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73.98KB ,
资源ID:612671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1267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物体和物态变化word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物体和物态变化word教学设计.docx

1、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物体和物态变化word教学设计第九章 物体和物态变化 物理名言:物理学是一场奋战,强大的对手就是自然约 惠勒(191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理论物理学家,“黑洞”等名词的创造者。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两种作用相反的因素决定了分子的三种不同的凝聚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应该说,人们对新材料或传统材料新功能的开发和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新材料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9.1 固 体三

2、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了解它们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别。(2)知道晶体分子或离子按一定的空间点阵排列。知道晶体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通常说的晶体及性质是指单晶体,多晶体的性质与非晶体类似。(3)能用晶体的空间点阵说明其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教学过程:第一节 固 体1、晶体和非晶体(1)固体分类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例如:各种金属、食盐、明矾、云母、硫酸铜、雪花、方解石、石英等都是晶体;玻璃、松香、沥青、蜂蜡、橡胶、塑料等都是非晶体。(2)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第一、晶体具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而非晶体无此特点。例如:食盐粒都是正方体,硫酸铜也是正

3、方体,雪花都是六角形的、明矾外形的八面体,水晶石为六面棱柱。 第二、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不同,而非体各方向上物理性质相同。例如:将石蜡均匀涂在云母片上和玻璃板上,用烧红的钢针接触没有涂蜡的另一面。会看到云母上的石蜡熔化后的部分为椭圆形,玻璃板的导热性各方向相同,参看课本P56上的图15-1。又如,硫酸铜具有单向导电性,方解石发生双折射现象,也表明它们分别在电学性质、光学性质上各方向不同。又如,晶体溶化有溶点,而非晶体是缓慢变为液体的过程,无熔点。 晶体又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上述的两条晶体的特点一般说是原晶体的特点,多晶体中小晶粒的排列无规则、杂乱无章,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无从显示出来。2、

4、晶体的空间点阵 单晶体和非晶体性质上的不同,可以从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做出说明。组成单晶体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在空间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排列成整齐的行列。通常把这样的微观结构称为空间点阵。例如:食盐的空间点阵如右图所示,这正是盐粒不管大小都是正方体的原因所在。 方解石对光产生双折射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它在各个方向上的折射率不同所致。云母片各方向上导热性质不同,是由其空间点阵决定的。云母片中微粒排列情况与课本P57上图15-2类似。课后练习1、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可靠的方法是 ( D )A从外形上判断 B从导电性能来判断 C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判断D从有无确定

5、的熔点来判断2、对金刚石和石墨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C D )A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B前者是绝缘体,后者是导体C由同种物质微粒构成D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3、如图所示,在两个固体薄片上涂上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尖接触薄片,接触点周围的石蜡被熔化,乙片上熔化了的石蜡呈圆形,则( A D )A甲片一定是晶体B乙片一定是非晶体C甲片不一定是晶体D乙片不一定是非晶体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正确的说法是( A B )A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B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规则地排列C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着的D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平

6、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微粒数不相等的是非晶体5、下列各组物质全部为晶体的是( C )A石英、雪花、沥青B食盐、橡胶、沥青C食盐、雪花、石英D雪花、橡胶、石英6、研成粉末后的晶体已无法从外形特征和物理性质各向异性上加以判断时,可以通过 方法来判断它是否为晶体。答案:加热熔解时是否有固定熔点实验7、晶体的外形有规则和物理性质各向异性,都是由于晶体 的缘故。答案:物质微粒在空间有规则排列8、单晶体的主要特征是:(1)在外形上具有 ;(2)在导热、导电、强度等物理性质上具有 ;(3)熔化时有 ,而多晶体只具有上述的第 条特征。答案:规则的几何形状;各向异性;一定有熔点;(3)9、冰、钻石、沥青、明

