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5.67KB ,
资源ID:61932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932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盘水市信息化十一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盘水市信息化十一五规划.docx

1、六盘水市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六盘水市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咨询顾问名单付光轩贵州大学教授;朱 华贵州省信息产业厅总工程师;吴向东贵州省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李小玲贵州省信息产业厅信息化推进处处长;曾方举贵州省政府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秦晓东贵州博网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信息系统监理师。六盘水市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编写小组组长:孙立杰副组长:秦兵付毅成员:彭云邓昌芬丁顺邓广钰执笔:孙立杰邓广钰秦兵目录序言 4第一章信息化现状和分析 5第一节六盘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5第二节六盘水市信息化现状 6第三节存在的问题 9第二章指导思想、方针、发展策略 11第一节指导思想 11第二节指导方针 1

2、1第三节发展策略 12第三章建设目标 14第四章“十一五”信息化主要任务 15第一节努力发展信息产业,构建信息化的产业和技术支撑体系 15第二节以电子政务为龙头,带动全市信息化建设 16第三节大力开发信息资源,为建立知识型社会提供信息保障 19第四节 推进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加快企业信息化和 21电子商务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1第五节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 23第五章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29第一节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深化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29第二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信息化组织体系 29第三节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环境 30第四节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投融资环境

3、体系 31第五节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31第六节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32附件一六盘水市信息化“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表附件二名词解释六盘水市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序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全球信息产业以两倍于经济平均增幅的速度增长,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增强的巨大动力。信息技术强大的渗透性和信息资源应用的广泛性,更使其逐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融,引发了人类行为方式的改变,推动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市场份额竞争更趋激烈。由于信息技

4、术对经济社会的深入渗透,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反映,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国务院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思路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市信息化建设实际编制,是我市贯彻国家信息化方针,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信息化进程和打造“数字六盘水”的纲领性重要文件。本规划所指的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

5、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第一章信息化现状和分析第一节六盘水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六盘水市是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产业,有“江南煤都”、“四省立交桥”、“凉都”之美誉。现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4个县级行政区,国土面积9914平方公里,总人口3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占25.7%。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迅猛发展,六盘水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工业优势日益凸现,经济社会已步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地

6、区生产总值完成207.93亿元,是2000年的2.57倍,年均增长13.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4亿元,增长4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032元,年均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年均增长5.5%;财政总收入达到27.4亿元,较“九五”末增长2.4倍,年均增长2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6%。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三项主要指标的增幅连续二年在全省各市、州、地中名列第一。“十一五”将是六盘水市加快发展的关键时刻,按照市委“能快则快,能超则超”的发展思路,全市将在实现历史性跨越迈出坚实的一步。到2010年,全市

7、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第一产业25亿元,年均增长4%以上;第二产业215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第三产业16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900美元,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900亿元以上,比“十五”期间的2.7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达65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促进城乡就业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内。第二节六盘水市信息化现状“十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

8、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二十四字方针,不断提高信息化意识,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启动六盘水市市级电子政务工程,信息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得到重视,全市信息化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圆满完成了“十五”的各项工作任务。一、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电信网、广电网、移动通讯网的接入网络基本覆盖全市,建成了覆盖全市的基础信息网络体系,现代信息基础设施覆盖全市大部分城区并开始延伸至乡村,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市。全市铺设光纤长度达6205皮长公里,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01.2万门,其中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53.3万门;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7.6万户,移动电

9、话用户达到50.5万户,比起“九五”期的用户数(“九五”期未全市移动电话用户数为40235户)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市电话普及率25.97%,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16.79;全市因特网用户为3万余户; 2003年11月30日实现全市98个乡镇“乡乡通移动电话”,到2005年底,市区、乡镇、工矿区移动信号覆盖率达到100%,移动信号村覆盖率达80%。广播电视网发展迅速。截止2004年底,全市广播覆盖人口261.22万人,广播覆盖率为87.81%。有市属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市有线网络传输39套电视节目,数字电视节目60余套。有线电视终端用户12.9万户,全市电视覆盖人口279.13万人,电视覆

10、盖率93.83%。二、电子政务建设力度加大我市于2001年5月启动市政府办办公业务网建设,建立了市政府办公局域网,开发了政府办内部OA系统及公文无纸化传输系统,实现上与省政府,下与各县、区(特区)政府之间的无纸化传输。2003年,我市全面启动了市级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制定六盘水市电子政务建设(20042006年)总体规划,该规划科学地分析了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实施原则,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建设任务及目标,同时对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安全体系作了明确规定。2004年启动的市级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建设被列为六盘水市2004年的十件实事之一。市级电子

11、政务一期工程包括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两部分内容。基础设施方面建设了六盘水市电子政务网骨干网络以及数据中心,六盘水市电子政务骨干网络覆盖我市80多个党政机关及四个县、特区、区,是一个基于标准的、统一的宽带网络平台,承载全市各级部门的业务应用,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并面向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增强各部门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办公效率。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开通了 “中国凉都六盘水” 门户网站。“中国凉都六盘水” 门户网站集成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网站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子网站,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在网上公开机构设置、办事职能、办事程序、相关政策、最新动态等信息,使政府部门与公众

