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78MB ,
资源ID:62597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597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鲁教版第一册知识重点核心考点归纳.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鲁教版第一册知识重点核心考点归纳.docx

1、鲁教版第一册知识重点核心考点归纳高中重难点知识、核心考点纲要必修一复习专题常见考题一:地球运动常见考题类型一:侧视图、俯视图1.在地轴上标注自转方向,确定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2.线速度、角速度3.用晨昏线推算各点时间4.直射点坐标计算5.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最大范围6.节气和时间7.各点昼夜时间推算和计算8.地转偏向力9.自转的地理意义10.公转的地理意义 冬至地球光照侧视图规律总结一:1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俯视图看:南顺北逆2 线速度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3 自转角速度规律是:除两极外,各地角速度都相同,约15/小时4 地球昼夜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地球自身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天

2、体5 地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的存在6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能证明地球自转的存在7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称为1恒星日。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是:24小时,称之为1太阳日。8 赤道上都是6:00日出,18:00日落,赤道地区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昼长=夜长=12小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等。同一条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9 (1)晨昏圈永远平分地球。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2)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3)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10.根据经度的排列情况判断:东增东经,西增西经;沿着地球自西向东转的方向

3、,度数依次增加的是东经,依次减小的是西经。(所以在上图俯视图中,左边的90为东经;右边的90为西经)类型二:公转轨道图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2.对应的时间和节气3.判断标准(看图直射点,做切线)4.太阳回归运动简图5.远近日点及其速度的变化6.各纬度之间直射次数和五带的划分7.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同减异加 H=90(纬度差) 8.黄赤交角规律总结二:1. 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时间地方时。为便于不同地区的交流,国际统一划分时区,实行分区化时,以每15个经度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可以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区时。2. 地方时计算遵循:东加西减。异区(即分别在东时区和西

4、时区)相加,同区相减。3. 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减一日,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加一日。4. 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5. 地球自转产生的意义:a.产生昼夜交替b.地方时的差异c.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6. 地球公转产生的意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回归年);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各季节对应的月份)和五带的划分7. 7月初,地球在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地球在近日点上;公转速度较快。8.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为热带;南北回归线,一年只有一次直射;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内,会有极昼极夜,为寒带;温带季节变化最明显。9. 太阳高度角变化

5、规律:(以及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从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以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南极圈以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10.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同减异加 H=90(纬度差)11. 熟练掌握简图分析:太阳运动的方向;昼夜渐长与渐短的时间;

6、时间与节气;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次数。类型三:天体知识1.天体:恒星、星云、流星体、行星、彗星、卫星等都属于自然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空间站属于人造天体2.太阳结构从里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P6)3.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周期约为11年);色球层耀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短波通信)、2、对地球磁场影响(磁暴是指南针和罗盘无法指示)(极光在高纬度和极地常见)3、对地球大气状况的影响(影响气候和降水,太阳黑子与降水有较大关联)。4.天体系统层级:(上图)5.太阳系:A.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B.类地行星:

7、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D.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近圆形、同向性。6.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1)宇宙环境:A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环境;B光照条件稳定(2)自身条件:A日地距离适中水液态存在;B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大气层 C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专题二:地球圈层与地表形态类型一:地球圈层1.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地核(最厚,由内核和外核构成);地幔;地壳。2.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壳的分界。3.横波纵波比较:速度(纵波横波);特点(横波到古登堡面不在传播,纵波减

8、速后继续传播)4.软流层(特点)位于上地幔(即地幔的顶部),是岩浆发源地5.岩石圈(上地幔+地壳全部)6.岩石圈的岩石组成:岩浆岩(喷出的是玄武岩;侵入没有喷出的是花岗岩);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常有化石);变质岩(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变质成板岩、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7.三种岩石的转化(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8.岩浆的主要来源:软流层9.各字母表示的作用:A:上升、冷却、凝固B:变质作用C: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D:重熔再生类型二:1.地表形态的变化受到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总使得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总使得地表趋于平坦。内力作用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常见的内力作用

9、: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和重能,主要在于流水和风的侵蚀、风化、搬运、堆积等。2.地壳水平运动为板块运动,陆地板块相撞常形成褶皱山,背斜和向斜;地壳垂直运动为断层:相对上升的为地垒或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西山;相对下降的为地堑,常形成谷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滇池,抚仙湖等。变质作用表现为:受到高温高压。3.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断层(地垒,地堑)【从图中判断】(1)A、B共同组成褶皱;A处地形为山谷,A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往往储存石油、天然气);B处地形为山岭,B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岩层向下凹),往往储存水。(2)背斜成山如何

