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8 ,大小:172.18KB ,
资源ID:621704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170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武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武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1、武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 总 则 3一、 规划背景 3二、 规划原则 3三、 规划的主要内容 3四、 规划依据 3五、 规划范围 3六、 规划期限 3第二章 县域综合现状分析 3一、 县域概况 3二、 农业和农村经济概况 6三、 基础设施现状 8四、 社会服务设施现状 8五、 地质灾害现状 9六、 县域综合发展条件分析 9七、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简介 9第三章 县域新农村总体发展战略 10一、 村镇发展战略 10二、 农村产业发展战略 10三、 农村人口规模预测 10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1第四章 县域农村产业规划 11一、 农业产业规划 11二、

2、 农村旅游业发展规划 12三、 产业保障措施 12第五章 村落体系规划 12一、 行政村体系规划 12二、 居民点建设规划 18第六章 县域农村基础设施规划 22一、 农村公路规划 22二、 水利及饮水工程规划 23三、 农村电力规划 24四、 农村燃料规划 25五、 信息化工程 25六、 污水治理工程 26七、 环卫设施规划 27第七章 农村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27一、 文化体育设施规划 27二、 科教设施规划 27三、 农村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28四、 社会保障体系规划 28五、 商业服务设施规划 28第八章 空间管制规划 28一、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8二、 防灾规划 29三、 基本农田保护

3、规划 29四、 基础设施保护规划 30五、 农村畜禽养殖区控制规划 30第九章 农民素质培养和社会事业规划 30第十章 近期建设规划 31一、 近期发展目标 31二、 农村产业规划 31三、 村落建设规划 31四、 基础设施规划 31五、 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33六、 重点项目规划 33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 34一、 通过行政手段促进村落合理发展 34二、 通过经济手段促进村落合理发展 34三、 加强人口向中心城市、中心镇的政策引导 34四、 完善下续建设规划 34五、 保证规划建设资金 34附表一:现状镇乡政府驻地的行政村统计表 35附表二:现状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的行政村统计表 35附表

4、三:原有乡场的行政村统计表 36附表四:现状各行政村人均耕地统计表 36附表五:现状各行政村高程统计表 40附表六:现状行政村基础设施和资源优势统计表 42附表七:各行政村建设发展规划综合统计表 43第一章 总 则一、 规划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居民点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根据市委、市府的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规划先行,必须立足于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在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布局的大格局中通盘考虑,做好

5、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武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就是要按照这一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武隆县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二、 规划原则1、城乡统筹的原则。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 以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城乡发展空间,确定合理的居民点规模与空间形态;强化中心村建设,促进村镇体系合理布局。2、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支持群众,尊重农民意愿,严格民主程序,充分调动农民自力更生建设家

6、园的积极性。3、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注重生态及环境保护,重视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4、集约用地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5、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武隆的实际情况,切实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解决农民最实际的困难和满足农民最实在的需求。6、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优先的原则。加强和完善武隆农村地区的道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合理配置农村文化体育、科教、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三、 规划的主要内容1、 合理确定行政村总体布局,明确需要撤并、保留和扩建的行政村和集中村落点

7、数量;2、 统筹安排跨村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系统;3、 县域农业产业布局;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防灾;5、 县域空间管制规划;6、 村基层组织与精神文明建设规划;7、 制定与规划相配套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措施。四、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2、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3、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4、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5、武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6、武隆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7、武隆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年)8、武隆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0

8、2010)五、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武隆县行政区划范围,面积2901.3平方公里。六、 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15年,即20062020年,其中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第二章 县域综合现状分析一、 县域概况(一) 自然地理情况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武隆县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云贵高原大娄山与武陵山系分交的褶皱地带,东邻彭水,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涪陵,北与丰都相连。整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主要分为三种地形:丘陵(500米以下地区)、低山(500-1000米)和中山(1000米以上地区),其中丘陵面积414.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3%,低山面积1035.76平

9、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35.7%,中山面积1450.65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50%。一般山峰海拔高程为7001600m,一般相对高差都在7001000m之间,县境内最高点为木根乡磨槽湾,海拔高程为2033.3m,最低处为和顺乡大溪河口,海拔160m。2、交通国道319公路贯通武隆,西接重庆主城区,东连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可直到湖南省境内的吉首市和张家界市。乌江由东南方彭水县进入武隆,向西北横贯县境从涪陵汇入长江,境内通航79公里。渝怀铁路建成通车,渝湘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垫道路、武务路和乡村路网建设加快推进,“两小时武隆”通达目标基本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有机结合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极大

