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4.61KB ,
资源ID:619796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979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科技档案编研9DOC.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科技档案编研9DOC.docx

1、科技档案编研9DOC第九章档案编研成果的审核与出版第一节 底稿的审核重点与难点 一、底稿审核与出版的关系 二、底稿审核的要求与程序 三、科技档案文献成果底稿审核一、底稿审核(一)相关概念1.底稿审核编研工作最后一个环节,将已经完成的初稿转化为正规编研成果定稿前的工作。2.档案编研成果的出版:将已经完成的底稿交由出版社转化为公开出版物,实现档案编研成果社会利用的工作。3.两者关系审核是出版的前提条件,直接决定能否顺利出版;保证出版质量的重要编研工作环节之一,为出版提供最终保障;出版是审核通过的直接体现,是实现编研成果价值的直接渠道。(二)审核意义1.编研工作最后的环节;2.直接影响编研成果的质量

2、和价值;3.实现编研成果社会价值的重要环节。二、审核质量要求(一)基本要求齐:底稿完整无误;出版审批手续齐全;清:底稿正文、辅文等技术处理规范清晰;定:政治与主要观点、材料组织、文字加工等已基本确定;校样印出后无需重大改动。(二)具体规定“十忌”:字迹潦草、生造汉字、抄写不校、引文不核、校勘无据、规格不一、标点混乱、笔迹不一、图表不清、页次缺倒。三、底稿的审核(一)档案编研成果的审核1.流程与影响因素1.1流程1.2影响因素:不同审核者及其作用不同;侧重点不同;不同要求。2.编者的技术性审核2.1应用情况:大型编研项目;编研者众多2.2审核要求:先自审完成部分;做好基础性审核工作;记录整理重大

3、政治性、学术性问题。2.3技术性审核内容:用纸规格、图稿制版情况、文字、标点、加工符号的规范情况、校勘与原文(或依据信息)的再次核对。3.主编决定性总审3.1审核对象:底稿复查与通审;各种信息总审3.2作用:决定性,主要编研工作完成的标志3.4 具体通审内容(1)考虑和平衡选材的整体情况:是否完备;与题目有无矛盾;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法规。(2)核实考订工作的科学性:各种信息考证结论的依据是否确凿、严谨。(3)分类原则的逻辑性:类别层次设置是否合理;各类项名称的拟写是否合乎要求; 各层次及其内部标号、字体是否规范统一; 信息筛选是否严格。(4)审查标题质量:标题政治性;标题与档案内容、时代特征是

4、否符合;标题结构、用字、符号及位置有无矛盾;(5)审核辅文:辅文内容加工情况;辅文位置编排情况。(6)整体加工情况:有无遗漏、错误;符号、标点、分段是否规范划一。3.5具体流程(1)据选题审核内容(2)据体例通审技术处理情况(3)完成后誊清(4)完成审核报告,签署姓名(5)提交上级复审批准(二)科技档案编研成果的审核1.审查内容1.1主题思想是否符合法律要求;1.2信息材料选择是否得当、真实;1.3体例形式设置是否科学;1.4加工、编排是否规范、无误等。2.审核程序2.1初审:编者自审;按编研方案和要求审核;重点审核加工的规范性和标准化。2.2终审:由主编或主管领导(或委托有关专家、技术部门负

5、责人)进行全面审核底稿2.3批准:(1)概念:由科技部门主管领导或法人代表对经过终审的编研成果进行最后审核后批准定稿。(2)重点对象与受制因素重点对象:传播范围、传播渠道、设计出版、利用方式;受制因素:用户群体、利用范围。第二节 装帧设计一、概述(一)概念:装帧设计:指出版社对即将出版的出版物版本形态、物质材料、制作等方面拟出的设计方案,以解决开本的大、小;精装、平装;用纸和印刷等问题。(二)作用1.具体作用1.1富于内涵的外观设计是构成书籍的要素之一。1.2双重标志身份:出版物主题思想和内容的重要标志,传递内涵信息;一定条件下体现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文化特色,成为文化交流的沟通工具。1.3有

6、利于出版物的长期保存、保护与利用。1.4编纂者、出版社编辑水平的重要体现。2.基于设计角度的作用2.1在既定开本、材料和印刷工艺条件下调动设计创意2.2使艺术美学追求与书籍“文化形态”内蕴相呼应2.3深入达到内容理解尺度与艺术表现尺度的和谐体现2.4以丰富手法和内容,使视觉思维的直观认识与推理认识获得高度统一2.5满足人们知识的、想象的、审美的多方面要求。(三)基本原则1.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理解出版物内容主题及其社会意义;实际和现实条件完成装帧设计的基础;体现出编研成果内容特色;兼顾美观、经济和实用。2.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原则:借助现代设计手段;通过艺术美学形式体现成果内涵,使成果立意具