10、最终形成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 (3)向斜成谷如何最终形成向斜成山。(P31)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4)C、D共同组成断层。C相对下降为地堑,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D相对上升为地垒,如华山、庐山、泰山。大型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隧道建设常在背斜处,原因在于:背斜岩层向上拱,有利于支撑;而向斜因储水,不安全。4.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态流水作用:流水侵蚀(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B长江三峡“V”型谷); 流水堆积(A在山区河流出口形成洪积扇;B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C在大江大河入海口处

11、形成三角洲)风力作用:风力侵蚀(A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风力搬运(A沙尘暴;B沙丘【注意风向】) 风力堆积(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学说)5.水循环(1)水圈的主体是是海洋水;淡水的主体是:冰川。(2)可直接利用淡水:江河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3)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此图所示为:海陆间水循环(4)水循环的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E地表径流(人类最密切,最能改变,如南水北调);F下渗;D地下径流专题三:大气圈与天气、气候1.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N,O,CO2、O3等,认识他们各自的作用),水汽、固体杂质2.垂直分层,三层的各种状况: 正

12、确的是分为对流层(空气对流),平流层(空气水平运动),高层大气层。A层为对流层: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原因是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产生各种天气现象;与人类最为密切。对流层高度随纬度不同而不同,平均约是:012km左右)B层为平流层: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原因是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大气水平运动(气流平稳,利于飞机飞行)。C层为高层大气层,高度电离,能反射短波无线电波,影响无线电通信。2. 太阳辐射中能量最集中的部分是在可见光区。3. 大气的受热状况A为太阳辐射D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 CO2,H2O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O3和O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成为“地球的保

13、护伞”。反射:云层和尘埃颗粒反射。散射:空气分子和细小杂质散射B为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即气温)主要的直接热源。因为空气中的CO2,H2O吸收了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所以增温)。E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即吸收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塑料大棚就是采用此原理)注:出题往往还会考察温差最大与最小的图形。4.大气运动由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规律总结:(1)气温和气压值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渐低;(2)气压状况的比较,是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的;(3)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下凹的地方是低气压。(4)近地面的气压状况与高空相反,近地面的等压面凹凸也与高空相反。(

14、左下图)5.水平气压梯度力有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强 近地面受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总是与等压线平行;(右下图)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找某个点的风向方法步骤: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画出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画出合力。(见右图)6.全球气压带风带【熟练掌握】(1)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季风环流(2)7月份(夏季)。在30附近应该为副高,但是在陆地上却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所以说亚洲低压切断了副高的性质,使得高压性质仅仅保留在海洋上。 1月份(冬季),在60附近应该

15、为副低,但是陆地上却形成一个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以说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了。低压性质仅保留在海洋上。(3)季风分为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风,海洋吹向陆地),炎热多雨; 冬季风(西北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季风在我国(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南方为亚热带季风,北方为温带季风。南亚季风:主要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夏季风(西南风,海洋吹向陆地),成因: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冬季风(东北风,陆地吹向海洋),成因:陆地吹向海洋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季风气候特征:雨热同期(适合水稻

16、生长);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所以水利工程量大)注:印度洋的季风气候导致该地洋流也成为季风环流(夏顺冬逆)7.常见的天气系统(1)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反气旋系统;锋面气旋三种。梅雨天气:江淮准静止锋(时间是6月份);伏旱天气(时间7、8月份)。(2)【气旋、反气旋系统】气旋(气流状况)反气旋(气流状况)北半球气旋逆时针辐合南半球气旋顺时针辐合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辐散南半球反气旋逆时针辐散(气压状况)低压中心,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我国夏季登录东南沿海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气压状况)高压中心,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天气,我国江淮地区的伏旱和北方秋高

17、气爽的天气。(3)【锋面系统】类型 冷锋 暖锋 气团运动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锋面图示 锋面符号 过境前天气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湿度较高,气压较低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温度、湿度较低,气压较高过境时天气 阴天、刮风、下雨、降温 多为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天气 温度、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气温、湿度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降水时间 时间短,强度大 时间长,强度小 降水位置 锋后锋前 典型天气1.冬季沙尘暴和寒潮;2.夏季北方暴雨我国夏季雨带自南向北推移共性特征1.冷气团都在下,暖气团都在上;2.都会形成降水;4.【锋面气旋】1.找到对应点(如A、B、C),判

