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65MB ,
资源ID:61584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584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保障复习提纲整合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保障复习提纲整合版.docx

1、社会保障复习提纲整合版2013-2014 第一学期社会保障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1. 社会保障体系(共性角度下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含义:社会保障是国家(以及社会)通过立法实施的、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而陷入困境)提供安全保障(包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和事业的总称。*略了解(社会保障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达成政治目标)责任主体:国家、政府和社会;实施依据:立法; 实施手段:国民收入再分配; 保障目标:满足公民的基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2)社会保障的三要素:经济福利性、社会化行为、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为根本

2、目标。)(1)共性角度下的基本组成部分:社会救助:国家与社会面向有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提供款物救济和扶助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社会保险: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劳动者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等特殊时间为保障内容的一种生活保障政策,强调受保障者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采用收益者与雇用单位等共同供款和强制实施的方式,目的是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维护社会的稳定。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实施和有关福利津贴,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服务需要并促进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社会政策。(2)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我国社会保障构成与特点:组成部分对象包括目的特征资金主要来源重要性社会救

3、助失去生活来源者、遭遇不幸者、贫困者贫困居民救助、鳏寡孤独救助、灾民救助保障最低生活扶贫国家以及社会群体最低保障/最低层次/雪中送炭社会保险工资劳动者、个体自营者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维持基本生活补偿收入损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基本保障/最核心/未雨绸缪社会福利全体公民住房补贴、食品价格补贴、其他补贴(如取暖、交通、探亲)改善生活增进福利国家及其社会群体最高保障/最高层次/锦上添花社会优抚军人及其家属烈军属优抚、伤残军人优抚、复员、退伍军人优抚优待抚恤安置优待国家特殊保障/特殊对象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2.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保障制度(基本模式、利弊分析、面临的挑战)ppt29-40

4、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福利型保障制度英国是最早以立法形式建立社会保障的国家。 社会保障的内容有: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救助基本收入维持、负所得税、住房补助、社会基金 社会津贴疾人津贴、疾病照顾津贴、工伤津贴、法定产妇津贴、 法定疾病津贴、住房补贴、儿童津贴、无劳动能力者生活津贴 等 特点:体系完整覆盖面广,与福利制度相联系; 分类合理,体现不同功能; 为公民提供“一揽子”预防性保障; 财政负担繁重,福利刚性明显。优点:保证了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增强了劳动者体质,为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国家干预经济,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社会需求

5、,鼓励消费,扩大市场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医疗、职业培训、老年服务等产业部门的发展,提高了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培训了一、二产业的产业工人,改善并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结构;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发展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良好前提条件,对市场经济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有效防范和化解。局限:福利支出居高不下,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来自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使社会福利支出日益庞大;失业率居高不下,既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来源,又增加了失业救济的负担;办事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障制度典型国家新加坡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创立于1955年7月。 保障功能:养老保障功能最主要功能

6、 医疗保障功能支付个人或家人的住院费用 购买住房功能一大创新特点:1、以公积金制度为主体,以其它保障措施为辅助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2、雇主与雇员为责任主体,而政府基本上不直接承担社会保障责任;3、公积金采取完全积累制,全部存入个人账户;4、政府成立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与运营全国的公积金,并保证其增值优点:使新加坡人有了老年、疾病、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切实保障,而且是在国家财政不背上沉重的福利包袱的前提下完成的;公积金制度实际是一种强制性的长期储蓄,公积金除用于支付会员利息和正常提取外,积存的部分大都用于购买政府发行的公债,修建铁路、机场、港口、码头等公共设施,建设公共住房,并向国外投资,

7、这些都为新加坡经济以年平均10%的增加率递增作出了贡献,同时确保了累积基金的增值。该制度强调个人和家庭的自助互济,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避免出现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障型甚至社会保险型模式的固有弊端。缺陷:保障水平参差不齐,特别对年轻雇员和低薪雇员的生活保障水平较低;过度的储蓄积累,降低了人们的当期消费,限制了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不利于内需拉动型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一未来消费充满着相当的风险;过高的缴费比例,降低了公民另外储蓄的可能,导致公民老年时生活来源单一,不利于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高额投保费增加了企业产品的成本,削弱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以德、美、日为代表的保险型保障制度特

