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56.83KB ,
资源ID:62132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132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如何用SPSS或AMOS实现调节效应回归方程.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如何用SPSS或AMOS实现调节效应回归方程.docx

1、如何用SPSS或AMOS实现调节效应回归方程如何用SPSS或AMOS实现调节效应回归方程一、调节效应回归方程: 调节效应是交互效应的一种,是有因果指向的交互效应,而单纯的交互效应可以互为因果关系;调节变量一般不受自变量和因变量影响,但是可以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调节变量一般不能作为中介变量,在特殊情况下,调节变量也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在统计回归分析中,检验变量的调节效应意味着检验调节变量和自变量的交互效应是否显著。以最简单的回归方程为例,调节效应检验回归方程包括2个如下:y=a+bx+cm+e 1)y=a+bx+cm+cmx+e 2)在上述方程中,m为调节变量,mx为调节效应,调节效应是否显著即是

2、分析C是否显著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临界比率.05水平)。二、检验调节效应的方法有三种:1.在层次回归分析中(Hierarchical regression),检验2个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12和R22是否有显著区别,若R12和R22显著不同,则说明mx交互作用显著,即表明m的调节效应显著;2.或看层次回归方程中的c系数(调节变量偏相关系数),若c(spss输出为标准化值)显著,则说明调节效应显著;3.多元方差分析,看交互作用水平是否显著;4.在分组回归情况下,调节效应看各组回归方程的R2。注:上述四种方法主要用于显变量调节效应检验,且和x与m的变量类型相关,具体要根据下述几种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检

3、验三、显变量调节效应分析的几种类型 根据调节效应回归方程中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几种不同类型组合,分析调节效应的方法和操作也有区别如下:1.分类自变量(x)+分类调节变量(m)如果自变量和调节变量都是分类变量的话,实际上就是多元方差分析中的交互作用显著性分析,如x有两种水平,m有三种水平,则可以做23交互作用方差分析,在spss里面可以很容易实现,这我就不多讲了,具体操作看spss操作工具书就可以了。2.分类自变量(x)+连续调节变量(m) 这种类型调节效应分析需要对分类自变量进行伪变量转换,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中心化(计算变量离均差)然后做层次回归分析。分类自变量转换为伪变量的方法:假设自变量X有

4、n种分类,则可以转换为n-1个伪变量,例如自变量为年收入水平,假设按人均年收入水平分为8千以下、80002万、2万5万、5万10万、10万以上四种类型,则可以转换为3个伪变量如下: x1 x2 x3 10万以上 1 0 0 5万到10万 0 1 0 2万到5万 0 0 1 8千以下 0 0 0上述转换在spss中可以建立3个伪变量x1、x2、x3,变量数据中心化后标准回归方程表示为:y=b1x1+b2x2+b3x3+cm+e 3)y=b1x1+b2x2+b3x3+cm+c1mx1+c2mx2+c3mx3+e 4)x1=1表示10万以上;x2=1表示5万到10万;x3=1表示2万到5万;8千以下

5、=0。此时8千以下的回归方程表示为:y=cm +e(在x1、x2、x3上的伪变量值为0);之所以单独列出这个方程,是为了方便大家根据回归方程画交互作用图,即求出c值就可以根据方程画出8千以下变量的调节效应图。检验方法为分析R2显著性或调节系数C显著性。注:在这4种分类自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中,采用R12和R22显著性检验时,是对4种类型自变量在调节变量作用下的调节效应的整体检验,总体显著的效果可能会掩盖某种类型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的情况,此时,我们就要逐一审查各个交互项的偏相关系数。对方程4)而言,如果检查调节变量的偏相关系数,则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调节变量偏相关系数不显著的情况,例如,

6、c1显著、c2和c3不显著或c1和c2显著,c3不显著的情况等,此时可根据交互项的偏相关系数来发现到底是那种类型的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3.连续自变量(x)+分类调节变量(m) 这种类型的调节效应需要采用分组回归分析,所谓分组回归分析既是根据调节变量的分类水平,建立分组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回归方程为y=a+bx+e。当然也可以采用将调节变量转换为伪变量以后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层次回归具体步骤同上,见三、2,需要注意的是,分类的调节变量转换为伪变量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后,调节效应是看方程的决定系数R2显著性整体效果,这和不同分类水平的自变量下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识别有区别。我们这里主要讲下如何