18、断风向2.判断冷暖锋面、降水区域、气温高低点等:A处吹偏北风,为冷气团控制(较冷)且推动锋面,应为冷锋,锋后形成降水;B处吹偏南风,从南方吹来,应为暖气团控制(较暖),且推动锋面,应为暖锋,在锋前降水)C处在暖锋锋前,为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且为偏北风。3判断半球(靠风向,看地转偏向力)A5.【河流补给】河流补给来源补给特点大气降水补给(其中一种形式为雨水补给)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其径流量的变化与 降水变化 呈正相关。季风气候主要在夏季补给,形成夏汛,温带季风,降水均匀,河流流量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汛期。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补给时间主要为 春 季,形成春汛;我国东北地区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

19、(雨水补给) (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补给时间主要为 夏 季;形成夏汛。我国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补给蓄洪补枯【注意所画的图,流量变化】 地下水补给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6.【洋流运动】1.洋流按性质分类,可分为:寒流: 高纬流向高纬,减温减湿暖流:低纬流向高纬,增温增湿判断:1.温度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递减,温度向北方递减的是北半球,向南方递减的是南半球。2.判断流经海域水温:中间低两边高的是寒流,中间高两边低的是暖流。2.洋流的分布规律 (1)北半球中低纬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呈顺时针环流北半球中高纬环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呈逆时针环流(2)南半球中低纬环流:以副热带

20、海区为中心,呈逆时针环流南半球中高纬环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呈顺时针环流(3)40S形成全球性环流,西风漂流(寒流)(4)印度洋地区的季风气候导致该地区洋流也成为季风环流(夏顺、冬逆)(5)熟记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各洋流名称。(6)四大渔场渔场名称形成类型有关洋流名称北海道渔场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北海渔场寒、暖流交汇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冷水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秘鲁渔场上升流海域秘鲁寒流(7)洋流的意义A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水汽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B影响气候: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例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

21、益于暖湿的。俄罗斯西北部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减温减湿的作用。例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寒暖流流交汇处、上升流盛行海域,往往形成大渔场。D影响航运: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逆洋流航行,速度较慢。E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扩大污染面积;渐低污染程度。7.【气候】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和形成自然带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亚马孙河平原、刚果盆地(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多雨

22、,冬季温和少雨,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带)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气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均匀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北方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看考题9.【分异规律】地带性分异规律分布特征主导因素图形描述文字描述水平地域分异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4321大致与纬线平

23、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4321与经线平行呈带状,沿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更替(在中纬度表现得比较明显)水分垂直地域分异沿垂直方向更替(注: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相对高度越高,自然带越丰富)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10.【喀斯特作用】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 淀积作用:Ca(HCO3)2=CaCO3+CO2+H2O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四个条件: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水的流动性;溶蚀力(酸性)11.【人地关系与自然资源】(1)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属于可再生资源

24、。但利用不但也会使其枯竭。水资源短缺: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2)自然资源的共性特征:A分布不平衡性(因地制宜)B资源间的联系性(保护资源和综合开发)C数量的有限性(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D利用的发展性(不要轻易开发尚未弄清楚用途的资源)(3)工业文明土地不再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活动,还有其他更广泛的用途。 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4)洪水形成的影响因素汇水速度与A地面坡度;B土壤含水率;C植被覆盖率排水速度与A河道顺直程度;B通畅程度;C纵向坡度(落差)(5)治理洪灾的工程措施常见的有:(以治理长江中下游洪灾为例)A兴修水库(三峡水电站);B修筑堤坝(加固荆江大提);C疏浚河道(裁弯取直);D开辟分洪区(利用洼地开辟蓄洪区和分洪区)(6)全球气候变暖(现当代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处于间冰期,是一种自然趋势,但是人类过多的排放温室气体,加剧了这种趋势)(7)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A导致海平面上升,部分陆地、岛屿被淹没;B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灾害的增加,热带气旋或台风强度、频率增加;C导致生态系统调整;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冰期(较寒冷干燥)与间冰期(较温暖湿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