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3.14KB ,
资源ID:61716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716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宋时期的《中庸》与道统.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宋时期的《中庸》与道统.docx

1、南宋时期的中庸与道统南宋时期的中庸与道统 摘要由于“中”“庸”两词语义上的模糊性,其哲学含义颇为复杂。从郑玄到二程、吕祖谦,尤其是朱熹,都对“中庸”进行了解释,现代学者对中庸书名的释义更是多种多样。对于中庸的时代以及与子恩的关系问题,中国历代学者以及西方的汉学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至今仍然莫衷一是。 关键词中庸;中;庸;道统;朱熹 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5)04-0012-06 一关键词“中”“庸”的含义 深入考察学者们怎样注解中庸书名,有助于初步理解中庸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因为这项工作困难重重,更好地理解书名各种可能的含义,也许可以澄清一些现存的

2、误解。因此我们除了提供一些中庸文本的基本背景外,也会探讨宋代对书名“中庸”的各种解释,以阐明一些文本自身的解读方法,尤其是朱熹处理有关文本歧义的方式。 由于“中”“庸”两词语义上的模糊性,“庸”,尤其是“中”的哲学含义颇为复杂;而注疏者在注释中所给出的基本含义却简单得令人惊讶。依据其注释,“中”意为“中间”(当然“中间”一词在中英文和其他所有自然存在的语言中都有多种含义),“庸”意为“用”或“恒常的”(比如在中文注疏中被释为“常”或“不易”),“庸”这个词也与“普通的”或“平庸的”相关(正如词语“庸人”意为“普通人”)。这种词义上的界定,涵盖了所有已知的中国传统对“中”“庸”两词的注释。 对于

3、研习中古中国的西方学生而言,“庸”初看起来似乎比“中”更难阐释。然而,解释“庸”的难度并不在于其艰深的哲学意义,而在于其自身语义上的模糊性,及其在文献中的生僻程度。“庸”的使用频率比不上“中”;“中”能简单地表述为“中间的”,但其哲学含义却颇为复杂。 因为中庸原稿的缺乏,以及同音通假字的经常使用,想要深入了解“中”“庸”在战国时期的原初含义相当困难,而首次有证可考的中庸文本出现于汉初,所以汉以前的释义在这里不予考虑。此外,郑玄(127-200)将被视为合适的研究起点,因为他为中庸所作的最早的注,为中古及现代学者所采用。 在深入考察郑玄的注之前,我们应该提到,中庸文本的第一段即可被视为对“中”的

4、释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这一段既可理解为对“中”、“和”意义的阐释,也可视为一种伦理引导,告知读者已发和未发之情“应该是”和谐的(和)、平衡的(中)。不管作何种理解,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是否“中”的含义,即指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与出现在书名中的“中”及“中庸”相合。 郑玄认为,从引述的这一起始段来看,书名的“中”对应于引文的“中”与“和”的结合体,这一点在下文所引述的郑玄三礼目录中这段话里尤为明显: 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匙髦?,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郑玄将书名的“中”字解为“中和”,“庸”

5、字解为“用”。因此,我们在这里发现一种双重解释:一方面,“中”能代表“中”与“和”两者(喜怒哀乐之未发和已发的状态),另一方面,仅仅指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因此,它是一个兼表全部和部分的用语。正如我们将在下文中看到的,在其后的历朝历代中,这种模棱两可性是人们探讨的核心议题。 但是,郑玄对于文本中的“庸”字,有一种比上段文字所述的更为宽泛的理解。他并没有严格地把“庸”字仅仅释为“用”,正如我们在下文所看到的,他在中庸第二章的注释中再次探讨词汇“中庸”的含义: 仲尼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种

6、对“庸”的未必迥然有异,但肯定是更为细致的释义,即并不是简单的“用”,而是“经常用”。这种释义明显受正典文本中“时中”这一表述的影响。虽然如此,“常”在这里也包含在“庸”一词中。总之,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被朱熹所传扬的将“庸”释为“常”的作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郑玄。但是,这并非“庸”的不规则释义,因为“用”和“常”这两种含义都可以在其他文本中追溯其古代的源头。郑玄在注中将“庸”的两个基本含义(“用”和“经常地”)融合为一个释义(“经常用”)。这种注解模式在汉代并不罕见。郑玄的注基本上为唐代孔颖达(574-648)的疏所沿用。 但是,郑玄将“庸”释为“用”的注法,在宋代及宋代以后已不太流行。在帝国晚

