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5 ,大小:248.61KB ,
资源ID:625644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564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8文言文阅读课外单篇.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8文言文阅读课外单篇.docx

1、18文言文阅读课外单篇(2015福建龙岩)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3分)蒙骜伐魏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选自资治通鉴)【注释】蒙骜(o):秦国大将。 高都、汲:地名。 恤:体恤,顾惜。趣(c):催

2、促。持:握着的手。5.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1)帅师伐魏 (2)徒以有魏也 (3)蒙骜遁走 6.下面句中的“数”与“魏师数败”中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夹岸数百步 B.珠可历历数也 C.扶苏以数谏故 D.数月之后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2)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8.阅读全文,说说信陵君为什么能成功救魏?(3分)5.(3分)(1)军队 (2)只,仅仅 (3)逃跑6.(3分) C 7.(4分)(1)(魏王)于是派人到赵国请信陵君(回国)。(2)诸侯听说信陵君又成为魏国的大将,都派兵来援救魏国。 8.(3分)信陵君知恩图

3、报,能以国家为重,回国效力。信陵君得到魏王重用。信陵君在各诸侯中有较高的威望,得到了各诸侯的支援。(意思答对即可,答对1点给2分,答到2点给3分)(2015广东汕尾)(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物各有短长甘戊使于齐,渡大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骐骥、騄駬,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选自刘向说苑)【注释】甘戊:秦武王时丞相。船人:船夫。间:间隔。谨愿敦厚:谨慎老实,诚恳厚道。不施

4、用兵: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施,使用。骐骥、騄駬:都是良马名。小狸:小野猫。干将:古代宝剑名。千乘之君,万乘之主:指小国、大国君主。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4分) A.甘戊使于齐(于:到) B.不然,汝不知也(然:这样) C.物各有短长(短:短小) D.说千乘之君(说:游说)10.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匠以治木,不如斤斧。10.木匠用它来坎削木头,还比不上斧头(锋利)11.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船夫对甘戊出使齐国的能力很佩服,但对甘戊连一条河都过不去很瞧不起。 B.甘戊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应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C.甘戊从不同的

5、角度论述了万事万物的长处与短处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 D.甘戊认为自己的才能是善于游说君王,而船夫擅长在河里游来游去。9.C11.B【参考翻译】:甘戊出使齐国,要乘船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间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样说服齐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辅助君王,用兵打仗不派用处;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野猫;干将可以算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可是工匠用它劈削木头,还不如斧子。现在用桨划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说服有千万辆战车的君王,你就比不上我了。”(2015广东

6、省卷)(二)(9分)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注释原:原国 卫:卫国【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

7、,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11

8、.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9.A10.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11.(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分)。(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分)。

9、(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2015广西百色)14.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2分)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无恒故也。”(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注释】东:向东流。迳:通“径”,经过。杜宇:古代传说中蜀国的国王,据说派人凿通巫峡。居治:指政府机关所在地。【参考译文】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巫峡是杜宇时派人凿开用来通江水的。郭仲产说:“按照地理志中的记载,巫山在县城西南,可是现在巫山在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郡县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缘故吧!”14.(2分

10、)介绍了巫峡形成的传说以及巫山位置与记载不同的原因。(2015广西南宁)(二) 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刘向新序.杂事)【注释:】牖(yu):窗户。施(y):延伸。还(xun):通“旋”,掉转。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施尾于堂 于: (2)弃而还走 走: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9.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2分)参考

11、译文:叶公(沈子高)喜欢龙,钩刀上雕刻着龙,凿子上雕刻着龙,凡是屋室刻花的地方都雕上了龙。这时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这样喜欢它,就降到叶公家,把头伸进窗户来探看,尾巴延伸在厅堂上。叶公看见真龙,转身丢下它就跑,丧魂失魄,脸色都变了。这个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那表面上像龙而实质上不是龙的东西。17.(1)在(2)跑(1分)18.这个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那表面上像龙而实质上不是龙的东西。(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19. 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他只是表面喜欢龙,而并非真正喜欢龙。(1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那些热衷于幻想而并非脚踏实地(或表里不一、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1

12、分)(2015河北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归鉞,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后大饥,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从之。 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归氏孝子,身微贱而其行卓,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选文有改动)归鉞:人名。喋喋:说话没完没了。数:屡次。依依:依恋的样子。窃:偷偷地。致:送达。饥:饥荒,年成不好。奉迎:迎接。

13、奉,敬辞。卓:高。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比”的义项有:并列,挨着;顺从,和顺;比较;及,等到。“比归,母又复杖之”中的“比”,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2分)【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父大怒逐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母与其子居 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C.独其宗亲邻里知之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身微贱而其行卓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 (2)鉞贩盐市中 市: (3)而己有饥色 色: (4)奉母终身怡然 怡然: 11.对选文加横线句子展开

