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7.38KB ,
资源ID:620601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060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1、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选题(5分)1. ( )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A.大学B.中庸C.学记D.乐记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教育法D.实践锻炼教育法3. 阅读教学是( )之间对话的过程。A.学生与教师B.学生、教师、文本C.学生与文本D.学生与学生4. 从阅读的途径上看,阅读可分为( )。A.课上阅读和课下阅读B.书面阅读和浏览阅读C.直接阅读和间接阅读D.书面阅读、屏幕阅读和网上阅

2、读5. 选取重点材料应注意的是( )。A.多样、典型、新颖B.真实、典型、有说服力C.真实、典型、新颖D.真实、求异、新颖二、简答题(10分)请联系教学实际,以某一学段或某一种语文能力目标为重点,谈谈达成目标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一、积累运用(13分)1.单选题(8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B.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C.这样美好的天气,同学们来到邻水大峡谷,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D.曲靖自然资源丰富,投资环境

3、宽松,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帝陵前的这两棵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4)_贺岁片受到叫好和捧场,但存在的“先天不足、后天不补”的致命缺陷同样_。轻喜剧风格、大团圆结局已经成为_的基本模式,故事情节往往失之于浅显、无聊,主题单一且多有雷同。填入横线部分最

4、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模棱两可 蔚然成风B.不管 昭然若揭 相沿成习C.尽管显而易见 约定俗成D.虽然 有目共睹蔚成风气(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 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举行甲型HlNl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 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C.存本月执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肝脏的事迹感动了广

5、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地称其为“宁波的骄傲”(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针对南海出现的新情况,外交部发言人说,我们希望有关各方切实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为B.按照国际上的标准,一般将未开通或开通后平均每月使用频次少于4次(含4次)的信用卡定为“睡眠卡”C.温家宝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繁荣稳定D.今年要在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各行各业都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加强

6、质量和安全管理(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日“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A.B.C.D.(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干校六记B.杨绛女士翻译的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是个骑士C.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围城D.谈艺录管锥编代表了钱钟书先生学术上的最高成就,它们

7、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发行的2.判断题(5分)(1)雨果,伟大作家,欧洲l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 )(2)赵树理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其作品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点。 ( )(3)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和郑光祖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 ( )(4)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成员主要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 ( )(5)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二、科技文阅读(9分)一幅地图,一张照片,一个动作,如果要通过电报或电话让对方了解,那是太不容易了。即便你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也很难说得清、道得周全。如果

8、有这样 一种通信方式,它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你的面前,那你不就成了“千里眼”了吗?图像通信是能够帮助你实现上述 愿望的一种通信方式。用简要的话来概括,图像通信是。这句话的意思至少包含下面三层意思:第一,它说明,图像通信是传送什么样的信息的。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而是难以用语言、符号等表示的活动的或不活动的图像。第二,它是靠现代电信手段来传送信息的。有的图像信.E-,通过普通电话电路便能传送。譬如,有一种电话传真机,就接在电话网上,既可以通电话, 又可以传图表、照片。当然,也有一些图像信息,需要为它们提供频带比电话电路更宽的信道。例如,被人

9、们传为美谈的国际电视会议,就是靠卫星通信电路将分散 在各国的分会场连接起来,实现声音和图像的传送。现代图像通信不仅具有“迅速”的特点,而且安全、可靠,适合于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应用。例如,在现代战争中,带有摄像机的炮弹弹头在射到敌占区 后,能把敌占区的防御情况拍摄下来,用无线电波将图像发回;卫星发射、原子弹爆炸等现场实况,也可以通过图像通信手段传送到指挥部乃至全国电视观众面前。 由于它是通过电信手段来传送的,因而首先要把可视的信息变成为适合于电路传输的电信号,然后再传送出去,到对方后,再把电信号忠实地还原成可视信息为人眼 所接收。第三,图像通信是一种应用视觉的通信,接收者收到的是图像,它可以是像

