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溪乡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纲要城口县周溪乡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纲要周溪乡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编制小组二一年十二月目 录一、基础条件及编制依据.4(一)基础条件.4(二)编制依据.5二、“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回顾.5(一)“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5(二)“十一五”以工代赈工作取得的基本经验.7二、“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9(一)面临的机遇.9(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0三、“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11(一)指导思想.12(二)基本原则12四、“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目标和任务13(一)总体建设目标.13(二)“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主要任务.14五、“十二五”以
2、工代赈建设项目投资估算15(一)资金需求15(二)分年度投资情况为15(三)劳务报酬估算.16(四)项目综述16六、“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政策措施.17(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17(二)切实加强以工代赈的规范化管理17(三)进一步提高以工代赈建设的扶贫效果,拓宽以工代赈建设的新领域.18(四)提高以工代赈资金使用效益18(五)科学建立以工代赈项目库.18(六)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监测工作.18城口县周溪乡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纲要序 言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以工代赈是国家为了扶持贫困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扶贫政策。编制以工代赈建设规划,是搞好新
3、时期以工代赈扶贫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十二五”期间,是我乡加快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机遇期。编制好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建立和完善以工代赈项目库,以及做好以工代赈建设工作,将极大地改善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状况,促进乡域经济发展,加快全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一、基础条件及编制依据(一)基础条件周溪乡距县城90公里,辖7个村、50个农业合作社、1494户6100人,其中一类贫困村3个,二类贫困村4个,总人口中,贫困人口448户1830人。全乡幅员面积117平方公里,有耕地5596亩,其中,水田1350亩、旱地4246亩,中低产田面积2238亩,有效灌溉面积3397亩,人均粮
4、食产量455公斤。共有农村劳动力3179人,其中,青壮年文盲70人,未经培训1217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72人,季节性外出务工人数180人。现有村道36公里,其中,等外级公路28.8公里,不通公路的自然村30个,不通电户数71户,全乡尚有915人存在饮水不安全,1220头牲畜存在饮水困难。2009年底,全乡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0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44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8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016元。(二)编制依据1、城口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以工代赈建设“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城发改委文2010311号)。2、城口县周溪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初步思路。二、“
5、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回顾“十一五”期间,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全乡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精心实施以工代赈工程,全乡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项目开发卓有成效,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会事业稳步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一)“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1、加强了基本农田建设,稳固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基本农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十一五”以来,投入以工代赈资金960万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100亩,其中,坡改梯500亩。基本农田保护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我乡的农业生产条件,为保证粮食生产奠定
6、了基础,全乡新增粮食产量20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55公斤。2、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抗灾能力。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乡山大坡陡,雨季来时,山洪、泥石流时有发生,由于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因此,在以工代赈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五年来,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800万元,新建及整修堰渠7.5公里;新增灌溉面积350亩;改善灌溉面积400亩;保护和恢复耕地50亩(河堤)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3、交通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出行难的问题逐步解决“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已成为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五年来,利用以工代赈项目资金修建乡村
7、道路80公里,修建桥涵15座,解决了6000名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农产品的外运,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交通状况的较大改善,人流物流的相对顺畅,不仅降低了群众生产生活成本,也使世世代代蜗居的当地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增强了脱贫的信心和紧迫感。4、加强了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推动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是我乡农村脱贫致富的一项基础工程,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五年来,投入以工代赈资金644万元兴建人畜饮水工程24处,解决了4500多人和7000头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5、贫困村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党和政府的关怀,对口单位的扶持,深深地启发和
