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75.76KB ,
资源ID:62377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377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用水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用水量.docx

1、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用水量第三章、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用水量31 作物需水量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包括对土壤水分、养分充分供应) 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或接近达到该作物品种的最高产量水平所消耗的水量。作物需水量的作用:1、是农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消耗水分的最主要部分。2、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的必备资料,也是灌排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的基本依据。3、作物需水量在农业用水和国民经济用水中的比例4、作物需水量是农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作物需水量以水汽形式散入大气,无法再利用一、作物田间水分的消耗(三种途径:叶面蒸腾、棵间蒸发和深层渗漏 ) 叶面蒸腾:作物植株内水分通过叶面气孔散发

2、到大气中的现象; 棵间蒸发:植株间土壤或水面(水稻田)的水分蒸发; 深层渗漏: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率而向根系以下土层产生渗漏的现象。 解释:棵间蒸发能增加地面附近空气的湿度,对作物生长环境有利,但大部分是无益的 消耗,因此在缺水地区或干旱季节应尽量采取措施,减少棵间蒸发(如滴灌 、水田不建立水层)和地面覆盖等措施。深层渗漏对旱田是无益的, 会浪费水源, 流失养分, 地下水含盐较多的地区, 易形成次 生盐碱化。但对水稻来说,适当的深层渗漏是有益的,可增加根部氧分,消除有毒物质,促 进根系生长, 常熟、沙河、 涟水等灌溉试验站结果都表明: 有渗漏的水稻产量比无渗漏的水 稻产量高 3.9% 26.

3、5% 。叶面蒸滕量+棵间蒸发量=腾发量=作物田间需水量水田:田间需水量+渗漏量=田间耗水量 由于水田不同土壤渗漏量大小差别很大,为了使不同土质田块水稻需水具有可比性,因 此水稻的田间需水量不包括渗漏量,如计入渗漏量,则称为田间耗水量。二、作物需水规律(一)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1、 气象条件 主要因素,气温高、日照时间长、空气湿度低、风速大、气压低等使需水 量增加;2、 土壤条件 含水量大,砂性大,则需水量大(棵间蒸发大)3、 作物条件 水稻需水量较大,麦类、棉花需水量中等,高粱、薯类需水量较少;4、农业技术措施 地面覆盖、采用滴灌、水稻控灌等能减少作物需水量。二)作物需水特性1、 中间多,两头

4、少;开花结实期需水量最大2、 存在需水临界期需水临界期:在作物全生育期中,对缺水最敏感,影响产量最大的时期。 几种作物的需水临界期:水稻 孕穗至开花期棉花 开花至幼铃形成期小麦 拨节至灌浆期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的意义:1、 合理安排作物布局,使用水不至过分集中;2、 在干旱情况下,优先灌溉正处需水临界期的作物。三、经验公式法确定作物田间需水量(一)全生育期作物田间需水量的确定1、a值法(蒸发皿法)前面已讲过,气温、日照、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因素是影响作物需水量的最重要的 因素, 而水面蒸发正是上述各种气象因素综合作用结果, 因此作物的田间需水量与水面蒸发 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 因此,

5、可以用水面蒸发量作为参数来估计作物田间需水量。E= aE o或 E =aEo+b式中:E全生育期作物田间需水量( mm)a-需水系数(或称蒸发系数) ,为作物需水量与水面蒸发量之比值。江苏中稻= 1.15E0 与E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 (mm), E。一般采用80cm 口径蒸发皿的蒸发值;a、b为经验常数;a值法适用于水稻。(旱作物的ET与E0相关不显著)2、K值法(产量法)实践表明作物的产量与田间需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在一定范围内E随作物产 量的提高而提高。因此可以用产量作为参数来估计作物的田间需水量。E = KY式中E需水量,m3/亩;K需水系数(m 3/Kg),由试验资料确定; Y

6、作物产量(kg /亩)由于E与Y实际上并不是成线性关系,因此有人对上式作了修正。E0 为保证作物存活下来,但产量为零(棵粒无收) 。E=KY n + C式中:n-经验指数; C -经验常数。 K值法适用于旱作。(二)各生育阶段田间需水量的确定1、利用需水模系数有了全生育期田间需水量,可以借助需水模系数,把总需水量按各生育阶段进行分配。需水模系数是作物某一生育阶段田需水量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百分比。Ei=Ki E式中Ei -第i阶段作物田间需水量; Ki -第i阶段作物需水模系数。 需水模系数通过试验取得,表 2-7列出了几种主要作物的需水模系数。2、利用阶段需水系数(水稻)式中a-第i阶段需水系

