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88.50KB ,
资源ID:61801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801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全文.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全文.docx

1、世界华商发展报告全文中国新闻社世界华商发展报告课题组目录引言一、600万新华侨华人使华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1 海外华侨华人约4800万1-2 新华侨华人欧美增长快1-3 新华侨华人逾600万人1-4 600万新华侨华人使世界华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4-1 新华侨华人促使华商分布地域更加广泛1-4-2 新华侨华人拓宽了世界华商行业分布1-4-3 新华侨华人为华商企业注入活力1-4-4 新华侨华人增进住在国与中国的经济交流二、华商支持中国抗灾及北京奥运2-1 海外华商捐赠救灾款物逾24亿元2-2 海外华商为奥运场馆捐资逾8亿元三、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华商企业3-1 世界华商企业资产减至2.5万亿美元

2、3-1-1 股市下跌引发大型上市华商企业资产缩水四成五3-1-2 房地产贬值和美元升值致美欧华商企业资产减少3-1-3 房地产低迷与汇率动荡无碍亚洲非上市华商企业3-2 美国:传统产业受冲击专业人才加速回流3-2-1 失业率飙升令中餐业深陷困境3-2-2 华人制衣业短暂繁荣后加速衰退3-2-3 华人专业人才大批回流3-2-4 华资金融业现发展新契机3-3 欧洲:贸易批发举步维艰零售百货市场低迷3-3-1 华人贸易批发业利润锐减3-3-2 华人零售业市场低迷3-3-3 华商“以变应变”渡危机3-3-4 华人旅游业该热不热3-4 亚洲:华商企业面临全球经济衰退大考3-4-1 台湾:出口减少重创台商

3、企业3-4-2 香港:金融中心、“购物天堂”也萧条3-4-3 澳门:华资博彩企业逆市扩张3-4-4 “两岸三通”令港澳地区流失货源与客源3-4-5 大陆侨资企业总体经营状况尚好但面临一些新困难3-4-6 日本:食品安全致信任危机 IT企业仍处低端3-4-7 印尼:原料价格影响华人企业结语引 言中国新闻社课题组在2008年初发布了2007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该报告对世界华商总资产进行了评估;阐述了世界华商和华商经济的发展特点;以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分别对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和香港、澳门、台湾的华商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在新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及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2008年,中新

4、社课题组再次对本年度世界华商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进行评析。今年,我们所关注的“华商”群体和2007年相同,依然指具有中国国籍或华裔血统、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商人群体,包括港澳商人、台湾商人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中从事商业活动者。他们被统称为“世界华商”。从中国大陆走出去,正活跃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中国大陆商人,也在此研究之列。2008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因而我们在本年度的报告中也对改革开放30年来新华侨华人状况进行整体研究。总体而言,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共约4800万人,其中新华侨华人约600万人。2008年世界华商企业资产比2007年缩水三分之一,减少了1.2万亿美元,约为2.5万

5、亿美元。全球金融危机乃至更长期的经济衰退,给华商企业经营带来巨大挑战。一、600万新华侨华人使华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华侨(或称“旅外华侨”),是指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华人(或称“外籍华人”),是指华侨或其后裔中已加入、取得住在国国籍者。二者在法律身份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新华侨华人”主要指改革开放后为移居海外而因私出国的中国公民,包括30年来通过各种途径移居国外的人员,以及随同他们定居海外或者他们在海外所生的子女。这一群体也被称为“新移民”。新世纪后,中国官方通用的称谓是“新华侨华人”。新华侨与新华人的差异以是否加入外国国籍来划分。1-1 海外华侨华人约4800万因华侨华人地区间流动、与当地各民族

6、通婚等因素影响,同时受种种条件限制,研究团体或政府部门都难以对散居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进行全面、详尽的人口调查。目前,华侨华人的人口数量统计资料,只少量源于住在国的专门统计,绝大部分为中国驻外使领馆、侨务部门及当地侨社的估计,且统计时间及人口数量之间不吻合现象时现。据中国侨务部门估算,截止20世纪末、21世纪初,海外华侨华人的人口总数约为3975.8万人,其中约有200万人为1978年始的20余年间从中国大陆迁出的新一代华侨华人 。另有一个关于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的估算,来自台湾“侨委会”2007年统计年报:“海外华人人口数”高达3879.4万人 。在此,本课题组估算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数时,采用中国

