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27.98KB ,
资源ID:625471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547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精.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精.docx

1、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精2004年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浙江省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处(2005年3月30日)一、2004年浙江高技术产业总体情况2004年,浙江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积极利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全省完成高技术产业总产值1413亿元,增长24.7%;工业销售产值1403亿元,增长28.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40亿元,增长30.0%;利润总额86.5亿元,增长74.5%;出口交货值487亿元,增长5

2、8.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从1995年的全国第九到上升到2004年的全国第五,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浙江重要的先导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高技术产业各行业比重看(图1、表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一枝独秀,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29亿元,比重高达60.8%。医药制造业居第二,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24亿元,比重为22.4%。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从上年的48亿元猛增到119亿元,进入全国第9位,在全省高技术产业的占比也从上年的4.3%大幅度提升到2004年的8.2,居第三。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4亿元,列第四

3、,占比从上年的8.6%下降到7.9%。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销售收入9亿元,占全省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为0.6%。图1:浙江高技术产业各行业比重图表1:浙江高技术产业各分行业占比情况序号行业名称2004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占04年高技术产业比重()2003年销售收入占03年高技术产业比重()1信息化学品制造业916.70.6-2医药制造业32419.222.427224.3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87924.760.870562.94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119145.48.2484.35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11419.37.9968.6二、2004年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

4、本特点(一)总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4年浙江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从1995年的48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340亿元(图2),年均增长24.3%,其中2004年比上年增长30.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表现最为抢眼,全年增速达到了145.4,产业规模从48亿元猛增到119亿元,进入全国第9位,成为拉动浙江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新生力量。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速度为24.7%,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速度为19.3%,医药制造业增长速度为19.

5、2%,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是全省高技术产业高速增长的主力军。图2:19952004年浙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变化图(二)出口增幅位居全国前列2004年,浙江高技术产业出口增势迅猛,增长幅度达82.1%,增幅在全国出口总额前十名地区中位居第一(表2)。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8.7亿美元,出口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也从上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7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46.1亿美元,增长16.9%。从出口结构看,浙江的出口增长逐步从过去的轻纺产品为主向以机电产品为主转变。2004年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从上年的34.4%上升到37.3%,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44.6%,高出服装、纺织品、鞋类等3大类传统轻纺产品贡献

6、率16.9个百分点。表2: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前10名省市序号省市区出口额占全国比重()出口总额增长率()1广东664.640.142.42江苏359.421.728.33上海288.917.567.94天津100.36.148.65福建68.34.118.86北京58.13.550.37浙江38.72.382.48辽宁291.8-0.99山东24.91.547.110四川7.10.4-40.3(三)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明显。2004年底全省每万人口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人才数为648人,比上年增长8;R&D活动经费投入达97亿元,增长24.7%,

7、R&D活动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86,比2003年提高了0.06个百分点;发明专利授权数继续保持大幅攀升的趋势,全年专利申请量23500件,授权量15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00个,授权600个,分别增长5.5和50.7%,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表3)。表3:浙江20012004年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年份专利申请数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20011283011468337238200217671193910478208200321463275014402398200423500290015000600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

8、心、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升华拜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万丰奥特控股公司技术中心、宁波波导集团技术中心等5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第十批、第十一批享受优惠政策的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目前浙江累计拥有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当年新增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万向集团技术中心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授予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成就奖,巨化集团技术中心和万向集团技术中心还承担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项目。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新培育浙江省大学科技园等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全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4家,投入使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41家,孵化面积超过65

9、万平方米,入孵企业1717家,在孵项目2397项。加快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温州高新园区创业服务中心继杭州、宁波创业服务中心之后成为浙江第三家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建了余姚模具等14个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目前全省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达38家,遍布全省主要特色产业集聚地。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取得重大进展。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的合作,新引进共建了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院宁波材料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宁波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结束了浙江没有中科院研究所的历史。加快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合作的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与浙江省合作的浙江清华

10、长三角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与浙江余杭共建的先进制造研究所等创新载体建设,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四)高技术产业化成效显著围绕浙江省“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的18个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2004年继续组织实施了以软件、微电子与数字电视、企业信息化、新型元器件、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现代农业、机电一体化等专项为重点的100个国家和省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以点带面,带动全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大幅度增加。全年共有软件、数字电视、第三代移动通信、生物技术、新材料、现代农业、企业信息化、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等15个专项的49个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

11、业发展项目计划,总投资37.4亿元,争取国家资金2.7亿元,为历年来最高,居全国前列。在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83个在建国家项目实施进度进一步加快,全年完成投资额10.9亿元。建设管理更加规范,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遵循项目资本金制、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等制度,规范资金筹措、设备采购、厂房建设等各项工作。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绍兴金泰企业集团“年产10000吨聚丙烯酸钠高分子絮凝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12个国家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DM4240微电机磁体等56个省级项目竣工投产,这些项目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积极的示范作用。如新