7、有深度和厚重。3.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原则4.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4.1我国传统装帧设计:偏重体现古朴、文雅的民族特色,尤注重封面题字和书籍的制作工艺,而缺乏花纹或者几何图形等较复杂的装饰。4.2现代高科技以及电子书籍:传统设计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艺术形式,更多体现编者的创意和创新,也给读者带来更新的意外体验和美感。5.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原则5.1装帧设计的综合性特点(1)具体两个角度:文献封面、封底、护封、书脊,正文版式和插图、备考等辅文的设计;既包括文献内涵设计,也包括文献出版发行宣传设计。(2)整体设计:合理分配各处的局部设计,使之能够完整体现设计艺术形,体现出文献内容主题和意义。6.

8、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原则中国早期设计作品赏析如,台湾yu-kai hung书籍装帧设计作品;如,以具体的人物照片和以抽象的绘画色彩作封面给读者的感受和领悟是不同的。如,英国“viscom”视觉资料二、中国传统装帧设计发展史(一)演变历史1.中国装帧1.1卷轴装:又称卷子装,早期图书装帧形式。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批唐五代写本图书采用。据载,古代宫廷收藏的卷轴装图书十分考究,隋唐经籍志:“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唐六典:“其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筌。”1.2旋风装:在一素纸长卷上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

9、文字,展开可翻页阅读,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则是错落有致的书页。约盛行于唐代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刊谬补缺切韵五卷采用。1.3经折装:也叫梵夹装、折子装,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1.4蝴蝶装: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外表与现在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蝴蝶装是宋元版书主要形式,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优点:适应了雕版印刷一页一版特点,是一重大进步:“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

10、鼠不能损。”缺点:版心内向,翻阅时会遇到无字页面,版心易于脱落,造成掉页,逐渐为包背装取代。1.5包背装: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均采用此装订方式。优点:改变了蝴蝶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页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后来发展为线装形式。1.6线装:中国古籍最常用装订方式。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可能在南宋已出现,明嘉靖以后流行,清代基本采用。优点:解决了蝴蝶装、包装易于脱页的问题,同时便于修补重订。2

11、.国外版式设计发展阶段2.1古典版式设计五百多年前,德国人谷腾堡确定欧洲古典版式设计书籍艺术。以订口为轴心左右页对称的形式。2.2网格版式设计(1)产生于20世纪初,完善于20世纪50年代瑞士。(2)风格特点:运用数学的比例关系,通过严格的计算把版心划分为无数统一尺寸的网格。即把版心的高和宽分为一栏、二栏、三栏,以及更多的栏,由此规定一定的标准尺寸,运用这个标准尺寸的控制,安排文字和图片,使版面取得有节奏的组合,产生优美的韵律关系,未印刷部分成为被印刷部分的背景。2.3自由版式设计(1)起源:雏形源于未来主义运动,大部分作品由未来主义的艺术家或者诗人创作,主张作品语言不受任何限制而随意组合,版

12、面及版面内容应该无拘无束,自由编排。(2)特点:利用文学作基本材料组成视觉结构,强调韵律和视觉效果;同样必须遵循设计规律,又产生绘画般效果;根据版面需要,文字能够融入画面而不考虑可读性,同时又不削弱主题;按照不同书籍内容赋予其合适外观。(二)中国传统版式设计1.构成要素版框、栏线、界行、书耳、版心、鱼尾、象鼻、白口、黑口、天头、地脚、行款等。2.具体设计“版框”:书版一叶文字四周的边框。“栏线”:围成版框的四周黑线。上方称“上栏”,下方称“下栏”,两边称“左栏”、“右栏”,统称“边栏”(边阑)。四周单线称“四周单边”(单栏),多是粗线;四周双线叫“四周双边”,一般外粗内细,又称“文武边栏”;上