7、矾、蜂蜡、电池中的碳棒、食盐、铜块等常见的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有 ,其中铜块是多晶体,所以它的物理性质表现为 。答案:冰、钻石、明矾、电池中的碳棒、食盐、铜块,多向同性10、利用学过的物理或化学知识,讨论晶体在熔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主要是用于增加什么形式的能?答案:增加分子间的势能。9.2 液 体 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意义和方向,了解表面张力系数;(2)知道液体对固体有浸润和不浸润的特点;(3)了解毛细现象及其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注意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要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和这部分知识在生活、生产

8、中的应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看到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液体对固体有浸润和不浸润,细管中液面上升和下降等现象;(2)液体表面收缩现象、浸润与不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的分子动理论解释是这节课的难点。表面张力的含义也是让学生不易接受的概念,只能作初级的介绍。教学教具:(1)油滴在水和酒精混合液里呈球形:长方形玻璃缸、酒精和水适当的比例兑成混合液、车用机油,滴入水中呈圆球形悬浮其中;(2)带有绵线的铁丝环、有木把的钢针、烧杯、肥皂液、酒精灯;(3)演示浸润和不浸润:水银、水、玻璃板、锌片、烧杯、实物投影幻灯;(4)演示毛细现象:一组毛细

9、管(内径大小不同)、两臂直径不等的U形玻璃管(两臂的直径比例差别大些)、水、水槽、水银、水银槽、支架、实物投影幻灯。教学过程:第二节 液 体(一)引入新课 液体与固体、液体相比较,它在宏观上突出的特性是没有一定形状,具有流动性。但它具有一定的体积,而且不易压缩,这方面特点比较接近固体。从微观上看,液体内部分子也是密集在一起的,分子间距较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大。液体分子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在很小区域内,液体分子是有规则排列的。但是液体分子区别于固体分子,液体分子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不断移动,造成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有很多区别于固体和气体的性质,今天只研究液体与气体接触

10、的表面层的性质和液体与固体的接触层的一些性质。(二)新课教学1、液体的表面现象(1)演示实验:长方形玻璃缸内,润滑机油在水和酒精混合液内,呈圆球形悬浮。 我们知道相同体积的各种形状中,只有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润滑油在混合液内呈球形,说明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演示实验:用肥皂水做实验来证明液面有收缩趋势。 把一根棉线拴在铁丝上(棉线不要拉紧),铁丝环在肥皂水里浸过后,环上出现肥皂水的薄膜,用热针刺破铁丝环上、棉线两侧肥皂水薄膜的任意一部分,造成棉线被另一侧薄膜拉成弧形,棉线被拉紧。 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让环上布满肥皂水的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圈内的那部分薄膜,外边的薄膜会把棉线

11、拉紧呈圆形。 以上实验说明液体表面好像紧张的橡皮膜一样,具有收缩的趋势。(2)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微观解释 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形成一薄层,叫表面层。由于表面层上方是气体,所以表面层内的液体分子受到周围分子作用力小于液体内部分子,表面层里的分子要比液体内部分子稀疏一些,这样表面层分子间引力比液体内部更大一些。在液体内部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处于平衡状态,而表面层内由于分子引力较大,因此表面层有收缩的趋势。(3)表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表面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叫表面张力。如同一根弹簧被拉伸后,其中的一圈与另一圈之间有收缩作用一样。 说明表面张力的方向垂直液面分界线,又与液面相切。 表面张力

12、系数是液体表面上单位长度分界线上的表面张力。同一种液体温度升高,表面张力系数减小。不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不同,如水银的表面张力系数较大,而水又比酒精的表面张力系数大。2、浸润和不浸润(1)演示实验:用实物投影幻灯来观察浸润和不浸润现象。 两块方形洁净的玻璃片上各滴一滴水和一滴水银,观察两种液滴在玻璃片上的状态。 再用洁净的玻璃片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水银的烧杯内,玻璃片从水中取出时其上附着一层水,而玻璃片从水银中取出时玻璃片上不附着水银。(2)说明浸润和不浸润的定义 液体与固体接触时,液体与固体的接触面扩大而相互附着的现象叫做浸润。如果接触面趋于缩小而不附着,则叫做不浸润。(3)演示实验:用实物投影幻