12、实现网上互动;开发了公文库、公文交换及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OA系统,建成全市党政机关办公业务资源网,全市实现统一网络平台和软件平台,为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三、行业信息化稳步推进我市各部门根据上级部门的布署并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和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启动了相应 “金字”工程。 “十五”期间,我市已启动的“金字”工程有“金税”、“金保”、“金盾”、“金卡”等。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学校“校校通”等工程启动建设。我市许多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为了提升自己的宣传力度,纷纷推出部门网站,目前我市有32家党政机关拥有自己的部门网站,对加快我市的信息化建设步伐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四

13、、企业信息化取得进展我市企业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的办公自动化、资金管理、资金控制、库存管理、销售等方面广泛采用信息化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各企业积极推进“企业上网”工程,全市有130多家企业建有自己的网站或网页。我市大型企业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结合实际开发了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铁路运输调度管理系统、铁路车号管理系统、炼钢厂生产数据采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处图书管理系统、供应处生产物资管理等系统;市供电局在工区、办公室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职能部门实现人手一机,用电营业、生产管理方面建成了相应信息系统并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我市煤炭行业许多企业在煤炭调运、瓦斯监测方面等都实现自动

14、化管理;市烟草专卖局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体系,市、县级烟草公司实现了内部联网,甚至边远山区的卷烟销售网点也配置了计算机终端。市烟草专卖局还开展了“家家e”信息业务的推广及应用,在卷烟专卖上实行了社区化管理。五、信息产业呈良好发展势头我市信息产业主要是信息咨询业、计算机技术服务业及邮政通信服务业。“十五”期间,我市邮政通信业发展迅猛,2004年全市邮政通信业务达3.8949亿元,比2000年增加2.8749亿元,年平均增幅为39.79%。我市计算机服务在“十五”期间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事计算机营销和服务的企业达100多家,服务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服务业呈高级化发展态势,软

15、件开发、系统集成已成为计算机技术服务企业的发展方向,对我市信息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2004年,我市信息咨询业及计算机技术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达1亿元人民币。2000年我市信息产业增加值为8100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99%,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到2004年,六盘水市信息产业增加值达到1.9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比“九五”有了较大提高。信息产业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不可忽视作用。六、信息化组织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市各级领导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为了更好地统筹全市信息化工作特别是电子政务工作,2003成立了市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市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

16、、市政协秘书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同时市委市政府把市政府办公室的内设机构六盘水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的事业单位六盘水市信息中心合并,组建六盘水市委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作为管理全市信息化工作的职能和技术支持单位,为六盘水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组织和技术保障。第三节存在的问题“十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建设虽取得显著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和先进发达的地区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信息化意识不强信息化是一新兴事物,我市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限,全社会的信息化意识不强,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使得我市信息化氛围不够浓,整体推进

17、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缺乏统一规划我市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五家电信运营商,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几家运营商往往是根据自身业务需要自行建设,造成在城市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浪费,而在广大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最基本的普遍服务。三、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滞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总量不足,整合不够,条块分割犹为严重。许多信息系统分散建设,造成信息系统封闭在各自信息系统内部,“信息孤岛”现象比较突出,不能实现共享,导致大量的信息资源闲置和浪费,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

18、信息产业规模小,发展迟缓我市信息设备制造业基本是空白,计算机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经营规模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品,市场幅射范围也仅在几个县区。软件业的发展由于受到人才、市场、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尚处在市场萌芽期。全市的信息产业主体仍是邮电通信服务业。五、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我市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管理水平落后、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缺乏统一规划及统一管理。各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建设各自为政,没有实现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造成系统在系统平台、编码、硬件平台等方面的不一致,没有将信息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大多数企业缺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的意识,电子商务应用还未真正启步。六、管理及专业

19、技术人才匮乏信息化人才紧缺,从事核心技术研究开发、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服务的人才严重不足;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由于信息技术人才的短缺和技术力量薄弱,一些部门或行业虽然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但设备的利用率、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程度并不高。第二章指导思想、方针、发展策略第一节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六盘水市的实际,遵循“政府引导、重在应用;市场运作、合作共建;因地制宜、资源共享;总体规划、典型示范”

20、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开发信息资源,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节指导方针“十一五”期间,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是:按照国家“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方针,立足实际,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先导,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为依托,以完善数字化公共通讯网络为基础,围绕六盘水市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以电子政务为龙头,加快电子商务和社区信息化发展,推进信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加强信

21、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建设“数字六盘水”奠定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市信息化建设应把握以下几点: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五个统筹”。协调好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的关系,努力形成信息化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二、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集中优势资源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尽快形成突破,突出信息化建设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突出以应用为主导的基本原则,突出企业在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提升的战略重点。三、夯

22、实基础,注重实效。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完善各项政策的配套措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规划研究、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基础性工作。加强管理,尤其是要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投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遵循“小步快走”的原则,注重实效。第三节发展策略一、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规划编制、政策环境营造、市场秩序整顿和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尽快制定有利于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信息化工程的立项、审批、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采取贴息、价格补偿、加快信息设备折旧等办法,鼓励企业和民间投资信息领域。建立信息化政策体系,加强信息工程建设咨询、评估、监理

