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淋巴。二氧化碳是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由组织细胞内产生到组织液,然后到血浆,故A错误,B正确。养料主要在消化道消化分解后进
22、入血浆,然后到组织液和淋巴内,故C错误。氧气是血浆到组织液到组织细胞,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20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重要条件是( )A. 血液酸碱度的稳定 B.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C. 内环境的稳态 D. 温度和渗透压的不断变化【答案】C【解析】人体内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和PH值,因此要保证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则内环境必需保持稳态,C正确,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及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血液酸碱度的稳定不一定是稳态,A错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或温度和渗透压的不断变化都不利于内环境稳态,BD错误。【考点定位】
23、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2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糖尿病患者口服胰岛素溶液可起到降血糖的作用B.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C. 兴奋沿反射弧的传递过程离不开内环境的参与D. 浆细胞能够识别抗原,但是没有特异性【答案】C【解析】A、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水解失去活性,故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B错误; C、突触间隙间充满组织液,所以兴奋沿反射弧的传递过程离不开内环境,C正确;D、浆细胞只能产生抗体,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错误。故选C.22身体可以敏感地“测量”哪个分子的浓度变化? A葡萄糖 B氨基酸 CCO2
24、 DO2【答案】C【解析】CO2浓度的变化会被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敏感地测量,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中枢做出相应的反应,给病人输氧时,应给氧气中混有5二氧化碳。23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和内环境稳态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有直接关系B健康人的正常体温始终接近37,与气温变化关系不大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则引起血浆渗透压增加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直接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系统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A正确;健康人的正常体温始终接近37,与气温变化关系不大,B正确;毛细血管通透性
25、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C不正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和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4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 g,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a、b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Ba在1h2h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Cb在1h2h血糖
26、处于高处,蛋白质分解减少Db在2h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原所致【答案】AB【解析】正常人的血糖维持在80120mg/dl,b曲线持续高血糖,正常人血糖升高后,血糖可转变成糖原,脂肪,某些氨基酸等,从而是血糖降低,而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发生障碍。25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 有些刚被救的伤者,
27、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 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体内渗透压升高D. 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后大量释放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导致内环境化学成分稳态失调,应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A正确;由题意可知,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B正确;因严重缺水,体内渗透压升高,C正确;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遇难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有毒物质不能随尿排出,血浆渗透压过高所致,不是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D错误。二、
28、非选择题26(2015秋邯郸校级期中)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以下问题:(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表示 ;表示在淋巴管内的 ;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 ;表示组织间隙的 (2)以上合称 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 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则对新陈代谢起着 作用【答案】(1)细胞内液 淋巴 血浆 组织液(2)细胞外 内环境(3)内环境调节【解析】试题分析:据图示可知,为细胞内液,为淋巴,为血浆,为组织液,构成内环境,构成体液解:(1)由图示结构可知,为组织细胞内的液体,故为组织液,为淋巴管内的淋巴,为毛细血管内
29、的血浆,为组织间隙的组织液(2)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为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3)人体内的细胞不能直接同外界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需通过内环境来进行,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故答案为:(1)细胞内液 淋巴 血浆 组织液(2)细胞外 内环境(3)内环境调节考点:内环境的组成27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 ,C为 。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b为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在下列方框中试以箭头表示ad四者物质
30、交换概况。(3)图中ad,O2浓度最高的是 ,CO2浓度最高的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生物膜才能被组织细胞C利用。(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d与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若B堵塞,会导致 中的液体增加,结果会引起 。(5)a中的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和 。【答案】(1)毛细血管 细胞膜 bc 组织液 (2)a (3)d a 6 (4)d中含大分子蛋白质,b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组织液 组织水肿 (5)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pH【解析】从图可知,A是毛细血管,B是毛细淋巴管,C是组织细胞,a是细胞内液,b是组织液,c是淋巴,d是血浆。(1)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是毛细血管,C是组织细胞。其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b和淋巴c。(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细胞内液a。组织液和血浆及细胞内液中可以相互渗透,而淋巴只能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为单向循环。(3)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a处吸收O2产生CO2,所以a处O2浓度最低,而CO2浓度最高,而d为血浆,此处氧气浓度最高,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红细胞所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