8、点: 1、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对社会成员选用不同保险标准;2、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劳动者三方负担,但以劳动者和雇主的社会保险缴费为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支持;3、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义务相联系,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社会保险缴费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4、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互助互济、共担风险;5、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优点:既能够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又能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统一;重视社会保险中权利与义务的密切联系,强化自我保障意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社会保险基金在社会成员间统筹使用

9、,符合大数法则原理,也体现了保险互助共济的宗旨。 局限:由于实行现收现付制,使社会保障基金无法应付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 ;由于社会保障费用持续上升,使劳动力成本提高,产品价格上涨,国际竞争力下降,并最终影响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的国民经济;项目齐全、内容繁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提供人们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也使部分成员失去了工作的主动性,形成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依赖心理,产生“惰性”。 3.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原则、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4.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教材第 5 章)共同点:它们都是一种投资行为;都是保险的一部分;都是减少危险,防范

10、后患,保障生产,安定社会的有效方法,都具有聚集众多的经济力量,分担个别意外事件的损失。区别:第一,保险对象有差别:社会保险的对象是社会成员中特定的“社会群体”,即薪工劳动者,他们在年老、疾病、生育、失业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需要国家依法提供帮助。商业保险的对象是参加商业保险的投保人。第二,保修范围不同:社会保险的项目是解决社会成员中一些人的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项目,如养老、医疗、失业等。商业保险的项目广泛,形式多样。第三,保险目标有差别:社会保险只保障基本生活水平。商业保险按照约定给投保人一经济补偿,给付标准较高。第四,保险的原则有差别:社会保险不以被保险人的需要为依据,而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统

11、一规定的,具有强制性。商业保险建立在公平互利的商业原则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第五,保险的费用有差别:社会保险大多数是个人、企业、政府共同分担或由政府独自负担。商业保险由投保人个人负担,保险费用与保修范围的大小成正比。第六,保险的体制不同:社会保险一般由政府或者其指定的机构进行管理,带有行政性和垄断性的特点,不以盈利为目的,一般也不纳税(或只缴纳少量的税)而商业保险只能由保险企业经营,以盈利为目的,并必须向国家纳税,因此保险公司属于法人型企业。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简单了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从“国家-单位保障制”到“国家-社会保障制”)1. 改革开放前:国家社

12、会保障制 改革开放后:国家单位保障制 2(国家单位保障制)框架:国家保障板块、城镇单位保障板块、农村集体保障板块;特色:国家负责、单位包办、板块分割、封闭运行、全面保障。3.制度转型的简要历程第一阶段(19861993),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乡村贫困问题,国家单位保障制在延续,但国家社会保障制开始生长。第二阶段(19931997),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国家单位保障制和国家社会保障制并存,但此消彼长。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国家社会保障制的特色日益明显地得到体现。共性:国家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政府直接干预;国家和政府承担建设和发展

13、的主要责任。区别:项目主导方式适应经济体制形式国家-单位保障制中央政府政策主导计划经济单位化国家-社会保障制国家立法主导市场经济社会化1951年颁布劳动保险条例;1978年104号文(分别规定了干部和工人的退休与退职条件)1993年和1994年是我国社会保障决策最为关键的两个年头,社会保障在这两年中激烈辩论中敲定。2000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年,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第三章 社会保障理论思考简单了解:社会保障中公平和效率的关系1.经济学界定的社会公平,是社会经济各种资源要素在多种不同使用方向间的最优配置,资源要素得到优化组合,从而实现社会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它涉及到制度公平、

14、市场公平与补偿公平三个层次。2.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公平优先论 、效率优先论。(2)公平与效率是相互补充的 :效率是基础,只有效率的不断提高,才有公平的质的增进,损害效率终将损害公平。反过来,要提高效率,就必须有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 。3.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1)公平是主要核心目标:保障范围的公平性、保障待遇的公平性、保障过程的公平性。(1)效率为次要目标(3)需要明确的相关问题:目前,中国的具体情形是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公正已经成为各个阶层高度关注的问题,也由此引发一些对社会公平性方面的讨论和看法。目前一提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有以下观点:“重视公正便会

