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523.05KB ,
资源ID:617420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742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增粮食产能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增粮食产能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x

1、新增粮食产能建设项目可行性策划书新增粮食产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新增粮食产能建设项目1.1.2主管单位:*1.1.3建设单位:*1.1.4项目由来: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1.1.5建设地点:*农科所、一*、二*范围内。1.1.6建设规模:田间工程2万亩。1.1.7工艺技术方案:根据项目区实际发展需要,项目完成“两个建设,一个提高”。即: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整体布局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是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通过建立农机站等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无公害生产、间作套种、优质粮食生产、

2、有机肥施用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达到提高水肥利用率,培肥地力,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1.1.8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主要从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着手。其中:1.水利设施1)建设灌溉电站2座,其中:(1)新建122KW灌溉站1座,改建480KW灌溉站1座。2)新建衬砌渠道3公里。3)新建渠系建筑物300座,其中:(1)分水节制闸4座;(2)过路涵74座;(3)放水口217座;(4)机耕桥5座。4)开挖疏浚渠道6公里,土方4.8万立方米。2.农业措施1)平整土地1000亩。2)新建良种仓库1000平方米。3)新建良种晒场5000平方米。4)购置优良种子10

3、万公斤。5)购置设备3台套。3.机耕路建设修建2.5米至3米宽的砂石机耕道路,项目区规划修建14km。4.农业机械新增农业机械5台,配套农机具5台套,购置先进的植保机械20台(套)。5.林业措施沿道路两边和沿沟渠两侧栽意杨累计50亩。6.新建农机站1座,主要建设内容为农机仓库1000平方米,办公用房32平方米,购置办公设备等。1.1.9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1.1.10资金来源:中央投资800万元,地方投资200万元,共计1000万元。1.1.11建设期限:从2010年8月到2012年6月。1.1.12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2009年*统计数据,水稻单产521公斤,小麦单产281公

4、斤,复种指数1.8计算,项目投产后,按复种指数可提升为1.9,即小麦可增加播种面积2000亩,水稻每年每亩增收30公斤,小麦每年每亩增收30公斤,(小麦单价1.6元/公斤,水稻单价2.4元/公斤),按照每年增收粮食230+1.630+0.2311=1702吨,每年新增产值2302.4+1.6301.6+0.23111.6=320.3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100元。农田改造完善了配套设施,清理河道提高排涝抗旱能力,改善灌溉条件,实现水利现代化;土地平整,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实现规模化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精准农业。可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实现农作物增产

5、,显著增加职工收入;三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四是通过综合治理,使国有*示范作用增强。改造后的项目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1.1.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区耕地地力提高0.51个等级,中等自然灾害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6以下,粮食增产7以上。1.2 结论与建议1.2.1综合评价:1.2.1.1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1.项目建设必要性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党中央关于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的农业大场,建场以来,粮食生产是*常抓不懈的工作。*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在增加农业

6、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同时也看到,由于*财力不足,难以对农业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有较集中、较大的投入,具体表现为:由于水利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河道淤积严重,引排河道多年未予疏浚清理,大部分过水能力降低,水质下降。农业科技发展停滞,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粮食产量年际变化幅度大,耕地潜力发挥不出来。从实际出发,*现急需对农科所、一*、二*部分区域进行农田改造,各项设施已趋老化急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设施,清理河道提高排涝抗旱能力,改善灌溉条件,实现水利现代化;需要土地平整,为农业机

7、械化创造了条件,实现规模化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精准农业。可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实现农作物增产,显著增加职工收入;三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四是通过综合治理,使国有*示范作用增强。改造后的项目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实施2011年新增粮食产能建设项目是全场职工共同期盼,也是十分必要的。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地处长江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水质优良,水源丰富。*是个农业大场,工业投资少,污染少,生态环境好。(2)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农科所、一*、二*可耕面积2万亩,项目区内的2万亩耕地,土

