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05.87KB ,
资源ID:62006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2006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docx

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学 习 资 料 专 题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我国古代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赋收入,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国家常采取“均田”“限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这一情况反映了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自给自足规模小,比较脆弱 实际上已得到历朝政府的保护A. B. C. D. 2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

2、,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A. 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 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 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 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图所示装置最早发明于A. 战国 B. 汉代 C. 隋唐 D. 宋朝4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A.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B.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C.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5徐秀红在从禄赏制的演变看周代的土地制度指出,春秋中叶“初税亩”以后,宗法分封制逐渐让位于新起的君主集权制,新兴官僚的官俸也不再沿用封土食邑的方式,而是改用谷禄

3、为主的俸禄制,赏田也脱离了封土食邑的轨道,向赐田方式转变。春秋中叶以后的这一变化A. 奠定了统一国家形成的基础 B. 形成了思想领域的新气象C. 标志着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D. 加速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7外藩首领或使臣携贡品来朝参见皇帝,唐朝必回赠丰厚物产,回馈时必须先估定所得贡物的价值,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回馈多少,这些回赠物品多系手工业精品,有不少出自官府手工业部门,这些回馈的手工业品A. 都来自官营手工业 B.

4、旨在加强与少数民族联系C. 与市场联系紧密 D. 其政治价值大于经济价值8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C.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 “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9宋代商税和田税截然分离,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地方政府定期公布商税则例及其变动情况。各地州、县、墟镇广置税务机构。这反映了宋代A. 商人缴纳税收有所减轻 B. 商品经济空前发展C. 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 D. 近代商税制度确立10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中国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一

5、个重要原因,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原因的有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舍农桑,趋商贾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者其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A. B. C. D. 11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A. 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B. 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C. 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 D. 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12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又颁布“迁海令”亁隆时宣布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以下对这些政策的实施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防

6、范沿海人民抗清斗争 禁止海外贸易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趋势 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A. B. C. D. 13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凡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该规定说明A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 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1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东方的政治制度西传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世界市场 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

7、动力A. B. C. D. 1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 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 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 D. 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16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A. 殖民扩张提供

8、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 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C. 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 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17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 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 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D. 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1819世纪末,“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第二次工业革

9、命的推动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19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某中学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埃克斯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去拜访亲友 爱丽丝与鲍勃谈恋爱不用面对面地进行李克尔梅在飞机上俯瞰美景 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A. B. C. D. 20一种观点将英国工业革命归因于市场的发展,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市场发育程度不相上下,而在市场宽度(远距离商品贸易开展情况)和深度(不同地区价格差异的标准差)上,中国似乎更胜一筹。上述论证过程最能说明

10、A. 当时中国的市场发育程度略高于英国B. 工业革命应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英国C. 英国工业革命由多种复杂因素促成D. 政治制度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条件21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22“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这

11、里的“两重意义”指A.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B. 中国遂步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自然经济解体,反帝反封民主革命兴起D. 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23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 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4此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 民

12、族工业刚刚出现C. 封建经济占据主导 D. 民族企业投资多元25分析下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A点高潮出现的原因是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帝国主义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A. B. C. D. 26据统计,洋务企业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自开办到1896年已耗费官款近568万余两,但仍无起色。两年后,又招股200万两,但仍然是负债累累。这种状况A. 促进了企业的民营化转向 B. 主要是由政府弊政造成的C. 与维新变法运动紧密相连 D. 有利于政府放弃抑商政策27下列图片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

13、“出路”的轨迹,说法正确的是A. 表现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 探寻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C. 说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D. 解决了经济、政治与思想发展之路28据统计,1936年关内工业产值的94是由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北平、南京、无锡7个城市提供的;全国90以上的发电集中在东北和东南沿海的几个大城市;1949年,沿海地区的棉纺锭生产能力占全国的87、毛纺锭的90。这反映出近代中国A. 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能力差异明显 B. 政府能根据当时国情发展区域经济C. 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D. 非常重视沿海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29李鸿章的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久被清议攻诘,晚年曾心酸地自谓:“

14、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诽谤”。李鸿章这段话道出了A. 守旧官僚势力的强大 B. 最高统治者的排斥猜疑C.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D. 中国社会的愚昧与落后30十九世纪中后期,当世界加速迈向近代化时,下列人物也正以一场运动引领着中国“与时俱进”。他们的这场运动在客观上对封建制度起到A. 补充作用 B. 瓦解作用 C. 改革作用 D. 巩固作用第II卷(非选择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江西崇义县上堡乡南流村为中心的上堡梯田情景(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中国已至少延续了多少年? (2)这种生产方式的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这一规模的大量生产所意味