15、妨碍效率”;“原始积累是不可避免的”;“国家财力不足”。第四章 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1. 社会保障法的特征广泛的社会性、明显的强制性、严格的专用性、特定的技术性、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性2. 社会保障立法的基本原则(1)普遍性和选择性相互兼顾的原则(2)生存权和发展权相结合的原则(3)保障待遇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互适应的原则(4)公平和效率相互促进的原则3.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社会保障管理监督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社会保障争议解决程序法。*(社会保障法制系统的层次)宪法层次:社保立法之根本依据;综合性或单项性法律:基本依据;行政法规:具体实施依据;地

16、方法规:地方性操作指南第五章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1. 社保基金的筹集方式、社保基金的负担主体筹集方式:社保基金的负担主体:1.用人单位缴费; 2.受保人个人缴费;3.国家(地方)财政拨款或补贴等2. 社保基金的投资模式(保守型、激进型、平稳型)1、间接的、被动的、保守的投资。将基金存入金融机构,或是购买国家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优点: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缺点:投资收益偏低,在银行利率和债券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条件下不仅不能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而且必然降低基金原有的价值量和购买力。2、直接的、激进的、风险型投资。即基金管理机构直接从事商业证券投资和实业投资。优点:回报率高;缺点:风险大、过程复杂。

17、3、平稳型投资(委托投资)即将社会保障基金委托给专门的投资公司进行投资,所获得的利润按委托投资合同的规定共同分享。特点是介入上述两类投资模式之间,获利水平较第一类投资模式高,风险则较第二类投资模式小。 第六章 养老社会保障制度1. 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P82)1、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2、基本生活保障原则。3、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2. 养老保险的基本功能(P84)经济保障功能 2、劳动供给的保障功能3、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4、稳定经济的功能3. 养老金空帐问题(P101)个人账户的“空帐”运作,就是名义上个人账户中有积累的基金存在,实际上其中并没有任何资金。这个问题是由基金的筹集模式从现

18、收现付向基金积累制或混合模式转化中出现的问题。在以前的现收现付模式下,没有基金的累积,使得在模式的转化过程中形成企业和在职职工的“二重负担”问题,即一方面需要给已退休人员负担养老保险金,另一方面又需要给现役职工提供未来的养老保险金。一般情况下,这个问题是属于制度转化过程中的成本问题,应由政府承担。但是在我国的显示情况下,变成了由企业和个人承担。因为现行制度筹集的社会统筹基金不能满足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支付需求,就现役职工的个人账户中挪用,这就造成了个人账户的“空帐”运作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1、增加政府的财政投入。2、允许一定时期内的“空帐”运作,通过个人账户中的基金应对已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给付

19、,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需要负担个人账户基金积累时期的资金收益部分。4. 养老金双轨制的问题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金也不同,企业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低两三倍。(XX)5. 养老模式改革的问题:推迟退休、以房养老等延迟退休即延迟退休年龄,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

20、的制度。(XX)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XX)以房养老实施模式(PPT)(一)原始形态1、出售住房,住进养老院养老老年人出售自己的住房产权和使用权,靠售房款住进养老院。2、中级形态遗赠抚养是拥有住房产权的老人与事先选择的可靠人士,签订一份以住房为标的的“遗赠扶养”协议。按协议,抚养人在老人余存生命期间每期支付一笔固定费用维持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到老年人一命归西时,就将该住房的产权完全

21、让度给抚养人。3、高级形态反向抵押贷款“以房养老寿险业务” 是投保人将自有房屋的产权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自己则终身继续使用该房屋,保险公司则按月向投保人支付给付金,也即终身支付。直至投保人亡故,保险公司才将该房屋收回,进行销售、出租或拍卖。 第七章 医疗社会保障1. 当前中国医疗制度折射出的三大问题:费用、医患关系、医保基金支付2. 中国医疗保险体系的主要内容(三纵三横)(专题三ppt24)3、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概念和基本形式(书本118119)(1)含义:实在政府的支持和倡导下,以农村居民为对象,在自愿和互助共济的原则下,通过集体与个人共同筹资,按一定比例补偿农民医疗费用的初级医疗保险