13、灯来观察烧杯内水面和另一烧杯内水银面。 由于液体对固体有浸润或不浸润,造成液面在器壁附近上升或下降,液面弯曲,形成凹形或凸形的弯月面。(4)浸润和不浸润的微观解释 液体与固体接触处形成一个液体薄层,叫做附着层。附着层里的分子既受固体分子的吸引,又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如果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力较弱,附着层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稀疏,在附着层里分子间吸引力较大,造成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反之,如果附着层分子受固体分子吸引力相当强,附着层分子比液体内部更密集,附着层就出现液体相互推斥的力,造成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扩展的趋势,形成浸润。 与学生讨论课本中习题里讲到的缝衣针放在水

14、面上不沉没、布雨伞不漏雨水等现象。3、毛细现象(1)演示实验: 用实物投影幻灯来观察几根内径粗细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入一浅水槽中,管内水面高出水槽里水面,而且越细的管,水面上升得越高。 用两侧直径大小不等的U形玻璃管,放入水银后,细管内水银面低于粗管水银面。(2)毛细现象的定义: 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上升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下降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3)毛细现象的解释: 解释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的现象。浸润液体与毛细管内壁接触的附着层有扩展的趋势,造成液体与空气接触面弯曲,呈凹形弯曲,液面与管壁接触的附近的表面张力是沿液面切线方向向上的。表面张力有使液面收缩趋势,造成管内液柱上升。直到表面张

15、力向上的拉引作用与管内升高的液柱重力平衡,管内液体停止上升,液柱稳定在一定的高度,如图所示。细管越细,即管截面积小,那么液柱上升高度就越大。 可用相似的分析方法,解释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的现象。(4)举例说明毛细现象的应用: 纸张、棉花脱脂后能够吸水的原因在于其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到毛细管作用。 田间农作物的重要管理措施是锄地松土,防止土地板结,其目的是破坏土壤里的毛细管,使地下水分不会快速引上而蒸发掉。课堂小结(1)液体与气体接触的表面有收缩的趋势,液面内相邻两部分之间的彼此相互吸引力叫表面张力。(2)液体与固体接触的表面存在着附着层,由于附着层有收缩和扩展两种趋势,形成液体对固体有

16、浸润和不浸润现象。(3)毛细现象是液体对固体浸润和不浸润现象在细管中的体现。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课后练习1、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 C )A在液体的表面层,分子间距大,分子之间斥力消失,只有引力B由于气体分子对表面层液体分子的吸引C在液体的表面层里,由于分子间距比液体内部大,分子间引力占优势D由于受到指向液内的吸引力的作用2、关于液体表面的收缩趋势,正确的说法是( C )A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密,所以有收缩趋势B液体表面分子分布和内部相同,所以有收缩趋势C因为液体表面分子分布比内部稀,所以有收缩趋势D液体表面分子受到与其接触的气体分子的斥力作用,使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3、关

17、于浸润和不浸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A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B在内径小的容器里,如果液体能浸润器壁,液面呈凸形C如果固体分子跟液体分子间的引力比较弱,就会形成浸润现象D鸭的羽毛上有一层很薄的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润4、将不同材料制成的两端开口的甲、乙细管插入相同的液体中,甲管中液面比管外液面低,乙管中液面比管外液面高,则( B D )A液体对甲管是浸润的B液体对乙管是浸润的C甲管中发生的不是毛细现象,乙管中发生的是毛细现象D甲、乙两管中发生的都是毛细现象5、根据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作用跟升高的液柱重力相等时为止的道理,可以推知液柱上升的高度( D)A只跟液体性