10、地改善了全县发展的区位优势,全县承接大城市辐射能力与集聚经济发展市场要素能力显著增强。3、气候武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呈明显的立体气候。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 18.5,无霜期大于300天,年降雨量近1000毫米;中山地带年平均气温11.2,无霜期230天,年降雨量超过1200毫米。降雨量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季节差异明显,510月份的降雨量为829.3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76.37,114月的降雨量为252.94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23.63,高山地区比河谷地区降水稍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年最大风频是东风,次多风频为西北风。武隆县明显

11、的立体气候,适宜了多种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发展立体化农业。农业产品丰富,盛产药材、蔬菜、水果、粮食和各类畜禽产品。4、自然资源(1) 耕地资源2005年年末拥有耕地总资源65187公顷,较上年减少2443公顷;临时耕地面积35541公顷,其中25度以上陡坡耕地892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但分布不合理,产量低。在总耕地中,中低产田土占73.32%,大于25度的坡耕地占全耕地的18.7%。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逐步实施,25度以上陡坡耕地将逐步实施造林工程,耕地将越来越少,人地矛盾将显现。(2) 水资源武隆县水资源十分丰富,保证率P=75%水平年人均水资源量有4千立方米左右,高于全国和重庆市平均水平

12、。但水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平衡,6月份降水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7.3%,乌江北岸中低山丘陵区水资源量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49%。(3) 矿产资源武隆非金属矿产十分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铝土、硫铁矿、重晶石、白云岩、耐火粘土、白金、石灰岩、泥灰岩、泥(页)岩、砂岩、含钾页石、方解石、石墨、溶洞磷矿、铜硅石(硅灰石)、水晶、黄玉、建筑石料,以及稀有金属矿产,分散元素矿产。(4) 植物资源武隆以中亚热带植物为主。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混叶林、竹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交混林、灌木林、疏林草地及灌丛草地。植被中有速生优质树种马尾松、杉木、铁尖杉、白花泡桐、香椿、檫木、南酸枣;有属

13、一级保护树种银杉、珙桐、水杉,二、三级保护树种杜仲、鹅掌楸、胡桃、厚朴、银雀树;还有经济树种桐、茶、乌柏、漆、棓、棕、刺梨、猕猴桃等。(5) 动物资源武隆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4目12科34种;爬行类2目2科16种;两栖类2目3科6种;鸟类18科25种;鱼类7目8科34种。(二) 旅游生态景观资源武隆县山川秀丽,景色宜人,以乌江画廊为中线,以武隆县城为中心,向南北西三面展开,南面是芙蓉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面为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天生三硚景区,西南是“生物基因库”白马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另外还有分布相对集中的两个次一级的景区,一个是位于芙蓉江与仙女山之间的万峰林海,一个是鸭江镇附近的大溪河小三峡景

14、区。此外还有一些可资开发的旅游资源,如桐梓山、羊角观音洞、三潮水、万营洞等。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丰富的旅游资源必将得到大的发展。目前,武隆县凭借其独特的山水风景资源,2005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比2004年增长27%。海外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先后接待了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游客。芙蓉洞、天生三硚和箐口天坑被国务院正式纳入2006年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目录,旅游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成为龙头产业的趋势。(三) 人口与分布2005年全县年末总户数117296户,总人口400973人(常住人口34.7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123人,城镇化率25.6%;农业人口34.73万人,农村

15、劳动力200593人,其中外出务工7.14万人。全县农村60岁以上老人共有5.2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5.16,其中留守老人2.26万人,占村60岁以上老人的43。人口分布呈如下特点:1、 人口密度从乌江画廊带向县域纵深递减。2、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人口稠密,贫困地区人口稀少。3、 沿319国道等主要公路线人口稠密,其它地方相对稀少。4、 丘陵地区人口稠密,山地人口稀少。其中丘陵地区分布人口约18万人,低山地区分布人口约15万人,中山地区分布人口约5万人。目前武隆县剩余劳动力丰富,适合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也为相关产业的引进降低了门槛。但同时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农

16、村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多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整体素质进一步下降,接受农业新技术的能力下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表一:各乡镇人口密度统计表镇乡 名现状总人口(人)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巷口镇63118276.1229沧沟乡10114104.4137长坝镇20876106202白马镇28596155185羊角镇1917798196土坎镇1045240261江口镇20943134156石桥乡1097699110鸭江镇23422108216黄莺乡1073715370火炉镇32781168195白云乡752538198后坪乡76

17、268293桐梓镇1382788157土地乡783272108平桥镇1739765268文复乡943111284浩口乡66397885庙垭乡1384634407凤来乡1762251346铁矿乡45496372赵家乡54265992双河乡1088313978接龙乡592011950和顺乡14910100149仙女山镇1412317979合计3846612676-(四) 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1986年武隆县辖区7区,2镇、50乡。2镇是巷口镇和白马镇。1992年调整区乡建制,健全乡、镇政府职能,将武隆的8区2镇50个乡进行行政建置调整,年底调整为8镇24乡。1993年4月建巷口羊角、长坝白马、火炉桐

