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复习专题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农业经济的地位世界农业发祥地,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性的农耕经济,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农耕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2传说中神农对古代农业经济的贡献创制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进行农作物种植和农耕创造的实践。 3神农时代、春秋战国、汉朝、唐代的耕作方式与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春秋战国的“铁犁牛耕”,东汉由二牛抬杠的耦犁发展为一牛挽犁。耕作工具:原始社会:神农氏的耒耜。春
2、秋战国:春秋的铁铲,战国的铁锄。汉代:中耕的曲柄锄、收获的大镰、播种的耧车。唐朝:曲辕犁。4原始社会、战国时期、汉代的水利建设成就原始社会:大禹平息水患,发展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战国时期:李冰的都江堰和郑国的郑国渠。汉代:关中地区灌溉渠道规划合理,创造了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井渠”;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5隋唐五代、宋代、明清时期的灌溉工具隋唐五代,北方的立井水车,长江流域的高转筒车;宋代的水转翻车;明清的风力水车。6古代赋税的种类、赋税征收的目的和特点(1)种类:田亩税、人头税,杂税及各种附加税和临时税收(2)目的:为政府的提供物质保障。(3)特点: “征发无度”、“无有定准”,
3、历朝征收赋税的比率和数额有所不同。7古代赋税和徭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农民缴纳的赋税成为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沉重的赋税徭役使农民失去土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引发社会动乱,直接导致王朝的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凋残。8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商周: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北魏到唐前期:曾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9土地兼并的原因、影响、不能根本解决的原因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影响: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农耕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小
4、农破产,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朝的民众暴动,大都直接或间接提出了“均田 ”的口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的重要内容。不能根本解决的原因: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 8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地主土地私有制: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少地或无地。二、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 2家庭手工业的含义和特点含义:小农业与小手工业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特点:依附于农民家庭,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
5、3田庄手工业出现的时间、原因、性质、经济特征出现:随着土地集中,汉代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经济特征:多种经营和自给自足,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4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技术工艺的高超性: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特殊行业的垄断性: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由政府垄断。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技术发明和革新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的封闭性: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传承的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劳动创造的压抑性:匠户定期服役,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5、纺织业的发展(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出现人工养蚕和丝织技术,
6、纺织原料是麻和葛,纺织工具有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等。 (2)商周时期:纺织业相当重要商代已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代从事纺织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为“国有六职”。(3)汉代:纺织技术相当发达花色品种多、技艺高(如素纱禅衣、起绒锦等); 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 6、冶铸业的发展(1)青铜冶铸业 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出现早期铜器,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商代:生产规模大,制造水平高,代表是司母戊大方鼎。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藏礼于器),代表着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水平高。 (2)冶铁业春秋晚期:出现中国已知最早的人
7、工冶炼铁器。战国时期: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汉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经历了自然通风到人力皮囊鼓风到畜力鼓风再到水力鼓风的革命性的变化(如东汉杜诗的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南北朝:出现了技术先进的灌钢法。 北宋:以煤作燃料,加速了冶铁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7、陶瓷业的成就(1)原始时代:出现彩陶(釉陶,又称原始青瓷),代表是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2)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3)东汉末期青瓷器釉色光亮、质地纯净。(4)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闻名全国; 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在瓷器中名列前茅;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
8、,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5)宋代:瓷窑遍布各地,主要有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6)清代: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登峰造极。8、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高且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在封建社会晚期出现工场手工业;家庭、田庄、官营三种经营形态并存;部门不断增多;生产布局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发生相应变化。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古代商业的发展(1)远古时代:出现早期商业交换。(2)商代:商业初步发展。(3)西周:交易日益频繁,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骨贝和铜贝。(4)春秋战国:出现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5)
9、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6)唐代:“俞大娘航船”商船大,水手多;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经营场所生意兴隆。 (7)宋元: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北非等地,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北宋益州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8)明清:在京城、省城、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 2、古代“市”的发展和商业都会的崛起战国: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明码标价。 汉代:形成以“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 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
10、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有“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控制市场物价。南北朝:出现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立“草市尉”等官职进行管理。 唐代:“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出现繁荣的“夜市”;长安、洛阳商业最为繁荣,扬州曾经“雄富冠天下”,杭州、湖州成为特产繁富、商业发达的都会。宋代: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汴京商业繁盛,夜市和晓市兴盛,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明清:都市商业区相当繁华,著名城镇有苏州、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原
11、因、目的、表现和影响(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政策。(2)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根本原因;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发展农业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工商业的发展会使农业劳动力减少。(3)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4)表现: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吕氏春秋强调治国应当以农业为重;西汉初年,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确立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的制度。 (5)影响:促进农业发展,保证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压抑社会经济活力,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
12、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2、古代管理工商业的政策措施和影响(1)政策措施:(1)秦朝统一度量衡和货币。(2)汉初抑商,商人赋税加倍。(3)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4)朝廷决定市的废立,设官管理官市,限制交易时间。(5)加重赋税征收控制私营工商业。有多种属于流通税的关津之税和属于营业税的市肆之税。商税征收部门同时承担查办私贩茶盐等行为的缉私任务。商税的征收额比朝廷规定的商税额高得多。 (2)影响: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束缚了商业的自由发展,抑制了新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3、海禁政策的含义、原因、表现和影响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的政策,又称为闭关锁国
13、政策。 (2)原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扩张;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表现:明朝注重建立和维护“朝贡”贸易体制,禁止民间出洋从事海外贸易,清朝继承并发展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4)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限制了对外贸易和工商业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统治阶级,盲目排外,保守愚昧;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原因: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的发展。(2)产生标志:明朝中后期,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
14、系。(3)清朝发展的表现: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出现萌芽的部门增多(纺织业,景德镇的制瓷业、云南的冶铜业、陕南的造纸业、台湾的制糖业、江西的制烟业、福建的制茶业等)。(4)发展缓慢的原因:市场狭小:农民贫困,购买力低,影响国内市场扩大;资金缺乏:地主和商人用钱购田置地,缺乏资本积累;政策限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制度阻碍: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1、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概况、影响 (1)背景 :列强侵略,导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特别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2)概况:时间:十九世纪六
15、七十年代。途径:直接投资,手工工场转化。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代表:发昌机器厂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3)影响:出现了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促成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表现、影响 (1)原因 :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控制海关,开放通商口岸,获取内地航运通商等权利,进行商品输出,打入内地市场)。 (2)表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外商企业迅速发展。外商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3)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
