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31.58KB ,
资源ID:618634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863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生物必修2模拟考试.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生物必修2模拟考试.docx

1、高三生物必修2模拟考试高三生物模拟考试(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5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1、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D.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2、细胞分裂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表示某植株体细胞分裂,下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DNA数目加倍B图表示某动物睾丸内的减数分裂,此细胞产生Aa精子的几率是0C图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

2、一定代表的是卵细胞D图、所示细胞的染色体行为分别对应于图的BCDE段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C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4、一变异雄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右下图所示。如果不再发生染色体丢失,则对其精原细

3、胞分裂所作的推断,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25%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B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10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 C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D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50%的细胞染色体数是正常的5、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 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 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I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AH、HI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6、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格里菲斯的实验证

4、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存在某种促进细菌转化的因子B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促成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物质是DNAC艾弗里用化学方法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分别研究其作用D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后可将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S型细菌7、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实验的目的是独立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8、以下关于最多或最少的计

5、算正确的是( )若放大50倍时视野中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细胞 控制合成个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的基因中,碱基数量最少应是390个 n对碱基组成的双链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n种 通常情况下,分子式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链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A B C D9、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确定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发现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规律性 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A. B. C. D. 10、关于右图所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限制酶可

6、作用于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部位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C+C)的比例上C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nm(m2n),则C的个数为pm/2np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11、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B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CDNA分子的复制需要引物,且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D因为DNA分子在复制时需严格遵循碱基互补原则,所以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完全一致的12、下图是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

7、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B该过程的模板是RNA,原料是20种游离的氨基酸C最终合成的肽链在结构上各不相同D该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向左13、图1表示染色体DNA的基因表达过程,图2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下列说法或判断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的碱基改变一定能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改变B图1中过程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C图1中过程遗传信息的流向是从mRNAtRNA氨基酸蛋白质D若图1的碱基改变为碱基对替换,则X是图2氨基酸中精氨酸的可能性最小14、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持续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

8、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至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这至少是 次分裂的分裂期。A.第二 B.第三 C.第四 D.第N15、DNA聚合酶有两种方式保证复制的准确性,即选择性添加正确的核苷酸和校读(移除错配的核苷酸)。某些突变的DNA聚合酶(突变酶)比正常的DNA聚合酶精确度更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C突变酶减少了基因突变的发生有利于进化D人体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均不能合成DNA聚合酶16、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蛋白质外壳内部

9、有两条相同的RNA链,HIV侵染人体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中会形成RNADNA杂交分子和双链DNA这两种中间体,此双链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以它为模板合成mRNA和子代单链RNA,mRNA作模板合成病毒蛋白。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IV进入淋巴细胞内的是病毒的RNAB以RNA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翻译和逆转录C以mRNA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只有病毒蛋白质外壳D不同的艾滋病病人死亡症状往往不同,与HIV使人丧失了免疫能力有关17、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利用“假说演绎法”成功提出分离定律,他做出的“演绎”是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

10、基因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C两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18、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结论不合理的是A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对同源染色体B没有两个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D对每一对性状单独分析,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19、金鱼草正常花冠对不整齐花冠为显性,高株对矮株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杂合状态是粉红花。如果纯合的红花、高

11、株、正常花冠植株与纯合的白花、矮珠、不整齐花冠植株杂交,在F2中具有与F1表现型相同的植株的比例是A3/32 B3/64 C9/32 D9/6420、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两种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亲本F1 表现型F2表现型及数量绿茎尖果绿茎钝果红茎尖果红茎尖果271 红茎钝果90绿茎尖果211 绿茎钝果72A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控制的B荞麦的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C荞麦的尖果与钝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D荞麦的绿色茎与红色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21、某些类型

12、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增加、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增加、染色体片段缺失C个别染色体增加、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增加、染色体片段增加22、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 Y染色体总是比X染色体短小23、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13、( )培育杂合子优良品种可用自交法完成 培育无子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原理 欲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可用诱变育种的方法 由单倍体育种直接获得的二倍体良种为纯合子 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我国用来生产青霉素的菌种的选育原理和杂交育种的原理相同 A B C D24、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为暗红色基因B正交、反交实验可以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