7、期,刊行最多的“中”“庸”的释义源于程子对中庸所做的简短的介绍性文字,载于朱熹的四书章句中。正如后文将会提到的,这些文字实际上是由朱熹从他所编纂的二程著述中提取出二程的各种说法并加以糅合而成的。在这里,“中”被释为“不偏”,“庸”被释为“不易”。 乍看之下,“不偏不易”似乎是对郑玄的一种倒退,因为郑玄使“中”的释义较为开放,且赋予“庸”两种不同的含义。但是,我们不应忽视二程的上述引文事实上只是朱熹所作的一种择取,因此不能完全代表二程对“中”和“庸”的看法。当我们读到二程遗书中这一段时,可以看到一种更开放的理解: 苏季明问:“中之道与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同否?”日:“非也。喜、怒、哀、乐未发

8、是言在中之义。只一个中字,但用不同。” 苏晒有一个上文所述的二分的问题:“中”是否指的就是“中之道”的整体(在中庸的标题中被表述为“中”),或仅仅是中庸首章中所述的“中和”的一部分,即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与发而皆中节之和相反。程子的回答表明他知道这种两分,而且他也确信“中”在两种不同的语境中确有两种不同的含义。换言之,二程的注解也许并不像朱熹所援引的辑录所体现的那么直截了当;事实上,朱熹所提供的是二程观点的精简版。可是,二程在注解上与郑玄更接近。 吕祖谦的注解对朱熹有所助益,值得关注。吕祖谦并没有特意撰写与中庸相关的文章,这也表明他也许没有朱熹那么高度重视中庸。当然我们也能从吕祖谦和朱熹合

9、辑的广为人知的近思录中找到一些源自中庸的引语。因此,吕祖谦至少同意把中庸视为重要的作品。但我们没有在吕祖谦的作品中发现任何对中庸书名的解释。另外,在他注疏尚书的著作东莱书说中有一小段涉及“中”或“中道”。下文中这一段出自尚书的蔡仲之命篇: 王若日:“率自中,无作聪明乱旧章,详乃视听,罔以侧言改厥度,则予一人汝嘉。” 吕祖谦对“率自中”的注疏如下: 奉王室,待诸侯,抚小民,随时随事莫不有中。率皆自于中,则无过不及之失也。 “无过不及”指向论语中的用语“过犹不及”,在中庸(第四章)中也重复出现。由于此处它出现在“中”的语境中,可见吕祖谦肯定考虑过中庸。然而,在这里吕祖谦是在尚书某一特别段落的语境中

10、注解“中”,而并非在中庸的语境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吕祖谦是在朱熹吸收其观点之前注解“中”的。吕祖谦将“中”释为“无过不及”的观点被朱熹用来注解中庸篇名;此外,朱熹指出吕祖谦是这一释义的最早提出者,但是没有提及该释义出自吕祖谦对尚书的注释。 与吕祖谦相比,朱熹更关注中庸文本及其关键术语的含义。我们可以在朱熹的四书章句中发现其对中庸书名的简短注解。更细节的解释在其后期著作中庸或问中。 现在让我们直接考察朱熹对“中”的解释。在四书章句中,我们发现“中”被释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粗略看来,朱熹仅仅将二程和吕祖谦的释义综合起来。二程的“不偏”可以被视为一种平衡状态“中”(作为“中和”的一部分),是情之

11、未发,而吕祖谦的“无过不及”指的是情之已发。 但是,中庸或问开篇中更为详尽的探讨表明,朱熹并未做出一种综合,尽管在文本中出现“合”这个词;即使朱熹自己也说他的注解完全归于程子: 或问:“名篇之义,子程子专以不偏为言,吕氏专以无过不及为说,二者固不同矣,子乃合而言之,何也?” 日:“中,一名而有二义,子程子固言之矣。今以其说推之,不偏不倚云者,子程子所谓在中之义,未发之前无所偏倚之名也。无过不及者,子程子所谓中之道也,见诸行事各得其中之名也。” 有意思的是朱熹说程子已发现“中”两方面的含义。这样,朱熹就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仅仅是进一步阐发程子的观点,而不是提供一种之前观点的综合。而事实上,正如上文

12、所探讨的,郑玄早已注意到出现于经典首章的“中”含义模糊,而朱熹忽略了他早在汉代就已经作出的解释,这或许正反映了朱熹的观点:孟子之后,道统失传,直到宋初才被重新接续。 但是,在中庸章句中,朱熹仅仅用了程子对“中”的一种释义(即“不偏”)。这也许会给读者形成一种印象,即在朱熹看来,二程只理解了部分的真理,而朱熹本人才将程子和吕祖谦的释义融合为一体,而使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我们难以断定朱熹是否故意造成这种印象,但可以肯定的是,章句和或问代表了朱熹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章句的注释风格更为简洁明快,确立了朱熹在探求真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或展现了朱熹在探求真理过程中扮演的积极角色,而后来所编的或问比较复杂