12、昌制药厂天然维生素E产业化示范工程、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A微囊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浙江花园生物高科有限公司的维生素D3原料及饲料添加剂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成功实施,进一步巩固了浙江维生素生产强省的地位,特别是花园的维生素D3原料及饲料添加剂项目的成功产业化,打破了瑞士罗氏、德国巴斯夫(BASF)、荷兰杜法等少数国际大公司对维生素D3生产技术的垄断局面,使我国也成为掌握维生素D3规模化生产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五)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快高技术产业基地、园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地。2004年,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2个省级高新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25亿元,比上年增长43.2%;

13、产品销售收入1219亿元,增长41.1%;出口创汇35.3亿美元,增长49.9%;利税140亿元,增长35.7%。分别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利税的42.2%、51.9%和31.1%。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高技术产业的主力军。2004年新认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6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46家。目前累计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7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85家。这些企业全年实现技工贸总产值2950亿元,比上年增长46%;产品销售收入2890亿元,增长43%;出口创汇68亿美元,增长34%;利税450亿元,增长37%。三、2004年浙江主要高技术行业发展情况(一)电子及通

14、信设备制造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浙江比重最大的高技术行业,占全部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为60.8,比2003年提高0.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第一大行业的地位。2004年,全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879亿元,同比增长24.7%;出口交货值240亿元,同比增长58%。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五。主要通信产品产销两旺。在移动通信系统、终端设备、路由器及软交换设备、接入网设备、用户程控交换机、传输材料和通信元器件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其中,移动终端表现最为突出,全年生产手机2635万部,占全国市场12%;小灵通电话1571万部,占全国市场7成以上。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手机成功打

15、入欧洲和美洲市场,全年出口手机342万部,出口创汇2.48亿美元,增长600以上,连续五年保持国产手机销售量和出口额全国第一。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省半导体行业共完成销售收入73亿元,其中,集成电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22.9%;集成电路芯片产量20.6亿块,同比增长35.5%。全年建成投产6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1条,在建或筹建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2条、6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1条。集成电路设计业实现销售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30.1%,进一步强化了领先优势。数字电视产业加速推进。充分发挥在数字电视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数字电视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杭州市出台

16、了关于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及发展数字电视产业的若干意见,支持数字电视应用与数字电视产业互动发展。杭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数字视频后处理芯片等一批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竣工投产,数字电视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杭州有线数字电视产业基础平台建设项目加速实施,杭州市数字电视用户已突破10万户。优势企业加速壮大。全省信息产品制造业3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0亿元,同比增长42.7。UT斯达康、东方通信、波导股份、华立控股等4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比上年增加2家;华立集团有限公司、浙大网新科技等8家企业入选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23家企业入选2003年度全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入选企业数量继续

17、保持全国第一。 表4:2004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10强企业排序企业名称2004年营业收入(亿元)1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1732普天东方通信集团1363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1164华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025杭州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626横店集团东磁有限公司317富通集团有限公司298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279西湖电子集团2110华伦集团19(二)医药制造业平稳增长全省医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19%;出口交货值100亿元,同比增长20%;继续保持全省第二大高技术行业的地位,比重为22.4%。2004年浙江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三。

18、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医药行业骨干企业的规模优势得到加强,优势企业产销量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公布的2004年全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百强企业名单,杭州华东医药集团等14家企业入围,占百强企业数的近七分之一(表5)。表5:列入2004年全国医药工业百强的浙江企业名单序号企业名称销售收入(万元)全国排名1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339566152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189118293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166000354横店集团康裕药业有限公司131890385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95097566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92546587浙江尖锋药业有限公司8628963

19、8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74565709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702977510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698347811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640608312浙江中贝九洲集团有限公司594108713浙江海力生集团有限公司571848914浙江家园药业有限公司5517490(三)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规模翻番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9亿元,增长145,实现出口交货值108亿元,增长161。在全省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从上年的4.3%大幅度提升到2004年的8.2,超过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成为浙江高技术产业的第三大行业。产业规模达到全国第9位。规模

20、翻番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以杭州东芝公司为代表的计算机制造企业的崛起,杭州东芝公司全年生产笔记本电脑118.5万台并全部实现出口,同比增长195.5%,成为拉动行业规模扩张和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并使浙江成为全国便携式电脑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基地。(四)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全省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0%以上;实现利税13亿元,同比增长40%;出口增长170%,达到1.74亿美元。软件销售收入约占全国9%,软件出口约占全国的6%,浙江软件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四位。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04年基地实现软件及相关服务收入103亿元,增长44;上交利税10亿元;出口创