10、传真照片那样的硬拷贝,也可以是像电视电话那样把影像显示在荧光屏上而不作 记录(有人称它为“软拷贝”)。不管是哪种情况,最后都是通过人的双眼观察到的。人眼所看到的信息包括人或物的形状、位置、大小以至色彩、表情等,比起语 言所能表达的要丰富得多。1.第段中的加点词语“上述愿望所指代的内容是:_。(1分)2. 根据全文内容,在第段横线上填入概括“图像通信”涵义的内容。(1分)图像通信是_。3.第段中说“它传送的不是语言,也不是符号和数据”。联系全文内容,判断这一说法是否 恰当,并说明理由。(2分)4.第段说明了“现代图像通信”的的特点。(3分)其具体表现是(1)(2)_。5.联系全文说明的内容看,第

11、段在语言表述上似有不妥之处,试作具体分析。(2分)三、文言文阅读(12分)(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 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 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 者。”吴广以为然。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乙)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

12、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 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 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苏轼范增论注范增,项羽的重要谋士。卿子冠军:指义帝任命的军事统帅宋义。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A.会天大雨( )B.失期,法皆斩( )C.上使外将兵( )D.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2.下列各组加点字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B.项氏之兴也,以立

13、楚怀王孙心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C.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 问题理解: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人和,的重要性。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内容说明“人和”的重要性。(2分) _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分)_(2)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2分)_四、古诗词赏析和古诗文默写(6分)1.古诗词赏析(4分)鹧鸪天 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

14、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_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 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_2.古诗文默写(2分)(1)陆游曾用“_,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_”两句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五、现代文阅读(10分)习惯成自然叶圣陶“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再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

15、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 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白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 就像那样子的意思。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

16、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 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 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 的去做公民

17、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 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习惯养成得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

18、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 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1. 文章第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2. 第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3分)3. 第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3分)4. 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六、写作(35分)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

19、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选题1.C 2.C 3.B 4.D 5.C二、简答题(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20、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积累运用1.单选题(1)A 解析B项“雨后春笋”用在句中一般表褒义,此句为贬义,故使用不当;C项“天伦之乐”一般是说家人,用在这里不恰当;D项“针锋相对”应该为“争先恐后”。(2)C 解析A项的“渲染(xin)”应改为“渲染(xun)”;B项“怦然心动(ping)”应改为“怦然心动(png)”;D项“脊梁(j)”应改为“脊梁(j)”。(3)D 解析D项中的“嘻戏”应为“嬉戏”。(4)C 解析先看第一个空,“即使”和“不管”都表示假设,贺岁片受到叫好和捧场很显然已是事实,排除A、B。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非常明

21、显,极易看清。 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文中所指“轻喜剧风格、大团圆结局”这种模式是极易看清楚的,而非看得见,排除D项。故选C。昭然若揭:形容坏事、坏 心思清清楚楚地显露出来。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约定俗成: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 定或形成的。(5)A 解析B搭配不当,将“降低”改为“减少”;C介词淹没主语,去掉“在”和“中”;D句式杂糅,“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应为“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6)A 解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一个协议,应改为南海各方行为宣言。(7)D 解析句中有“也

22、”字,应放在后,排除A,“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宜区别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考虑在B、D中作选择。都含有“既有”“则有”故选取D。(8)D 解析谈艺录是新中国成立前出版发行的。2.判断题(1)错 解析雨果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2)对 解析略(3)错 解析元杂剧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和郑光祖。(4)对 解析略(5)对 解析略二、科技文阅读1.能把写在纸上的字,以及活动的或静止的画面、景物从千里之外传送到自己面前。2.将语言和符号所难以表示的任意图形、绘画,以至色彩、动作等,通过电信手段传送给对方,为对方的视觉所接收的一种通信方式。3.(此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都

