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仙区观山洞街道下白水村土壤修复项目苏仙区观山洞街道下白水村土壤修复项目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郴州市新天投资有限公司 二O一八年八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地点位于苏仙区观山洞街道下白水村,东邻西河,位于郴资桂公路南侧,观山大道东侧,滨河路西侧,经纬度坐标为东北角1130717.0,254739.3;东南角1130729.4,254715.0;西南角1130707.2,254721.3;西北角1130701.8,254732.2。1.社会环境苏仙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中部,是郴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现辖8镇9乡2个街道办事处,170个行政村,62个居委会,总人口33.78万人,土地总面积
2、1392平方公里。苏仙区交通便捷,通讯发达,是湖南南部的重要门户。京广复线、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贯通南北;郴三铁路、1813省道横穿东西;区乡级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2.地形地质苏仙区的地形地貌是东南高,西北低,西河流域也是南高北低,南部山区有五盖山林区,最高山峰1448米,项目地东南面有用作农业灌溉的高峰水库区,西南面是预计做胶结充填的矿区;项目南面一带山势高峻,峰峦叠嶂,走向呈南北向,地面切割深,沟谷纵横。地表土壤为黄红壤土,岩石以变质岩为主。项目区域是西河流域的平原区域,地表土壤为红粘土为主,下面为砂砾石层和风化岩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15),本地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3、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地层结构简单,未发现断裂构造,稳定性良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15),本工程建设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峰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度。3.气象气候苏仙区属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日照充足,区内多年年平均气温18.0。冬季盛吹东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由于流域四周丛山环抱、山高谷低,对南下的冷空气和北上的暖湿气团有一定的阻滞、抬升作用,易凝云致雨,造成阴湿多雨,降雨偏多,是湖南省的高雨值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649.2mm,多年平均径流深1075mm,多年平均
4、径流量1.384亿m,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为0.72。4.地表水系西河上游为高山区,海拨高度在5001448m,且山高坡陡,为暴雨多发区。西河洪水主要是暴雨形成,一般多发在58月份,发生暴雨洪水的机率占全年的80%以上。910月份因台风侵袭也常有暴雨洪水发生。该河道上游为高山区,河道坡度大,洪水陡涨陡落,一次洪水过程一般在12天,多则24天左右。西河从大壁口至红卫桥,河道长7km,流域面积F=95km2,河道长L=26.81km,河流平均坡降J=14.75。由于缺乏水文实测资料,采用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查算,工程所在地属湖南暴雨分区第2区,最大24小时点雨量均值为129.5mm,最大24小时点
5、雨量变差系数Cv为0.45,偏态系数Cs为3.5Cv,产流分区为第1区,降雨初损为30mm,点面折算系数为0.98427。5.矿产资源苏仙区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至2001年,已发现各类矿产90种,占全市已发现112种矿产的80.4%,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21种,占全市已探明有资源储量矿46种的45.6%,其中有18种矿产被纳入矿产储量表,占全市上表矿产31种的58.1%。已发现各类矿床(点)98处,其中特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8处,小型矿床30处,矿点53处,矿化点4处。钨、锡、铋、钼主要产于千里山岩体周围,而铅锌则产于钨、锡、铋、钏矿带的外围,铁锰矿集中分布
6、在玛瑙山天字号一带,煤矿主要分布在栖凤渡至许家洞一带。18种上表资源储量矿产中,铅、锌、钨、锡、铋、钼、锰、铜、萤石是区内的优势矿产,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市第一位。以钨、锡、铋、铅、锌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矿产,以石灰岩为代表的非金属矿产,以及金、银在区内的找矿潜力大。全区矿产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668.36亿元,地均潜在经济价值4980万元/平方千米,是全市平均值的6.63倍。6.生态环境项目区域及周边的植被构成简单,以农业和林业植被为主,林地较多,主要树木有马尾松、樟树、油茶、柑桔等次生林与人工经济林。区域主要种植水稻、薯类、豆类、玉米、油菜、花生、西瓜、蔬菜等。区域内野生动物以野兔、蛇、蛙、鼠、麻雀
7、多见。通过现场踏勘,区域内未见珍稀野生动物和需要严格保护的名木古树。二、项目背景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工业企业肆意排放以及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使土壤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同时,土壤环境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发生的地域和规模逐渐扩大、危害也进一步深入。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在我国已引起普遍关注,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新时期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郴州市西河是湘江的二级支流,耒水的一级支流,西河上游重金属产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粗放以及监督管理
8、不到位等原因,对流域土壤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也直接影响了湘江的水环境质量。近年来污染纠纷及事故频发,成为影响流域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治理西河流域历史遗留的重金属污染成为一大难题。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湖南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湖南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已通过国务院审批。同期,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明确,201