15、的东西,从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尔的以下这番无可非议的大话中可觉察出来:“从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900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弗吉尼亚开采少量猛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材料二所述的是什么生产方式?从材料看这种生产方式的一大特点是什么? (4)这种生产方式有什么弊端? 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铸铁、冶铁示意图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唐代曲辕犁详图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出现材料二现象的原因。(2)比较材料二中春秋与战国时期的铁农具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16、(3)据材料三,图中是什么时期的何种工具?有何作用? (4)材料三、四中的两种牛犁相比,后者有何优点?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解析】自耕农得到的土地必需承担国家赋税徭役如在唐朝有租庸调调制、服兵役府兵制,有时自耕农当失去土地时就不能自给自足,比较脆弱,正确,错误;不是得到历代政府的保护,如北宋前期就不抑制土地兼并,错误;故选C。2B【解析】“强土弱之”、“弱土强之”说明中国古代通过各种方法增加单位亩产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铁犁牛耕技术,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没有形成农业科学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故D项错误。3C【解析】

17、战国、汉朝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有突出成就,有关灌溉工具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故AB错误;唐朝时期创制了筒车,由水的自然流动带动筒车运行,可节省人力材料显示的正是筒车的图片故C正确;宋朝出现的灌溉工具是利于水力的高转翻车,故D错误。4A【解析】柱状图体现出用于农业的工具多样化,有碎土工具、刨土工具等,体现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中主要提及农业生产,不是官营手工业特点,故B错误;冶铁业应该多样化,并不是单纯农具为主,故C错误;D中全面说法绝对。5D【解析】依据题干,新兴官僚的俸禄制以及赐田制度的实行,会加速土地的私有化进程,这些现象说明井田制度正在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的确立,经济基

18、础发生了重大变化,故D项正确;A项统一国家形成的基础应为秦灭六国,此项排除;B所谓的新气象,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出现的时间是秦朝,也排除。6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对土地拥有所有权的人很少,只占到民户数的数20%左右,而占民户数80%左右的“客户”没有土地所有权,说明宋代土地多集中于少部分人中,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田制不立,政府不抑兼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故B项正确。宋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故A项错误。坊市制度崩溃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并非政府管理失控,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联系所学土地兼并,结合宋代

19、的土地政策即可得出答案。7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外藩首领或使臣携贡品来朝参见唐朝皇帝,皇帝回赠精美手工业品,宣传王朝的富强,其政治价值大于经济价值,D项正确。材料体现回赠物品有不少来自官营手工业,不是都来自官营手工业,排除A。回馈的手工业品的目的不是加强与少数民族联系,而是宣扬中原王朝的富强,排除B。回赠物品有不少来自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产品没有进入市场流通,排除C。8C【解析】“近代的前夜”中的近代指的是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一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中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是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所以选C。A属于手工业特点;B属于农业租佃关系

20、;D 属于从事商业抛弃农业现象。9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反映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人缴纳税收的轻重,而是强调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推动商税制度出现,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产业结构变动的信息,而是强调宋代商品经济繁荣推动商税制度出现,排除C。材料涉及宋代商税制度的内容,而不是近代商税制度,排除D。10B【解析】主要表述发展农业可以实现国富兵强,并未涉及生产力低下,故错误;据材料“舍农桑,趋商贾”可知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中国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重要原因,故正确;据材料“一夫不耕”和“一女不织” 可知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中国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

21、重要原因,故正确;据材料“生之者其少而靡之者甚多”可知生产力水平低下是中国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重要原因,故正确,故排除ACD,选B。11A【解析】从材料中的“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说明政府放松了对经商地点的限制;从“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说明政府对经商时间放松了限制。这都说明了北宋时期城市的商业职能增强了,A正确。B项的“停止”错误;政府一直推行重农抑商,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人的身份地位,排除D。12D【解析】根据“海禁令”“迁海令”“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可知,这些政策体现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一定

22、程度上起到防范沿海人民抗清斗争的作用,但使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的契机,中国与世界隔离,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趋势,正确,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并非禁止海外贸易,错误,故选D. 。【名师点睛】准确理解闭关锁国政策的概念是解题关键,闭关锁国政策并非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1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其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要严加防范”可以看出当时对外贸易有着严格的限制A。明清时期严格控制中外贸易,故B项错误,排除;严格控制不

