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册Word版九年级化学教案下册授课班级:教师: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通过计算,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经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讨论等,学会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2)通过认识、分析、比较教材上的大量图片,学会从读 图来认识化学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1)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2)通过阅读、调查、参观、讨论等活动
2、,认识吸烟、居室装修污染和食物霉变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二、教学重点:有关蛋白质的学习三、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四、教学方法:阅读讨论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堂导入:牛奶、大豆中主要含什么营养物质?你还知道哪些营养素? 新授内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六大营养素: 、 、 、 、 、 。一、蛋白质(由 元素组成)1.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构造机体、修复组织。蛋白质是由 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成人每天需摄取 g蛋白质,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 的能量;血液中的 是氧
3、气和二样化碳的载体。2.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 、 、 、 、 等。3.煤气中毒原因是血红蛋白与 结合,一旦结合便不容易分离,且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香烟烟气中的有毒气体是 。4. 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它会使蛋白质变质,其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可用来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5.酶:生物 ;在 和 的条件下发挥作用;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二、糖类(生命活动的主要功能物质,占总能量的60%70%)1.糖类由 三种元素组成,有叫做碳水化合物。2. 富含糖类的食物有 、 、 、 、 、 、 、 等。3.常见的糖:淀粉的化学式为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葡
4、萄糖化学式为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每克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 的能量;呼吸作用:C6H12O6+6O2 6CO2+6H2O 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蔗糖化学式为 ,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三、油脂(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1.油脂(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 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 )成人每天需摄取 g蛋白质,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 的能量。2.富含油脂的食品: 。 四、维生素(由 三种元素组成)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等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缺VC 3.霉
5、变食品中含有有毒的 ,因此绝对不能使用霉变食物。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同学间讨论、查阅资料,了解钙、铁、锌、碘等营养元素的食物来源。(2)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等保健药剂,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课本知识。(2)通过本课题学习,更加注意平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毛病,即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
6、,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二、教学重点: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三、教学难点: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四、教学方法:阅读讨论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堂导入:保健药剂的广告语中常出现补钙、铁、锌、硒、碘等,这里的钙、铁、锌、硒、碘是元素还是单质?人体为什么要补这些化学元素?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新授内容:1.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等;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是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重金属元素) 等,误食重金属应该立刻服用大量的 来解毒。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 ,老年人缺钙会 。3.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
7、过低对人体的影响Fe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缺铁会引起 Zn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 Se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 。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 。I(碘)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 ,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 F(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产生 ,过量会引起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3)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
8、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三、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四、教法学法:阅读讨论五、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授课班级: 授课时
9、间: 年 月 日课堂导入:新授内容:1.有机化合物(同时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除外)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乙醇,俗名:酒精)、 (乙酸,俗名:醋酸)、 (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2.有机合成材料(1)分类 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 等。 【属于天然纤维(吸水性和透气性好)】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2)(三大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 (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吸水性和透气性差)合成橡胶注:可以用 的方法来区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点燃后闻气味,
10、有 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4)鉴别羊毛、蚕丝与棉花点燃,产生 气味的是羊毛、蚕丝,;无气味的是棉花(5)复合材料如 。3. “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1)危害: 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2)解决途径: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回收各种废弃塑料。(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附录I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一、教学目标:1.理解酸、碱、盐的定义,会区分酸、碱、盐; 2.掌
11、握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3.掌握特殊的离子对;4.掌握常见溶液的颜色。二、教学重难点1.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特殊离子对;2.酸、碱、盐的区分;溶液的颜色三、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堂导入:新授内容:酸、碱、盐溶解性表OH-NO3-Cl-SO42-CO32-H+溶、挥溶、挥溶溶、挥NH4+溶、挥溶溶溶溶K+溶溶溶溶溶Na+溶溶溶溶溶Ba2+溶溶溶不不Ca2+微溶溶微不Mg2+不溶溶溶微Al3+不溶溶溶Mn2+不溶溶溶不Zn2+不溶溶溶不Fe2+不溶溶溶不Fe3+不溶溶溶Cu2+不溶溶溶Ag+溶不微不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那种物质
12、不溶于水,“微”表示那种物质微溶于水,“挥”表示那种物质具有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知识点:1.酸、碱、盐的定义:酸: 碱: 盐: 2.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规律:K+、Na+、NH4+、NO3-(钾、钠、铵、硝溶);OH-(碱) K+、Na+、NH4+、H+、Ba2+微溶Ca2+(OH-只溶钾、钠、铵、氢、钡,微溶钙); Cl-只不溶Ag+;SO42-只不溶Ba2+,微溶Ca2+和Ag+;CO32-只溶K+、Na+、NH4+、H+,微溶Mg2+。3.特殊离子组: Cl- 遇 Ag+生成AgCl白 SO42- 遇Ba2+生成BaSO4白H+ 遇OH生成H2O OH遇
13、NH4+产生氨气(NH3)和H2O注:八种沉淀中AgCl白,BaSO4白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其他六种沉淀不溶于水但溶于酸。4.溶液的颜色:无色液体:水,双氧水,酚酞试液 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硫酸铜溶液CuSO4,氯化铜溶液CuCl2,硝酸铜溶液 Cu(NO3)2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FeSO4,氯化亚铁溶液FeCl2,硝酸亚铁溶液Fe (NO3)2 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 Fe2 (SO4)3,氯化铁溶液FeCl3,硝酸铁溶液Fe (NO3)3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
14、材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二、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多媒体五、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授课班级:
15、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堂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从而导出课题新授内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 和 。1、纯金属(1)人类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铜( )( ) 目前产量居前四位的金属是 (2)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是 ;金属除了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如铜呈 色,金呈 色。常温下汞是 态,它俗称 。(3)用途:物质的用途很大程度上由 决定,但不是唯一的决定。(记住几种金属之最)金属之最: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钨:熔点最高的金属汞:熔点最低