14、合理想象,写一段对话,表现人物情感。(3分)12.归鉞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参考译文:归钺,早年丧母,父亲又娶了后妻,生了儿子,因此失去了父爱。家中贫穷,母亲就没完没了地说归钺的过错,父亲大怒,赶走他。归钺屡次困倦,在路上爬行,等到回家,母亲又用棍子打他,屡次近于打死。归钺在门外留恋不舍,低着头偷偷地流泪,同宗族的人没有不怜悯他的。父亲死后,继母和她的儿子同住。归钺在集市上卖盐,时常偷偷地见他的弟弟,询问继母的饮食,送给他们甘甜鲜美的食物。后来发生严重饥荒,继母不能养活自己。归钺前去,流泪哭泣孝敬地迎接她。继母内心自感惭愧,跟随归钺回去了。归钺有了食物

15、先给继母和弟弟,而自己面有饥色。侍奉继母始终很高兴。直至归钺年老将死,始终也不说继母的事。归氏孝子,身份低贱而行为高尚,只有他的亲族邻居知道他的事迹,于是想扩大他的名声。8.(2分) 9.(3分) A10.(4分)(1)因为这样(因此)(2)市场(集市)(3)脸色(4)高兴的样子(每小题1分)11.(3分)示例:归钺流着泪说:“母亲,我接您来了,现在闹饥荒,请您住到我家去吧!我会好好照顾您的!”后母说:“孩子,过去都是我糊涂啊,让你受委屈了。那我就跟你走吧。”(对话符合当时情境和人物身份给2分,语言通顺给1分,意思对即可)12.(3分)关心后母送食物;灾荒年接后母;忍饿让食给后母;侍奉后母始终

16、很高兴;从不说后母不好。(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任意三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2015黑龙江牡丹江)阅读范式守信,回答12-15题。范式守信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张劭(sh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选自后汉书 有删改)注释:太学:京城最高学府。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告:告假。过:拜访。克:约定。白:告诉。馔(zhun):饭食。升堂:登上大厅。1

17、2,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式谓元伯曰: 至其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14.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1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12.谓:对说;告诉 至:到评分标准:(2分)没词解释正确1分13.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评分标准:(2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14.巨卿信士,必不违约。评分标准:(2分)准确完成2分。15.示例:重诺言,守信用,是做人的美德。学习中,答应帮组同学讲解难题,无论自己的时间多么紧张,一定要说到做到,守信用,才能赢得同学的信任。评分标准:(2分)做人启示

18、1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译文:范式字巨卿,少年时在太学游学,与汝南的张劭成为好友。张劭字元伯。二人一起告假回乡里。范式对元伯说:“我之后二年应当回太学读书,将拜访你的父母。”于是共同约定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将要到,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母亲说:“离别了二年,千里之外定下的约定,你凭什么相信他的诚意呢?”元伯说:“巨卿是守信的人,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这样,应该为你酿酒。”到了那个日子,巨卿果然到了,登上大厅拜访喝酒,十分尽兴地告别。(2015湖北十堰)(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

19、,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选自颜氏家训慕贤) 【注释】播越:离散。款狎:指相互问关系亲密。渍:染。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本领,技能。较:通“皎”,明显。鲍鱼:咸鱼,气味腥臭。肆:店铺。之徒:那样的人。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l)较明易习者也? (2)君子必慎交游焉。 (3)无友不如己者

20、。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墨子悲于染丝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B.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爱莲说) C.潜移默化,自然似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D.是以与善人居 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但优于我,便足贵之。17.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论述了外部环境对人精神性情的影响,指出交友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B.本文以“入芝兰之室自香,入鲍鱼之肆自臭”这一生活现象来证明人的神情容易被同化的道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自然贴切。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说明了潜移默

21、化的道理,多与名贤交游,方能受到有益熏陶,颜氏家训对现在青少年的成长仍有指导意义。D.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来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行,这与本文观点一致。附译文:我生在动乱的年代,在兵荒马乱中长大,一生流离漂泊,所见所闻很多。遇到有名望的贤人,没有不心醉魂迷向往倾慕的。人在年轻的时候,精神性情还没有定型,和所结交的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伴,就会受到熏陶濡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没有存心去学,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和朋友相似了,何况操守德性和本领技能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然会染上臭味。墨子看见人们染线就叹息,说的也是这个意

22、思,君子与人交往一定需要慎重啊!孔子说:“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世上怎么能得到呢?只要比我强,也就足以让我看重他了。14.(3分)学习 慎重(谨慎) 以为友(或交朋友) (每题1分)15.(2分)C16.(2分) 只要比我优秀,便足以(或值得)让我看重他。17.(3分)D (2015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以布衣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