22、形式。基本特点:1、政府支持与倡导,自愿互利 2、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自主相结合的筹集机制 3、因地制宜(2)基本形式:1、福利型合作医疗保险(保小不保大) 2风险型合作医疗保险(保大不保小) 3、福利风险型合作医疗保险(保大又保小)4、了解:医保制度的初期改革(两江模式和板块模式)(第七章ppt17、18)(1)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初期改革:1.实行了医疗费用与个人挂钩的探索 2.加强了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约束3.实行了医疗费用统筹试点有一定贡献,但未从根本上消除原有医疗制度的根本缺陷:缺乏合理、稳定的费用来源;社会化程度低。(2)两江模式和板块模式: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改革试

23、点:1.三段直通(两江试点):个人账户5%个人年工资额社会统筹2.板块式(海南):个人账户 |统筹账户(分道平行运作)3.三金市(青岛):个人账户 单位调剂金 社会统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试点(两江试点):主要内容:明确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的筹资办法;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对职工个人的医疗费用制约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制约;建立了管理和监督制度。第九章 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1、失业率、概念和计算方法概念: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满足全部就业条件的就业人口中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计算方法: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使用的农村劳

24、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聘用的港澳台及外方人员)+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城镇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及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2、国外失业保险模式(美、德、加)补充型的失业保险模式 -“失业保险+企业补充失业津贴”(美国)衔接型的失业保险模式 -“失业保险+失业救济”(德国)援助型失业保险模式-“失业保险+特殊失业补助”(加拿大)3、工伤保险的实施原则和理念工伤保险的实施原则:(一)无责任补偿原则 (二)个人不缴费原则 (三)待遇标准从优的原则(四)补偿、预防及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工伤保险制度的作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解决后顾之忧,有利于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减轻负担

25、有利于及时妥善处理事故,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防范机制的建立第十章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1、社会救济的含义和内容社会救助的含义:社会救助制度也称社会救济制度,它是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环境、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基本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由政府主导或在政府的倡导和推动下,通过再分配的形式给予救助,以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救助的内容(PPT)自然灾害救助、战争灾难救助、一般社会贫困救助 (XX的)社会救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常性的社会救助工作。主要是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以及城乡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第二,紧急救助制度。

26、紧急救助主要是指发生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对灾民的紧急救助和应急救助行动。也包括对灾民延续一段困难生活的救助和民房倒房重建与修复工作的救助。第三,临时性的救助。临时性救助主要是指对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工作和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包括流浪儿童的救助。第四,支持倡导开展社会互助活动。通过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公益性的民间组织,以及倡导开展群众之间经常性的互助互济活动,来达到社会互助,对困难群众起到帮扶作用。2、贫困的含义和标准含义:社会成员缺乏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和服务,无力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一种社会现象(书上的)贫困的两层意思:(PPT) A.资源的匮乏而使得生活水平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

27、 B.从根本上说,贫困是指缺乏手段、能力和机会 贫困的分类: A.绝对贫困:指维持生存的最低需求品缺乏 B.相对贫困:建立在将贫困者的生活水平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低生活水平对比上的,是指比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的生活状态。贫困线的含义: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方法,将社会成员为购买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或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物品或服务,而必须获得或花费的一定数量的货币金额确定为一条具有法律参照意义的标准线,这条标准线就是贫困线。贫困线测算的方法:恩格尔系数法(60%以上为绝对贫困)、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法、基本需求认同法、市场菜篮子法(先算出维持基本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营养量,然后将这些营养量转换为食物及数量,再根据其市价算出相等的金额”,即为贫困线)、马丁法、生活形态调查法、国际贫困线法 (低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60%)3、社会福利的含义和内容含义:指国家和社会通过有关政策或立法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旨在改善生活质量的福利措施和社会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在劳动报酬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之外的给付和服务。内容:社会福利设施、社会津贴、社区服务、职业福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