16、的金属 锇:密度最大的金属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2、合金(1)合金:在金属中 就得到具有 特征的合金。(2)合金分为铁合金(铁+非):如生铁(含碳量 )、钢(含碳量 )和其它合金(金+金)(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强度和硬度 ,抗腐蚀性 ,熔点 ,故用途广。习题: 1、金属在生活、生产中运用广泛。(1)金属用做导线、炊具分别说明金属的什么物理性质? (2)课本中图85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后,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痕迹,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 。 2.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合金属于金属单质 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
17、成分金属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2.知识与技能(1)知道Mg、Al、Fe、Cu等常见金属与O2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及与盐溶液的反应。(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4)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利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及活动性探究,培养学生从细微的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二、教学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三、教学难点:对金
18、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四、教学方法:讲解与练习五、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堂导入:新授内容:一、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在空气中在氧气中镁常温下逐渐变暗。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2Mg + O2 2MgO铝常温下表面变暗,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Al2O3薄膜)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4Al + 3O2 2Al2O3铁持续加热变红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3Fe + 2O2 Fe3O4铜加热,生成黑色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19、而被腐蚀加热生成黑色物质2Cu + O2 2CuO银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之一:二、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1.金属与盐酸或稀H2SO4反应金属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稀HCl 稀H2SO4稀HCl 稀H2SO4镁 反应,产生大量 锌反应 ,产生大量 铁反应 ,有少量 铜无现象镁、锌、铁、铜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由 到 ,故可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烈弱为 ,(这也是探究几种金属活泼性强弱的方法之一)。2、置换反应(1)概念: (它属于 )(2)铁发生置换反应时,生产+2价亚铁的化合物如: 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之二: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置换反应及金属
20、的活动性顺序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堂导入:新授内容:三、金属活动顺序1.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实 验现 象化学方程式铁钉浸入CuSO4溶液1、铁钉表面有 色物质生成2、溶液由蓝色变为 色铝丝浸入CuSO4溶液1、铝丝表面有 色物质生成2、溶液由 色变为 色铜丝浸入AgNO3溶液1、铜线表面有 色物质生成2、溶液由 色变为 色铜比浸入Al2(SO4)3结论:某些活泼金属能够把另外一些不活泼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 出来,故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烈到弱为: 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之三:(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
21、u金属活动性由强到 的顺序。(2)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 ,与酸反应越 (H前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的金属除K、Ca 、 Na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即H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H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相应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即前面的金属能与后面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注意:. K、Ca、Na不能把它后面的金属从相应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练习:1、清末的铝制品,至今保存非常完好(未锈蚀)请解释原因? 2、取少量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析出红色固体而Y没有,再取大小形状相同的X、
22、Z,分别加入到浓度相同的稀H2SO4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比Z快,由此可知,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3、在AgNO3和Al(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H2SO4,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4、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D、滤纸上有A
23、g、Cu、Zn、Mg,滤液中有Zn2+、Mg2+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1)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联系实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会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防锈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对化学的好奇心,渗透环境
24、保护意识。二、教学重点了解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三、教学难点冶炼铁的原理和含杂质等不纯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四、教法学法:讲解与练习五、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铁的冶炼及含杂质的计算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堂导入:新授内容:一、铁的冶炼1、几种常见的金属矿石:赤铁矿(主要成份 ),铝土矿(主要成份 ),磁铁矿(主要成份 )。2、设备: 原料: 。3、CO还原Fe2O3的实验 (1)现象: 。(2)方程(炼铁的原理): 。(3)注意事项:实验前先 ,再 (防 ),实验后,应先 ,再 。图中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 ,尾气CO应 或 。二、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1)计算方
25、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时,遇到含杂物质时,必须把它转化为纯物质进行计算。(2)跟计算有关的公式:纯度= 如生铁的纯度=杂质的质量分数= 纯度+杂质的质量分数=1例.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200t,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练习:1.为了研究炼铁原理,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按下列图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进行实验,请你一起参与。(1)该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再加热,其目的是_ _ 。(2)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B中反应的现象是_ 。(4)C处点燃的目的是_。2.将足量混有水蒸气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通过下列方框中所示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
26、A、D处所发生的实验现象:A ;D 。(2)写出A、B、C、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 , B ,C , D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金属的锈蚀与防腐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堂导入:新授内容:三、金属资源保护1、铁制品的锈蚀(1)铁生锈的条件: 和 (酸和食盐能加速铁的锈蚀)。(2)铁锈的主要成份 (疏松)2、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保持铁制品 涂保护膜如: 3、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防锈蚀 回收废旧金属合理开采 寻找金属代用品练习:1.图113是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时做的五个实验(铁钉在不同环境中),实验一段时间后,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甲、乙、戊中铁钉生锈快
27、慢的顺序为:乙甲戊 B丙中的铁钉不生锈C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与空气、水直接接触 D丁中铁钉生锈最严2.菜刀在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下列情况中,菜刀腐蚀由快到慢的是( ) 切青菜后用清水冲洗切湿咸菜后未清洗切肥猪肉后放置AB C D3.(2011邵阳中考)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1)以上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填序号)。(2)铝制品表面的污渍不宜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表面的_。(3)切过蔬菜的菜刀,搁置在砧板上一段时间生锈了。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4)锈蚀钢铁回收重新冶炼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写出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锈蚀钢铁(主要成分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_。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4)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1.建立溶液概念;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