14、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D反交实验中,F1雌雄性个体交配,子代雄蝇暗红眼和朱红眼的比例为31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10000人)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调查显示乙病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B. 根据统计表,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C. 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率,应对患甲病的家庭进行调查并进行系谱分析D. 若要快速检测正

15、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实现26、下列过程可能存在基因重组的是()A B C D27、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 B. C. D.28、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 )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

16、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29、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 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30、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

17、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如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过程均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细胞脱分化B.与过程相比,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C.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植株(HHGG)的效率最高D.F1减数分裂时,H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G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31、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中,只有基因突变才会产生新的基因B单倍体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其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

18、换,不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D多数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行32、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核辐射处理后,对谷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核辐射直接造成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B.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整体通透性降低C.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D.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33、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多倍体形成过程中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B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

19、似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3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进化的单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导致物种形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C D3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图中A表示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是变异的根本来源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36、根据现代

20、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 D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二、非选择题(46分)37、(8分,每空1分)请根据下列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材料1: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和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多达几百种。甲图简要表示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部位或作用原理。材料2: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绘制

21、的核糖体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制,以减少患者的病痛和拯救生命。(1)甲图中结构P的化学本质是_,在基因工程中常可作为_发挥重要作用。(2)青霉素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这种抗生素的作用原理与甲图中的作用类似,即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抑制细菌_(结构)的形成。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往往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其实质是定向选择导致菌群中_增加。(3)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抗生素的疗效明显降低。基于对细菌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研究人员研制出了新型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在细菌中的作用机理类似于甲图中_(填写数字序号),即通过影响细菌遗传信息表达中_的过程,达到杀菌或抑制效果。(4)欲比较几种新型抗生素针对大

22、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有人进行如下实验:将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其目的是使细菌菌落在培养基表面均匀分布。之后将浸有等量不同抗生素的圆形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判断AD四种抗生素中_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有效,判断依据是_。38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改善小麦的遗传性状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1)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过程中,F1自交产生F2,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出现的比例是_,选F2矮秆抗病类型连续自交、筛选,直至_。(2)如想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小麦,可选图

23、中_(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的F环节是_。(3)科学工作者欲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应该选择图中_(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_。(4)小麦与玉米杂交,受精卵发育初期出现玉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全部丢失的现象,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是小麦_植株。(5)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进行杂交,常出现杂交不亲和现象,这时可采用_技术手段进行处理。(6)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_(填字母)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39(2010江苏启东中学质检)已知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表现型有三种,经观察

24、后绘得系谱图如下,请分析回答:(1号、2号为纯合子) (1)以下图示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_定律。(2)1号和2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3)6号和7号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在理论上6号和7号的后代中出现三种表现型的比例为_。(4)若已知8号不带有B基因,则15号的基因型为_。若12号与一白色雌狗交配,则生出沙色狗的几率为_。40、(14分,图解3分外其余每空1分)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_;“红脸

25、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_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_,你的理由是_。(3)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经常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出患儿的概率增大。医院常用染色体上的一段短串联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表示有该标记,“一”表示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现诊断出一个13三体综合征患儿(标记为“”),其父亲为“”,母亲为“”。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亲本产生生殖细胞时出现异常,即_染色体在_时没有移向两

26、极。 有一对夫妇,丈夫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妻子表现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 ,理由是 威尔逊氏病是由1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一对正常的父母生下了一个同时患有13三体综合征和威尔逊氏病的男孩,在右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说明:配子和子代都只要求写出与患儿有关的部分)答案:1-5DDCDB6-10DBACC11-15DCBBB16-20CDCCD21-25CBDDC26-30CDDAD31-35BDCAA36C37(1)DNA运载体(2)细胞壁抗药性基因频率(3)翻译(4)A抗生素A对细菌的抑

27、制区域最大38答案:(1)3/16不再发生性状分离(2)E、F、G花药离体培养(3)C、D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4)单倍体(5)植物体细胞杂交(6)A、B39(1)自由组合(2)aaBB、AAbb或AAbb、aaBB(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红色沙色白色961(4)Aabb2/340(1)aaBB、aaBb乙醛(2)无关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3)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父亲的13号(或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M后期或减数分裂或M)需要 表现型正常的女性有可能是携带者,(她与男患者婚配时,男性胎儿可能带有致病基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