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镜Microsoft Word 文档 8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内容全解一、透镜的种类1凸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2凹透镜:中央比边缘薄的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二、关于透镜的几个概念1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2光心:薄透镜的几何中心叫做透镜的光心。通常用“O”表示,凡是通过该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它是实际光线会聚点,也叫实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成为发散光线,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2、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同样用“F”表示,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也叫虚焦点。4焦距:从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通常用“f”表示。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透镜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如下图所示。5物距: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常用“u”表示。6像距: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常用“v”表示。7实像:由实际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实像是倒立的,实像既能被人眼看到,又能被光屏承接,使照相胶片感光。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虚像是正立的,虚像只能被人眼看到,不能被光屏承接,不能使照相胶片感光。三、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透镜光心的光
3、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如图所示: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过(实)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其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如图所示:3.通过凸透镜(实)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四、注意对“会聚”和“发散”的理解初中物理中对会聚和发散的解释是以平行的入射光为前提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更“靠拢”些;绝不能将会聚作用理解为就是将光线会聚一点,只有一些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才能会聚一点,如: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焦点).发散作用是指
4、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更“远离”一些,例如下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要求在图中填入适当的凸透镜.在图1中折射光线对入射光线来说是发散的,因此,应该在图中填上凹透镜,而不是凸透镜.在图2中,折射光线对入射光线来说是会聚的,因此应在图中填上凸透镜,而不是凹透镜. 图1 图2五、注意对“会聚作用”和“会聚光线”以及“发散作用”和“发散光线”的理解.如图1所示,本来就会会聚的光线射在凸透镜上,折射光线仍是会聚光线,而且会聚程度增加;如图2所示,本来发散的光线射到凹透镜上,折射光线仍为发散光线,而且发散程度增加. 图1 图2 综合上述,可以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可以是会聚光线,也可以是
5、平行光线,还可以是发散光线.因此,把凸透镜的作用理解成凸透镜的折射光线一定是会聚光线,凹透镜的作用理解成凹透镜的折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是不正确的.一般来说,凸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拢了,凹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分散了,都是相对而言.这就是说凸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任何光线都有发散作用.2011年河南省济源市大峪二中中考演练同步作业八年级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1. (2011内江)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D A B C D2011泰安21.凹透镜对光具有_(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放大镜是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6、发散 凸透镜10、(2011吉林)图3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 ,对光有 作用。 凸透镜 会聚48. (2011哈尔滨)(2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可知方框内的光学元件对光有作用,请将该元件画在方框内. 会聚2011日照29.(2分)请在图9中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011哈尔滨48.(2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可知方框内的光学元件对光有作用,请将该元件画在方框内.2011衡阳21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如图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2011南京 (1)完成图甲中光路图2011福州(2)请在图11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011广东
7、省 (2)完成如图9所示透镜的光路图。2011福建泉州(2)完成图12(b)所示的光路;2011江苏宿迁(1)根据图甲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2O11昆明 (1)完成图6中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2011阜新21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2011安徽7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D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21、二、生活中的透镜2011恩施11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
8、片,应该怎样调整:AA手机远离同学 B手机靠近同学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2011日照21.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BA.在15cm 25cm之间 B.在7.5cm 12.5cm之间C.小于7.5cm或大于12.5cm D.无法确定2011徐州4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像是正立的B像是放大的C像是虚像D像比灯丝亮5(2011扬州)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C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9、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2. (2011荆门)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0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 BA. 正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2O11昆明9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5cm处放一支点然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B 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一 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烛焰倒立放大的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的实像2011四川自贡18、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
10、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2011哈尔滨25.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C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011仙桃32小明同学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放在书面上,在玻璃板上滴一个小水珠,透过小水珠看书上的字,如图6所示。在玻璃板平行于书面并逐渐
11、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小明看到的D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B不可能是放大的实像C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D可能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2011桂林5如图1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2011济宁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2011江苏宿迁1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
12、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2011黄石22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2011绵阳20.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C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
13、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2011南京4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C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C小于10cm D大予20cm2011山东菏泽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 )DA 大于100 mm B 等于50 mmC小于50 mm D 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9(2011柳州)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A A穿
14、衣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3、(2011吉林)如图1所示,用照相机对左侧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B )10、(2011包头)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B、5 cmC、7 cmD、9 cm2011河北20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7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
15、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答案:D28(宁夏)如图所示,是第一套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种邮票。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C ( )A、大于15厘米 B、大于30厘米C、小于15厘米 D、小于30厘米2011泰安6.照相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C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在镜头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照相机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一样的2011北海9如图4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
16、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 ) BA照相机 B投影仪C放大镜 D近视跟镜(2011怀化)11正午时分,小红拿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光心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以下说正确的是A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B若用此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30cmC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缩小的实像D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放大的实像答案:A2011阜新15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透镜,这种透
17、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 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凸 会聚 远视 202011肇庆17如下图所示,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 ,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 ,成虚像的是图 B、A、C2011威海16、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
18、将变。照相机小25(2011黄冈)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简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焦点右倒立取下套筒可做放大镜使用222011牡丹江如图所示,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
19、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fu2f)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或改变光路)2011随州28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 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焦点 右 倒立2011盘锦16、九年某班学生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学生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填“靠近”或“远离”)学生,同时还应该(填“增加”
20、或“缩短”)照相机暗箱的长度。远离缩小2011娄底17如上右图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凸2011德州2.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印制中以便观赏(如图4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凸透镜或放大镜 虚像14(2011铜仁)(1)下图A给出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的大致位置。(2011赤峰市)(6分)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
21、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1/0.5m=2m-1.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角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1)如图15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A、近视 凸透镜 B、近视 凹透镜C、远视 凸透镜 D、远视 凹透镜(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焦度为 m-1,度数为 度。(1)、B (2)、5 50018
22、、(2011江西)临近毕业,承承所在班级拍摄毕业照是,摄影师看到两边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他及时进行了调整,顺利完成了拍照,请你说说摄影师是怎样进行调整的?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11岳阳7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投影仪 B照相机C放大镜 D近视眼镜2011杭州13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C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6(2011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
23、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所成的像是 B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011玉溪19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如图13所示,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后汇聚于点F,则透镜的焦距为 cm。(2)在探究过程中,当蜡烛、透镜、光屏三者处于如图14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立、 的实像。(3)当蜡烛向右移向透镜的过程中,像会发生什么变化?_答案:(1)10 (2)倒 放大 (3)像由倒立放大的实像变成正立放大虚像2011十堰20在探究凸透镜成
24、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要求将光具座上烛焰中心、凸透镜光信、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当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_(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_。使烛焰的像呈在光屏中央 实 照相机(或摄像机等)2011桂林16如图8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虚;物距小于焦距2011盐城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
25、距是 cm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处在 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10同一直线上缩小6、(2011天津)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1,其中正确的是( ) A、实验1 B、实验2 C、实验3 D、实验2和实验314,(2011山西)如图2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
26、透镜2011河南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7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5、(2011聊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答案:B2011娄底23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下左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112
27、011凉山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答案:照相机2011郴州21有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若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到距凸透镜前40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倒立_(填“放大”或“缩小”)的_像。缩小 实2011鞍山27(6分)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且位置固定。(1)小刚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如图所示。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填“上”或“下”)调节。(2)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则烛焰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_的清晰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