7、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2005年出版的华侨华人概述数字为基础 :在2000年,海外华侨华人总人口约4000万。这一数字,由该书编写组对各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数量分别研究统计所得,较为可信。根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2000-2005年世界平均人口增长率1.2% 计算,2000年的4000万华侨华人,估计到2008年增长为4400万。这9年里,有417万新华侨华人移居海外(详见本报告之1-3)。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共约为4800万人。从华侨华人的祖籍看,广东籍占54%,福建籍占25%,海南籍占6%,其他省、市、自治区共占15%(其中以台湾、广西、山东、新疆、云南为主)。在东南亚,粤籍、闽籍和其他

8、省市之比为5:3:2;而在亚洲以外,粤籍占绝大多数。若以方言划分,使用闽南(泉州)、广府(广州)、潮州、客家四种方言的人,占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的80%左右。20世纪50年代至今不同年份华侨华人人口总数比较表20世纪50年代初1980年世纪之交2008年人口数量1209.7万2100万3975万4800万注:(1)50年代初华侨华人数依据1956年北京华侨问题研究会所编华侨华人人口参考资料一书所列华侨人口分布一览表的数字;(2)世纪之交的华侨华人数,源自2005年,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所编华侨华人概述一书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华侨华人人口一览表;(3)2008年最新的华侨华人数量,源自本课题

9、组依据最新最近各国华侨华人的人口数据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和综合整理后估算。在各个历史时期,华侨华人的地区分布呈现不平衡、动态变化趋势。古代,中国海外移民仅限于海外邻国。近代鸦片战争后、二次世界大战前,中国侨居海外人口大增,分布范围更广泛。二战后,华侨华人分布状况又呈现新的态势: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华侨华人绝对数量增加,但所占比例却相对减少;世界其他地区华侨华人数量迅速增长,其原因一是华侨华人再移民,二是大陆新华侨华人的汇入。20世纪50年代初至世纪之交华侨华人分布变化比较表地区20世纪50年代初世纪之交华侨华人数量所占比例华侨华人数量所占比例亚洲1166.7万96.45%3294万82.85%

10、美洲25.6万2.12%433万10.90%欧洲3.7万0.31%145万3.66%澳洲9.8万0.81%78.6万1.98%非洲3.7万0.31%24万0.61%总计1209.7万100.003975万100.00注:(1)50年代初华侨华人数依据1956年北京华侨问题研究会所编华侨华人人口参考资料一书所列华侨人口分布一览表的数字;(2)世纪之交的华侨华人数,源自2005年,国务院侨办侨务干部学校所编华侨华人概述一书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华侨华人人口一览表。1-2 新华侨华人欧美增长快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国大陆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只有少数人有获准出国定居。有关资料显示,在194

11、9-1978年,中国政府批准的因私出国者仅21万人,同期港、澳、台地区出国定居者也在少数 。改革开放后,伴随中国对外交往和经济活动的扩大,中国政府重新恢复向海外派遣留学生以及欧美等西方国家相继取消了一些明显歧视华人的政策规定,中国大陆流往海外的人口明显增加。特别是在1986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施行后,中国内地出现了持续多年的“出国热”,迁徙海外的移民人数呈现上升趋势,经过三十年的逐年聚集,在海外已形成了一个“新华侨华人”群体。与大多数国际移民一样,新华侨华人移居国外的方式主要包括家庭团聚移民、留学移民、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劳务移民、政治移民六种。另外,我们也不排除有一部分人为获

12、取经济利益和改善生活质量采取非正常途径进入他国,成为非法移民。但如果抛开法律因素,他们大部分应归类于劳务移民。华侨华人人数众多,分布范围甚广。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亚洲是华侨华人人数最多的地区;美洲是新华侨华人增长最多的地区;欧洲的新华侨华人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有了显著的增加;大洋洲也是一个新华侨华人聚集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非洲大陆的新华侨华人由十多年前才开始增多,主要是台湾、香港的投资移民和中国内地从事投资和商贸活动的移民。从数量上看,新华侨华人集中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1-3 新华侨华人逾600万