9、3年以前,要以治理历史遗留的各类含重金属固废为主。2013年以后,在前期开展的试点示范基础上,逐步开展土壤和河道废渣重金属污染治理以及相关环境修复工程。本项目的实施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探索研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城市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项目工程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全西河流域整治到位,具有良好的修复生态功能,保障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安全;有助于实现全西河流域绿化提质到位,为湿地公园、生态公园和下白水村发展建设以及流域内可视山头绿化等,增添景观功能,提升休闲功能。三、采空区工程地质情况本项目拟选用已有项目的采空区,矿洞位于郴州市苏仙区观山洞村,距离项目地约6km,
10、场区有简易公路及村道通往市区。矿洞东侧洞口位于西河岸边,场区植被发育,为杂树、灌木等。本项目选用的矿洞为苏仙区西河(大壁口-红卫桥段)河道底泥清理工程充填的矿洞,根据矿洞勘测报告和物探勘探报告,结合现场实测统计的多金属矿(锡、铅锌矿)的废弃采空区总体积为47.50万m3。四、项目现场污染现状1.污染来源分析由于西河流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从80年代初开始,该辖区出现频繁的采矿、选矿、冶炼活动,先后建设有采选矿企业百余家。采选矿企业不规范的生产活动给西河流域造成了重金属污染,尤其是西河上游玛瑙山尾矿库的多次垮坝事件如1999年“8.13”洪灾、2006年“7.15”洪灾、“8.26”洪灾中造成其他
11、尾矿库垮坝事件,更是造成西河中下游生态环境严重污染,流域土壤、耕地重金属严重超标。另外流域内居民长期利用西河水进行农田灌溉,农田重金属污染程度严重。项目区域前身是有色金属矿采选工厂,在2012年区域内采选企业全部拆迁、关停并拆除后尾矿废砂没能得到妥善处置,对整块土地造成重金属污染。项目重金属污染源主要为矿业采选产生的历史遗留含重金属尾矿废砂。污染原因和途径主要有:(1)采选企业堆放尾砂由于西河流域采选企业多,且部分是非法开采,采选尾矿大多随意处置。虽然近几年来苏仙区关闭了很多采选企业,对重金属污染源进行了有效控制,但已造成污染的含重金属尾矿废渣依然存在,对项目区域土壤带来严重的重金属污染。(2
12、)含重金属河水漫流由于西河中上游采选企业废水多直排入河,导致西河重金属超标严重。虽然近几年来苏仙区关闭了很多采选企业,对污染源进行控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西河重金属污染状况,但西河中含重金属的废渣和尾砂未能得到根治,而项目区域曾经是西河故道,改道后含重金属的废渣尾砂大量淤积,对土壤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3)农业灌溉用水重金属超标西河水中重金属超标严重,而西河是中下游两岸地区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由于长期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西河水灌溉,使得两岸农田土壤重金属严重超标,虽然近些年进行的重金属污染整治卓有成效,西河水重金属污染指标明显下降,但是已造成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并未得到有效治理。2.土壤重金属污染
13、程度分析根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场地污染情况调查数据,本项目土壤的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砷、铅、锌、镉。采样检测结果如下:pH超出标准范围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11%。铜超标率3%,超标0.03-0.64倍。铬100%不超标。锌超标率61%,超标0.01-11.08倍。铅超标率81%,超标0.12-18.57倍。镉超标率56%,超标0.02-6.60倍。砷超标率100%,超标0.24-265倍。3.项目现场实际情况本项目治理面积约80000m2,合120亩,项目区域内堆放的废渣为类工业固废及底部渣土混合的重度污染土壤,约25794.3m需进行安全处置。分布区域如图。场地内地形平坦开阔,形状规则
14、,项目区域内基本都覆盖有植被,北部废渣基本埋在地下,南部废渣点部分废渣堆积在地表,在南部废渣点区域有小块的土堆,进行废渣挖掘施工的条件较好。4.场地内环境现状项目区地形平坦,电网和水网均接通至区域外,施工和运输条件便利。整个场地长期废弃,无任何的遮蔽和保护措施,废渣埋在地下,多被杂草覆盖,废渣实际挖掘深度及挖掘边界需在施工时进行同步检测,保证废渣和重度污染土壤全部清除,确保达到改善环境,恢复区域生态的工程目标。项目区域北部可作为施工进场的入口,临时施工便道的建设将充分考虑对现有道路交通网络的利用,同时减少对正常城市交通的影响。并且项目区域在靠近道路一侧有城市电网,车辆入口的确定应充分征求相关部
15、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项目顺利的开展。项目区域内有电网东西向横穿,在方案设计及实际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对现有电网设施的保护,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安全。五、修复目标修复治理后场地内土壤达到湖南省地方标准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DB43/T 1165 - 2016)的居住用地标准;治理后土壤浸出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 2002)级标准。(1)对废渣进行安全处置,稳定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并进行生态恢复,恢复区域生态功能;(2)项目区域进行生态环境整治后,使周边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3)消除废渣对周边土
16、壤、水环境的潜在污染。六、建设任务及设计标准本项目的整体方案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污染场地的污染性质、程度、范围以及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合理选择治理技术和施工工艺;因地制宜制定处理方案,做到治理工程切实可行;(3)为尽快完成污染区域治理工作,降低清理过程中的潜在环境风险,在选择工艺技术时,同等条件下,选择时间短的工艺技术;(4)充分利用现有场地的供水、供电、道路等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设施,以降低投资成本。(5)充分考虑物流、人流、车流通畅,注重布置上的合理性和整体性,确保消防安全距离。(6
17、)突出环保意识,防止治理工程实施中的二次污染问题。(7)充分重视消防、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切实做到环保设施和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提高环境卫生质量,保障工人劳动安全,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8)尽可能缩短建设周期,合理估计风险,最大限度降低风险。(9)贯彻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原则,采取可行的节能措施,尽力做到节能降耗,减轻政府的负担。(10)在考虑国家及地方利益的前提下,把对人民负责和国家负责统一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合理地评价社会效益。 七、 工程投资 该项目经苏发改招核【2017】 132号批准建设,合同估算金额为2217.32万元,建设资金来自国家专项