13、下单线、左右双线印的称“左右双边”。“界行”(界栏、边准):即版框内分行的直线,由古代帛书中的朱丝栏、乌丝栏而来。“版心”:即版框内中心一行,用于折缝,又称“版口、书口、中缝”。书口印有黑线的称为“黑口”,未印黑线的称“白口”;刻有文字的称“口题”,或称“花口”。“鱼尾”:版心中,距离上边约四分之一版高处,印有一个形状像鱼的尾巴似的图形,是折叠书叶的标记。只刻一个的称“单鱼尾”;如上下方对称位置各有一个鱼尾,即合称“双鱼尾”。“象鼻”:指黑口本版心上下的黑线,好像象的鼻子垂在胸前。黑口:黑线较细的称“细黑口”、“线黑口”或“小黑口”,黑线较粗的或全黑的称“粗黑口”、“大黑口”或“宽墨口”;刻在

14、上栏的称“上黑口”,刻在下栏的称“下黑口”,上下都刻有黑线的称“上下黑口”。“书耳”(耳子、耳格):刻在版框左栏或右栏外上角的小长方格,像是人的耳朵。书耳内多刻本书的篇名(又称“小题”)。耳格中所刻文字称为“耳题”,在左称“左耳题”,在右称“右耳题”,多见于宋、元版书。“行款”(行格):版框中正文的字数和行数,通常按半叶计数,称半叶几行,行多少字。如每行字数不一致,则取其最少及最多者记之,另注“不等”二字。如:“十四行,行二十五六字不等”,或“十五行,行二十七字至三十字”。如有双行小字,而一行中字数与大字相同,则称“小字双行同”;如不同,则径称“小字双行,行多少字”。三、装帧设计(一)相关概念

15、1.档案编研成果装帧设计经过出版社审查同意出版后,对档案编研成果定稿进行具体的技术设计,要包括版式设计、装订设计、用料设计、工艺设计等。2.版式设计也称版面设计,运用一定的点、线、面等手法,按照排版要求和规格对出版物底稿进行标准化、艺术化处理的过程,使其既排版合理,符合一定的审美需求,并方便读者。一般包括:确定开本大小、正文字体、字号、排式;版心尺寸、行数及每行字数;各类标题和备考的字体、字号、行数,序言、凡例、目录、注释、按语、年表、索引等辅文的字体、字号等。2.1发排 定稿送交出版社排字间进行排版,称为发排。目前,照相机发排、激光发排、电脑图形制作发排软件等非常繁杂,针对正规出版,必须选用

16、优良排版技术,以防出错。2.2开 本定义:书刊幅面的规格大小,即一张全开的印刷用纸裁切成多少页。常见的有32开(多用于一般书籍)、16开(多用于杂志)、64开(多用于中小型字典、连环画)。纸张开切方法:几何开切法、非几何开切法和特殊开切法。最常见几何开切法:以2、4、8、16、32、64、128的几何级数开切,是一种合理的、规范的开切法,纸张利用率高,能用机器折页,印刷和装订都很方便。(二)装订与与封面设计1.装订现代书籍装订基本形式:平装和精装两种。共同点:采用索线订形式;主要区别:用料、材质不同。1.1平装外观与包背装几乎完全一样,同时与传统线装有相似之处。分平钉、骑马钉、无线胶装、活页装

17、、穿线装等多种。(1)平钉:即铁丝平钉。是将印好的书页经折页、配帖成册后,在钉口一边用铁丝钉牢,再包上封面的装订方法。用于一般书籍装订。(2)骑马钉:将印好的书页经折页、配帖成册后,连同封面,在书的中间用铁丝钉牢,书页可以摊平,便于翻阅,用于杂志和一般较薄的书籍装订。(3)无线胶装:将经折页、配帖成册的书芯,在订口一侧裁切,再在书脊上施胶将书页粘牢,包上封面的装订方法。与传统包背装相似。但胶水易于硬化,翻阅日久书页容易脱落,不够牢固。故时间性较强、短期使用或不经常使用的书籍可用无线胶装。2.活页装:各单页之间不粘连方法。一般用于日历、照相册等。3.穿线装:平装书中最牢固、最理想的装订方法,除封

18、皮外,内页装订与精装完全相同。即将经折页、配帖成册的书芯,用穿线机将各书页连贯起来,然后再包以封面。此方式不受书册厚薄的限制,翻阅比较方便。4.精装:通常用于页数较多、经常使用、需长期保存、要求美观和比较重要的图书。它的封面和封底要求用硬质或半硬质的材料,外观形式上可分圆背、方背和软面三种。2.封面设计也称书面、书衣、封皮,起保护书页和装饰的作用,同时也是书籍内容体现的主要承载体。封面设计主要包括:前封面和前封里、底封里和封底、扉页、内封、护封、书脊、环衬等诸项的设计。其中前封面设计最为重要。2.1文献装帧基本结构装订(1)色相与层次的关系:在色相的处理上,不同的色彩会令人产生不同的感觉。(2