13、,也常常更多地采信前代学者的各种观点,其中包括二程和吕祖谦之说。由于章句成为此后历代广为刊行的“四书”版本之一,其影响已使或问黯然失色。尽管如此,或问表明朱熹在其后期更为审慎地衡量他自身在儒学思想发展中的地位,至少在这一事例中如此。田浩观察到,相比较而言,朱熹在最后数年中排他性和好斗性有所减退,田浩最早将朱熹的这种改变同当时再无诸如陆九渊和陈亮这样的学术论辩对手相联系。 不管怎样,二程的角色仍然模糊不清。二程的著作中没有对“中之道”的具体含义进行细致的解释。此外,我们并不清楚,是否朱熹对“中”的二重解释阐明了二程作品中的隐藏之义,抑或朱熹的解释生成了一种新的含义。 迄今为止,我们还只探讨了“中

14、”。相比之下,朱熹对于书名中另一个词“庸”的注解相当简单。正如上文所述,二程和其他学者将“庸”释为“不易”。朱熹的章句中仅仅简略地释为“平常”,因而窄化了郑玄的解释。另外,我们在或问中发现了一种更明确的界定: 曰:庸字之意,子程子以不易言之,而子以为平常,何也? 曰:唯其平常,故可常而不可易,若惊世骇俗之事,则可暂而不得为常矣。二说虽殊,其致一也。 与十三经注疏中郑玄所作的更综合却又更模糊的释义(释为“用”或“时常用”)相比,朱熹的释义显得过分简单。而且,这次不仅仅在章句中,在或问中也同样如此。 在现代,中庸书名的释义更是多种多样,而且受到了传统欧洲汉学的影响。很多作者并不试图回避使用詹姆斯?

15、莱格(James Legge)在19世纪时对书名所作的翻译中道(中的教条)(Doctrine of the Mean)。这一书名翻译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于对关键词“庸”的忽视,也在于它表明该书只是一种“教条”,而即使从朱熹的注释来理解,无论是该书的内容还是书名,都绝非如此。有趣的是,这种书名翻译的使用,即“中的教条”,在那些强调朱熹在儒学传统中的重要作用的作品中尤为盛行尽管朱熹将“庸”释为“不易”或“平常”。唯有杜维明试图回应朱熹的注疏而将书名译为中心性和普遍性(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但是,与郑玄的观点相反,这种措辞暗示“中”和“庸”是两种互相分隔的价值(中心性

16、和普遍性)。杜维明的译法同样被其他一些学者采纳。当詹姆斯?莱格(James Legge)将其译为“教条”时,明显受到中庸在清代晚期权威地位的影响。但即使莱格本人也不满意他自己对书名的翻译从他晚年把中庸称为平衡与和谐的状态这一点体现得很明显。 著名的德国汉学家理查德?威廉(Richard Wilhelm)在20世纪初将中庸译为中度和中间(Moderation andMiddle)。这种可能受亚里士多德“中道”理念影响的双声词的译法,或许多少反映了中庸的内容,但绝非“中”“庸”两词的可接受的直译。类似的是辜鸿铭的翻译中的和谐(Central Harmoy),看起来反映了“中”的两方面,却忽视了“庸

17、”。 郑玄将“庸”释为“用”,同样被一些现代翻译者采用,但仅仅在一些不同的措辞中出现,至今没有任何一种成为学派的标准。王安国(Jeffrey Riegel)将中庸译为内的应用(Application of the Inner),因为他在汉代的语境下探讨该文本,当然很适合采用郑玄的注释;但是,他将“中”释为“内”却并不能直接溯源到郑玄的注。而芮尔福?莫瑞特兹(Ralf Moritz)译为中的应用(Usage of the Middle),罗哲海(Heiner Roetz)译为中的使用(Application of theMean),成中英也持类似的看法,他写道:“因此中庸意为用中”。休中诚(E.