18、梓、江口中嘴、鸭江平桥5个片区。同年12月,巷口镇由巷口羊角片区析出直属县委、县府,同时将巷口羊角片区更名为羊角片区,驻地巷口场;火炉桐梓片区更名为火炉片区,驻地火炉铺;长坝白马片区更名为长坝片区,驻长坝场;江口东口片区更名为江口片区,驻地江口场;鸭江平桥片区更名为鸭江片区,驻鸭江场。1994年12月设置桐梓片区,驻桐梓场,辖桐梓、土地、后坪、接龙4乡。同时将江口片区所辖中嘴划入羊角片区。1995年10月县政府决定撤消土坎、桐梓乡,分别建土坎、桐梓镇,同时恢复碑垭、贾角山、鱼子、核桃、东山5乡建置。1995年底,全县除巷口镇直属县领导外,其余36乡(镇)分隶下列各片区。羊角片区:羊角、土坎2镇

19、,中嘴、龙洞、黄莺、车盘、碑垭、双河、木根7乡;江口片区:江口镇及石桥、浩口、文复、黄草、贾角山5乡;火炉片区:火炉镇及白果、沧沟、核桃3乡;桐梓片区:桐梓镇及土地、后坪、接龙、鱼子乡4乡;长坝片区:长坝、白马2镇,赵家、东山、白云、铁矿4乡鸭江片区:鸭江、平桥2镇,凤来、庙垭、兴顺、和顺4乡。2006年全县有辖11个镇,15个乡,187个行政村。武隆县从建置最多时期的2镇50乡变为目前26个乡镇,其中撤消建置的乡场目前依然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具有吸引农村人口聚居的条件。(五) 社会经济概况表二:2005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指标指标名称2005年末2000-2005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

20、亿元)29.881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86611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8650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4088.6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76.9-三次产业结构比35.0:27.8:3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83.22-地方财政收入(亿元)1.5620.7地方财政支出(万元)50041较上年增长25.4%支农及农业综合开发支出(万元)8572较上年下降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0.6112.5城镇化率(%)25.62.06接待游客(万人次)11023.8国内旅游收入(亿元)1.1247.5武隆县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辖11个镇,15

21、个乡,187行政个村,1342个农业社,总户数107222户,2005年,户籍总人口40.1万人,常住总人口34.79万人,城镇化率25.6%。表三:主要经济指标对照表(2005年)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武隆县户籍总人口(万人)3169.161590.2740.10常住总人口(万人)2798.001313.1234.79城镇化率(%)4528.825.6人均生产总值(元)1098268858661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80923982408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32.9133.2735.89平均每户常住人口(人)3.71-3.42注: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武隆县2005年实现国内生

22、产总值29.8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8661元,三次产业结构比35.0:27.8:37.2。在重庆市区市县中排名31位。武隆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贫困县,农业以生产粮油作物和烤烟、苎麻、山药等经济作物为主,是全国桐油、杜仲、黄柏、厚朴生产县。牧草地为天然草地,面积相对较大。“十五”以来,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交通邮电、城市建设等发展较快,商贸活跃,尤其是旅游业发展势头很好,有成为龙头产业的趋势。武隆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处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中等水平。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08元。二、 农业和农村经

23、济概况(一) 农村经济基本概况1、 农村经济总量及经济结构武隆县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占全县经济份额大,80%以上的乡镇以农村经济为主。全县户籍农业人口34.73万人,农村劳动力总量20万人。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08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8元,全县人均纯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2.3万人。农业增加值7.0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3.49%;粮食总产量17.09万吨,油料产量5829吨,苎麻产量2000吨,烤烟产量20.3万担,蔬菜产量28万吨,水产品产量2000吨;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增加。农村一、二、三产业之比为0.69:1

24、.13:1。粮经用地比2007年为62:38。同时,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从事农村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明显下降,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上升,从事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2004年为15.3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7万多人。2、 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近年来,全县特色产业主要集中在农业,以优质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无公害蔬菜、中药材、烤烟等骨干产业,林产业、蚕桑、苎麻等传统产业,以冷水性鱼类养殖为主的水产业、猕猴桃、胭脂萝卜等后续产业,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优质中药材在地面积7万亩;烤烟常年种植面积9万亩;林产业完成红椿基地建设6万亩;蚕桑在地面积5万亩;猕猴桃在地面