13、人对改革开放30年里新华侨华人数量作精确统计,殊非易事。在此,我们只能依据国外和国内机构不同来源的数据,分别推算,再相互比较和印证。改革开放以后,新华侨华人数量大幅提升,年均增长率约10%,至1998年达到180余万人 。进入新千年后,新华侨华人的年增长率有所降低,但绝对数量增长较快。据国际移民组织2000年11月发表的2000年世界移民报告称,当时中国每年约有40万人移民国外 。欧盟统计局2004年提供的官方资料说2004年,中国是输出移民最多的国家,达46.21万人 。根据国际移民组织和欧盟公布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从1999年至2004年的5年里,新华侨华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93%。若按此

14、年均2.93%增长率推算,在2000年到2008年的9年间,新华侨华人总共增长了417万人。2000-2008年的417万新华侨华人,加上1970年代末-1999年的220余万人,我们可以粗略估计,改革开放30年,中国走向世界各地的新华侨华人总数超过600万人(详见下表)。改革开放30年新华侨华人数量统计表1978-199819992000-2008改革开放30年180万40万计 算 依 据1999年2004年5年间年均增长率637万40万46.21万2.93%若以此增长率2.93%计算,依据公式:当n1时,Sn= a1(1-q n )/(1-q)417万国内新华侨华人输出地的分布情况和相关数

15、字,基本可以印证上述推算。据国内相关机构、媒体报道以及本课题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来看,新华侨华人的主要移出地及人数是:福建省110余万,浙江省145余万,广东省100余万,上海市50余万,北京市约30万,天津30万人,东三省40万人。与老华侨主要来自东南沿海地区不同的是,新华侨华人出自全国各地,已呈“遍地开花”趋势,从黑龙江到云南,从山东到新疆,以及江苏、湖北、河南、陕西、重庆等省市,都有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新华侨华人。若以除西藏之外的每个省区市最低平均5万人计算,除下表所列地区外,其余20多个省市输出的新华侨华人数量远大于100万人。那么,改革开放30年,中国走向世界各地的新华侨华人人数合计也应不

16、少于600万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新华侨华人输出地新华侨华人数量统计表 输出省、市、自治区新移民数量数据截止时间数据来源(单位:万人)( 年/ 月/ 日)福建110.4972006福建日报北京302004.10北京市侨办天津302008.12天津市侨办浙江1452008.12浙江省侨办广东100多2004.12广东省侨联上海502008.11上海侨办东三省40万2008.10韩国朝鲜日报注:本表格数据主要来自各省市自治区侨务部门,部分数据摘自媒体报道。1-4 600万新华侨华人使世界华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4-1 新华侨华人促使华商分布地域更加广泛传统华商大多聚集东南亚,但新华侨华人将企业经

17、营范围拓展至北美、西欧、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北美地区高科技领域华侨华人才俊已不鲜见,欧洲的华商主要来自浙江,东北三省的朝鲜族同胞大多移居韩国。亚洲华人人数占海外华人总数的比重已从20世纪50年代初96.45%降到世纪之交82.25%;美洲地区华人人数占海外华人总数的比重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2.12%上升到世纪之交的10.9%;而欧洲、大洋洲和非洲的华人人数占海外华人总数的比重分别为3.66%、1.98和和0.61% 。1-4-2 新华侨华人拓宽了世界华商行业分布19世纪的“老侨”主要以苦力劳工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前,华侨华人中的第一代,多从事传统的手工业和服务业,被形象地称为

18、“四把刀”(菜刀、木工刀、剪刀、理发刀)。而新华侨华人除了劳工之外,还有留学生(包括公派和自费)、专业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等。 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世界各国普通民众对中国商品的认同度提高,一部分新华侨华人抓住中国内地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利用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经营商品批发、零售与进口贸易、超级市场、金融及房地产业,他们逐渐在其他服务行业开辟崭新市场,职业日益多元。总体来说,新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最显著的变化是,从事技术类及服务类职业比例在不断上升,从事实业和商务贸易活动的人数显著增加。欧洲境内出现了许多中国移民开办的进出口公司、批发商行以及贸易商场。法国巴黎40.5%的华人从事商贸活动,