7、数; E oi -第i阶段的水面蒸发量(mm )。(三)需水强度的确定需水强度即为某一天的需水量。单位:mm/d或m3/(亩d)公式:ei=Ei/ti式中ei-第i阶段的需水强度; E-第i阶段的需水量;ti-第i阶段的天数。四、彭曼法计算作物需水量英国科学家彭曼于1949年首次提出,又于1963年简化了他的公式。 联合国粮农组织推 荐采用彭曼法计算作物需水量。 彭曼法的特点是:理论基础可靠,计算精度较高; 但计算较 复杂,所需基础数较多。计算时分两步。(一) 计算出潜在需水量(参考作物需水量)潜在需水量指:参考作物(如苜蓿 mu xu、牧草)在供水充足条件下的需水量。f p r1 + P y

8、式中:P0-标准大气压; P-计算地点平均大气压; -平均气温时饱和水气压 Ea随温度变化的变率; Y-湿度计常数; Rn-太阳净幅射。(二) 计算实际作物的需水量E=K cEp式中Kc-作物系数。3 2、作物灌溉制度天然降雨可满足作物的部分需水要求,但降水不可能完全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在干旱 和半干旱地区更是如此,因此,为实现农业的高产稳产,必须进行灌溉。要灌溉就牵涉到什 么时候灌、灌多少等问题。本节讨论的作物灌溉制度就是解决上述问题。一、 概述1什么是灌溉制度灌溉制度:为了保证作物适时播种(或栽秧)和正常生长,通过灌溉向田间补充水量的灌溉方案。灌溉制度的内容:灌水定额、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

9、灌溉定额。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单位:水田可用 mm,旱田用m3/亩。换算:1mm= 0.667m3/亩灌溉定额:生育期各次灌水的灌水定额之和。总灌溉定额:播前灌水定额(或泡田定额) +灌溉定额2 为什么要制定灌溉制度(1)为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依据。(2)为灌区用水管理提供依据。3.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1)总结群众丰产经验;(2)进行灌溉试验;(3)按水量平衡原理进行计算。在生产实践中,常把上述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具体做法是:根据设计年份的气象资 料和作物的需水要求,参照群众丰产经验和灌溉试验资料,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拟定作物灌溉 制度。二、 充分灌溉(Full Irrig

10、ation)条件下的灌溉制度充分灌溉:作物各生育阶段所需的水分都能够得到要求, 作物处于最佳水分条件,产量最高。非充分灌溉(Deficit Irrigation)灌溉供水不足,不能充分满足作物各阶段的需水量要求,其实际腾发量小于 充分灌溉条件下的需水量。充分灌溉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灌水方法,适于水源丰富地区。目前的灌溉制 度、通常是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一)充分灌溉条件下灌溉制度确定1、总结群众灌水经验根据设计要求的干旱年份,调查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 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灌溉定额等。感性认识强,便于农民接受,较为实用。水文年份和灌溉保证率的概念模糊,不易量化。2、 根据灌溉试验资料

11、制定在有灌溉试验站的地区,可根据设计代表年的灌溉试验资料确定; 注意试验站的代表性。如:地理位置、气象、农作措施等。3、 按照水量平衡法制定灌溉制定原理:A:作物在一定的土壤含水量或水层深度范围内能够生长良好,如果超过该范围,生长和 产量受到抑制和降低。合理的灌溉制度应使得作物土壤含水量或水层深度处于该范围内。适宜范围,是参考群众丰产经验或试验资料而得到。B:任何时段内农田水分变化,等于该时段来水与耗水之间的消长。(二)、水稻的灌溉制度水稻种植一般采取育秧移栽的方法。育秧的田块叫秧田。移栽的田块叫本田或大田。秧田育秧时间短,田块面积小,灌水量较少,因此下面主要讨论的是大田的灌溉制度。秧田的灌溉