8、教育了贫困村的干部群众,他们变消极等待为积极进取,变悲观失望为发奋图强,激发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创业精神,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以工代赈的投入与扶持,使我乡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全乡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3700多人减少到2010年的183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520元增加到2010年的2016元,为改变我乡的落后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十一五”以工代赈工作取得的基本经验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是做好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乡是国家贫困县中的贫困乡,虽然近年来,经过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9、,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依然十分落后,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如雪中送炭,为了把有限的以工代赈资金用在刀刃上,放到关键处,尽早提高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几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以工代赈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全力支持。乡政府成立了强有力的以工代赈工作领导组,对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参与,全方位服务。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以工代赈工程项目的规划编制、计划上报、资金审核、项目实施的协调及监督检查等工作。2、科学规划,选好项目,是做好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基础。几年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以工代赈政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对全乡以工代赈项目建设进行了科学的总体规划,为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奠定了坚
10、实的基础。在具体项目选择中我们更是坚持实地勘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好中选优的原则。3、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是做好以工代赈工作的关键环节。一是出台实施细则,理顺管理程序。有效解决了我乡以工代赈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到位,程序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使我乡的以工代赈项目管理走上正规化、规范化;二是完善报帐制度,规范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以工代赈资金到位后,均有乡财政所统一管理,乡长一支笔审批,严格有关手续的审核,所有手续必须由项目负责人签字、并由乡长审核后方可报帐;三是筹措配套资金,创新工程模式。针对乡财政困难,无法配套落实以工代赈资金的实际情况,我乡在以工代赈配套资金筹措中
11、创新思维模式,千方百计落实资金,并对部分工程特别是乡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比可研和实施方案更高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坚持公开、严格监督,是做好以工代赈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是严格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我乡对所有在建以工代赈项目实行了乡领导包保责任制,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以工代赈项目的顺利建设。在项目管理中严格执行了项目法人制、项目合同制、项目公示制、项目验收制、项目招投标制等管理规定;二是加强跟踪检查,落实劳务报酬。实行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制,是以工代赈的特定形式,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以前部分以工代赈项目不按规定支付农民报酬,少发
12、、迟发等问题。在近五年的项目管理中,我乡将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发放制度化、规范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专项检查落实。要求项目单位在以工代赈资金中优先足额发放参加项目建设农民的劳务报酬,并登记造册,健全发放制度,切实维护参加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农民利益;三是坚持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近来年,为把以工代赈项目工程建设成为阳光工程、民心工程、的政工程。我乡对县安排到我乡的以工代赈项目从申报到实施、验收,全过程均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截止目前,全乡所有完工项目均在项目实施地设置了永久性以工代赈公示牌。我们还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应,使以工代赈项目在我乡真
13、正深入了人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二、“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面临的机遇1、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新机遇。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了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生活宽裕是目标,生产发展是基础,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将会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给与更多的投入。2、西部大开发带来新机遇。国家将在今后10年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从财政、税收、产业等多方面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体现项目倾斜。秦巴山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时机。城口属西部贫困县,而周溪属全县的贫困乡之一,将在各方面得到更多更大的支持3
14、、以工代赈投入政策变化带来机遇。重庆市以工代赈办法实施细则明确指出,以工代赈资金投入区域为经国家认定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城口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而周溪属全县的贫困乡之一,将有机会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十一五”以工代赈工作使我乡农业综合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较低、靠天吃饭的现状依然严重。1、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近几年虽然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乡主公路实现了硬化和油化,但通村公路均属等外级公路,还有部分只是机耕道,不仅大中型车辆不能通过,而且农用车也是晴通雨阻,出行难、产品运