19、注册华商3113人。西班牙的中国移民许多经营鞋业和小商品批发零售,形成了集中3000多家铺面门店的华人贸易批发销售区。在意大利境内,有上千家以家庭作坊为主的华人工厂,主要从事服装、皮具的生产销售,唐人街形成了欧洲最大的中国人开办的贸易中心;移居委内瑞拉的华人华侨开设的各类小超市和小百货店超过5000家;旅居俄罗斯的中国人许多是个体商贩,大部分从事国际贩运等民间贸易活动,销售服装、电脑及配件、通讯设备、软件等中国货品。美国官方公布的2004年美国社区调查的结果显示,美国华裔职业分布如下:51%从事管理及其它专业性工作(全美平均34.1%),21.5%从事销售及办公室工作,17%从事服务业工作,7

20、.8%从事生产、运输类工作,2.6%从事建筑及维修工作,0.1%从事农业、渔业和林业。另外,一些具有高知识背景的华人或实力雄厚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华商的第二代,开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开办高科技企业。这些新兴的高科技华商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规模,标志华人族群经济发展的一种新趋势。1-4-3 新华侨华人为华商企业注入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这给当地华商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很大限制。但新华侨华人的涌入,特别是其中占有相当比例的劳务移民的涌入,给华商企业注入活力。这些外来劳工往往比本土劳工具有更高技能,而且更加吃苦耐劳。新华侨华人为华商企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当地

21、经济做出贡献。新华侨华人的涌入,改变了华埠经济结构,催生了以唐人街为中心的产业链。随着新华侨华人的移入,唐人街作为东方食品、用品与特色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中心,生产功能随着商品消费量的猛增而不断扩大。唐人街逐渐成为华侨华人生活用品和文化需求的供给中心,乃至面向整个社会的东方产品加工中心。新华侨华人拓展了所在国服务行业的广度和深度。新华侨华人移入,除促使传统的制衣厂、中餐馆、杂货店与中式食品超市等更加繁荣,还催生出一些相关行业与服务业,例如移民服务社、中式婚庆公司、汇款公司、针灸理疗室、房地产代理公司等。由留学生转化而来的新华侨华人群体,在出国前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对新环境的适应能

22、力很强,因而能在激烈竞争中相对迅速地融入当地社会。据报道,国际移民在温哥华地区都会区人口成长趋势中扮演重要因素,其中来自中国两岸三地的华人新移民约占35%,对当地的地产市场、消费行为和公共资源共享将带来明显影响 。1-4-4 新华侨华人增进住在国与中国的经济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由新华侨华人形成的新华商群体,在促进双边经济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成为推动中国与住在国经济往来的积极力量。日本媒体曾表示,“美中合作的时代即将到来,在美中合作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新华侨,他们兼有中国式的经营手法和自己的中国信息网,他们具有大公司也不敢轻视的力量。” 欧洲媒体也曾表示:“澳大利亚华人多,而

23、且人数在不断增加。受此影响,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已经超过了它与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关系。” 新华侨华人身在海外,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过,对中国比较了解,自然成为开展民间交流的重要渠道。据资料显示,在日本由新一代华商创建的3000多家企业中,相当大一部分属于贸易公司。这些贸易公司几乎都和中国有贸易往来,主要经营中华料理店的原材料和工艺品、机电产品、服装的进出口贸易;有的公司从事旅游、文化交往和中介咨询服务 。而且,新华侨华人也了解住在国国情和当地的文化风俗、思维方式,熟悉企业的商务模式和运营特点,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为外国企业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提供咨询服务,成为住在国企业开拓中国

24、市场的顾问,甚至组织企业来中国投资,在投资咨询、金融服务等领域大展身手。 二、华商支持中国抗灾及北京奥运2-1 海外华商捐赠救灾款物逾24亿元2008的农历新年将近,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波及中国南部的22个省市,导致交通瘫痪,水电中断,食品告急,受灾人口数以亿计。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瞬间造成几十万人伤亡和失踪,一千多万人房倒屋塌,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全国震惊,举世哀痛。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广大海外侨胞的第一反应就是募捐救灾。他们通过媒体了解灾情,并纷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捐款捐物的数量之大、范围之广、行动之迅速,侨界历史上前所未见。面对海外侨胞们如涌而至的爱心洪流,作为中国政府主管侨