8、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非常适合稻、麦生产。项目区水资源丰富,项目区周围无工矿业发展,无“三废”污染,具备发展“绿色”稻、麦的自然条件,年产稻麦万公斤,经过加工处理后,销往外地,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可循环发展。(3)农业科技具有一定的基础。*拥有一家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各方面科技专业人才,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了职工科技种田的水平,积极与省农大、省农委等农业科研单位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农田机械作业水平较高,属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开发潜力比周边农村大。(4)场领导班子战斗力强,重视程度高,干劲足,特别是通过土地治理建设等项目的成果,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职工收入;

9、项目区干部群众真正认识了田间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性。综上所述,*2011年新增粮食产能建设项目,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生态环境好,具有一定的科技优势,开发潜力大,社会经济实力强,干群积极性高,有利于该项目的实施,项目切实可行。1.2.1.结论意见:1.地理条件优越。本项目区属于*水稻主产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热量、水、土壤等资源组合状况良好,非常适宜优质水稻和小麦生长,同时优越的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项目建设对周边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2.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村经济基础条件及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农林牧业比较协调,涉农工

10、业比较发达,拥有如*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迈米业有限公司等大米加工企业,小麦购销企业实力雄厚,电力、交通、通讯条件便利,这些外部环境条件均为将来优质水稻和小麦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50人,工作在*的各条战线上,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自己的农业科研机构,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组织保障有力。*采取大*套小*的双层经营模式,小*定额上交大*费用后,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下设*、管理区。实行三级管理,一级核算。*、管理区作为总场的派出机构。全场有4个*,*有

11、18个管理区。号召力强,能够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种植优质品种的积极性,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组织保证和良好的群众基础。5.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全部建成后,可使粮食亩均节约成本20元,亩均增产粮食60公斤,综合节支增收万元。6.社会、生态效益明显。本项目实施后,将带动整个*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科技素质大幅度提高;小麦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将逐步形成,促进农副产口加工、流通以及农村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替代我国强筋小麦进口,发展出口创汇农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本项目实施中通过污染控制与治理、土壤改良培肥等,将会有效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水稻和

12、小麦产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水平的提高。综上所述,本项目通过对国家产业政策方向、产品市场需求、项目建设条件、科技依托和支撑条件、建设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认为本项目是切实可行的,建成后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非常显著的。1.2.1.问题与建议:1.尽快把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审批,争取项目建设尽早进入实施阶段。2.待项目审查批准后,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子项目,抓紧进行设计和施工招标,择优选择承建单位和供货厂商,确保各子项目的顺利实施。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项目区各级项目管理机构,制定有效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有关政策、措施,加强组织管理,保

13、证实施进度和建设质量。4.在项目实施中,注意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技术服务手段,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应用率,提高项目终端产品的科技含量。5.在实施本项目的同时,大力培育*等优质品种加工的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贮藏、运销能力,增加本项目综合效益。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3.1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3.2有关规定和文件1.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2.*关于开展国

14、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相关工作的通知(*局秘201079号)要求。3.我国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等。1.3.3标准和规范1.土石方工程:参照2000年颁布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上册。2.建筑工程:参照2000年颁布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下册。3.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参照2000年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定额(电器安装工程)。4.水利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参照2000年颁布的*水利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中的水利机械、金属结构安装工程部分。5.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参照2000年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台班费定额6.各种费用的构成及计算:参照2000年颁布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

15、及计算标准(试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办法(试行)及有关文件执行。7.材料价格:水泥、钢筋、木材按当地实际发生价格计,砂、石等材料价格根据现行价格和运距,运输方式计算。1.3.4地方性文件及有关计划、规划1.*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总体规划4.*“十二五”农业发展计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1.2.5项目区有关资料1.项目区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面积量算表、汇总表3.项目区土壤资料4.项目区农业区划资料5.项目区道路情况资料6.项目区水利现状资料7.项目区涉及单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

16、与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008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的设想后,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年4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会议明确指出: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当前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

17、,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粮食和食物安全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变化影响,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三是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四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将长期存在,政策支持需要不断加强,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任务艰巨。为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实施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