19、)明度与层次的关系:明度对比对色彩的明度处理比较重要。(3)纯度与层次的关系:当色彩纯度高的色彩与纯度低的色彩配置在一起时,纯度高的色彩更鲜艳,而纯度低的色彩则更暗浊。(4)色彩面积与层次的关系:构图时,认真考虑各部分的位置、大小,尤其是色彩的面积。为达到一个统一和谐的色调,一般以一种颜色为主调,并占据画面的主要位置。(5)点、线、面与层次的关系:造型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会产生相当丰富的层次。(6)文字与层次的关系:不同大小、不同字体的文字处理会产生出变化万千的层次效果。文字,尤其是书名文字,既是书稿的一般标志,在封面更起画龙点睛作用。第三节 校样校对一、校对的意义和要求1.意义:保证档案文

20、献成果出版后的质量。2.要求杜绝校样与底稿不符的文字、标点、加工符号、题号、图例以及版式、字体、字号、位置等各方面的错误;校对校样页码、注文序号对应、图表与正文衔接等问题:顺序、缺页、重页、倒页、错页等;检查图例制版后的清晰度;弥补编辑工作中的疏漏和不足:提出底稿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校对符号、校对程序严格进行校对。二、校对程序和符号(一)校对程序1.毛校:一校前,校样排出后先由印刷厂完成的初步校对工作,其他“三校一读”由出版社与编纂人员完成。2.初校: 在了解全稿状况的基础上,对全稿逐字逐页地进行校对,用红色笔,校对符号要置于版心外处理,消灭文字、标点和图版不正、图文不符等。之后,出二校样。3.

21、二校:用纯蓝色笔,检查初校中问题的改正情况,再将二校样逐字与底稿校对,出三校样。误少,可在初校样上直接进行,“初、二校连校” 。4.三校:用绿色笔。通常为最后把关校对,故要全面细致,保证出版后的错误率应控制在万分之一。5.核红:通常三校之后,责任编辑应通读全部校样,特别是复核改动部分(核红、对红),一定要认真重查页码,核对目录。无误后,付印清样(付型样),由责任编辑在清样上签名,再出胶片(仍需校对)、付印。(二)校对符号1.发展历程1981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首次发布校对符号及其用法;1982年全国试行;1994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其为专业标准,并成为我国规范化校对符号。2.校对符号标准

22、三、校对方法(一)点校法:亦称对校法,一人进行,底稿置于左侧,校样置右侧,逐字逐句核对,不符之处用校对符号表示出。也可底稿在样上,二是用铅条压底稿,校完再移。(二)折校法:亦称迭校法,一人进行,底稿置于桌面,校样夹于手指置于底稿上对应文字之下,逐行比对的校对方法。专业人员多用,不宜出错,但校样上折痕多。(三)读校法:二人进行,一人朗读底稿,一人听校对校样。(四)通读法:在最后一个校次中使用,离开原底稿,全面认真阅读几次校对后较为完善的校样,遇有错或疑问之处再核对原稿,要控制速度。四种校对方法的综合运用。四、具体要求(一)人员基本要求: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对装帧设计和印刷排版规则要了解。(二

23、)客观条件:各种外在条件(工作场所环境、必要参考书和工具书等)(三)校对工作管理:编者参与校;不设专门校对人员;责任制和登记制度。(四)校对效果:准确,按序全面校对;对易出问题提高警惕,按时完成。五、校对规则1.宜用红、蓝、绿不同色笔书写校对符号,不用铅笔。2.准确用校对符号,引线到版心外空白处,不应在文内。3.引线不能交叉,从行间划出。4.校改字要书写清楚,加圈。5.不能使用校对符号要用简练文字指示说明清楚,并下方加圈或双线,不圈。6.如对底稿修改(编者进行,属于编纂加工范围,不属于校对性质),应在正文字上和字行简改正,清样上要用符号表示。六、注意问题1.形近字:如,亳毫、杯抔、怡诒饴2.简化字与繁体字3.区分同素词(议会会议、现实实现)、颠倒词(展开开展、前面面前)和同素反序词(工作作工、介绍绍介、担负负担、分划划分)4.认真核对专门术语、数字和时间等。七、思考并完成校对与校勘的关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