25、务工作的主要机构,国务院侨办及时启动了“侨爱工程抗震救灾温暖行动”,并在第一时间向全国侨务工作系统发出了关于全力投入抗震抢险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侨务部门引导广大侨胞和归侨侨眷积极参与抗震抢险救灾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海外侨胞和国内地震灾区之间搭建一座输送爱心的桥梁。在两次灾难中,2008年初刚成立的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两次发起紧急倡议,抗灾捐赠款物数额不断刷新。2008年5月13日,国务院侨办举行“侨爱工程抗震救灾温暖行动”捐款仪式,众多海外华商代表向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转交了救灾善款。在捐款仪式上,中国侨商会会长、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先生捐款1000万人民币;中国侨商会副会长、

26、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女士捐款1000万人民币;美国成功集团董事长李玉玲女士捐款1000万人民币;香港世贸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先生捐款1000万人民币。数额最大的一笔捐款,来自印尼金光集团董事长黄志源先生,他捐赠2100万人民币。唐山地震幸存者、旅澳侨胞董佩永亲自向国侨办主任李海峰转交向地震灾区捐赠的600万元现金和价值1700万元的矿泉水,并表示将派出一支自有煤矿所属、具有丰富矿难抢险经验的救援小组火速奔赴灾区,尽公司最大能力帮助灾区受难群众。在广大侨胞捐款的同时,中国国务院侨办承诺,将充分尊重和认真履行华侨华人的捐赠意愿,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灾后重建的规划,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选择一

27、批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帮助灾后重建。6月20日,国侨办宣布,汶川大地震中,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在灾区捐建的313所学校,虽然有18所学校严重受损,但无一垮塌。这一结论,是由国侨办会同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侨办,对地处灾区的313所侨捐学校逐一排查后得出的。通过中国国务院侨办为抗雪抗震捐赠超千万元的华商及侨胞统计表(不完全统计,资料来源:国务院侨办)捐赠人职 务(或团体)捐赠额款物合计(万元人民币)黄志源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金光集团总裁抗震2000万元人民币 抗雪1500万元人民币3500董佩永华夏董氏兄弟集团公司执行董事2600万元款物2600张晓卿马来西亚星洲媒体集团200

28、0万元人民币2000谢国民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 正大集团董事长1300万元款物1300黄如论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世纪金源集团董事长1000万元人民币1000施恭旗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上好佳(中国)公司董事长1100万元人民币1100苏旭明泰国TCC集团董事长1140万元港币1011曹德旺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福耀(福建)玻璃工业集团董事长抗震900万元人民币 抗雪200万元人民币1100陈江和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 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抗雪1000万元人民币1000张 茵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300万元款物1300许荣茂中

29、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1000万元港币893陈晓颖中信二十一世纪(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2000万元物资2000王琳达中国侨商会常务理事 怡海置业集团董事长抗雪2505万元物资2505李玉玲美国成功集团董事长抗雪1000万元物资 抗震1000万元物资2000据不完全统计,海外侨胞为抗雪、抗震救灾的捐款捐物合计超过15亿元人民币。广大华商群体以他们对祖国的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倾心尽力,募集资金屡创记录。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指出,海外侨胞为汶川大地震的捐款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单项接受海外侨胞捐款之最。她表示,海外侨胞的义举,展现了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感,体现了海外

30、侨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除了来自国侨办系统汇总的海外侨胞救灾捐款捐物15亿元人民币之外,港澳台地区的许多华商也为抗震救灾慷慨解囊。仅就媒体公开报道的大额捐赠进行不完全统计,港澳台华商为抗震救灾捐赠款物接近9亿元人民币(见下表)。上述两者合计,世界华商为中国抗雪、抗震救灾捐款捐物超过24亿元人民币。港、澳、台华商为汶川大地震救灾大额捐赠情况统计表(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基金会、长江集团、和记黄埔集团1亿3000万邵逸夫1亿港币台塑集团1亿荣智健7000万港币富士康科技集团6000万郑家纯5000万台湾润泰大润发公司5000万台湾霖园集团5000万朱树豪2000万港币李泽楷2000万台湾奇美集团2000万台湾烨联集团2000万台湾宝成集团2000万华人置业、刘銮雄1500万港币何鸿燊1000万港币曾宪梓1000万港币香港汇丰银行慈善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