21、汇5204万美元,增长67.9。目前有软件企业800余家,比上年增加80多家,初步形成以高新软件园为核心区块,东部软件园、数源软件园、西部软件园、浙大科技园、节能科技园、拓峰软件园等扩展区块呼应发展的空间布局;以网络软件、嵌入式系统和基础平台为支撑,行业应用软件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在证券、金融、通信、财务、纺织、医疗、教育等行业居全国领先水平。200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召开了全国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工作座谈会,张晓强副主任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嵌入式软件成为发展亮点。嵌入式软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达50%以上,其销售收入占到全部软件产业的44.1%,嵌入式软件的快速增长成为浙江

22、软件产业新的增长点。骨干企业队伍不断壮大。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25家,12家入选2004年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企业100强,其中2家进入前10强(表6)。14家软件类公司陆续在国内外上市,15家企业入选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表6:列入2004年中国软件企业100强的浙江企业名单序号企业名称软件收入(万元)全国排名1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38676342浙江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878173杭州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46010324杭州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39500385华立集团有限公司32029466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31329487浙江中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062249

23、8杭州信雅达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4165629中程科技有限公司224516710浙江南望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160599211杭州颐和科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150209812浙江大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4896100(五)电信业发展水平继续居全国前列全省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74亿元,同比增长41.6%,占全国总量的6.9%,列全国第二。实现电信业务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13.8%,居全国第三。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通信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年新增电话用户686万户,总数达到4297万户,居全国第四;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1975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41.8线/百人,提前一年完成“十五

24、”计划目标;移动电话用户增长33%,达2322万户,移动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49.2部/百人,远远高于25.9部/百人的全国平均水平。互联网用户达到509万户,占全国总数的7.1%,居全国第三;宽带上网成为社会消费热点,宽带业务发展迅速,宽带用户数增长80%,达227万户,居全国第二。适应消费者多样性服务需求,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电信、移动、联通等六家基础电信企业实现业务收入356亿元,增长13%,利润总额98亿元。各类增值业务发展迅速,全省有从事增值电信业务企业671家,其中2004年新增259家。四、浙江高技术产业的主要不足和差距浙江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综合实力列全国第四位,有

25、条件也有必要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大动力。从实绩看,浙江高技术产业总体发展状况良好,但也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一) 与全省经济总量比,高技术产业比例相对偏低2004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GDP的比重仅为3.0%,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3%,不但离高水平地区有较大差距,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省经济总量比,高技术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对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和贡献不够明显,与成为主导产业还有较大差距。从高技术产业总量上看(表7),浙江分别是广东的约六分之一、江苏的约五分之一、上海的约一半,差距较大。表7:2004年全国高

26、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前8名序号省 市2004年工业销售产值增长率()2003年排名2004年排名1广东797327.7112江苏472841.4223上海315440.2334天津150342.9645浙江140328.1456北京137315.3567福建135531.4778山东124139.288(二)与发达地区比,增长速度相对落后2004年浙江实现高技术产业销售产值1403亿元,同比增长28.1%,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但这个“高速度”仅仅是相对自身而言,从全国比较来看,处于中下水平,不但低于东部地区32.1%的增长速度,而且和全国平均30.0%的增长速度也有差距。从长江三角洲地区二省一市比

27、较,江苏为41.4%、上海为40.2%,分别高出浙江13个和12个百分点,差距更大。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出现了趋缓的迹象,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三)产业层次相对偏低,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处于国际高技术产业链的中低端,浙江的情况尤其严重。浙江高技术产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程度较高、而技术密集程度相对较低的终端产品加工装配,劳动生产率低、产品附加值低。从长三角地区对比看,高技术产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上海为88.6万元,江苏为50.2万元,而浙江仅为33.4万元,低于全国平均值38.4万元。在产业结构方面,制造业发展迅猛,而高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却严重滞后。在高技术产业

28、七大类行业中,信息制造业一枝独秀,其它行业相对弱小,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四)出口规模偏小,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相对较少2004年,浙江完成出口交货值487亿元,同比增长58.3%,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但是,从总量上看,浙江的出口交货值,仅仅是广东的十一分子之一、江苏的六分子之一、上海的五分子之一,位居全国第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十分明显。 五、2005年浙江高技术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2005年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目标,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加

29、快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促进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2005年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高技术产业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进国际化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加大高技术产业比重。全省预计实现高技术产业总产值1740亿元,同比增长2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28亿元,同比增长2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6%,占GDP比重为3.2%。2005年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1、组织力量,深入开展高技术产业和信息化发展思路和“十一五”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和经济全球

30、化趋势增强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在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要深入分析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究提出高技术产业和信息化的优先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十一五”专项规划,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缓解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突出重点,大力推进优势高技术产业发展。根据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浙江的产业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2005年要重点抓好通信、生物、软件、微电子、数字电视等富有发展潜力的优势高技术产业发展。通信产业是浙江的优势产业,既有产业基础,又有应用潜力。目前正处于2G技术向3G技术推进的关键时期,要加快3G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