12、:先灌浅水,水深1020mm,苗高3cm后,增加水深至2040mm,苗高10cm 后,排水落干,促进根系生长,拔秧前为便于拔秧,再深水浸泡。本田插秧前需要泡田整田,便于插秧,并为秧苗返青创造条件。所以本田分为泡田期和插秧后的生育期。泡田期灌水定额称为泡田定额。(m3/亩);3 2(m /hm )mm,mm/d,可用水面蒸发强度代替;)泡田定额M i = 0.667 (h0 si eit pi)或者: Mt =100 a1 10 6 ejp式中:Mi泡田期灌溉用水量;ho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 mm ,si泡田期的渗漏量,即开始泡田到插秧期间的总渗漏量,ti 泡田期的日数;ei ti时期内水田

13、田面平均蒸发强度,piti时期内的降雨量,mm。泡田定额一般为 80110m3/亩。二)生育期灌溉制度设时段初水层深为 hi,时段末水层深 h2,则hi+p+m-E-C=h 22.计算灌溉制度计算原理见下图:3、计算方法(1) 列表逐日计算(2) 编写电算程序,利用计算机计算(三)、旱作物的灌溉制度一)播前灌水定额 播前灌水的作用:保证种子发芽出苗;储水。计算公式: -I - - -式中:H-计划湿润层深,即计划到调节与控制土壤水分的土层深度,播前灌水时 H=0.30.4m ; A-孔隙率; 昴“ -分别为灌水上限含水率和初始含水率(以水的体积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表示)。二)生育期内灌溉制度1

14、水量平衡方程研究对象:计划湿润层土壤含水量VK I L 丨地下水平衡方程: Wi+P+WT+K+M-E-S-C=W 2图中 各变量单位均为 m3/亩。Wi、W2分别为时段初、末计划湿润层内含水量,Hi-时段初计划湿润层深; H2时段末计划湿润层深; E腾发量,即作物田间需水量;M 灌水量;P-降水量;C-排水量(地表径流量);K 地下水补给量; 一般地下水埋 深大于3米时,取K=0,地下水埋深小于 3米时,K按试验资料取值。 S-深层渗漏; WT 因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令Po为入渗雨量(m3/亩),则Po = P CC = aP Po=P- a P=( 1- a) P= cP3P-降雨

15、量(m /亩);a-径流系数。 c-降雨入渗系数,参考表 2-15。(参阅本科教材)计划湿润层水量平衡方程变为:W1+ Po+WT + K + M E S = W2各变量单位均为m3/亩。2 计算灌溉制度的原理(1)计算各时段灌水上下限及田间持水量(2)推算灌溉制度列表或图解计算时采用旬为时段,电算时可以日为计算时段。先设无m、无s,计算该时段末含水量W2=W 什WT+P o+K E如果,则不需灌溉,也无深层渗漏。如果,则m=W max W2 (实际计算时宜对 m取整)灌水后W2=W2+m如果,贝V S=W2 W田持排水后W2=W田持计算方法(1)列表或图解逐旬计算(2)编写电算程序,利用计算

16、机计算3列表法计算步骤(1)收集基本资料;(2)计算生育期计划湿润层内含水量;(3)计算各次降雨的入渗雨量及时段入渗雨量;(4) 计算因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含水量 WT ;(5)计算各时段地下水补给量;(6)计算各时段田间需水量;(7)逐日计算灌溉制度;(8)校核各生育阶段及全生育期的计算结果。例:1)根据各旬的计划湿润层深度和作物要求的含水率上限、下限,计算出允许储水量上下 限,绘于图中。Vmax=667 X nH X 0 maxWmin min2绘制作物需水量累积曲线 ET、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累积量 WT、地下水累积补给量K以及净耗水量曲线 ET WT K需水量累积曲线的斜率为日

17、需水量,其他类推。3) 根据降雨量计算次入渗水量 P0,绘制累积曲线。多日降雨可在降雨中间日(或最大降雨日)一次增加。4) 自初始值 Wo逐旬减去ET-WT-K,即从起始点引平行线平行于 ET-WT-K线,遇到降雨时加上P0即得计划湿润层实际储水量 W曲线.5) 若W曲线接近于Wmin,即土壤含水率达到下限,开始灌水。灌水量为储水上下限之差6) 如此往复计算,可得到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弊V盂 連ATSH霜欝二、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一) 水分生产函数 crop 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CWPF)作物产量与作物需水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常用公式:Ya=Yma+bW-cW