18、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务之急是保持和提高基本农田粮食产出能力、农业基础设施抗灾减灾能力、粮食发展科技支撑能力,是促进主产区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我国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措施。*把优质水稻和小麦生产作为全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作。本项目立足优质水稻和小麦生产开发,通过依靠科学技术,调整优化水稻、小麦品种品质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振兴。符合中央提出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优质化发展,保证我国长期粮食安全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本项目强调农业科学技术综合应用和区域资源合理开发,采取申请中央扶持、地方配套筹措资金,对农业基础设

19、施和农业科技建设进行投资,主要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等方面,对高效生产技术进行研究探索、组装配套,推广应用到广大农民中去,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生产与市场脱节问题,使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力,符合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我国开展了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满足农产品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个农业大场,粮食生产是全*区的优势产业,粮食生产对于促进农*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稳步扩大种植面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

20、大力推广先进技术,狠抓高产开发,使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获得了长足发展。近几年来,粮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4万亩左右,总产保持在5640万公斤左右,每年为国家和粮食加工企业提供商品粮4500万公斤以上,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优质水稻和小麦十分紧缺,满足不了现代食品工业及市场的需要,并且这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市场需求的新变化,迫使我们调整结构,由单纯种植水稻,向水稻、小麦两季种植发展,同时追求水稻产量、数量型和质量、效益型农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推进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鉴于此,在场积极实施*2011年新增粮食产能建设项目,建设标准粮

21、田不仅非常必要,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章 市场或需求预测3.1 市场分析全球粮食产量增幅缓慢,粮食消费却在不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国际市场不可能满足我国粮食余缺问题,国内出现产需缺口,库存不断减少,粮仓价格提升空间较大,需求进一步扩大。近年来,随着找国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粮食的播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增幅较少,市场需求却稳步增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4.2万亩,总产量5640万公斤,平均产量公斤,其中水稻和小麦播种面积13.5万亩,总产量5573万公斤,平均产量公斤,如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推广优良技术,培肥土壤等措施,增加单位产量提高粮食总量的空间比较巨大。

22、3.2 市场预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需求也不断增长,有着各地陈化粮大量销售,需求不断增加,产需出现缺口,库存不断减少,粮食价格提升有支撑,国内粮食市场竞争逐渐增强,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为实施新增千亿公斤粮食产能建设项目工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3.3 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粮食生产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市场低迷,一是卖粮难,二是价格低,三是农资价格高,粮食比较效益低下。从近期看粮食供求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国内仍处在粮食求大于供,按照粮食生产滞后的效应分析,今后几年内不可能出现卖粮难,同时国家已建立了调控机制,多了“吞”少了“吐”,以保障粮食供求平衡。国家在粮食生产政策上,也相继

23、出台了直补、加大农业投资、控制农资价格等措施,市场风险相应减小。本项目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推广配方肥和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先进技术,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化解市场风险。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4.1 建设单位的名称、性质及法人代表情况名称:*性质:国有企业法人代表:张光新,1954年11月生,安徽繁昌人,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熟悉经济管理、农业和*工作,经营理念清晰,精通现代企业管理和经济贸易,工作协调能力强。现任场长、党委副书记。4.2 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是一家始建立于1950年2月的国有大型场,现隶属于省*。*是一家以水稻种植和加工为主的国有*,“十一五”期间粮食产量累计达3

24、0.4万吨,完成国民生产总值56642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300.5万元。*位于长江北岸,地跨枞阳、无为两县,与铜陵市隔江相望,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2007年,*被列为全国农业机械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现代农业示范场。4.3 人员及技术力量*土地总面积13338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5038公顷;人口9870人,从业人员3878人,*下属有4个农业*,19个场属企业,6个科室。*内设立有法庭、检察组等国家机关;还建立有1所中学(在校生1500多名),6所小学和1所职工医院(150张床位)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人,高级职称14名,中级212名,初级224,大