16、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3、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时间、表现、影响 (1)原因 :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2)时间:鸦片战争以后(3)表现: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开始解体的标志)。农村家庭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城市手工业受到沉重打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一定发展。部分农产品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4、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时间、原因、代表、影响 (1)时间:甲午战争到一战爆发 (18951913) (2)原因:列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
17、设厂的限制。“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3)代表:张謇的江苏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的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3)影响: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历史舞台,先后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促进维新思想的发展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5、民国初期(1915-1919),代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原因、表现、影响 (1)原因:辛亥革命的促进:推翻专制制度,扫清发展障碍;成立中华民国,提高政治地位;政府实业法令,激发投资热情。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2)表现:资本厂矿,增长空前。纺织、面粉等轻工发展迅速(纺织业由长江下游的上海向
18、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中心)。 重工业有一定增长。 (3)影响: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革命转变和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壮大,掀起新文化运动。 6、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于沿海地区。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行业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对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具有依赖性。7、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1)国民政府政
19、策措施的促进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实行“币制改革”,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2)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推动。8、抗战时期(1937-1945),民族工业的发展概况(1)沉重打击:沦陷区工厂矿山被日军掠夺,民营企业被日军霸占,沦陷区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2)有所发展:国统区大量民族工业内迁,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9、抗战胜利后(1945-1949),民族工业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内战对经济的极大破坏。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的打击。官僚资本的压迫。美国的经济侵略(签订条约,输出商品,排挤国货;输出资本,垄断
20、资本市场)。繁重的捐税负担。10、中外反动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1)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限制中国机器进口。利用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资本输出。发动侵略战争,直接摧毁民族工业。 (2)清政府的压迫:清政府始终不承认,听任地方封建势力摆布。各级政府采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3)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掠夺:国民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没收等方式 吞并民族企业。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政权,控制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1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斗争的目的、对象、方式、结果及其原因(1)斗争目的:为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2)斗争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1、3)斗争方式:罢工罢市、游行示威;抵制洋货、提倡国货;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反对国民党独裁政治。(4)斗争结果及原因:结果: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决定其斗争的妥协性。 12、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自然经济;政府的政策(清末政府、民国政府);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2)阻碍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3)根本原因:中国的
2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过渡时期的含义: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的条件和依据条件:土地改革完成;国营企业发展;国民经济恢复依据: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3、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的标志: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4、一五计划的任务、成就和意义(1)任务: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成就:重要工业部门有飞机
23、、汽车、重型机械制造等;重大工程项目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沈阳飞机制造厂等。(3)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为经济发展打下基础。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6、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2)形式: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赎买政策。(3)结果: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问题: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背景、成功探索和曲折失误。(1)背
24、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2)成功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主要任务;1960年冬,农村工作纠左,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3)曲折失误: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8、中共八大主要成就(1)分析国内形势: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2)指出主要矛盾:两对矛盾(实质是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3)提出主要任务: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9、十年探索中的重大曲折失误及其原
25、因、危害、教训(1)失误: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原因: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速度、农业合作化的规模和公有化的程度。 (3)危害: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4)教训: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生产力相适应。 10、1956-1966年十年探索时期的建设成就包头、武汉钢铁基地,福建、宁夏、青海、新疆首次通车, 1964年石油自给和原子弹爆炸成功。11、文革对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经济计划废置,经济运行失控;交通阻塞,物资缺乏,市场供应紧张;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劳动纪律松懈
26、;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2、1973年国家经济有所起色的原因:1971年,周恩来主持工作,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各种规章制度,坚持按劳分配原则。13、1975年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以铁路为突破口,全面整顿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 14、文革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和教训影响:政治动乱导致生产和社会秩序混乱,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宝贵的发展机遇。教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伟大历史性转折的标志: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1)主要内容:确立
2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肯定权力下放的原则,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2)历史意义: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压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温饱问题没解决。 (2)主要内容:联产承包责任制(3)历程:安徽四川尝试:联产到组(户)到包产到组(户)(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粮食丰
28、收,四川广汉取消公社,“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中央发出文件,肯定做法;全国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4)意义: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2)开始标志: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基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5)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6)内容: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内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5、
29、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提:坚持土地公有制。经营形式:土地承包,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分配方式:“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实质:改革生产关系,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评价:与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经济管理水平相适应。6、经济体制改革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增强企业活力)。意义: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7、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1)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 (2)1953-1956年的农业生产合作
30、社: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1978年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8、什么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引进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壮大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9、对外开放的历程、格局、意义(1)历程: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开放沿海城市;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 ;开放内地。(2)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3)意义: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2、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1)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 (2)主要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判断实践的标准(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发展是硬道理。3、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