15、输难、运输成本高、农副土特产品变现难、商品率低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居住分散。周溪乡属于典型的立体地貌气候,最低海拔720米,最高海拔2200米,而贫困人口均居住在海拔1000-2200米之间,其中居住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占75%,不仅居住地海拔高、气候恶劣,而且户户之间相对居住分散,户均居住距离在3公里左右,最远农户居住地到中心点有近10公里距离。自然环境和分散居住,不仅严重影响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制约着当地居民承接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源。3、安全饮水仍有困难。全乡7个村通过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虽然解决了部分饮水安全问题,但这些饮水设施均年久失修,破损严
16、重,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饮水困难。4、电力供给质量差。全乡7个村已经实施农网改造,电力供给质量有所改善,但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群众需求的增加,电力供应已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迫切需要改造农网低压入户线路和扩大变电器容量。5、产业结构单一。 全乡7个村都具有山区农业县的典型特征,无矿产资源、无工业,仅有林特资源。近几年来,在“扩大基地”的要求下,林特资源已初具规模,但产业结构仍比较单一,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加之农林产品的商品化率低,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6、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由于历史条件和居住分散等原因,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接收新生事物和新技术存在差距,就业技能不足,一定程度上降
17、低了脱贫致富效果。这些现象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用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去解决。三、“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迎难而上,凝聚实干的精神,在国家以工代赈资金的扶持下,立足当地,依靠科技,大力发展主导产业,进一步改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尽快改变我乡贫困的面貌。(二)基本原则1、始终坚持以工代赈投入直接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重点突出农田水利、基本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乡村道路及山区人畜饮水建设。以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为目的。2、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
18、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科学性。3、注重“统一开发、整体推进、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提高规划项目的实施率,增强规划的严肃性。4、在项目选择时,做到确保项目工程质量、确保长期发挥效益、确保致富一方群众的原则。5、在规划项目实施中,突出以工代赈“工”和“赈”的原则。引导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积极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并在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时,注意把握农民对自身直接受益基础设施建设的义务与负担的政策界限。6、做好以典示范,确保资金专用原则。创新工作机制,坚持以工代赈资金的投向,选准切入点和结合点,以典示范。并要注重以工代赈项目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坚持不得将以工代赈资金挪作
19、其它项目配套。四、“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目标和任务(一)总体建设目标到2015年,我乡农业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摆脱贫困的面貌有很大的改观。“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以工代赈资金700万元,重点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含桥涵)建设片区综合治理五个项目。1、经济效益该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建高标准农田170亩;修建堰渠8000米;新建独立桥涵6座96延米;实施片区综合治理6平方公里。项目实施后,新增灌溉面积2900亩,改善灌溉面积1500亩,恢复和保护耕地348亩;增加粮食产量237吨,解决607人行路困难和179人的饮水难问题。2、社会效益一是通过交通条件的改善
20、,可大大提高我乡公路的车辆通行能力和通达深度,使路网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对农业、矿产、旅游资源可进行深度开发,加快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城乡内外交流,繁荣全乡经济。二是通过实施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和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发展农村支柱产业,解放广大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随着农村经济状况和贫困人口生活状况的逐步改善,带动贫困乡村交通运输和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使项目区群众的整体素质有一个明显的提高。3、生态效益规划项目建设完成后,通过基本农田建设、片区综合治理等工程项目实施,
21、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改善,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二)“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重点新建高标准农田170亩;修建堰渠8000米;新建独立桥涵11座;实施片区综合治理6平方公里。分年度建设任务为:2011年建设任务1、基本农田建设:新建双龙村高标准农田100亩;2、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建设:新建三元村堰渠3000米。2012年建设任务1、独立桥涵建设:新建独立桥涵4座75延米。其中,大榜村2座40延米,清平村2座35延米。2013年建设任务1、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建设:新建龙丰
22、村堰渠1500米;2、乡村道路(含独立桥涵)建设:新建六坪村独立桥涵1座13延米。3、片区综合治理:实施清坪村片区综合治理6平方公里。2014年建设任务1、基本农田建设:新建龙丰村高标准农田70亩;2、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建设:新建六坪村堰渠2000米。2015年建设任务1、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建设:新建凉风村堰渠1500米。2、乡村道路(含独立桥涵)建设:新建凉风村独立桥涵1座8延米;五、“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一)资金需求。“十二五”期间,全乡计划实施以工代赈建设项目预算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700万元,自筹资金300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农田建设总投资80万元,申请以