23、是绝对禁止,故C项错误,排除;材料来看,清初已经有是闭关锁国了,D项错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闭关锁国。14A【解析】早期殖民活动主要是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而从非洲掠夺的劳动力主要运到了北美,东方的政治制度没有西传。故选组合,排除BCD,选A。15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主要阐释的新航路开辟的现实原因,与垄断贸易有关,并不是起吊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欧洲东方商品的渴求,故AB项均不合题意;材料中“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归纳出是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故C

24、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奥斯曼帝国”,而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故D项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原因16B【解析】试题分析:依材料“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可知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了就业机会,没有指出提供大量劳动力,故A错误,B正确;英国的就业机会增多,并非殖民地人民就业机会增多,D错误;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故C错误。17A【解析】题干所述时间为1830年,地点是在英国,这时正处于工业革命即将在英国完成的阶段,所以是工业革命成效显著,才导致英国越来越富,故选A;BD不符合题干所述的时间,故排除;C不是题干所述现象的主要背景,故排除。18B【

25、解析】“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吞并”等信息可以反映出19世纪末出现了垄断组织,其出现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所导致的,故选B。A不符合题干所述时间,C是题干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D与题干无关,故排除ACD。点睛:这一题考查唯物史观,垄断组织的出现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根本上要考虑生产力,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力发展导致了题干的现象,故选B。19B【解析】人造纤维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符合题意;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电话和电报,所以谈恋爱可以不用面对面进行,可以通过电话或者邮件来进行,故符合题意;1903年出现了飞机,所以

26、也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摩尔根家族投资石油工业,而石油工业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工业部门,故也符合题意;故上述都符合题意,所以选B,而排除ACD。点睛: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习中面临的重要历史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年代)和一定的空间(地点或者区域),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观念,则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标志历史发展的重要年代(包括朝代)以及空间(或者地图)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而这恰恰是目前模块学习中同学们不容易掌握的薄弱之处,这一题提醒大家,要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因素。20C【解析】材料分析了英国市场和同时期中国市场几乎相同

27、,甚至更上一筹,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然而中国却没有进行工业革命,显然市场不是决定是否进行工业革命主导因素,应该是是综合因素决定,故C正确;A属于材料中论据,不是结论;B显然不是材料主旨;政治制度与材料中论及市场没有关系,故D错误。21A【解析】材料中内容的时间是在19世纪初的英国,这个信息十分的关键,是解题的决定因素,透露出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B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涉及妇女解放的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为主导的,不是重工业,所以C项错误。D项“已不复存在”既是无关项也是错误项。22A【解析】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的资本输出涌入中国,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并且

28、是使民族工业开始兴起,故选A;其他选项皆与题意不符,排除。23C【解析】材料中主要阐述了洋务运动“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其中“旧轨”指的是封建统治秩序,而“逸出旧轨”就是指封建统治秩序的逐渐崩溃,反映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创办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但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由此分析可知C的表述符合题意;A不合题意,B、D虽然也涉及封建统治秩序的逐渐崩溃,但并非本质含义。故选C。24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强放松对华侵略是在一战后,故A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错误;民族工业出现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项错误

29、;材料没有体现出封建经济,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投资的主体来看,有官僚、士绅,有买办,有地主、商人等,这说明民族工业投资的多元化,故D项正确。点睛:解题时高度关注材料的各项数据,特别是“创办者的身份”,由此依据材料给出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即可。25D【解析】从材料来看,A点位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期中国国内发生的重要事件就是清政府的“新政”,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外就是“实业救国”运动的兴起。最关键的还是自然经济的解体,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洋务运动和一战时间都不满足条件,故排除。26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是官办企业,但经营困难,负债累累;为改变困境,需要转

30、变经营方式:由官办向官商合办或商办转变,促进了企业的民营化转向,故A项正确。该企业的困境主要是自身经营能力、资金和技术水平引起,排除B。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属于洋务企业,与洋务运动紧密相连,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放弃抑商政策,而是强调洋务企业为摆脱困境须改变经营方式,排除D。27B【解析】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者的共同属性是对中国近代的探索,分别反映了工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又分属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所以AC项片面,是错误的;前两者的最终结果都失败了,后者也未能给中国指明正确出路,所以D项错误。28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区域经济结构和产值能力主要集中在东部少数城市,而内地的工业生产比重很小,故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能力差异明显,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能根据当时国情发展区域经济,而是强调近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能力差异明显,排除B项。东部少数城市工业生产发展比重较大,但没有体现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待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态度,排除D项。29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生存在旧的官僚体制下,他所受的“诽谤”也应出自官僚体制,结合“清议攻洁”等可以得出,守旧官僚势力的强大,故A项符合题意;结合“清议攻洁”判断,可以否定B项;C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