18、质有关B只跟液体密度有关C只跟液体密度和毛细管内径有关D跟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6、液体的附着层具有收缩趋势的情况发生在( A )A液体不浸润固体的附着层B表面张力较大的液体的附着层C所有液体的附着层D液体浸润固体的附着层7、处在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有( B )A较小的势能B较大的势能C相同的势能D较大的动能8、下列现象中哪个不是由表面引力引起的( A )A使用钢笔难以在油纸上写字B布伞有孔,但不漏水C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D玻璃细杆顶端被烧熔后变成圆形9、下列现象哪些是毛细现象( A B D )A粉笔把纸上的墨水吸干B车轮在潮湿的地上滚过之后,车辙中会渗出水C托利拆

19、利管内的水银面高于管外的水银面D植物根部的养分,能升到植物上部枝叶中10、在下图中,分别画出插在水槽和水银槽中的几个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中液柱的大概位置:答案:水槽内的三个管内液体都升高且最细升得最高; 水银槽内的三个管内液体都降低且最细降得最低。11、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到当 作用和 相互平衡时,管内液体停止上升,达到平衡状态。答案:表面引力向上的分力;重力12、如图所示,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发生弯曲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 D )A表面层I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B表面层II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C附着层I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D附着层II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13、把水或

20、油灌入小口瓶时,常在瓶口插入一根竹筷或玻璃棒,水或油就沿着竹筷或玻璃棒流入瓶中,不致流到瓶子外面,这是什么道理?如果要将水银灌入小口瓶中,能否采用竹筷或是玻璃棒?你能想出其它的方法吗?解析:水和油对竹筷或玻璃棒是浸润液体;不行,因为水银对竹筷或玻璃棒是不浸润液体。如果用铅棒就可以灌水银,因为水银浸润铅。14、如图所示为某一毛细现象示意图,接触角为(在液体与固体的接触处,分别作液面及固体表面的切线,两者通过液体内部所成的夹角称为接触角),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为,密度为,毛细管的半径为r,试求毛细管中液柱的高度h.解析:液面与管壁的接触线处的表面张力在竖直方向分力的合力F与液柱重力G相等,F=G,即

21、:,得第3节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知识梳理】1饱和汽与饱和汽压(1)饱和汽:_的蒸气叫做饱和汽。此时相同时间内回到水中的分子数_从水面飞出去的分子数。(2)饱和汽压: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一定,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这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饱和汽压只指此蒸气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压强_关。2影响饱和汽压大小因素(1)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种类液体饱和汽压一般不同。(2)同一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液体温度升高而_。(3)同一种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其饱和汽压与饱和汽所占的体积_关。(4)饱和汽压与饱和汽中是否含有其他气体以及含量的多少都没有关系。3空气的湿度(1)绝对湿度p(Pa):空气中含

22、有的水汽的压强。(1)相对湿度B:某温度时空气的绝对湿度(p)跟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p)的百分比,即相对湿度B=_,它反映了空气中的水汽离饱和的远近程度。(2)湿度计:干湿泡湿度计、毛发湿度计、传感器湿度计【基础达标】1、下面几种现象,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B )A在寒冷的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会慢慢变干B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C用久的灯炮钨丝变细D烧水时从壶喷出“白气”2、下列现象或事例不可能存在的是( C )A80C的水正在沸腾 B温度达到水的沸点100C,而不沸腾C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才能熔解 D温度升高到0C的冰而不熔解3、一个玻璃瓶中装有半瓶液体,拧紧瓶盖经一段时间后,则( C D

23、)A不再有液体分子飞出液面 B停止蒸发C蒸发仍进行 D在相同时间内从液体里飞出的分子数等于返回液体的分数,液体和汽达到了动态平衡4、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可得( B C )A冬天的绝对湿度大B夏天的绝对湿度大C冬天的绝对湿度小D夏天的绝对湿度小5、关于干湿泡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C )A湿泡所显示温度正常都高于干泡显示温度B干泡所示温度正常都是高于湿泡所显示温度C在同等温度下,干湿泡温度差别越大,说明该环境越干燥D在同等温度下,干湿泡温度差别越大,说明该环境越潮湿。6、已知50C时饱和水汽压是92.5mmHg,则在以下两种变化中:如果温度不变,汽的体积缩小到原来一半;体积不变,