23、工代赈资金60万元,自筹资金20万元;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建设总投资160万元,申请以工代赈资金120万元,自筹资金40万元;独立桥涵建设总投资160万元,申请以工代赈资金120万元,自筹资金40万元;片区综合治理总投资600万元,申请以工代赈资金400万元,自筹资金200万元。(二)分年度投资情况为2011年以工代赈建设计划总投资80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自筹20万元;2012年以工代赈建设计划总投资80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自筹20万元;2013年以工代赈建设计划总投资680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460万元,自筹220万元;2014年以工代赈建设计划总投资
24、80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自筹20万元;2015年以工代赈建设计划总投资80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60万元,自筹20万元。(三)劳务报酬估算。根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人工资一般标准,结合周溪乡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和人均纯收入预测情况,劳务报酬分年度估算情况如下:2011年以工代赈需要用工3125个工日,每个工日80元,需劳务报酬25万元;2012年以工代赈需要用工4000个工日,每个工日80元,需劳务报酬32万元;2013年以工代赈需要用工8200个工日,每个工日80元,需劳务报酬65.6万元;2014年以工代赈需要用工1688个工日,每个工日80元,需劳务报酬13.5万元
25、;2015年以工代赈需要用工450个工日,每个工日80元,需劳务报酬3.6万元;(四)项目综述“十二五”期间,周溪乡实施项目总数量13个,涉及基本农田建设2个,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4个,独立桥涵建设项目6个,片区综合治理项目1个。项目建成后,周溪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六、“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政策措施(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以工代赈项目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催化剂,为了把以工代赈工作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成立周溪乡 “十二五”以工代赈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乡党政办公室主任,纪检、
26、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的同志组成。办公室设在财政所,负责全乡以工代赈建设的宏观指导与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按主要项目设立项目指导组,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技术指导工作。(二)切实加强以工代赈的规范化管理。为使以工代赈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首先在项目的计划管理上,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目标走的原则。杜绝随意改变资金投向现象,着力提高下达计划和项目实施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坚决做到乡、村两级公示。其次在财务管理上,乡设立专户,保证专款专用,严格履行资金报帐制,按照程序和工程进度拨款。项目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要及时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在工程
27、实施和技术管理上,建立项目施工设计方案评审制、项目监督检查与竣工验收制和项目进度月报表制,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在以工代赈劳务报酬上,为充分体现“赈”的特色,劳务报酬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严格执行。(三)进一步提高以工代赈建设的扶贫效果,拓宽以工代赈建设的新领域。解决人口的贫困工作效果重在巩固扶贫成果,由于周溪乡部分地区地理条件差,在温饱得到初步解决时,因受天灾等因素的影响,返贫现象极为严重。因此,在制定规划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一要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二要拓宽扶贫新领域,争取多种扶贫形式,确保不再出现返贫现象。(四)提高以工代赈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集中资金,统筹安排,突
28、出重点,连片开发,以发挥扶贫资金的集聚效益。(五)科学建立以工代赈项目库。按照本规划要求及以工代赈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结合实际编制完成项目可研和设计。项目制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综合平衡,做好评估和论证工作,确保项目科学可行,对项目进行科学整理分类,建立项目库,并作为落实以工代赈建设任务、申请立项、投入资金和检查、验收、评估的主要依据。(六)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监测工作。加强以工代赈项目监测,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的动态情况,认真做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工作,为乡党委、乡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严禁挤占、挪用以工代赈资金、侵犯农民利益、搞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
29、附件:1、周溪乡 “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任务及投资完成情况调查表;2、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区基本情况表;3、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项目规划总表;4、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基本农田;5、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小型微型水利工程;6、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项目乡村道路(含独立桥涵);7、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规划草场建设;8、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规划小流域治理;9、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规划片区综合治理工程;10、周溪乡基本情况统计表;11、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表;12、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建设项目单位投资及补助标准;13、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单位投资测算;14、周溪乡“十二五”以工代赈投资需求测算。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