18、R.Hughes)的行动中的中(TheMean-in-Action)以及维尔纳?鲁曼尼(WernerLOhmann)的保持“中”(Maintain the Middle)的解释与此接近。 另一种源于解释学视角的译法颇为有趣,出现在安乐哲和赫大维的书中其用(Focusingthe Familiar)中。这种译法受作者所称的“焦点和场域的语言”(1anguage of focus andfield)的影响,宣称“世界由相互作用的没有终极元素的进程和事件的场域所构成”,他们认为这是东方哲学的典型。从某种特定的解释学视角而言,这种译法也许是合理的;但是,他们在其书名中倾向于将原有的丰富内涵简化为单个的

19、意思。“集中”当然是“中”的一个方面,但是“集中”并不能代表“中”这个概念的全部内涵。而且,“中其用”事实上翻转了我们在郑玄的注释中所发现的主宾关系。郑玄的措辞是“用其中”,而非“中其用”。在论及“中其用于常”的时候,安乐哲和赫大维甚至还将范围进一步拓展。在该陈述中,“庸”既对应于“用”,又对应于“日常事务”,这也与郑玄有所不同。事实上,这些说法遭受了很多方面的批评,但是作者依然维持其基本的解释。 如果要寻找某种与宋代释义相近的英语翻译,比较接近的是“Middle and Means”。“Middle”是和“中”一样简单的一个词,表达了其最基本的意思,以及上文提到的所有内涵。英文中的“Mean

20、s”与中文中的“庸”一样具有模糊性。首先,它有“中间的点”的意思,因此它可以与程子将书名译为“不偏不倚”相对应。其次,它包含着一种消极的内涵,“在标准或中等以下”,正如在中文中一样,最后引申出“普通的、平凡的、连续的”等含义,正如朱熹所论及的。其三,其复数形式“Means”传达出“庸”“用”这一对词所表现的同样的模糊性,这一点我们从其中文翻译中也可以看到。最后,“Middle”和“Means”押头韵,与“中”“庸”的押韵相对应。 二中庸作者的身份:主张、怀疑和修正 中庸确切的起源仍是未解之谜,尽管近几十年来发现的一些早期的简牍已经戏剧性地改变了我们对先秦以来中文文本的理解。比如说,1993年发

21、现的郭店楚简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300年,其中包含礼记缁衣章的重要部分。但是,至今没有发掘出与之近似的中庸古代抄本,即使郭店楚简中包含了一些类似于中庸章节的表述。因此,当我们推测普遍采纳的中庸版本的起源时,目前仍只有保存于中世纪版本中普遍认可的文本以供分析。 早期史料的缺乏表明现存中庸文本的形成时问可能相当晚,同时,另外一些很有力的证据也支撑这一猜测。尽管我们不能直接驳倒子思是作者这一点,但也不难将文本的起源时间大致确定为汉初前后。 这些证据部分建立在对中庸结构和内容的考察之上。清代文献学家崔述(1740-1816)曾注意到中庸使用了很抽象的语言,而且意义相当隐晦,但孔子和孟子的作品却更为具体,

22、所涉及的是日常生活。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更抽象的哲学化的、讨论较难范畴(诸如中庸、性、道,等等)的作品应该出现得较晚一些。另外,崔述还提到中庸中仅仅有一处引文同样出现在孟子中,可是如果中庸真实存在于该时期,我们会认为孟子会对其老师子思的重要作品更为依赖。而且,孟子中的这一引文看起来像孟子自己所说的,而孟子中以“孔子曰”指代孔子之言的惯常用法,表明孟子的作者在援引自己老师的言语时,对于引言来源的叙述相当慎重。 即使是20世纪的著名学者钱穆,虽然在他晚年非常认同朱熹,也并不认同朱熹关于中庸可溯源至子思这一点。 在中庸新义申释中,钱穆提出中庸是比易传更晚的著作,其成书年代在儒学受道家思想影响之后。虽

23、然这就意味着中庸可能并不属于大传统,但钱穆依然非常看重此书。 当代主要的儒学提倡者杜维明也并未忽视这个问题。他写道:“关于作者的问题,我倾向于接受的观点是,该作品并非由某一单独的作者为某一明确的目的写就,而是长时期内众多作者不断努力积累而成的尽管我并不能使人相信作者之一的确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我依然设想这部作品是子思学派所著,也因此在精神上与孟学传统相符合。”因为依靠称引子思是孔子之孙的方式不再能够证明中庸的权威,杜维明本着传统与“道统”相符合的精神,试图通过一种假设的作者世系来走出这一困境。 还有另一些关于中庸成书时期较晚的明确的证据源于其文本内容本身。比如,清代学者叶酉发现,中庸第26章中,用“华岳”设喻;这与子思是作者的假设相左,因为子思是鲁国人,更可能使用鲁地的泰山而非华山为喻。一个更可疑的段落出现于中庸第27章中,我们能读到当时车同轨、书同文的表达,也强烈地支持这一特殊的段落起源于秦代的观点。另外,神话中的舜帝和周王朝的创始者(公元前12世纪的武王和周公)作为孝德的典范而出现在中庸第17章和19章中。但是,钱穆曾指出,这种将特殊的德性归于帝王的做法,似乎在秦汉时期尤为盛行,这也为中庸晚出的论点提供了另一个佐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