23、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选自刘向新序)【注】陶之朱公:即范蠡(l),相传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侔(mu):等同。缯(zng):丝织品的总称。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尝有疑狱 狱:案件B.臣,鄙民也 鄙:浅陋 C.不知当狱 当:应当D.殆未

24、有也 殆:恐怕9.对下面加点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臣之家有二白璧 侧而视之其径相如也 然其价一者千金A.用法相同,用法不同B.用法相同,用法相同C.用法不同,用法不同D.用法不同,用法相同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国,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玉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 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赏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D.作者借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参考译文:梁国曾

25、经有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罪,有些人认为是无罪,即使是梁王也迟疑不决。梁王道:“陶朱公(范蠡),凭借平民的身份而做到全国首富,这必定是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于是就召来范蠡问他说:“梁国有难以断定的案子,断案的人一半认为有罪一半认为没有罪,即使是我也迟疑不决,先生您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应该怎么办?”范蠡说:“我是个卑贱的小民,也不懂得如何断案。既然大王让我断,那么,(我举个例子),我家有两个白玉璧,它们的颜色、大小、光泽都差不多,但是它们的价钱,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梁王说:“大小与色泽都差不多,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为什么?”范蠡说:“从侧面看一个厚度是另一个的两

26、倍,因此卖千金。”梁王说:“好。所以案件难断就从轻发落,奖赏有疑问就赏与。”梁国民众非常高兴。由此看来,墙薄了就容易坍塌,丝织品薄就容易裂开,器物薄就容易毁坏,酒薄(淡,不醇厚)就容易发酸。那些薄的事物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大概还没有。所以统治人民施行政令教化的诸侯们,应该以厚德对待人民就可以了。8. C9. D10. B11. (4分)即使是我也迟疑不决,先生您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应该怎么办?(2015湖北宜昌)一、纵山居闲情(18分)山静日长宋 罗大经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

27、,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则月印前溪(A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 B ),乌知此句之妙( C )!人能真

28、知此妙,则东坡所谓“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亦多乎!【注释】: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麛,音m,小鹿。山妻:隐士之妻。对自己妻子的谦词。笋蕨:竹笋和蕨菜。玉露:指作者所作笔记鹤林玉露。剧谈:畅谈。驰猎: 奔驰追逐。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6.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盈( ) 濯( ) 既( ) 相与( )7.请将文言语气词“耳”“哉”“矣”正确填入文中的A、B、C处。(3分)8.请用两个逗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准确断句。(2分)归 而 倚 杖 柴 门 之 下 则 夕 阳 在 山 紫 绿 万 状9.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从容步山径,

29、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10.作者认为子西诗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妙绝,但“识其妙者盖少”,这是为什么呢?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11.读完全文,从文章描绘的一幅幅画面里,你发现作者崇尚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12.积累链接:文中的国风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A ,“韩苏文”中的“韩”是指 B (填写人名),“陶杜诗”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直接展现其早出晚归这一田居生活的诗句是 C 。(3分)【参考译文】唐子西的诗中写道:“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我把家安在深山的里面,每逢春末夏初(的时候),苍翠的苔藓生满台阶,落下的花瓣铺满小路,没有人来敲门(打扰),(惟有)松树

30、的影子斑驳不齐,地面和空中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中午刚刚睡足,就打点山泉水,捡几根松树枝,煮苦茶喝(它)。凭兴趣读几篇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以及陶渊明、杜甫的诗、韩愈、苏轼的文章。悠悠然不慌不忙地走在山路上,摸摸松树竹子,跟小鹿(一样)都在高高的树林和茂盛的草地里休息。坐下来赏玩奔流的泉水,(用这水)漱口洗脚。很快回到竹子做窗的家里,就有山居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做了竹笋和蕨菜,端上麦子煮的饭,高高兴兴的吃一个饱。在窗子旁边提笔起来,管他多少写个几十个字,(或者)展开收藏的模板字帖、(名士)真迹、画卷来一起欣赏。兴致来了就吟诵小诗,有时草书一两段玉露。再煮上一杯苦茶,出门到溪边踱步,偶然遇到种田的大爷或垂钓的朋友,问问桑叶麻虅,谈谈梗米稻谷,猜猜天气,比比谁钓的鱼多,遇到节日或好日子,大家就约好一起吃饭畅谈。回家后靠在柴门旁边,就(只见)夕阳挂在山上,(树林和天空)紫色绿色纷繁众多,迅速变幻,美丽得让人目眩。(等到牧童骑在)牛背上和笛声一起归来,那么月亮(已经)映在溪水上了。品位子西的这句诗(指前文“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句),可以说得上绝妙了。但是这句诗虽然妙,懂得那妙处的人却少。那些牵着猎狗、驾着苍鹰,奔驰追逐在声色名利场中的人,只看见滚滚的马头尘土和匆匆的过隙马影罢了,哪知道这句话的妙处呢?要是谁能真的理解这样的奥妙,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