18、2试中:Ya、Ym 分别表示作物的实际产量和潜在产量;W旱作物的需水系数Ya/ Ym 相对产量比值A、b、c回归系数,与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因素有关,由试验资料统计分析确定。(二) 作物一水模型(Model of Crop Response to Water 简称 MCRW)定义:作物生长过程中各阶段水分状况对产量影响的数学描述,用以预测水分亏缺对产 量的定量影响。n 入.Ya/Ym =(ET /ET ) 1丄丄 ai mii 二 1际需水量; ETm最佳水分条件下第i个生育阶段作物的最大可能需水量; 入i 第i个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指数。(三)非充分灌溉原理 非充分灌溉 (Deficit Ir

19、rigation) 灌溉水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各生育阶段需水量要求而采取的灌溉制度。需水量 ET 亏缺的灌溉( Evapotranspirstion deficit irrigation EDI), 即 ETaETm ETa、ETm 实际腾发量和潜在腾发量在水源短缺地区,减少用水量及其相应生产费用 (劳动力和燃料等 ),单位面积产量可能降低,但是由于费用降低,或者有限水量可以灌溉更多土地,使得总效益最高。非充分灌溉制度:原理 :减少非关键期的灌水,保证关键期用水 .主要通过作物 -水模型的缺水敏感指数合理分配有限水量 .或者采用其他优化方法在有限水量下获得最大收益 .多用控制下限含水量的方法。

20、常用非充分灌溉理论调亏灌溉、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水稻旱种技术等33、 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前面介绍了灌溉制度, 但还有两个问题未解决。 ( 1)水库兴利调节需要用水过程, 因此存在一个如何确定灌区灌溉用水量的问题。 ( 2)设计抽水站、 引水闸等, 应以用水流量为依 据,因此还存在一个如何确定灌区灌溉用水流量的问题。 本节的任务就是讨论如何计算灌溉 用水量和灌溉用水流量。一、设计典型年选择 概念:年灌溉用水量与降雨量有关,在规划灌溉工程时,需要选择特定的水文年份作为 规划和设计依据。该特定水文年份称为设计典型年。设计典型年的灌溉用水量称为设计灌溉用水量。 设计典型年选择的依据:确定灌溉设计

21、保证率: 某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工程中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P= 50% (平水年)、75%中等干旱年。频率计算: 列出历年的降雨量资料(年降雨量或灌溉季节降雨量、灌溉用水量) ,进行频率分析,确定不同干旱程度的典型年份。根据设计标准(如设计灌溉保证率) ,选择合适的典型年。例如,灌溉设计保证率为 75%,则选择降雨(或用水量)频率为 75%的年份作为设计典型年。相同或相近降雨量的年份可能有多个,这时应选择降雨分配对作物生长不利的年份作为 设计典型年。二、典型年灌溉用水量及用水工程线定义:灌溉土地需从水源所取水量影响灌用水量的因素:灌溉面积、作物种植比例、土壤、水文和气象等灌溉

22、用水量影响灌溉工程规模(一) 直接计算法净灌溉用水量:某作物一次灌水灌到田间的水量:W = m x AA 作物面积,m-灌水定额可得到某种作物和灌区总的用水过程线毛灌水量和毛用水过程线水量损失及其原因灌溉水利用系数:净灌溉用水量于毛灌溉用水量之比n水=W净毛将净用水量换成毛用水量即得到毛用水过程线。该过程线是确定灌溉工程规模的依据(二) 间接法利用综合灌水定额来计算,综合灌水定额 :是某一时段内各种作物灌水定额的面积加权平均值,称为该时段的综合灌水定额k削综! = 6 处,1 + S 呛,2 +十。齐慚严=迟朋J式中ai、a、a、a-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之和为1),mi,i、mi,2、mi,3、

23、m-第i时段各种作物的灌水定额。某时段的灌溉用水量:1、 它是衡量全灌区用水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2、 若全灌区种植比例相似,可用综合灌水定额方便地计算出某一局部的灌溉用水量;3、 在供水水源有限的情况下,可用综合灌水定额计算保灌面积,即 。 间接法适用于大中型灌区。例题:某灌区 A=20万亩,A水田=16万亩,A棉花=4万亩,m水田=45mm , m棉花 =40m3/亩。求m综。三、 多年灌溉用水量和灌溉用水频率曲线计算方法:配线法 PIII型曲线。步骤:1、 收集多年降雨资料和作物资料2、 计算每年的灌溉用水量3、 进行灌溉用水量频率计算4、 选择设计频率的灌溉用水量四、 乡镇供水新建灌区必