24、汽的温度升高到100C。其饱和水汽压变化是( C )A不变,不变 B变大,不变 C不变,变大D变大,变大7、当空气绝对湿度是1.38103Pa,气温是20C时,空气的相对湿度是(20C水蒸气饱和汽压是2.30103Pa)( C )A1.38103Pa B0.92103Pa C60% D40%8、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的示数相等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答案:100%9、在严寒的冬天,房间玻璃上往往会结一层雾,雾珠是在窗玻璃的 表面。(填“外”或“内”)。并叙述雾珠是怎样形成的。解析:内;靠近窗的温度降低时,饱和气压也变小,这时会有部分水蒸气液化变成水附在玻璃上。10、密闭容器里液体上方的汽达到饱

25、和后,还有没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为什么这时看起来不再蒸发?答案:还有液体分子从液面飞出,但是同时也有汽体分子被碰撞而回到液体中去,当液体上的汽达到饱和时,单位时间内逸出液面的分子数与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相等而呈动态平衡状态,液体不再减少,从宏观上看好像液体不再蒸发了。11、有一句民间说法叫做“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所谓“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小水珠,请简要说明这一句民间说法的科学道理。解析: 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和水缸外表面的温度比周围的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水缸外表面就会产生液化现象。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时,虽有水蒸气在水缸表面液化

26、,但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大时,水蒸气在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强于水的蒸发,形成一层小水珠,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大是降雨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小水珠,降雨的可能性就大了,这就是“水缸穿裙子(即水珠),老天要下雨”的道理。12、干湿泡温度计中,干泡读数为18C,湿泡读数是10C,18C时饱和水汽压相当于15.48mmHg产生的压强,若此时相对湿度为34%,则绝对湿度为多少?答案:5.26mmHg13、“热管”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合金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

27、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易汽化的液体,如图所示,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会很快传到另一端,试分析其中的道理。解析: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易汽化的液体,因吸热而汽化,蒸气沿管子由受热一端流向另一端(如图中箭头所示)。而另端未受热,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液化,放出热量,使冷端温度也开始升高。此时液化后的液体被吸收芯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受热的一端。如此往复循环,“热管”中的液体不断通过汽化和液化,把热量从一端传至另一端。液体在汽化和和气体在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热管”正是得用这一性质,达到高效传递热量的目的。14、天气炎热时,地上洒一些水,有时会感到

28、凉爽,有时却感到更热了,如何解释这种现象。解析:人是否感到凉爽,除了温度因素外,还有空气湿度有关。在地面洒水在快速蒸发时,附近的湿度也会增加。如果有风,湿度增大的空气很快就吹跑了,就不会影响人体汗液的蒸发,再加上地面温度降低,人就会凉爽。但如果没有风,湿度增大的空气包围着人体,人的汗液蒸发就大大受阻,尽管地面温度低了,但人反而感觉闷热。第4节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转换【知识梳理】1熔化热(1)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_之比,称做熔化热。(2)不同晶体熔化热一般_不同,非晶体_熔化热。2汽化热(1)汽化热: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气体时所需_之比,称做这种物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汽化热。(2)汽化热与

29、物质种类、温度和压强都_关系。3进行物质吸放热的运算时,若无物态变化,只有温度改变,使用公式Q=Cmt;若有物态变化,还须考虑运用熔化热或汽化热的相关知识进行运算。【基础达标】1、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作用,这是因为( B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2、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扬场止沸”

30、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3、在通常情况 ,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C,液态氮的沸点是-196C,液态氦的沸点是-268C,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D )A氧、氦、氮B氧、氮、氦C氦、氧、氮D氦、氮、氧4、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 A )A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B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C窗玻璃的里外两面D不能断定在哪一面5、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