25、中专毕业生368名。承担本项目主要技术人员30名。他们工作在*的各条战线上,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自己的农业科研机构,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4 现有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拥有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学研究所,下设种子站、植保站、气象站,经过40余年的历程,如今正发展成为安徽农*定点水稻研究所和原种地、原种生产基地,主要能开展气象、土壤监测、种子检验、病虫测报等常规性化验工作。近几年来,*承担完成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稻良种繁育技术项目,小麦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农业示范园区平台项目,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等建设项目,目前这些项目

26、运行良好,效益显著。目前,已经娴熟的掌握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4.5 资产与财务状况本单位为国有*,2009年,企业拥有资产总额1.89亿元,企业营业收入20650万元,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3838万元,利润总额510万元,本年末国有权益总量556.5万元较年初的515万元增加40.5万元。第五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5.1 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按照实事求是,符合项目实际需要,补缺填平的原则,利用现有基础条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农田基础工程关键设备和设施的建设,并把机械化植保、秸秆还田等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环节,使农田基本建设、地

27、力建设和农技推广体系相配套,发挥最大的作用,产生最佳的效果,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5.2 建设规模及服务种类5.2.1田间工程建设。建设标准粮田2万亩。涉及*农科所,一*,二*,面积2万亩。建设灌溉电站2座,新建衬砌渠道3公里,新建渠系建筑物300座,开挖疏浚渠道6公里,平整土地1000亩,新建良种仓库1000平方米,新建良种晒场5000平方米,购置优良种子10万公斤,修建14km机耕道路,新增农业机械5台,配套农机具5台套,购置先进的植保机械20台,完善仪器设备3台套。5.2.2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农机站1座,主要建设内容为农机仓库1000平方米,办公用房32平方米,购置办公设备。第六章

28、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6.1 选址原则与要求6.1.1选址原则6.1.1.1突出重点原则。以农田改造为主,在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前提下,以机耕道路为重点,发展植保机械化,解决统防统治;以水利建设为重点,在水利建设中,充分利用项目区现有的防、排、灌设施,选择灌溉设施为建设重点。6.1.1.2规模开发原则。坚持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6.1.1.3综合示范原则。*是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现代农业示范场。为了发挥农业示范带头作用,*十分重视农业项目建设,力争使项目按质按量完成建设,发挥示范作用。6.1.1.4综合治理原则。在项目规划中,坚持沟、渠、田、林、路

29、综合治理,农业、林业、水利、科技措施综合配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6.1.1.5可持续发展原则。*非常注重环境的保护,把改善群众生产条件与改善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切实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改善。6.1.2选址要求按照项目建设特点对项目区要求如下:(1)项目区领导对发展标准粮田十分重视,群众积极性高;(2)项目区灌溉水源基本有保证,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力度较大,示范作用明显;(3)项目区社会经济效益比较显著。为了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全场标准粮田生产的发展,经考察、论证、比较,把项目区拟定在*的中心地带。6.2 项目建设总用地规模项

30、目建设共需用地2万亩。6.3项目区概况6.3.1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位于黄金水道长江的北岸,地跨枞阳、无为两县,与铜陵隔江相望,有铜陵长江大桥相通。居东经11743,北纬3155,属中地纬地区。北距省会合肥市120km,南距黄山1lOkm,东距南京大都市不到200km,西距庐山300km,距九华山80km。与周边一市、两县、六个乡镇40余个行政村接壤,场部设在枞阳县陈瑶湖镇红卫村。*是安徽农*基础条件较好的场之一,不仅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快捷的通讯网络,而且*土地平整,集中连片,条田、沟渠、林网配套,四季分明、降雨适中、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适宜水稻、小麦生长。*距离合肥、安庆、铜陵等城市较近,具有吸收人才优势、科技优势。*以传统农业为主,在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科技含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均优于周围乡镇。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4.2万亩,总产5640万公斤,其中水稻种植面积7.5万亩,总产3914万公斤,小麦种植面积5.9万亩,总产1658万公斤。6.3.2选定项目区概况项目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