24、须考虑乡镇供水问题老灌区可采用扩大供水能力和压缩农业用水的方法实现。乡镇供水量指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五、 灌溉用水流量(一)直接法直接根据灌溉制度或灌溉用水量计算。rx/ x 3600 3600 777 水式中T-时段内天数;t -1天灌水时数,自流为 24h,提灌为1822h .适用于小型灌区。例题:某小型提水灌区,作物均为水稻,面积 1000亩,用水高峰期最大灌水定额为 100m3/亩,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0.75,灌水延续4天,每天灌水20小时。试计算水泵设计流量。(二)间接法利用灌水模数计算。思考为什么要引入灌水模数?1 灌水模数灌水模数(灌水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的灌溉净流量,Aj

25、 xlOAj K104 圧严旷劭 A : 3600TA = 0.367用q表示,单位为( m3/s) /万亩。第i次灌水,第j种作物的灌模数为:式中a j第j种作物的种植比例。由上式可见,T短,对作物有利(灌水及时),但流量大,工程大;T长,对作物不利,但流量小,工程小。因此应慎重选定 T。教材中给出了我国万亩以上灌区的灌水延续时间,可供参考。为直观起见及修正灌水模数的方便 ,需绘出灌水模数图初步灌水模数图存在以下问题 :(1) 大小悬殊,对工程设计不利;(2) 灌水时间断断续续,对管理理不利.因此需要修正修正方法:调整灌水时间(消除”大小悬殊及断断续续);注意:(1)以不影响作物生长为原则;

26、(2) 尽量不要改变需水临界期的灌水时间;(3) 调整灌水时间以前移为主;(4) 最小灌水模数应不小于最大灌水模数的 40% ;在修正后的灌水模数图中,可取图中延续时间达 20天的最大灌水模数为设计灌水模数。若按短暂的最大灌水模数设计工程,可能是不经济的。2 计算灌溉用水流量(1 )计算流量过程线第i时段的灌溉用水流量为:式中qi -第i时段的灌水模数。(2)计算设计流量有些情况下,不需计算流量过程,只需计算设计流量,这时可由设计灌水模数计算 Q设。根据设计灌水模数计算设计流量:间接法适用于大中型灌区。)所需要的净流量.zm18.64 t34、灌水率(灌水模数)概念:灌区单位面积(国内通常以万

27、亩计算q净某种作物一次灌水需要的净流量一、影响灌水率的因素1灌水延续时间作物关键需水期延续时间不宜过长,其他时段可以适当延长2灌水定额可以考虑节水灌溉3作物种植比例水量不足时可考虑改变种植比例二、灌水率修正1修正的原因:渠道流量大小悬殊,供水断断续续,不利于设计和运行管理。水位频繁升降可能造成坍塌、冻胀危害;造成闸门的频繁开闭,不利于管理。水位衔接困难。初步灌水率图迂J 2 3 比力就懑申H出海/K帶;诜j修正灌水率图图北方某灌熬修正拆的浦水率图2修正的原则(1 )以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为原则,尽量不改变主要作物关键用水期的各次灌水时间,若必须调整移动,以往前移动为主,前后移动不超过 3天(2)

28、调整其它各次灌水时,要使修正后的灌水率比较均匀,连续;3)为减少输水损失, 并使渠道工作制度比较平稳, 在调整时不应使灌水率数值相差悬珠, 一般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最大灌水率的 40% 。作为设计渠道用的设计灌水率,应从修正后的灌水率途中选取延续时间较长(达到30 天)的最大灌水率。复习思考题与作业1、何谓作物需水量?需水量与耗水量有什么不同?2、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是什么?3、何谓腾发量?腾发量又可称为什么?4、影响作物需水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计算作物需水量?5、什么叫田间需水规律(需水模系数)?需水临界期(需水关键期)?6、什么是灌溉制度?其包括哪些内容?确定方法是什么?7、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有何区别?8、试述旱作曲水量平衡方程各要素的含义及用图解法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步骤。9、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有哪些不利和有益作用?10、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11、灌溉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灌溉用水量?12、灌区年灌溉用水量及年用水过程线的计算方法?13、灌水率的含义?在灌溉工程规划设计中, 什么条件下需对灌水率图进行修正?修正的原则与方法是什么?灌水率的计算方法?14、计算题:农水习题集 P5 (2 12 1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