23、可给满分)。第一种答案:不恰当,因为图像通信包括文字、画面、景物等,而语言有口头语和书面语之 分,文字又是一种符号;不如改为“如同电话交流的语言”,“像电报那样的符号”,“如数据通信中的数据”,加上了限定语,表达就确切了。第二种答案:恰当 的,因为图像通信传送的正是用语言、符号难以表示的图形、色彩等,因此用“不是也不是而是”的形式来表示它们的区别自然是恰当的。4.安全、可靠。(1)在现代战争中用以拍摄现场情况,十分安全;(2)能忠实地还原成可视信息为人眼所接收,信息自然十分可靠。5.第段的第一句显得比较突兀,不如改为“用现代电信手段传送信息是即时,的,因而图像通信具有迅速的特点。除此之外,它还

24、安全、可靠”三、文言文阅读1.A项中“会”是指适逢,正遇上。B项中“法”指按照法律。C项中“将”是指带领,率领。D项中“间”是指离间。2.A解析A项都是“因为”的意思。3.甲文中,陈涉指出百姓多闻扶苏“贤”,而楚人怜“项燕”,所以“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可见得到老百姓支持的重要性;乙 文中,作者指出“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项羽正是因为怀疑范增而中了陈平的离间计,最终导致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可见失人心之害处。4.(1)现在逃跑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2)物品一定是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出虫子;人一定是先有了疑心,然后谗言才能进去。四、古诗词赏析和

25、古诗文默写1.古诗词赏析(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呜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2)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2.古诗文默写(1)出师一表真名世(2)烟光凝而暮山紫五、现代文阅读1.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2

26、.(1)列举了观察、劳动、读书、做好公民四个事例;(2)阐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各占1.5分。意思对即可得分)3.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这里,作者用“似乎”强调了“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形成能力。(答“不能去掉”得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4.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意思对即可得分)六、写作例文:绿叶情意当爷爷开始品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来吊丧的宾客也已渐渐散尽。妈妈紧紧地牵着我的手,与这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作别。我微微地苦笑,原来并没有永远的故乡,我们永远都是过客。处理完奶奶的丧事,爷爷也不再坚守这一方留下了

27、无数记忆的土地,顺从地跟随着我们来到城里。然而,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我无数次看见了爷爷的回眸,那深沉的眷恋与无以言表的无奈,最终都化为一滴浑浊的泪水,慢慢地倒流进心底。别了,我听见这两个字。在城里的爷爷,依旧每日早起。这在习惯了夜生活而对早晨阳光不屑一顾的城市,多少显得有一些另类。然而,爷爷并不在乎那些异样的目光,依旧每日穿着 洗得发白的蓝色旧工作服,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他在楼前被废弃的土地开垦出一片花田,撒下各种奇奇怪怪的种子,每日侍弄,神情严肃地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 的使命。只有我知道爷爷的孤独,因为我也有着这样的孤独。我怀念故乡的老屋:那每日清晨婉转的莺啼,那木制楼梯凄婉的呻吟,那透

28、过碧绿的竹林洒落的细细碎碎阳光,那让人无法忘怀的带着淡淡清香的泥土气息。在这一片钢筋混凝土中,我已无法找到那样淳朴与纯粹的笑脸,我看见爷爷每次想要挥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过中无奈地放下,我总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当年的爷爷是一片意气风发的绿叶,他可以暂时离开他的根,去远方飘荡,寻找属于他的风景。然而如今,这一片绿叶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与故乡永远地厮守在一起。那是爷爷的八十大寿,亲戚朋友们借此都聚在一起,我眼神流转,却寻不见爷爷的身影。悄悄起身出了宴会大厅,我看见爷爷徘徊在角落的窗前。我过去,握住了爷爷的手。爷爷动动嘴唇,说:“我想回家。”仿佛是一个寻求家的庇护的孩童。“好,我们一起回家。”我从爷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是一片绿叶,不管飘得多远,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这是每一片绿叶无奈而又甜蜜的宿命。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对根的情意打拼,然后在日落之前,牵着手回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