18、资金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中标金额为1648万元,计划工期为120日历天。八、对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评价 1、设计单位能够认真负责地参加工程质量验收、签发设计修改变更、参加有关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出具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完成合同所约定的其它内容,良好的履行了设计单位的职责。 2、监理单位项目管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及到位符合要求;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按规定编制、审批;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进行审查;实施见证取样制度;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确保质量;签发质量问题通知单,并复查质量问题整改结果;组织工序、部位的质量验收,参与单位工程质量的验收;收集整理完成
19、的监理资料,审查、监督施工单位的资料报验;出具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完成合同所约定的其它内容,履约情况良好。 3、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的资格、配备到位,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资格、配备及到位符合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有审批并执行;施工现场配置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按工程技术标准及施工图文件实施;工序、部位、单位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符合要求;及时整改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收集、整理完整的质保资料;出具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自评报告;完成合同所约定的其它内容,较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九、投资效益分析监本项目是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属于环境保护建设,主要考虑其产生的环
20、境、生态和经济效益。1.环境效益本项目是为改善西河流域环境质量,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环保治理项目,项目的实施能减少区域及流域内重金属污染、保护西河水域水质、保护湘江流域水质;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区域居民身体健康;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促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利用国家矿产资源。通过本工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的实施,对下白水村历史遗留的冶炼废渣进行安全处置,修复土壤。减轻重金属对湘江流域源头的污染压力,并明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2.社会效益本工程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农村劳
21、动力过剩的现象。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投入大量的资金,能为项月所在地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剩余劳动力就地谋生,这既为当地居民降低了就业成本,对当地社会环境的稳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等起到一定的作用,也为政府减轻了就业压力和经济负担;工程建设也将刺激当地的经济需求,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电力、运输、服务等相关行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加速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工程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2)本项目是一个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和谐促进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水源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从长远看,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怎样重视都不过分。项目的
22、立项上马将对项目区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能维护项目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并将给我国其他情况类似地区和项目带来示范与借鉴作用。(3)项目区水源污染、生态修复与经济社会问题非常严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仅仅依靠自发力量解决上述问题难度极大,亟需外部力量的支持。如果不对项目区目前的环境状况进行治理和经济发展支持,这些隐患随时可能爆发,这不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严重影响到该地区以及相关区域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可能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风险,如激发当地居民的社会对抗心理,恶化项目区与临近区域之间的社会关系等。本项目为土壤修复工程,消除了历史遗留废渣和污染土壤对西河水质的影响,降低了工程区因环境污染导致病情、纠纷、
23、事故的产生,会对所在地产生积极、正面作用,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3.经济效益本项目所投资金均属于土壤修复专项资金,将全部用于本项目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的实施。本实施方案原则上以追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方案本身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方案实施后可间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可减少流域重金属污染程度,杜绝重金属污染河水造成的中毒事件,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粮食、木材、果品、蔬菜等农产品的产量,而且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流域生态的明显改善,西河沿岸成为市民大众休闲休息以及游览胜地,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沿线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因水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而引起的房产增值以及经济林种植、餐饮休闲、旅游观光等产业收入的增加项。因此,本方案实施后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隐形的,但是却是长期而巨大的。项目远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