23、、验收等环节的管理,规范信息工程资质、信息服务行为,确保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二、多元投入,市场运作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资金倾斜。优化信息化投资环境,鼓励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资、多形式营运,明确投资产权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六盘水信息化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三、联合共建,整合发展提倡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从全局出发,打破部门、单位之间的界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合作、互补互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发挥综合优势,共建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联合开发信息资源,发挥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整体

24、优势。 四、突出重点,应用主导把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围绕六盘水市总体发展战略、围绕市委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上来,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以应用促发展。 五、组织保证,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特点,是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宏大系统工程,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是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的前提和保障。要充分发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信息化发展中的组织、协调、管理作用,确保信息化建设按照总体规划,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实施。第三章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六盘水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信息化指数达到西南地区同等地级市的平均发展水平,在省内名列前

25、茅;建成省内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全市电话普及率达40%,其中移动电话普及达28%,全市宽带IP网络传输容量达410GB,因特网用户超过20万户,有线电视用户数达30余万户;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和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数据库,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实现电子政务的组织管理一体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内外服务网络化;90%以上的党政部门及组织建有自己部门网站及内部办公网,与上下级之间互连互通,达到资源共享,公文流转、项目审批和公共服务等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全面推进企业

26、上网工程,实施中小企业信息扶贫工程,大中型企业上网率达100%,小型企业上网率达到50%以上;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结构日趋合理,信息产业增加值增幅不断提高,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并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建立良好的人才培育及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全市拥有一批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与专业型人才;信息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现代化的作用明显,政务信息资源和公益性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得到实质提升,初步构建起以“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技术应用集约化”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六盘水”基本框架。第四章“十一五”信息化主要任务第一节努力发展信息

27、产业,构建信息化的产业和技术支撑体系一、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整合力度,加快新技术推广使用力度,基本形成适应六盘水市发展需要的“信息高速公路”。继续加大以先进通讯技术为支撑的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建设,推进多网融合。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推进3G移动通信业务。建设以光缆为主体、以互联网数据交换中心为枢纽,各大基础网络互联互通的高速宽带多媒体主干传输网络。到2010年,全市宽带IP骨干网络传输容量达410GB,互联网出口带宽达4GB,全市电话普及率达35%,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80万门;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8%。基于IP、ATM、SD

28、H、DWDM等技术,建设综合宽带多媒体城域网络平台。加快以光纤接入网为主的宽带接入网建设,提高市区和新建小区光纤接入覆盖率;全面推进已有光纤社区、乡镇和重点行政村的宽带接入网建设进程。到2010年,市区宽带接入网覆盖率达100%,县(区)乡、镇宽带接入网覆盖率达60%,因特网用户达到20余万户。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网络的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网;到2010年,广播覆盖率达到92%,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线电视联通乡镇达80%,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30余万户。二、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信息服务

29、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 发展有线接入、长途传输、无线通信、有线电视等重要领域。扶持信息服务骨干企业,发展专业信息服务,促进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建立数字广播电视交互系统,开展加密电视、远程图文信息、实时点播、多媒体数据广播等新型业务。建成因特网交互式电视网络中心,实现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播出数字化,节目传输、交换网络化。试播高清晰度电视(HDTV)。大力发展信息接入服务、信息内容服务、信息应用服务以及各类专业信息咨询服务。积极开发视频点播、Web 应用、邮件服务、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网络电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大力加强以网络增值服务

30、为核心的信息内容服务业。培育扶持以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为重点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扶持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市场覆盖三省接合地的计算机服务企业,同时积极促进本地计算机服务企业向高级化发展,扶持专业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信息系统监理的企业成长,为我市的信息化持续建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第二节以电子政务为龙头,带动全市信息化建设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龙头,围绕提高监管能力、决策效能、应急处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坚持不懈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为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数字化、内部办公过程无纸化、业务处理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管理决策科学化,逐步形成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政府”奠定良好基础。到2010年,建成标准统一、

31、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和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数据库,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实现电子政务的组织管理一体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内外服务网络化。到2010年, 90%以上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都建有本部门的网站和内部局域网,与上下级之间互连互通,达到资源共享,公文流转、项目审批和公共服务等业务实现网上办理,逐步建成全市公文库。一、推进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推进统一的网络平台、多媒体信息服务终端、CA认证中心、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安全可靠、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电子政务骨干网逐步延

32、伸到乡镇;建设覆盖主要街道、公共场所、社区的多媒体信息服务终端,提供信息查询、电子地图、社区服务等内容丰富的信息服务。二、建设和完善一批重点业务系统。为提高决策、监管和服务水平,逐步规范政府业务系统,根据上级统一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加快推进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市政府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市政府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以宏观经济、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政务信息数据库为依托,通过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优化整合各类决策信息资源,以先进的科学方法对海量经济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处理加工和深度挖掘分析,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将枯燥乏味的数字图形化,直观清晰地实现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监测、分析、预测,为宏观经济分析预测工作提供应用平台和分析工具,为经济信息资源管理提供数据库系统支持。逐步整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