25、积1万亩;苎麻在地面积2.7万亩。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数已达到231个,其中市级龙头企业5户,县级龙头企业13户,产业覆盖率达85%,2005年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出口创汇30万美元。(二) 农业产业区划现状1、 丘陵区以水稻、油菜、蚕桑、柑橘为主。分布在大溪河、石梁河、老盘沟、芙蓉江两岸的深丘宽谷地带。土地总面积672000亩,其中耕地113000亩(稻田59500亩)。此区热量充足,年均温度17.5,降雨量1050毫米,无霜期290天,水利资源丰富,保灌面积4万亩,占稻田面积67.23%,是全县稻麦生产区。油、桑、烟、桐、果等占有很大优势。粮经副产品、饲料资源丰富,塘库多,水面宽

26、,发展渔业潜力大。但林业薄弱,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发展方向以种植业为重心,粮经并举,充分利用塘库、溪河水面发展渔业。2、 低山区以粮、桐、羊、果、茶、麻为主。区内地形复杂,主要分布在乌江、石梁河、芙蓉江、长头河、木棕河等河谷地带。土地面积1584400亩,耕地190200亩。此区溪流较多,自流灌溉条件好。沿江河谷地带热量丰富,年平均温度16,陡坡深谷日照少,低山地区年平均温度小于15,夏秋多秋风冷露,坡度大,雨水冲刷严重,干旱威胁大,农用效率很低。土壤多为黄泥、小土地泥等,农耕性差,生产水平低。该区宜林面积广,林业用地61.4万亩,油桐、乌桕生产发展方向以“林经为主”,可大力发展用材林

27、和经济林,同时发展柑橘、苹果和梨子等水果生产。3、 中山区以林、牧、薯、药、漆为主。相对高度800米以上,气温低,湿度大,日照少。3-4月倒春寒,4-9月洪涝,8-9月秋风冷露及绵雨,常年交替出现,影响粮食生产。土壤为矿子黄泥、火石子土、冷典棕壤等,土层瘦薄,肥力差,粮食作物产量低。林业、牧业和经济作物生产潜力很大。发展方向以林为主,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综合开发。(三) 农业产业现状1、 粮食作物现状(1) 粮食作物概况全县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11.1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78万亩,产量16.98万吨,人均占有粮食492公斤。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农村山地较多,耕地质量不高,坡耕

28、地较大,致使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全县坡度大于25度的土地13.5万亩,占耕地面积13.27,中低产田土面积39.1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8.61。随着城市化进程,加之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因素,使本来溃乏的耕地面积急剧减少。(2) 大豆大豆在武隆县的中山区和沿江河谷地带长期以来都有种植大豆的历史。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武隆县的乌江沿线、大溪河、石梁河以及桐梓山周围沿江沿线和中山乡镇,正在逐步形成规模。2003年大豆种植面积24480亩,总产量1700吨。(3) 蔬菜2005年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8.86万亩,产量30.8万吨,实现产值2.47亿元,其中高山无公害蔬菜5万亩。到2005年,通过市、部级

29、认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有2万亩,基本形成了周年供应的格局。其产销现状表现为:2005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增加了3.3万亩,巩固了武隆高山蔬菜的产地优势。2、 养殖业现状(1)蚕业现状全县有9个乡镇、60个村、400个农业社、1.5万户栽桑养蚕。现有桑园总面积5万亩,年产茧5055万公斤,农民收入600万元左右,是全县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蚕桑布局区域化,全县蚕区布局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区,产区主要集中在鸭江镇、送月乡、庙垭乡、平桥镇、中村乡、凤来乡、长坝镇等,桑园规模均在5000亩以上。2003年被列为重庆市“百万担优质蚕茧产业化工程”基地县。(2)水产现状养

30、殖规模据2004年统计,全县有渔业养殖水面8830亩(其中:池塘3120亩、水库2700亩、河流养殖3010亩),有稻田养鱼面积9000亩。年度水产品总产量为2000吨,其中天然水域的捕捞产量500吨,人工养殖产量1500吨。仙女山虹鳟鱼养殖场和黄莺鲟鱼养殖场建成投产。西北利亚鲟、史氏鲟、杂交鲟、达氏鳇、藏雅鱼、红鳟鱼成为了武隆县渔业发展的亮点。目前还没有成片商品鱼养殖生产基地,高标准的成鱼养殖池塘为数极少。县农场是县内最大规模的商品鱼生产基地,其养殖面积也仅为40亩。3、 畜牧业现状2005年止,全县已建立10个优质种猪场,2个种羊场。出栏生猪70万头,其中优质肉猪40万头,山羊出栏20万只,大牲畜出栏3万头,小家禽出栏14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4万吨,禽蛋总产量5600吨,畜牧业产值6.11亿元。4、 林业现状2005年造林面积2027公顷,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到44648立方米,实现退耕还林5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73309公顷,森林面积8777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3.5%。三、 基础设施现状(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