7、进行调节效应分组回归分析,调节效应的分组回归分析可以在SPSS中完成,当然也可以通过SEM分析软件如AMOS来实现,我们首先来看看如何通过SPSS来实现分组回归来实现调节效应分析的。SPSS中对分组回归的操作主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对样本数据按调节变量的类别进行分割,第二步则是回归分析。具体步骤见下图:第一步:对样本数据按调节变量的类别进行分割:注:选取的gender为调节变量,分别为女=0,男=1,当然在实际研究中可能有更多的分类,大家完全可以用1、2、3、4.等来编号。这个窗口选取的两个命令是比较多组(compare groups和按分组变量对数据文件排序(sort the file by

8、 grouping variables)第二步:选择回归命令并设置自变量和因变量这个窗口里面选取了自变量comp和因变量pictcomp,然后再点击statistics在弹出窗口中设置输出参数项如下图,勾取estimatesmodel fitRsquared change:第三步:看输出结果,分析调节效应,见表格数据:表格1Variables Entered/RemovedbgenderModelVariables EnteredVariables RemovedMethod01COMPa.Enter11COMPa.Entera. All requested variables entered

9、.b. Dependent Variable: PICTCOMP表格1显示了因变量是pictcomp,回归方法采用强行进入法(enter),共有两组回归方程,一组是女性(0),另一组是男性(1)。表格2Model SummarygenderModelRR SquareAdjusted R Square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Change StatisticsR Square ChangeF Changedf1df2Sig. F Change01.349a.122.1132.723.12214.1611102.00011.489a.239.2282.647.23921

10、.709169.000a. Predictors: (Constant), COMP表格2是回归模型的总体情况,男行和女性的两组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效应(p.001),表明性别这一变量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女性组的回归方程解释了因变量11.2%的方差变异,男性组的回归方程解释了因变量22.9%的方差变异,(注:此模型的数据是虚拟的,只是方便大家理解,无实际意义,实际研究中回归方程的自变量很少会只有一个的情况)。表格3CoefficientsagenderModel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tSig.BS

11、td. ErrorBeta01(Constant)7.355.9437.797.000COMP.342.091.3493.763.00011(Constant)5.6261.1055.090.000COMP.490.105.4894.659.000a. Dependent Variable: PICTCOMP此表格给出了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值,在女性组中,标准化Beta为.349;在男性组中Beta值为.489,且都达到显著性水平p.05,卡方值改变量不显著,因此可以从卡方值判断,性别对于两个潜变量的调节效应不显著。CMIN and CMIN/DF:ModelNPARCMINDFPC

12、MIN/DF限制模型(所有回归权重限制相等)3876.72570.2721.096无限制模型(所有参数自由估计)4668.18062.2751.100Saturated model108.0000Independence model36467.86672.0006.498上表检验了限制模型和自由估计模型的卡方值及其卡方与自由度自比,两者的P都大于.05,且卡方与自由度之比都小于2,说明模型都拟合良好,这进一步说明无限制模型和限制模型无显著区别。Baseline ComparisonsModelNFIDelta1RFIrho1IFIDelta2TLIrho2CFI限制模型(所有回归权重限制相等)

13、.836.831.983.983.983无限制模型(所有参数自由估计).854.831.985.982.984Saturated model1.0001.0001.000Independence model.000.000.000.000.000上表是基线比较结果,NFI、RFI、IFI、TLI、CFI指标在限制模型和无限制模型中并无明显改变。RMSEAModelRMSEALO 90HI 90PCLOSE限制模型(所有回归权重限制相等).024.000.052.937无限制模型(所有参数自由估计).024.000.053.922Independence model.178.163.194.000上表的RMSEA指标在限制模型和无限制模型中为相等.05,说明限制模型和无限制模型都有良好的模型拟合。结论:从上述标准化路径图和表格输出结果来看,限制模型和无限制模型的区别不显著,意味着性别对两个潜变量的调节效应不明显。4.连续自变量(X)+连续调节变量(M) 这种类型相对来说操作比较简单,只需要把所有变量中心化之后就可以进行层次回归分析,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bx+cm+e 1)Y=b1x+cm+c1mx+e 2)对上述方程的检验同层次回归分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